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381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动力: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doc

发展动力:

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

【纲目号】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编著者】包心鉴

【作者】包心鉴

【原文出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

【原文日期】19941200

【原文页号】143~159

【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文献形式】著作

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说到底,一是道路问题,二是动力问题。

而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动力的选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正反经验深刻说明,能否正确地选择社会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目标的实现;发展动力选择不当,或者未抓住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则很难将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甚至有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长期地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企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推进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建设,从而导致“文化大革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沉痛教训。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种科学社会主义的逆反现象,从历史渊源来说,也与三十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企图以阶级斗争推进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有着相当程度的联系。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以什么力量作为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

    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革确立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改革动力作用的理论确认和全面体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到了最有力的实践机制,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完全胜利获得了最可靠的实践保证。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根本动力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社会发展动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动力系统。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深刻揭示了这种综合性动力系统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创建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特别着重强调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原始发动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对历史规律愈益深入的认识,他们愈来愈全面地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力量。

恩格斯在后期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对社会发展的这种辩证关系从哲学上进行理论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发展“合力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历史发展不是生产力单一因素推动的,而是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①]这种“总的合力”,能动地推动社会前进。

    历史发展“合力论”,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历史规律。

历史事变除了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这个基本因素之外,还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阶级矛盾的演变和激化,国际国内政治条件的成熟,以及战争等直接导火线的作用等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由于这种综合因素的作用,经济落后的国家,可能率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这一历史规律已经为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在落后国家相继出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历史发展“合力论”,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同人类社会总的历史进程相同,“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②]对于在经济落后基地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更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

但是,“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③]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来说,生产力发展是基础,但是推动社会主义前进以至对社会主义命运发生影响并在一定情况下也起决定作用的,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各种政治形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适应现代趋势地发展,从而对生产力发展发挥巨大的保护、促进作用。

只有把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社会主义才能在现代文明轨道上疾步前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究竟包括哪些方面?

以往理论界曾有过各种不同提法: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3、人的利益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4、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除了把阶级斗争作为发展动力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应当废止之外,其它几种提法,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理解和界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然而在肯定这些提法具有一定真理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们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是很彻底的。

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动力系统,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协调和利用,形成一种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前进。

在这种动力系统中,有没有一种根本性的动力?

所谓根本性的动力,是指对其它方面动力源产生深刻影响的那一种动力,只有在这种动力激发下,其它方面的动力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利用,从而有效地形成社会主义发展的综合性动力。

我国持久而全面的改革推动社会飞跃式前进的伟大实践深刻说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根本性动力,这就是改革。

    邓小平正是这样站在社会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高度,辩证地揭示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根本动力作用的。

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包括以下丰富内涵: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这种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

因此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不进行这种革命性变革,社会主义就会在僵化体制的束缚下失去生机和活力,甚至有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社会主义所以面临着从根本上改革旧体制的历史性任务,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提出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要通过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不完全,社会主义还面临着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历史性任务。

    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坚持改革,就没有出路。

    第四,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全面性的社会变革。

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还有相应的其他领域的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利于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第五,改革必然引起开放,要求开放。

开放也是一种改革。

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社会,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强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抓住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根本之点,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调动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正确途径。

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但是矛盾本身仅仅是一种“潜在动力”,这种“潜在动力”能否转化成“现实动力”,关键在于矛盾能否获得正确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实践表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搞生产关系“大过渡”和上层建筑“大革命”,也不能脱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孤立地发展生产力。

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根本途径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

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调节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动力,从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又如,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说,这是真理。

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作用的实现,从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现手段。

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也不是自发的、必然的,而是受到一系列管理体制、组织形式、领导制度以至某些根本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某些官僚主义式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作风,严重压抑、阻碍以至损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是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中曾经发生的现象。

只有从根本上改革那些严重束缚生产力活力的体制和制度,创造真正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主人翁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并获得巨大效益。

再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和社会对这种利益需求的满足,是一种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也离不开一系列体制和制度的变革。

