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78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docx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

 

新爱婴启蒙班

 

教案

 

新爱婴贝贝班各年龄段的发展特点

年龄

发展特点

4—6个月

让宝宝在视听味触等方面得到发展,活跃肢体动作。

7-10个月

让宝宝由五指的大把抓,过渡到拇食指的配合,学会爬行,发展宝宝早期的被动行为。

11-14个月

帮助宝宝完成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过渡,初步获得平衡、协调和身体控制的经验,能愉快、积极地参与活动。

15-18个月

让宝宝能用表情、手势和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继续发展宝宝手的精细动作,侧重发展宝宝拇食指的灵活性。

培养宝宝蹲、站、走等全身动作技能的发展;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

脱袜子等。

19-22个月

抓住宝宝敏感期加强秩序感的培养;通过教学活动刺激宝宝口语快速发展;在活动中促进肢体的平衡、动作的协调。

23-26个月

让宝宝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行为,促进宝宝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练习双脚跳,发展身体支撑和平衡能力。

27-30个月

让宝宝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在活动中能基本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按一定规律做事,推进动作、思维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宝宝抚触操

抚触操教学目的

发展宝宝的触觉,(吃得饱,睡得好)促进情绪的稳定和情商的发展。

教学准备

保持室内温度在27℃-28℃

教师双手涂抹婴儿油

宝宝在洗澡后,开始做操

 

一、新生儿——4个月龄

A(宝宝平躺面对老师)大拇指延着前额到太阳穴各刮三下。

B五指并拢,用左手掌心挟着宝宝脑左侧,右手抚摸宝宝头的左侧(左半球)三下,由前额至耳后。

C宝宝笑一笑:

拇指抵下巴,按一下,自中向两侧拉开,呈微笑状。

D用双手四指在胸部中间抚至两侧,从肋骨起向上至腋下。

E用右手四指和左手四指绕着肚脐交替顺时针摸,各3次。

F用右手四指在肚脐周围由左向右做I、┓、∩(ILoveyou)。

G抬起宝宝手臂,左右手交替从大臂呈S形抚至手腕,再撑起手掌按摩,从手心至手指,(外八字状)。

H顺次揉搓每个手指指关节和指肚。

I用二指交替拍打手背,然后双手揉搓肘关节。

J腿、脚同样操作。

K翻身:

右手顶着宝宝后脖颈(后脑勺)前庭觉处,左手按胸部,把宝宝翻转过来。

宝宝脸先倾向一侧,教师慢慢把宝宝脸放正,使其下巴抵床。

L双手从背柱开始向两侧摸,然后交替竖式摸。

M最后拍拍宝宝小屁股说:

做完了。

N把宝宝翻过来。

(辅助练习:

教师挟宝宝两肋使宝宝站立并两脚交替前进)

 

二、2-5个月龄

双臂操

双臂侧伸展,向胸前并拢、打开三次;

双臂侧伸直,左右小臂交替弯至胸各三次弯;

双臂侧平,双手平展慢慢移到头上三次;

双臂侧前平举,手掌心相对,慢慢移到头顶;

双手在胸前交叉四次。

腿部操

揉搓小腿,右手握住脚掌,转动踝关节,内、外各转四次

拿旧的小牙刷轻刮小腿内、外侧和脚底。

蹬腿运动:

首先教师握着宝宝脚踝做轻柔蹬车的动作。

接着教师握着宝宝脚踝,使宝宝膝盖贴近腹部,然后鼓励宝宝用力蹬出。

抬腿运动:

教师提着脚踝,使宝宝两腿伸直同时贴向胸部。

 

三、6-12个月龄

1、木瓜操:

用宝宝的小脚点他的嘴巴,做完时揉踝关节。

训练宝宝腿部下肢力量,为爬行做准备。

2、小腰操:

宝宝仰躺,双手同时托着宝宝腰部,慢慢向上托三下,为以后的爬行做准备。

3、跳跳虎:

