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23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805 大小:20.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5页
《中医学》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5页
亲,该文档总共8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课件.ppt

《《中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课件.ppt(8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学》课件.ppt

中医学,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永亮,誉满中外的三大国粹,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到底是什么,道德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不笑、不足以为之道,第一节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一、中医学的起源,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逐步认识了疾病,掌握了防治疾病的方法。

一、中医学的起源,1、原始生活中的提炼2、对世界和事物的独特观察和理解a实验b实践c提取理论,针灸与经络,针灸的起源砭石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

新石器时代的出土砭石甚多。

以后用竹针(箴),骨针(商代),陶针,以至金属针(汉墓)。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其理论体系的确立:

内经理论框架的建立难经伤寒杂病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素问九卷81篇黄帝内经162篇灵枢九卷81篇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

书中许多内容的记载均处于当时世界医学的领先地位。

如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书名中的“难”,是质难的意思,即问答之意。

全书共有81个问答,故全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主要用问答方式,涉及内容有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病证、治则和治法等各个方面。

伤寒杂病论:

为东汉末年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晋带医学家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这两部书的共同特点是:

书分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病理分析认定为某中证,最后根据证提出治法与处方用药。

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论:

以外感热病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是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并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书中记载了113方,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

千余年来,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验证,疗效确凿可靠,至今仍为国内外医学界赞赏,研究不衰。

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类,记载了四十多种杂病,并发展了病因学说,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给后世三因学说以深刻的影响。

张机在书中不仅系统总结了许多常见病症的诊断要点,治则和有效方药,更归纳创造出辨证论治的临床诊治规范,确定了临床诊治学的基本原则和大法。

是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

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

上120种,为君,毒性小或无毒,主养命以应天,多属补养类药物(主益气);中120种,为臣,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主养性以应人多系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药物(主治病,补虚);下125种,为佐使,有毒,主治病以应地大多是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不可久服。

本书所录药物功效记载历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并将药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和温、热、寒、凉四性,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是药理学与病理学紧密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

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法度,服药方法以及剂型等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晋王叔和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魏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明命门学说产生明清时期清叶天士吴鞠通王清任:

瘀血理论吴有性:

戾气叶天士:

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纵向吴鞠通:

三焦辨证理论横向,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三、中医学的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易晚乎”,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既事物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学从这一观念出发,在认识生理病理与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时,即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又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这种全面认识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就称整体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观包括病理上的整体观诊治上的整体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包括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

二、恒动观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生理病理疾病防治,三、辨证论治:

病:

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包括自觉症状和它觉症状。

辨证论治:

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三、辨证论治:

病的现象症的病理概括自觉症状他觉症状病的个性或共性本质有病必然出现若干症状,通过分辨症状,必然辨出若干证候。

证候中又包含若干症状。

因此,症是病的现象,是辨证的基础;证是病的本质,是症的病理概括。

这就说明,中医治疗的主要依据是“证”。

病,症,证,若干,若干,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例A:

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麻疹初期麻疹未透,宜解表透疹银翘散或升麻葛根汤;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麻杏甘石汤;而后期则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肺为主沙参麦冬汤。

2、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例A:

久泻之后出现的脱肛产后调理不当的子宫下垂均因中气亏乏,脾虚胃、肾等脏器的下垂下陷所致,治以益气升提法,方选补中益气汤。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第一节元气论一、元气的主要内容,气的基本概念:

炁气的基本特征本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运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中介感应,气的运动和变化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有对立统一的含义。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对性,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阴阳消长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阴阳转化一定条件下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阴阳对立的双方,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确立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指导防病养身,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就人体部位而言,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

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形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凡组织器官和气血津精等具物质属性者属于阴;而由这些物质所发挥出的机体功能则属于阳。

机能活动(阳)的产生,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阳)。

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阳邪致病则多见阳盛伤津之热证;阴邪致病则多见阴盛伤阳之寒证。

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多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精亏损不能制阳,则多致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4.用于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其中的总纲,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

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如望诊见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听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问诊口渴喜冷饮者属阳,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者属阴;切诊脉浮、数、滑、实者属阳,沉、迟、涩、虚者属阴。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确立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成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因阳热太盛耗津伤液者,可用寒凉药治其热;阴寒太盛损伤阳气者,则用温热药物治其寒,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若阴虚不能潜阳而致阳亢者,应滋阴以潜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则应助阳以消阴,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总之,调整阴阳失调的基本原则,就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6.归纳药物性能,中药的性能也可用阴阳来概括。

如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药味酸、苦、咸者属阴,辛、甘、淡者属阳;具沉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

治疗疾病,要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恰当选用药物。

如阳盛热证,选寒凉之药以清热;阴盛寒证,则选温热之药以祛寒;阴虚之虚热证,选凉润药物滋阴清热,阳虚之虚寒证,则选温补药物壮阳散寒等。

7.指导防病养身,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及转化势必影响人体内在的阴阳变化。

顺应四时,调整阴阳,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春、夏季阳气旺盛,要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季阴气充盛,则要注意“秋冬养阴”。

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不致使阴阳偏盛偏衰,是防病养身的根本所在。

总结,易传系辞提出:

“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长、生发的特性。

“火曰炎上”,火具有生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土爰稼穑”,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

