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16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docx

重庆市北碚区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

重庆市北碚区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抽测试题

时间:

50分钟分数:

100分

注意:

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嘉黎县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处秘境,藏在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交会之处。

几乎所有“最西藏”的景观都在此悉数登场:

极高山、雪峰、悬谷冰川、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

下图为嘉黎的地理位置。

麦地卡湿地位于嘉黎县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读图完成下列题。

1.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和地形

C.海陆位置和纬度D.海陆位置和洋流

2.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 ,冰雪覆盖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

D.地形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3.与三江平原相比,麦地卡湿地的突出作用是()

A.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C.物种基因库D.候鸟越冬地

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

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

C.顺坡农作、等高土埂、等高草带D.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

5.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7月

A.农作休耕B.农田用水多C.蒸发旺盛D.降水量较少

6.该地位于

A.吉林省B.云南省C.浙江省D.海南省

人口数量的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和机械增长率(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分别是表示自然增长速度和机械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是某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甲

8.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最有可能的现象是

A.人口大量迁移到其他城市B.逆城市化现象

C.老年人口比重较小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奥卡万戈河向东南流入博茨瓦纳,在河的尽头形成巨大的内陆三角洲,称为奥卡万戈沼泽。

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生产不足。

据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为满足能源需求,博茨瓦纳适合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是

A.水能B.太阳能C.生物能D.潮汐能

10.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我国与博茨瓦纳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最适合我国企业在该国投资的行业是

A.皮革加工B.航空航天C.汽车制造D.电子电器

伊朗亚兹德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

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来通风。

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伊朗亚兹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题。

11.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

A.地理环境闭塞B.定期维护修理C.地质构造稳定D.气候条件干燥

12.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主要是由于当地()

A.风沙侵袭频繁B.地下水资源丰富

C.气温年较差较大D.土壤直立性强

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图中折线反映了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夏威夷岛是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最大的火山岛,是世界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阳光沙滩、活火山是其著名的旅游景点。

下图为夏威夷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一年中,夏威夷岛阳光最多的位置是其

A.东南部B.西北部C.东北部D.西南部

16.造成该地区阳光多余其他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化置C.地形D.洋流

17.夏威夷岛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内部

18.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

2013年阿里公布20个中国淘宝村之后历经短短三年时间,淘宝村就猛增到1310多个。

绝大多数淘宝村区位对大、中城市有较高的敏感性。

下图是2014年我国三个中心城市不同半径内的淘宝村数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题。

以深圳和上海为中心300-500m半径范围内的淘宝村数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最主的原因是

A.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B.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

C.大、中型城市数量的差异D.村、镇数量和密度的差异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20.造成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下图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甲地降水特征及成因为

A.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雨,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少雨

B.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雨

C.夏半年受西北季风影响多雨,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少雨

D.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少雨

22.对比图中乙城与上海的气候特征,两地

A.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相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不同

23.图中丙地是全球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小麦的收获时间为

A.3月B.6月C.9月D.12月

24.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25.读“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题。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云南省略图。

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

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橡胶原产于赤道雨林地区。

橡胶树抗风能力差,18℃是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5℃时会受低温危害。

我国橡胶生产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

云南是橡胶园面积和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

​材料三:

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

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

(1)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

(2)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

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3)分析我国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自然原因。

说明影响云南橡胶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生长着芦苇和鲤、鲈等鱼类。

从1975年至今,巴尔喀什湖不断萎缩,正受到“灭湖”威胁。

下图示意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分布。

(1)与甲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发育较好,试解释其原因。

(2)夏季巴尔喀仟湖周围地区的降水多于巴尔喀什湖。

分析其主要原因。

(3)阐释巴尔喀什湖不断萎缩对巴尔喀什湖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28.阅读图文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甲城市既有“月亮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有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名称。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该地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

(2)根据乙地气候资料图分析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3)分析甲地成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的主要天气优势。

北碚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抽测

地理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2.C3.A4.A5.D6.C7.B

8.B9.B10.A11.A12.C13.A14.C

15.D16.C17.D18.C19.A20.A21.C

22.D23.D24.D25.C

26.