双手抱着宝宝,宝宝脚触地做弹跳动作。

4、划船操:

让宝宝坐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拿着宝宝的双手(左右轮回做)做划船动作。

5、颠一颠:

宝宝坐在妈妈的肚子上,妈妈向上挺腹,震动宝宝。

6、开飞机:

妈妈双脚并拢,宝宝坐在妈妈的脚腕上,妈妈躺下、坐起,带动宝宝作运动。

7、四个月后,把宝宝放在毛巾毯上,拉着毛巾毯移动。

 

BB班

课堂流程:

1、走线(妈妈抱着宝宝听音乐跟着老师走在蓝线上)

2、欢迎宝宝来上课

3、老师操作(4分钟)

4、宝宝操作(10分钟)

5、唱名字:

111、333、555、111{A调}

6、抚触操(0-6个月)(8分钟)

7、游戏(8分钟)

8、歌曲(每两课一歌)(4分钟)

9、宝宝上前表演歌曲

10、班歌

11、再见,贴小红心

歌曲:

小青蛙找家(班歌)

1=C2/4

3523|50|6563|50|55|00|555|000|2356|

一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

323|1-|00‖

回到了家!

(呱)

十个小宝宝

1=C4/4

535-|535-|6543|234-|5112|

一个宝两个宝,三个四个,五个宝,六个七个,

12345-|5224|321-‖

八个宝,九个十个,好宝宝。

身体歌

1=C2/4

11│33│56│5-│53│23│1-‖

眼睛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这里;

鼻子鼻子在哪里?

鼻子在这里;

嘴巴嘴巴在哪里?

嘴巴在这里。

小手爬

1=C2/4

112|334|556|5-|556|767|11|10|117|

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

爬呀

665|443|2-|776|5654|32|1-‖

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脚上。

拍拍、踏踏

1=C2/4

5555|53|5-|3-|4444|42|4-|2-|553|

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拍拍手,

我的小脚踏踏,踏踏,我的小脚踏踏踏踏,踏踏脚,

XXX|442|XXX|1234|555|XXX|4422|1-‖

(拍拍手)拍拍手大家一起拍拍手,真呀真快乐.

(踏踏脚)踏踏脚大家一起踏踏脚,真呀真快乐.

睡吧,小宝贝

1=F2/4

3133|2-|3132|1-|5612|353|2162|5-|

睡吧布娃娃,睡吧小宝贝,快快合上眼呀,好好睡一睡,

5612|353|22165|1-|3-|1-|5-|3-|

你会梦见花园里有朵红玫瑰,呜………

22165|1-‖

有朵红玫瑰。

 

操作讲解

操作一:

1、找铃铛

准备:

手铃

目的:

训练宝宝转头及寻找的动作,培养视觉追踪能力,发展听觉。

步骤:

在宝宝面前摇动铃铛,当宝宝注视铃铛时,缓慢移动至一侧;在宝宝熟悉铃铛的声音后,在宝宝背后和侧面摇动铃铛,引导其转头及寻找。

2、冷热温差

准备:

可乐瓶、冷热水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双手配合抓的动作,感知冷热,发展手部触觉。

步骤:

展示双手五指配合抓说:

冷的、热的

 

游戏:

感知训练——听声寻物

器材准备:

落地有声的玩具。

能力准备:

视觉搜索;听觉与视觉联系。

目的:

利用听觉指导视觉寻找。

方法:

①在孩子旁放宝宝摇铃并和孩子一起玩耍

2、让玩具掉在地上,发出较响的声音;让孩子自己顺着声音用眼睛寻找落地的玩具。

③当孩子能用视线找到落地的玩具时,引导孩子拾起摇铃

 

操作二:

1、小手帕

准备:

手帕2条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的动作、增进手指的灵活性。

步骤:

(1)手帕下放小玩具,展示右手五指抓、放手帕

(2)左手同上

2、套手镯

准备:

彩镯

目的:

训练手臂屈伸的动作,丰富生活经验,培养主动意识。

步骤:

教师伸出手臂,把手镯套在手腕上

游戏:

运动训练——翻身180度

器材准备:

孩子喜爱的红色玩具一个。

能力准备:

能进行仰卧到侧卧、侧卧到俯卧90度的翻身。

目的:

促进翻身能力的发展。

方法:

①孩子俯卧位,把孩子喜爱的玩具放在孩子的一侧,孩子能看见但伸手又够不着(差一点);鼓励孩子自己伸手拿玩具。

②把孩子翻到玩具一侧;将玩具升高并移向孩子头部的上方;诱导孩子由侧卧翻到仰卧。

③孩子仰卧位,用玩具在孩子的前面吸引孩子;慢慢将玩具移向一边;鼓励孩子自己使劲转身拿玩具;轻轻地推孩子一侧的肩膀或髋部,协助孩子完成由仰卧位转成俯卧转成俯卧位的动作。

 

操作三:

1、拨浪鼓

准备:

拨浪鼓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及摇的动作,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发展听觉。

步骤:

展示五指抓、摇

2、戴红帽

准备:

自做指偶3个

目的:

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形成初步手指分化的意识。

步骤:

伸开左手五指,将指偶分别套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上

 

游戏:

感知训练——鼓声咚咚

器材准备:

一面小鼓;一或二根鼓槌。

能力准备:

抓握物体。

目的:

发展手部的操作技巧。

方法:

①小鼓放在妈妈和宝宝两人中间。

②老师示范如何将鼓敲响,把鼓槌给孩子,扶着孩子的手敲一下鼓;夸奖孩子做的好,鼓励孩子自己敲。

③当孩子成功地敲响鼓时,母亲可同时加入一起敲打,以增强趣味性。

 

操作四:

1、滚小球

准备:

小圆球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左右拨动,培养视觉追踪能力。

步骤:

展示右手五指并拢拨球(左手操作同右手)

2、印彩泥

准备:

橡皮泥、模印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压的动作,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及手腕的力度。

步骤:

把彩泥揉成一团用手掌压扁,放在模型上压出图案

游戏:

语言与交往——拉大锯

能力准备:

良好的听觉辨别能力

目的:

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把语言与动作联系起来。

方法:

①孩子与家长面对面地坐在家长的膝盖上玩;唱儿歌:

“拉大锯,扯大锯,森林里开运动会,兔子跑。

乌龟追,猴荡秋千鸟儿飞。

”同时家长拉住孩子的手,随着节拍前后摇晃。

②每当唱到“鸟儿飞”时,把宝宝的手松一下,让孩子的身体向后倾倒;渐渐地孩子一听到“鸟儿飞”时会主动向后倒。

说明:

当孩子学会一个动作后,可根据儿歌的内容慢慢增加动作。

 

操作五:

1、照镜子

准备:

镜子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的动作,培养本体意识,发展好奇心。

步骤:

展示右手五指抓,面对镜子做笑、生气等表情(左手同上)

2、套环

准备:

指环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套的动作及食指的独立性,培养行为有目的性。

步骤:

宝宝伸出食指,家长帮助套上指环,引导宝宝单独活动食指

 

游戏:

语言与交往——凝视镜子

器材准备:

一面镜子。

能力准备:

视觉辨别力。

目的:

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方法:

①妈妈拿着镜子在宝宝的面前并指着镜子里的影象告诉孩子:

这是宝宝,这是妈妈。

②在镜子前做一些运动,引起孩子注意镜子中自己的影象;扶着孩子的手做拍手动作。

③替孩子戴上一顶颜色鲜艳的帽子;引起宝宝注意后可以拿走一会儿再拿回来。

说明:

在以后的复习中,可用手指着镜子中孩子的鼻子再指一指孩子的鼻子,并说:

“这是宝宝(强调孩子的名字)的鼻子”;同样指一指孩子的眼睛、耳朵、脸、头、头发、嘴等。

操作六:

1、拍倒

准备:

小相框

目的:

训练宝宝伸屈手做拍的动作,培养行为有目的性

步骤:

宝宝面前立置小相框,引导宝宝伸出手拍倒小相框,

2、小相机

准备:

玩具相机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按的动作,发展手指小肌肉群的力量。

步骤:

展示食指按,并听细小声音

游戏:

感知训练——拍打浮水玩具

器材准备:

浮水玩具,如塑料鸭子。

能力准备:

手能自主地运动。

目的:

刺激手向物体伸展并发展手部操作的技巧(拍打);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方法:

①老师准备一脸盆水将塑料鸭子放在孩子伸手可出及的范围内。

②老师示范如何伸手拍打浮水玩具;然后辅助孩子用手拍打浮水玩具;鼓励孩子自己用手拍打浮水玩具。

 

操作七:

1、取与放

准备:

核桃;碟子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及放的动作,培养行为有目的性。

步骤:

展示五指抓、放(从一个碟子放到另一个碟子)

2、小老鼠

准备:

发条小老鼠

目的:

训练四肢协调爬的动作,培养视觉追踪能力。

步骤:

拨动小老鼠的发条,引导宝宝四肢协调向前爬。

游戏:

感知训练——小鸟飞了

器材准备:

玩具鸟。

能力准备:

视觉记忆、视觉搜索。

目的:

发展对物体恒存的概念。

方法:

①给孩子一个玩具鸟,老师介绍是鸟

②老师将玩具取回,告诉孩子:

“小鸟要飞了!

”同时,手持鸟玩具在孩子视线范围内作飞行状,吸引孩子的视线追视。

③老师慢慢将小鸟移离孩子的视线,放在孩子的身后;“小鸟不见了”,鼓励孩子转动头部或身体去寻找;如果孩子不寻找,向孩子指出玩具鸟的所在。

游戏重复进行

说明:

此活动可根据不同的玩具改为:

飞机飞了,汽车开了,火车走了,小狗跑了等。

 

操作八:

1、水果找到了

准备:

仿真水果,毛巾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的动作,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步骤:

把毛巾盖在仿真水果上展示五指抓毛巾说:

找到了

2、拨珠

准备:

大计算架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拨的动作,培养食指的独立性。

步骤:

展示食指拨,语言“一个一个”

游戏:

语言与交往——藏猫游戏

器材准备:

一块干净的手帕。

能力准备:

对社交互动的注意力。

目的:

发展对社交游戏的参与与兴趣。

方法:

①首先让孩子坐好,当着孩子的面用一块大手帕住宝宝妈妈的脸,问:

“妈妈呢?

”孩子正奇怪呢;扯掉手帕的同时叫一声“喵——儿”

②老师可扶住孩子的手扯掉手帕;有时孩子会自己动手蒙住妈妈脸上的手帕。

③将手帕蒙在孩子的脸上;扶住孩子的手扯掉手帕的同时叫一声“喵——儿”的同时,孩子自己会拉下手帕。

说明:

游戏按顺序进行

 

操作九:

1、举重

准备:

哑铃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握及举的动作,锻炼手臂的灵活性力量,发展手臂力量。

步骤:

展示五指抓握哑铃向上举

2、小手

准备:

塑料手棒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印的动作,发展手掌的力量,认识小手。

步骤:

在塑料手棒上蘸上红色颜料,引导宝宝用手压在塑料手棒上,印出模型

 

游戏:

育儿之乐——举高高

能力准备:

感受运动平衡的刺激。

目的:

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发展平衡能力。

方法:

①握紧孩子腋下让孩子的足底接触到家长的身体;将孩子悬空举起;同时左右摆动孩子的身体。

教师数:

左右左右

②放下孩子;再次举起;渐渐孩子会适应摆的方向而配合老师的摆动。

说明:

爸爸是举高高的最好人选。

因为爸爸的力气大,运动幅度大。

 

操作十:

1、抠洞

准备:

有洞木珠,皱纹纸一条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抠的动作,及食指的灵活性,发展好奇心。

步骤:

把皱纹纸塞在木珠洞里,展示食指,把纸一点一点从洞里抠出来.

