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88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86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安徽省巢湖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高氯酸的化学式:

HClO3B.氮气的电子式:

C.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2.T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反应COCl2(g)

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2

4

6

8

n(Cl2)/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molCOCl2、0.10molCl2和0.10molCO,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0.9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为80%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B.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它一定是金属元素

C.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D.同位素的不同核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和CaCO3反应D.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5.下列金属可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FeB.MgC.CuD.Al

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C2H2)

A.②④B.②③⑥C.②⑥D.①③⑤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Cl3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B.质量相同的四种物质苯、甲苯、乙烯、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甲烷

C.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8.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B.NH4Cl受热分解时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

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9.如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为Z>Y>R>X

C.Y、R形成的化合物YR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Y

10.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子方向从Ag2O→Cu

B.反应中有0.5NA个电子转移时,析出0.5molCu2O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

D.电池工作时,OH-离子浓度增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

A.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

B.1mol·L-1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NA

C.1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A

D.2.4g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A

1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B.K2SC.NaClD.NaOH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r(W)>r(Z)>r(Y)

B.X、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X>W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14.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原理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B.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C.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D.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15.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6.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B.BaCl2C.NaOHD.HCl

17.对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元素

C.在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18.C(s)+CO2(g)

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大C的量⑤减小压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9.(6分)已知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则可以将

转变为

的方法是(   )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④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6分)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

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

Na2S+2CO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SO42-的数目为0.1NA

B.1mol13C原子所含中子数为6NA

C.78gNa2S中所含离子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2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200mL0.5mol/L的Na2CO3溶液里含____molNa2CO3,Na2CO3的质量是_______克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______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

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甲学生设计方案是:

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编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②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元素⑥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

(2)元素⑤处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_族。

(3)①~⑦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③④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③和元素⑦的氢化物均极易溶于水,且二者能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_____性氢氧化物,该物质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铜片上的现象是_____.

(3)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稀硫酸分别换成下列试剂,电流计仍会偏转的是_____(填序号).

A.无水乙醇B.醋酸溶液C.CuSO4溶液D.苯

(5)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原电池来实现.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NaOH+HCl═NaCl+H2OB.2H2+O2═2H2O

C.Fe+2FeCl3═3FeCl2D.2H2O═2H2↑+2O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试题分析:

高氯酸的化学式应该为HClO4,A项错误;氮气的电子式应该为

,B项错误;乙烯的结构简式应该为CH2=CH2,D项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用语。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v(Cl2)=

=

=0.04mol·L-1·s-1,错误;

B、平衡时c(Cl2)=

=0.1mol·L-1,升高温度,c(Cl2)=

=0.11mol·L-1,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ΔH>0,错误;

C、

COCl2(g)

Cl2(g)+CO(g)

起始(mol·L-1):

0.500

转化(mol·L-1):

0.10.10.1

平衡(mol·L-1):

0.40.10.1

该温度下

,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molCOCl2、0.10molCl2和0.10molCO,此时

<0.025,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正确;

D、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1.0molCO,应等效于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等于80%,如加入1.0molCl2和0.9molCO,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0.1molCO,平衡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l2的转化率小于80%,错误;

答案选C。

3.C

【解析】A.40K中质子数是19,中子数是21;40Ca中质子数是20,中子数是20,故A错误;

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

He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氦是稀有气体元素,故B错误;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变成离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但核内质子不变,所以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故C正确;D.同位素的不同核素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决定其化学性质,所以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同位素的性质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B,明确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解答此类试题最好的方法是例举法。

4.D

【解析】A、乙酸、乙醇都易溶于水,故A错误;B.乙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使石蕊溶液显红色,乙醇为非电解质,无离子存在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故B错误;C.乙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含有的醇羟基与碳酸钙不反应,故C错误;D.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故D正确;故选D。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Fe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Mg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Cu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Al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6.A

【解析】

【分析】

由图象曲线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

根据图象可知,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H4,烃类物质中碳原子数小于1.6的只有甲烷,则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故②正确、⑤错误;由氢原子平均数为4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乙炔,故①③⑥错误、④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②④,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根据图象正确判断平均分子式为解答关键。

本题的难点为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目的判断。

7.C

【解析】

【详解】

A.NCl3中,N元素位于第ⅤA族,则5+3=8,Cl元素位于第ⅦA族,则7+1=8,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A正确;