只有改革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陈旧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

如果离开改革,人们的利益需求不仅难以得到满足,而且有可能因某些利益需求由于受到体制和制度的阻碍难以得到满足而激化社会矛盾,甚至酿成社会冲突,严重影响社会现代化步伐。

        二、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多层次含义

    确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系统中的根本性动力,包括多层次含义,揭示了改革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

        第一,改革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强大动力。

    走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

“结合”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改革是“结合”的内在要求。

这是由于,理论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种机械的捏合,——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当成一种正确方向的标签,或者仅仅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去评判社会实践的优劣——而是一种有机的创新,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道路,尤其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总结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升华为社会发展规律。

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来说,这种创新是一种无止境的过程。

创新即改革,离开对传统体制中弊端的深入革除,也就谈不上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体制和制度的创造,而任何一项对旧体制的改革过程,总是孕育着新体制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地消除旧体制和不断地创造新体制的过程。

改革是促使“结合”的强大动力。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况,都深刻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以改革作为动力。

从历史情况看,照搬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上的推断,把书本当教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某些领导人个人因素所致,而是同时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因而由这种“照搬”所产生的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弊端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对这些弊端的纠正,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自我革命过程。

因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对历史上由于照搬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陈旧体制和制度进行长期不懈地革除。

从现实情况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上,仍然经常受到两种倾向的影响和干扰。

一种倾向是,对我国的国情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囿于某些表面化的实际材料或狭隘的经验,淡化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指导作用。

另一种倾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教条化地照搬。

对于这两种倾向的防止和纠正,都需要依靠改革这一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创造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新体制、新制度。

正确改革的本身,就是对“结合”问题上两种倾向的否定。

        第二,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改革这一新的革命所产生的巨大动力作用。

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也不是一种完全的顺运行过程。

由于照搬“本本”和外国模式所产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而滋生的某些官僚主义管理体制,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严重的制约、阻碍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时间存在的逆运行现象。

不对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制度进行根本性革除,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生产力中的其他要素也不可能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这就必然造成生产力发展与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状态。

因此说,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致,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是从历史情况来分析。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以改革作动力。

就生产力的基础和发展水平看,我国将长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迅猛发展的世界性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

新科技革命是一种新生产力,它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又是一种良好的机遇。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

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乃至一切社会关系。

[④]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紧紧跟上新科技革命步伐,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新生产力,从而在新生产力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就必须彻底改革一切与新生产力的采用不相融洽的僵化观念和陈旧体制。

否则,旧的观念和体制就有可能成为采用新生产力的障碍,从而坐失良机,拉大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因此说,站在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高度加快我国经济、政治改革步伐,促进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选择。

        第三,改革是在深层次上促进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真正结合,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强大动力。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消灭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相分离从而导致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现象,实现生产资料为劳动人民所共同占有。

正是在这个本质意义上,《共产党宣言》将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通过消灭剥削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为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继民主革命胜利之后的所有制改造,从基本制度上解决了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问题。

这项革命取得了伟大成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然而,民主革命的胜利,所有制改造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伟大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20世纪上半叶陆续建立的各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度,在新的实践中逐步暴露出若干新情况、新问题:

其一,由于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有制的理论和一国模式,在公有制的程度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某些脱离实际的弊端,某些脱离生产力现实水平的公有制形式,实践证明不仅难以为全体劳动人民所共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人民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其二,由于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在公有制演变上,普遍存在着超阶段大过渡倾向,在我国五、六十年代甚至导致“越大越公越好”的“左”的指导思想。

那些“大而公”的所有制形式,终于酿成严重削弱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主人地位,严重束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组织力量。

其三,由于对公有制形式与内容的简单化理解,和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人们把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混为一谈,用高度集中、一统到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手段来管理企业,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性质和自主经营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活力与效益,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形式与内容严重悖离。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一个新的历史性任务提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面前,这就是,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自身的改革,来进一步解决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真正结合的问题。