2、戳纸

准备:

皱纹纸,装有铃铛的宽口杯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抠的动作及食指的灵活性,发展触觉。

培养好奇心。

步骤:

把皱纹纸蒙在宽口杯上,摇晃杯子发出声音引起宝宝注意,出示食指,戳出小洞

 

游戏:

运动训练——大吊车

器材准备:

一条长毛巾。

能力准备:

四肢随意活动。

目的:

活动手脚产生类似爬行的动作。

方法:

家长用毛巾兜起孩子的腹部;抓住毛巾的两头,将孩子轻轻提起;让孩子身体离地面7-10厘米,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

说明:

可作为比赛进行

操作十一:

1、二指捏豆

准备:

扁豆、小碟2个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二指捏的动作,培养秩序感。

步骤:

展示食指、拇指捏

2、点花帽

准备:

帽子图片、颜料

目的:

训练手指点画的能力,初步感知作画,培养对美术的兴起。

步骤:

展示食指沾颜料点画

 

游戏:

感知训练——捏响玩具

器材准备:

一张小桌子;数个能捏响的较软的橡胶玩具。

能力准备:

随意抓物。

目的:

促进手眼协调和双手运动的协调性发展。

方法:

①将孩子放在小桌前坐下,桌上放1-2个能捏响的橡胶玩具;老师示范如何将玩具捏响。

②把玩具交给孩子,引导孩子捏响玩具。

③也可以老师、孩子一人一个玩具,先是老师捏一下响,引导孩子也捏响一下,后是孩子捏响一下,老师紧跟着也捏响一下。

 

操作十二:

1、大苹果

准备:

真苹果

目的:

认识苹果,积累生活经验。

步骤:

教师指着苹果说:

苹果,闻一闻,两只手摸一摸

2、敲敲打打

准备:

打棒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双手配合敲的动作,发展手臂肌肉的力量。

步骤:

展示五指抓双手配合对敲

 

游戏:

感知训练——玩具倒手

器材准备:

便于抓握的玩具。

能力准备:

两只手放在一起玩。

目的:

发展双手的协调作用

方法:

①让孩子坐在老师的身边;有意识地连续地向一只手(如右手)递玩具。

②拿起孩子另一侧没拿玩具的空手(左手),提示孩子这只手是空的;鼓励孩子将玩具由这只手(右手)转给另一只手(左手)。

③若孩子不能成功地将玩具倒手,老师可协助完成倒手动作。

④当孩子学会右手玩具倒手的技巧后,可把玩具先放在另一只手(左手)中;练习左手玩具倒手(由左手倒向右手)。

发学期总结

 

贝贝A

课堂流程:

1、爬线

2、教师操作(4分钟)

3、宝宝操作(10分钟)

4、唱名字:

111、333、555、111{A调}

5、抚触操(6-12个月)(5分钟)

6、游戏(8分钟)

7、亲子韵律操/身体各部分的认识与运动(每四课一段)(5分钟)

8、歌曲(每两课一歌)(2分钟)

9、宝宝上前表演歌曲

10、班歌

11、再见,贴小红心

 

我爱我的小动物(班歌)

1=C4/4

565431|21235-|333555|33221-‖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

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

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摸摸拍拍

1=C2/4

5534|5534|53|4-|4424|4424|31|3-|

摸摸耳朵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耳朵摸摸耳朵拍拍手,

5334|5534|55|6-|4326|5634|32|1-‖

摸摸耳朵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耳朵摸摸耳朵拍拍手。

萤火虫

1=C4/4

323115|3323115|315--|315--|

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

333152|1---‖

好象许多小灯笼。

看星星

1=A2/4

1234︱55︱61︱5-︱6666︱51︱321︱2-︱1234︱

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一闪一闪

55︱61︱5-︱6666︱51︱32︱1-‖

好像小眼睛,我要问你明天天可晴?

