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273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精准培优专练十九 Ksp的计算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Cl-、Br-、CrO

     B.Br-、Cl-、CrO

C.CrO

、Br-、Cl-D.Br-、CrO

、Cl-

6.离子的分离与提纯

典例6.已知常温下Ksp[Fe(OH)3]=1×

10-39,某CuSO4溶液中含有Fe3+,可以加入_________调节溶液的pH=___________使溶液中的c(Fe3+)=10-5mol/L除去

【答案】CuO或者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都可以;

2.7

【解析】根据Ksp[Fe(OH)3]=c(Fe3+)·

c3(OH−)=1×

10−39,若使溶液中的c(Fe3+)=10−5mol/L,得c3(OH−)=

=1×

10−34,c(OH−)=10−11.3mol/L,则c(H+)=10−2.7mol/L,pH=2.7;

为了不引入杂质可加入CuO或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等调节溶液的pH,

1.已知CaCO3的Ksp=2.8×

10-9,现将浓度为2×

10-4mol·

L-1的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所用CaCl2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

A.2.8×

10-2mol·

L-1B.1.4×

10-5mol·

L-1

C.2.8×

L-1D.5.6×

L-1

2.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mol·

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

Ksp[Fe(OH)3]=2.6×

10-39;

Ksp[Cr(OH)3]=7.0×

10-31;

Ksp[Zn(OH)2]=1.0×

10-17;

Ksp[Mg(OH)2]=1.8×

10-11,当其氢氧化物刚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的pH最小(  )

A.Fe3+B.Cr3+C.Zn2+D.Mg2+

3.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

10-16

2.2×

10-20

4.0×

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不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B.该溶液中c(SO

)∶[c(Cu2+)+c(Fe2+)+c(Fe3+)]>

5∶4

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至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4.在废水处理领域中,H2S或Na2S能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而除去。

25℃,某溶液含0.02mol·

L−1Mn2

、0.1mol·

L−1H2S,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当溶液的pH=5时,Mn2

开始沉淀为MnS,则MnS的溶度积为()

(已知:

H2S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3×

10-7,Ka2=7.0×

10−15)

A.1.3×

10-7B.7.0×

10−15C.9.1×

10−14D.1.82×

10−14

5.常温下Ksp(AgCl)=1.8×

10-10,Ksp(AgI)=1.0×

10-16,将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溶液混合,AgCl和AgI都沉淀

B.若AgNO3足量,AgCl和AgI都可沉淀,但以AgCl为主

C.向AgI清液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D.若取0.1435克AgCl固体放入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0.01mol·

L-1

6.常温时,Ksp[Mg(OH)2]=1.1×

10-11,Ksp(Ag2Cl)=1.8×

10-10,Ksp(Ag2CrO4)=1.9×

10−12,Ksp(CH3COOAg)=2.3×

10-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2mol·

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

B.将0.001mol·

L-1AgNO3溶液滴入0.001mol·

L-1KCl和0.001mol·

L-1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C.c(Mg2+)为0.11mol·

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要控制在9以上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sp(AgCl)不变

7.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

(绿色)、Cr2O

(橙红色)、CrO

(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

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

10−5mol·

L−1)时,溶液中c(Ag+)为_______mol·

L−1,此时溶液中c(CrO

)等于__________

(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

10−12和2.0×

10−10)。

8.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溶解平衡,例如:

AgCl(s)

Ag+(aq)+Cl-(aq),Ag2CrO4(s)

2Ag+(aq)+CrO

(aq),在一定温度下,其离子浓度乘积为常数,这一常数叫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已知:

Ksp(AgCl)=c(Ag+)·

c(Cl-)=1.8×

10-10,Ksp(Ag2CrO4)=c2(Ag+)·

c(CrO

)=1.9×

现用0.01mol·

L-1AgNO3溶液滴定0.01mol·

L-1KCl和0.001mol·

L-1K2CrO4混合溶液,通过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Cl-、CrO

谁先沉淀?

(2)当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是多少?