从改革的这一本质任务说,它与民主革命以及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所解决的问题相同,所不同的则是解决问题的程度和方式。

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实质性意义正在这里。

我国的农村改革、城市改革,无不是围绕着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真正结合这一根本任务进行的。

改革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功,但任务仍相当艰巨。

当前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就是要通过理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关系,通过多种市场经营体制和方式,真实体现劳动人民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是继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生产资料与劳动人民真正结合的内在动力。

        第四,改革是从根本内容上解决人民群众作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动力。

    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没有高度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说明,高度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必然是一种长期的改革过程。

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尤其具有迫切意义。

这是由于:

    (1)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一种逐步完善的过程,这种完善过程,是在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步实现的。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这是民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历史进步。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到此就完全建立起来了,一切关于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就已经解决了。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其保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必须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来体现和实现。

基本政治制度可以在革命胜利之后通过强制性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而体现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则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并且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曲折历程深刻说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具体的政治体制以及政治运行机制与基本政治制度相脱节,甚至相矛盾现象,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发展实践中出现种种弊端的根由。

因此,必须从具体制度和体制上解决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问题。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长期不懈的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步完善的根本依据。

    (2)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尤其是领导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是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基本上适应产品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此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

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某些领导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越来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政治体制中的缺陷和弊端,不仅严重制约经济现代化发展和生产力增长,而且严重影响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地位,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说明,没有持之以恒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没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就没有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从本质意义上说,民主是指国家形态和政治制度。

建设高度民主,核心是发展政治民主。

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是比历史上任何一种民主形态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民主,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应当从政治生活不断扩展到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民主不仅在政治制度方面完善起来,而且在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充实起来。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扩展民主的范围,既是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走向社会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进程。

民主范围的扩展和程度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深入持久的改革。

因为不深入清除现行政治体制中的弊端,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在全社会领域建立起来,社会生活中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的现象,反过来也会直接影响民主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4)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制度化、法制化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民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只有形成为制度,上升为法律,才会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高度民主的目标才能实现。

民主制度化、法制化过程,必然是一种深入改革的过程。

这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小生产方式有着浓厚基础、封建专制主义有着深重影响的国度,“人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很容易为社会成员所接受。

消除“人治”,纠正以言代法,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方面则需要深入改革领导体制、管理体制中的弊端,从制度上彻底清除“人治”现象。

政治改革是消除封建专制政治残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第五,改革是促进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由传统走向现代化,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动力。

    追溯历史,人类由传统堡垒跨入现代化门槛,历来以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变革为先导。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资本主义现代化先河;“五四”新文化运动,驱动着古老中国开始向封建专制告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

与经济、政治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化嬗变,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当成为社会现代化的突出标志和强大动力。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在改革开放中才能真正建成。

这不仅是因为,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思想道德观念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关系深层次变革的产物;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正无法回避这样的一种现实:

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与经济、政治现代化发展趋势正形成强烈反差。

经济生活要走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首先遇到的阻力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政治生活要走向高度民主化,“官本位”、“权力人格化”等等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政治价值观念顽固地从中作梗;至于那些凡事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的非此即彼的陈旧思维方式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观念残余,则更是经济、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直接思想障碍。

诸如此类的陈旧观念,仅仅靠思想教育和“理论争论”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才能彻底摒除。

当前我国的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正在这方面愈益显示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作用。

        三、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基本特征:

    

(一)长期性。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有两种改革方式:

一种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革除落后于时代的陈旧体制和制度,创造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采纳新生产力的体制和制度。

改革使生产力出现飞跃式发展态势,并且促进社会形态在新的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

另一种是保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在相对稳定中进行渐进改革,从而保证社会生产力平稳地发展。

以上两种改革方式,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这两种改革方式交互出现,贯穿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以及面临的迫切任务要求,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当坚定不移地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来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从而依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发展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每一步发展,都必须以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二)革命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动力作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