我有小手

1=C2/4

51353|544|57242|433|51353|544|5432|

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用小手

摸摸摸,摸摸摸,摸摸摸,

搓搓搓,搓搓搓,搓搓搓,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1-‖

拍。

摸。

搓。

摇。

动物说话

1=C2/4

6332|353|(565633|12123)|6221|232|(353522|小鸡说话叽叽叽(拍手)小鸡说话叽叽叽(拍手)

小鸭说话嘎嘎嘎(跺脚)小鸭说话嘎嘎嘎(跺脚)

61612)|353|(61231)|6336|166‖

叽叽叽(摇头)叽叽叽叽叽叽叽

嘎嘎嘎(耸肩)嘎嘎嘎嘎嘎嘎嘎

 

操作讲解:

操作一:

1、感知软硬

准备:

软、硬玩具

目的:

训练宝宝手眼协调五指抓的动作,发展触觉感知软硬。

步骤:

(1)、展示右手五指抓起硬的玩具说:

硬的

(2)、同样操作软的玩具:

软的

(2)换左手同上

2、撕纸

准备:

皱纹纸、白纸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撕的动作,培养宝宝的手指合作意识。

步骤:

(1)展示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纸,再展示右手二指捏起纸对撕。

 

游戏:

体能训练——爬行大赛

器材准备:

便于抓握的玩具。

能力准备:

爬行

目的:

发展四肢的协调作用

方法:

在教室里设置起点线和终点线,在终点线上放便于抓握的玩具,宝宝从起点爬到终点取物,放入小篮里。

说明:

可做为比赛进行

 

操作二:

1、娃娃找到了

准备:

娃娃、毛巾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五指抓的动作,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步骤:

(1)展示右手五指,抓起娃娃说:

娃娃

(2)把毛巾盖在娃娃的身上说:

娃娃没了,展示右手五指抓起毛巾说:

娃娃找到了。

(3)左手同上

2、拍气球

准备:

竹竿一根、打好气的气球3个(系在竹竿上)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拍的动作,发展上肢灵活性及手臂力量。

步骤

(1):

引导宝宝挺胸抬头,展示右手五指拍气球说:

(2):

展示左手五指拍气球说:

 

游戏:

感知训练——停停转转

器材准备:

手鼓、铝板琴

能力准备:

听音找物

目的:

发展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培养方向感

方法:

老师轮换拿一个乐器坐在教室的某个位置敲击乐器,妈妈抱着宝宝走在蓝线上、走走转转,突然声音停了,让宝宝找声源。

问宝宝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妈妈指着发出声音的地方说:

是从那里发出来。

 

操作三:

1、捏小铃铛

准备:

小铃铛3个、大铃铛2个、盘子一个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二指捏的动作,培养手指合作意识。

步骤:

(1)展示右手二指捏小铃铛(从工作毯上捏到盘子里)

(2)展示左手二指捏小铃铛(从工作毯上捏到盘子里)

2、敲小鼓

准备:

鼓一个

目的:

训练手眼协调敲的动作,发展听觉,培养行为有目的性。

步骤:

(1)展示右手五指抓起鼓棒敲鼓说:

敲。

(2)展示左手五指抓起鼓棒敲鼓说:

敲。

 

游戏:

感统训练——小飞毯

器材准备:

毛巾毯

能力准备:

身体的平衡

目的:

促进身体平衡,训练前庭觉,增强母子亲情

把毛巾毯放在地面上,把宝宝放在浴巾3分之2处,让宝宝趴在地上,面对妈妈,让妈妈轻轻拉动毛巾毯。

说明:

可做为比赛进行

 

操作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