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359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电源及接地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停电时,由蓄电池组经逆变器向负载供电,后备时间为2小时。

UPS电源设备采用在线双变换式工作方式,正常情况下,供给负载的电源是外供交流电源经UPS整流、逆变后输出的交流电源,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自动或手动切换至旁路交流电源。

并且应保证经整流、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与外供交流电源同相

2.高频开关电源

1)高频开关电源由整流模块、监控模块及直流配电屏等组成,输出可靠的-48V直流电源至相关通信设备。

2)直流电源在外供交流电源停电时的备用电源由蓄电池保证,后备时间为2小时。

3)高频开关电源应采用模块化结构(整流模块采用N+1工作方式,例如150A的高频开关电源应配置3+1个50A模块),以方便扩容。

4)高频开关电源设备采用输出电压软启动工作方式。

3.交流配电屏

1)交流配电屏主要由交流输入配电电源、交流输出配电单元、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装置(ATSE)、监控单元、故障告警装置、防雷装置、过压保护等设备组成。

2)交流配电屏将UPS单元输出端接入配电装置的输入端进行

有关专用通信系统设备。

4.蓄电池组

1)蓄电池采用密封免维护胶体蓄电池。

2)本系统为UPS、高频开关电源分别设置一组蓄电池,停电时为交流供电设备和直流供电设备提供所需备用电源。

3)蓄电池应采用15年以上寿命的免维护电池组。

电池应安放在电池厂家原厂配置的电池架内,层间距应考虑足够的维修空间。

5.系统网管

1)UPS监控、高频开关电源监控、交流配电屏、蓄电池采用电源集中监控系统。

2)各车站、车辆段的电源设备的状态信息、故障告警的信息将通过传输系统送到控制中心统一监测。

电源系统与传输系统的通信接口采用以太网共享环方式。

在控制中心,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将设备告警信息输出至集中告警系统。

3)电源集中监控网管设备应采用时钟系统提供的标准时间信息同步本系统的显示时间,时钟系统的接口为RS422,时间信息格式由时钟厂商提供。

6.防雷保护

为了确保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以及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防止通信电源系统引入串杂音、强电干扰和雷害,电源系统的防雷主要通过交流配电柜内设置的防雷装置实现。

7.接地系统

通信机房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机房联合接地电阻≤1Ω。

联合接地系统是由接地装置(基础地或者环形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网络组成。

采用联合接地系统的目的是达到均压、等电位以减小各种接地设备之间、不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通信机房静电地板下应加做均压环或接地母体,以起到等电位连接作用,机房内的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安全保护地、防雷地等直接连接到均压环或接地母排上。

机房接地系统其实不能单独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必须要与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3.系统功能参数

输入指标

额定电压:

380VAC

额定频率:

50Hz

电压允许变动范围:

-15%~+15%

频率允许变动范围:

±

5%

功率因数:

≥0.95

整流器输出指标

稳定精度:

1%

逆变器输出指标

380V(单相)

电压可调范围:

5%

稳压精度:

稳态≤±

1%;

瞬态≤±

2%

瞬态电压恢复时间:

≤25ms

频率精度:

0.1%(内同步)

频率同步范围:

2Hz可调

频率调节速度:

0.1~1Hz/秒

电压波型失真度:

单谐波≤3%;

总谐波≤5%

过载能力:

>20s(125%额定电流);

限流:

100~110%额定电流可调

负载功率因数:

0.8

噪声:

≤60dB(距离设备2米处)

效率要求:

正常模式时效率不低于85%,经济模式效率不低于90%。

静态开关指标

过载能力:

100ms(10倍额定电流)

转换时间:

≤1ms

高频开关电源额定直流输出电压、浮充电压、均充电压、功率因数、稳压精度、效率、杂音电压(不接蓄电池组)、电池温度补偿等。

1)、额定直流输出电压:

指市电经整流模块变换后的额定输出电压,正选的电源电压为-48V,电压允许变动范围-40—-57V。

这种“-”型基础电压是指电源正馈电线接地,作为参考电位零伏,负馈电线装接熔断器后,与机架电源连接。

2)、浮充电压:

在市电正常时,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运行,蓄电池自放电引起的容量损失便在全浮充过程被补足。

根据电池特性及温度所需补充损失电流的多少而设定的电压。

3)、均充电压:

为使蓄电池快速补充容量,视需要升高浮充电压,使流入电池补充电流增加,这一过程整流器输出得电压为“均充”电压。

4)、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对视在功率的比叫做功率因数。

由于开关电源电路的整流部分使电网的电流波形畸变,谐波含量增大,而使得功率因数降低(不采取任何措施,功率因数只有0.6~0.7),污染了电网环境。

开关电源要大量进入电网,就必须提高功率因数,减轻对电网的污染,以免破坏电网的供电质量。

满载状态下,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5)、效率: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的寿命是由模块内部工作温升所决定。

温升主低主要是由模块的效率高低所决定。

现在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开关电源技术,主要采有的是脉宽调制技术(PWM)。

模块的损耗主要由开关管的开通、关断及导通三种状态下的损耗,浪涌吸收电路损耗,整流二极管导通损耗,工和辅助电源功耗及磁心元件损耗等因素构成。

减少这些损耗就会提高模块的整体效率。

对此现行较好的处理方法分别是:

开关管的开通、关断及导通状态的损耗采用MOSFET和IGBT并联使用,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器件的开头及导通损耗的优势互补,其综合损耗是利用单一类型开关管工作损耗的20%左右;

浪涌吸收电路可采用无损耗吸收电路,这一技术的使用使得该部分损耗大幅度下降;

整流二极管可采用导通电阻较小的器件,优化设计控制电路,选择集成度较高的IC器件都可减少功耗;

磁心材料可选择如菲利浦的3C90等均可减少损耗。

高频电容器的选择严格控制峰值电流的大小,采用这些因素将会使整流模块的工作在相当宽的功率输出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效率,如VMA10、DMA12、DMA13及DMA14的工作效率均为91%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主开关管的开通、关断及导通状态中的损耗所占比例是主要的。

开关状态的损耗是PWM控制技术所固有的缺点。

满载状态下,效率不低于0.90。

6)、稳压精度:

满载状态下,当输入电压由最大变到最小时,整流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不超过±

1%。

7)、杂音电压(不接蓄电池组)

1)、输入额定电压:

220V/380V(三相五线制、中性线与机壳绝缘)

输入额定电流:

630A

输入额定频率:

交流配电屏能接入三路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的转接应采用ATS开关。

开关应实现自动转换(市电优先)和人工操作转换。

自动切换开关应具有机械和电气双重连锁功能。

2)、交流配电屏总开关及分路要求自动转换开关:

630A/3P,2个。

分路:

160A/3P,2路;

100A/3P,8路。

3)、交流配电屏应具有测量显示输入电源电压、总电流及主要负载分路电流的功能。

具有各开关状态指示和过压、欠压、缺相声光告警及市电通、断告警功能。

4)、输入电源(三相四线)应提供可靠的防雷击浪涌保护装置,在下列模拟雷击波发生时,保护装置应起保护作用,设备不应损坏。

电源脉冲:

10/700цS,5KV;

电流脉冲:

8/20цS,20KA

基本参数

12V

额定容量:

50Ah(C10)

输出结构尺寸:

M8螺纹孔输出

主要技术指标

1)电池具有长使用寿命的特点,浮充运行8~10年(25℃),循环使用寿命长。

2)电池的自放电极低,在20℃时放置两年,自放电量小于额定容量的40%。

3)电池具有良好的深放电恢复能力,电池深放电后12小时内,可再充电到额定容量的95%。

四.配线工艺要求

1.电源设备配线用电源线应采用整段材料,中间禁止有接头。

2.连接柜(箱)面板上的电器及控制板等可动部位的电源线应采用多股铜芯软电源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预留。

3.引入或引出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的电源线、缆和控制线、缆应分开敷设,在电缆支架上平行敷设时应保持150mm的距离。

4.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分正、负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

交流电源必须以线色区别相线、零线、地线,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

5.电源设备的输出电源线、缆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并附有标签。

6.所有电源设备线、缆绑扎固定后不应妨碍手动开关或抽出式部件的拉出或推入。

7.走线架上布放电源配线的绑扎线在横铁下不应有交叉,在地槽内布放电源配线应平直并拢,地槽应清洁,盖板应严密。

8.通信系统应接地的部分应包括:

1)通信电源设备的基础型钢、金属框架、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门。

2)通信设备、监控设备的机架、机壳。

3)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防护用金属管路、金属桥架。

4)电源接地。

5)防雷接地。

8.地线盘(箱)、接地铜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铜排和螺栓应结合紧密、导电性能良好。

2)接地铜排端子分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地线盘(箱)端子应连接紧密。

9.通信设备接地线应与交流配电设备的接地线分开敷设。

10.机柜内各通信设备接地线应整齐接于机柜内接地铜排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