“金曰从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闭藏的特性。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三)五行的相生相克,1相生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伐之意。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图,金,木,水,火,土,表示相克表示相生,(四)五行的相乘相侮,1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2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又称“反侮”,是事物间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联系中医学以五行属性来概括五脏的生理特性,用相生和相克来说明脏腑间的生理关系。

五行学说还用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及其内在联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五行学说既可以说明生理状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又可用以说明病理状态下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用于疾病的诊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变化。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用于疾病的治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和五脏生克关系的异常变化有关。

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还应考虑到其它有关的脏腑,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目的。

小结,阴阳是对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内容,可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五行说说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即相互资生,又相互克制,这种五行之间的生化克制,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运动变化,当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现象遭到破坏之后,可以出现异常的相克现象,即相乘和相侮。

五行学说可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能够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目标检测题,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简述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

按照五行的特点对自然界和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归类。

第2章藏象,学习目标重点:

描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记住气的分类、组成及气血津液的来源。

了解:

气和血的功能。

掌握: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古代的解剖学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不仅奠定了藏象理论的形态学基础,而且直接促进了对部分内脏功能的认识。

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医疗实践。

三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主要为阴阳、五行学说。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藏别论说: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

第1节脏腑,一、五脏五脏为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亦属脏,又称为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

(一)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于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心主血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

体现心有生血的功能。

心主脉是指血液在脉管内循行,在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下,心脏和脉管有规律的舒缩,维持全身血液的正常循环。

2.主神志,心主神志,是指心有主宰全身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脉是指血脉,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心在窍为舌,即心开窍于舌,又称“舌为心之苗”。

是指舌的变化可以反映心的功能状态。

4.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志有关。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经汗孔排于体表之液体。

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说。

(二)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大肠与肺,相为表里。

1.主气司呼吸,司呼吸即是指肺气主司人的呼吸运动,肺主气的生理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主呼吸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对气的主宰作用。

2.主宣发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布散一是通过肺的呼吸排除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输于头面,向外布达于周身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气化津液化生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与谷气结合形成宗气运行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它脏腑组织;三是将津液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在肾阳气化作用下成为尿液。

3.通调水道,肺是通过宣发和肃降来完成通调水道功能的。

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向上向外布散水液和水谷精微,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

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向内向下输送水液和水谷精微到其他脏腑,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和膀胱,促进尿液的生成。

4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即是说肺通过脉管流注汇聚全身的血液,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布到全身,所以肺朝百脉有助心行血的功能。

主治节即治理和调节之意。

一是肺主呼吸,调节人体有节律的呼吸;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维持气的正常升降出入;三是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可以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着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5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

汗液排泄蒸发可以调节体温,同时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实际上起到配合呼吸运动的作用。

因此皮毛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也是辅助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

肺开窍于鼻,与喉相通而连于肺,鼻与喉是呼吸的门户,故有“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的说法。

6.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在志为忧(悲),忧和悲均属于不良精神刺激,同属肺志。

肺在液为涕,涕是鼻黏膜的分泌物,可润泽鼻窍。

(三)脾,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和统血。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胃与脾,相为表里。

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精微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运化水液是指脾气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

2主升清,升指上升输布和升举,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指脾的运化功能以上升为主,脾具有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脾主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

脾主升举内脏,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能维持体内脏腑位置相对恒定。

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气陷于下,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等病证。

3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和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气衰固摄功能减退,血液将离开正常的轨道,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

4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肉是指全身的肌肉都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这是由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功能决定的。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是指食欲、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与有密切关系。

5.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在志为思,思的情志与脾的生理功能关系最为密切。

在液为涎,涎即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称为涎。

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于口外,可润泽口腔,助吞咽和消化。

(四)肝,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胆与肝,相为表里。

1.主疏泄,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展、调达、升发的特性,保持全身气机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1)调畅气机

(2)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3)促进消化(4)调畅情志此外,肝气的疏泄功能与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关系密切。

2.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包括肌腱和韧带。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

肝的经脉上连于目系,目的视力功能有赖于肝血之濡养。

4.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在志为怒,怒属于一种不良的精神刺激,大怒易致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发为出血或中风昏厥;郁怒可引起肝气郁结,表现为心情抑郁,闷闷不乐。

肝开窍于目,泪自目出,正常情况下可濡润、保护眼睛。

(五)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主纳气。

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所藏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肾中精气按照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肾阴和肾阳两种。

肾阴又叫“元阴”、“真阴”;肾阳又叫“元阳”、“真阳”。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一方面,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之阳气促进其它脏腑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尤其是脾肺两脏。

另一方面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之浊液,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化为尿液贮存在膀胱中,在通过肾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使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正常地生成和排泄,从而主宰人体津液代谢的最主要过程。

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固摄、受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保持吸气的深度的作用。

4.在体合骨,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髓居骨中,滋养骨骼,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肾精化生之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精与血是互为滋生的,“发为血之余”,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

发为肾之外候,发的生长状态,是肾的精气盛衰的反映。

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茂密色黑而润泽;老年人肾气虚衰,头发变白而易于脱落。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二阴,前阴是指尿道和外生殖器,有排尿和生殖的作用;后阴即肛门,有排泄粪便的功能。

5.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在志为恐,恐是人们对事情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惊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俗称胆怯。

唾是口津中较稠厚的部分,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唾为肾精所化。

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二、六腑,六腑,是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