B.质量相同的四种物质苯、甲苯、乙烯、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与含氢量成正比,四种物质中甲烷的含氢量最高,所以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甲烷,故B正确;

C.直馏汽油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碳碳键,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是生成肥皂的原理,也称为皂化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A,注意利用化合价(共价键数目)与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化合价|(或共价键数目)=8,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8.B

【解析】A.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均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A错误;B.NH4Cl受热分解时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共价键和离子键均被破坏,B正确;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C错误;D.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例如铵盐等,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掌握化学键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键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另外该类试题要学会举例排除法进行筛选。

9.C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R处于第二周期,Y、Z处于第三周期,由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S元素,X为C元素、R为O元素、Z为Cl元素。

【详解】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Z强于Y,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Y大于Z(或X大于R),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四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分析:

由电池反应方程式2Cu+Ag2O==Cu2O+2Ag知,较活泼的金属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铜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

A.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Ag2O→Cu,电子流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

B.根据电池反应2Cu+Ag2O==Cu2O+2Ag,反应中有0.5NA个电子转移时,析出0.25molCu2O

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C.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Ag2O+2e-+H2O==2Ag+2OH-,故C正确;

D.从电池反应2Cu+Ag2O==Cu2O+2Ag可知,电池工作时,OH-离子浓度没变,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以水泥的硬化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会根据电池反应式进行正负极及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是解本题的关键。

11.C

【解析】

【详解】

A.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A项错误;

B.没有告知溶液的体积,离子的数目无法计量,B项错误;

C.钠与氧气生成的产物无论是谁,1mol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失电子数目均为NA,C项正确;

D.2.4g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2NA,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C项。

12.D

【解析】A.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故A不选;B.K2S中只存在离子键,故B不选;C.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不选;D.NaOH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选;故选D。

点睛:

明确判断化学键的一般规律即可解答,注意铵盐、碱、氯化铝中的化学键为特例。

13.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X,则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且原子序数大于Y,则Z为Mg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则W为S元素,即X、Y、Z、W分别是O、Na、Mg、S元素。

【详解】

A.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而镁离子和钠离子均含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半径最大,钠离子和镁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钠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因此离子半径r(W)>r(Y)>r(Z),故A错误;B.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B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Y>Z,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故C错误;D.由X、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Na2O也可能是Na2O2,Na2O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注意:

D选项中易漏掉Na2O或Na2O2而导致错误。

1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氨气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即CO2+NH3+NaCl+H2O=NaHCO3↓+NH4Cl,A正确;

B、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要先通入氨气,后通入CO2,B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C正确;

D、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入的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析出氯化铵,D正确。

答案选B。

15.D

【解析】

【详解】

A.乙酸中含有羧基,为极性分子,则易溶于水和乙醇,A说法正确;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B说法正确;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凝固点为16.6℃,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说法正确;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是一元酸,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16.C

【解析】

【分析】

所选择的试剂与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结合后出现不同的现象。

【详解】

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沉淀溶解;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不同;

答案选C。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可以制备半导体材料,A正确;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元素,如Fe可以做合成氨的催化剂,B正确;

C.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应在非金属元素区寻找,如F、Cl、S、P、As等,C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结构相似,所以性质相近,D正确;

故选C。

18.A

【解析】

【分析】

利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详解】

①CO2和CO为气体,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故②符合题意;

③通入CO2,增大CO2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故③符合题意;

④C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增大C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减小压强,减缓反应速率,故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

答案选A。

19.B

【解析】

【分析】

因羧酸、酚羟基均与碱反应生成盐,则将

转变为

,可选择与碱反应,然后利用碳酸酸性大于苯酚酸性,再通入二氧化碳即可;或先加稀硫酸水解后,利用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再与NaHCO3反应即可,以此来解答。

【详解】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羧基与NaOH反应,酯基水解生成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再通入CO2,与苯酚钠反应生成产物,①项正确;

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苯酚能与NaOH反应,则不能得到产物,②项错误;

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因为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所以不能得到羧酸钠,③项错误;

④与稀H2SO4共热后,酯基水解生成苯酚,加入足量的NaHCO3,羧基与NaHCO3反应得到产物,④项正确;

答案选B。

20.D

【解析】

【详解】

A.0.1mol·L-1的Na2SO4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中所含的SO42-的数目,A不正确;

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