(设混合溶液在反应中体积不变)

9.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

(1)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_____________。

已知Ksp(BaCO3)=2.6×

10−9,Ksp(BaSO4)=1.1×

10−10。

10.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

一些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曲线(S,mol·

L−1)如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填化学式)。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___(填字母)。

A.小于1  B.4左右  C.大于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表所示: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

10−18

2.5×

10−13

1.3×

10−36

3.4×

10−28

6.4×

10−53

1.6×

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可以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以除去这些离子。

A.NaOH   B.FeS   C.Na2S

11.资源综合利用既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种难溶的废弃矿渣杂卤石,其主要成分可表示为K2SO4·

MgSO4·

2CaSO4·

2H2O,已知它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

2H2O

2K++4SO

+Mg2++2Ca2++2H2O

为了充分利用钾资源,一种溶浸杂卤石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出杂卤石中K+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质环节,为除去Ca2+,可先加入_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稀H2SO4,调节溶液pH至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操作②的步骤包括(填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有人用可溶性碳酸盐作为溶浸剂,浸溶原理可表示为CaSO4(s)+CO

(aq)

CaCO3(s)+SO

(aq)。

已知:

常温下,Ksp(CaCO3)=2.80×

10-9,Ksp(CaSO4)=4.95×

10-5。

则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

(1)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如下:

Ksp[Zn(OH)2]=1.2×

10−17;

Zn(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①溶液A中加稀H2SO4生成Z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Zn(OH)2饱和溶液中c(Zn2

)=3×

10-6mol·

L−1,若溶液A中加入稀H2SO4过量,会溶解产生的Zn(OH)2,Zn(OH)2开始溶解的pH为_______,为防止Zn(OH)2溶解,可将稀H2SO4改为_______。

(lg2=0.3)

(2)T℃时,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溶液。

准确移取25.00mL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

2RH+Pb2

===R2Pb+2H

)中,用250mL洁净的锥形瓶接受流出液,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

将洗涤液一并盛放到锥形瓶中,加入酚酞,用0.0025mol·

L−1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次,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

则T℃时PbI2的Ksp=________________。

(3)某MgCl2溶液的浓度为0.01mol·

L−1,在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10,此时溶液中的Mg2+是否沉淀完全?

_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c(Mg2

)=______mol·

10−11)

(4)某同学欲对用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进行氯元素含量的测定(假定ClO2全部转化为Cl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30.00mL水样中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mol·

L−1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时,达滴定终点,此时用去AgNO3溶液12.12mL。

①水样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②已知Ksp(AgCl)=1.78×

10−10,Ksp(Ag2CrO4)=2.00×

10−12。

如在滴定终点时,测得溶液中CrO

的浓度是5.0×

10-3mol·

试计算此时溶液中的Cl-的浓度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Ksp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答案】

(1)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PO

)=

L−1=1.3×

10–17mol·

L−1,c3(Mg2+)×

c2(PO

)=(0.01)3×

(1.3×

10–17)2=1.7×

10–40<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

【解析】

(1)Ksp[FePO4]=c(Fe3+)×

c(PO

)=1.3×

10−2,则c(PO

)=

=1.3×

10−17mol/L,Qc[Mg3(PO4)2]=c3(Mg2+)×

10−17)2=1.69×

10-40<1.0×

10—34,则无沉淀。

典例2.【答案】是

(1)根据Ksp(CaCO3)=c(Ca2+)·

c(CO

)=4.96×

10−9,得c(Ca2+)=

L−1=4.96×

10−6mol·

L−1<

10−5mol·

L−1,可视为沉淀完全。

典例3.【答案】1.0×

10−7mol·

L−1

【解析】反应前,n(Ag+)=0.018mol·

L−1×

0.05L=0.9×

10−3mol,n(Cl−)=0.020mol·

0.05L=1×

10−3mol;

反应后剩余的Cl−为0.1×

10−3mol,则混合溶液中,c(Cl−)=1.0×

10−3mol·

L−1,c(Ag+)=Ksp(AgCl)/c(Cl−)=

=1.0×

10−7mol·

典例4.【答案】6

(1)根据信息,当c(Cu2+)·

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

L−1=

L−1=10-9mol·

L−1,c(H+)=10-5mol·

L−1,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

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mol·

L−1÷

1000=2×

L−1,c(OH-)=

L−1=10-8mol·

L−1,c(H+)=10-6mol·

L−1,此时溶液的pH=6。

典例5.【答案】B

【解析】当溶液中c(Cl-)为0.01mol·

L-1时,产生沉淀AgCl时所需Ag的浓度为c(Ag+)=

L-1=1.56×

10-8mol·

L-1,同理含Br-溶液中所需c(Ag+)=

L-1=7.7×

10-11mol·

L-1,含CrO

溶液中所需c(Ag+)=

L-1=3×

L-1,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

典例6.【答案】CuO或者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都可以;

为了不引入杂质可加入CuO或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等调节溶液的pH。

二、对点增分集训

1.【答案】D

【解析】由沉淀形成的条件知,要产生沉淀必须满足:

c(Ca2+)·

)>

2.8×

10-9,因等体积混合,c(CO

)=1×

L-1,故混合溶液中c(Ca2+)应大于2.8×

L-1,则混合前c(CaCl2)至少应为5.6×

L-1。

2.【答案】A

【解析】Fe(OH)3(s)

Fe3++3OH-,Ksp[Fe(OH)3]=c(Fe3+)·

c3(OH−),c(OH−)=

L-1=

×

10-13mol·

L-1;

同理计算Cr3+沉淀的c(OH-)=

10−10mol·

L-1,Zn2+沉淀的c(OH−)=

L-1,Mg2+沉淀的c(OH−)=

L−1,c(OH-)越小,pH越小,先沉淀。

3.【答案】C

【解析】用氯水氧化Fe2+,溶液中引入了Cl-,得不到纯净CuSO4溶液,C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公式

=Ka1×

Ka2,故pH=5时,c(S2-)=

L−1=9.1×

10−13mol·

L−1,Ksp(MnS)=c(S2-)·

c(Mn2

)=9.1×

0.02=1.82×

10−14。

5.【答案】B

【解析】A项,饱和的AgCl溶液中:

c(Ag+)=c(Cl−)=1.342×

10-5,饱和的AgI溶液中:

c(Ag+)=c(I−)=1.0×

10-8,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c(Cl−)=6.71×

10-6,c(I−)=5.0×

10−9,

c(Ag+)=6.71×

10-6明显,混合后AgI必然沉淀,AgCl则不然,错误;

B项,由于c(Cl−)>

c(I−),若AgNO3固体足量,沉淀以AgCl为主,B正确;

C项,Ksp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错误;

D项,常温下,氯化银的溶解度为1.342×

10−5×

143.5=0.00192(g),c(Cl−)=1.342×

L−1,0.1435克AgCl只有少量溶解,故c(Cl−)=1.342×

L−1,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A项,c(Ag+)·

c(CH2COO-)=0.2×

0.2=4×

10-2>

2.3×

10-3,所以有CH3COOAg沉淀生成,正确;

B项,使Cl-沉淀,所需Ag+浓度的最小值为c(Ag+)=

=1.8×

L-1,使CrO

沉淀,所需Ag+浓度最小值为c(Ag+)=

=4.36×

L−1,所以先产生AgCl沉淀,错误;

C项,c(OH-)=

=10-5mol·

L-1,pH=9,所以受产生Mg(OH)2沉淀,pH应控制在9以上,正确;

D项,Ksp只受温度影响,正确。

7.【答案】

(1)2.0×

10-5;

10-3

(1)当溶液中Cl−完全沉淀时,即c(Cl−)=1.0×

L−1,根据溶度积常数Ksp(AgCl)=2.0×

10−10,可得溶液中c(Ag+)=Ksp(AgCl)÷

c(Cl−)=2.0×

10−10÷

(1.0×

L−1)=2.0×

L−1;

则此时溶液中c(CrO

)=Ksp(Ag2CrO4)/c2(Ag+)=2.0×

10−12÷

(2.0×

L−1)=5×

10-3mol·

8.【答案】

(1)Cl-先沉淀

(2)4.13×

(1)AgCl开始沉淀所需c(Ag+)=

L-1,Ag2CrO4开始沉淀所需c(Ag+)=

≈4.36×

L-1,因此,AgCl先沉淀。

(2)因c2(Ag+)·

10-12,c2(Ag+)×

0.001mol·

L-1=1.9×

10-12,c(Ag+)=4.36×

L-1,c(Ag+)·

10-10,4.36×

10-5·

10-10,c(Cl-)=4.13×

氯离子基本沉淀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