(1)接近铜矿产地,降低运输成本;有铁路或公路通过,运输比较便利;利用城市的劳动力、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

(2)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

(3)原因:

纬度低,光照和热量资源丰富;受北部高原、山地阻挡,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地处内陆,地形封闭,夏秋季不受台风影响。

不利气候条件:

1月和12月温度低,橡胶树不能正常生长;1月和12月极端低温会造成低温冻害。

(4)20°N; 甲地:

影子朝北,由短变长;   该中学:

影子朝南,由长变短

  

27.

(1)伊犁河流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携沙量大(甲河为时令河,流量少,携带泥沙较少);河口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甲河入湖处地势起伏较大,泥沙不易沉积等);伊犁河有多条入湖河道。

(2)湖区因水面宽广,水体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湖泊周同地区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温度较高,气流受热上升,湖泊和周围地区之间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从湖泊吹来的气流水汽含量大,随周围上升气流冷却成云致雨,导致湖泊周围地区降水较多。

​(3)湖泊面积萎缩,调节气候作用减弱;加速区域荒漠化进程;使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28.

(1)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为盆地,西部以高原为主,东南部以高原高山为主,东北部以山地为主。

(2)纬度较低,谷地不易散热;夏季,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高温多雨;冬季,北部高大地形对寒冷干燥的冬季风有阻挡作用,形成温和少雨的特征。

(3)海拔高,晴天多,云雾量小,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位于谷地风力适度,对火箭的影响小。

​  

【解析】

1~3.1.【分析】 

​ 本题考查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 青藏高原的地区的气候主要为高寒气候;其年均温较低,光照多,积温较少;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

西藏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受地形因素影响降水地区出现差异。

B符合题意,ACD不正确。

​故选B。

2.【分析】 

​ 本题考查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寒带半湿润高山草甸区与温带湿润区高山灌丛草甸区,局部地段还有沼泽化高山草甸;土壤类型主要为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动植物种类少、生长期短、生物量低、生物链简单,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C符合题意,ABD不正确。

​故选C。

3.【分析】 

​ 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人口湿地的作用。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地卡湿地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北部,面积43496公顷,平均海拔4900米,属于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是黑颈鹤、赤麻鸭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迁徙走廊和繁殖地.有丰富的高原鱼类,对当地水土保持、防止季节性泛滥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积物并形成生产力很高的草甸、沼泽湿地有重要作用。

A符合题意,BCD不正确。

​故选A。

4~6.【分析】

本题考查不同农耕措施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在三种农耕措施里面,顺坡耕作对于坡面径流的的阻截和促进下渗作用最弱;等高草带指的是在坡面上按照适当的间距,沿等高线方向栽植的草带,可以阻截径流,促进下渗,减少坡面径流;而等高土埂对于坡面径流的减少作用是最强的。

读图可知①、②、③曲线的坡面径流量依次减少,所以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农耕措施是顺坡耕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坡面径流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影响坡面径流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坡面径流是降雨强度超过土壤表面的下渗能力剩余水分形成的,农作休耕不能大量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农业用水多跟减少坡面径流没有直接关系;七月份和六月份的气温相差不多,蒸发量差别不会特别大,ABC错误;降水量减少导致坡面径流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获取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是红壤区,所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山西和河北属于北方地区;再根据该地七月降水量少于六月,推断该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正值伏旱天气,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省符合,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8.【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需掌握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解答】

据图可知,甲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5%和机械增长率-0.5%之和大约为-1%,人口变动数量为-10万人;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机械增长率为3%,之和大约为4%,人口变动数量为15万人;丙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3%,机械增长率1.5%之和大约为1.8%,人口变动数量为5万人;由此可知,乙城市人口最多,丙城市人口最少。

故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需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答】

据图可知,甲城市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机械增长率也为负值,证明人口迁出,最符合的现象是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

故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9~10.【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能源开发,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解答】

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博茨瓦纳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为满足能源需求,博茨瓦纳适合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解答】

博茨瓦纳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科技力量薄弱,不适合投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故BC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所以最适合我国企业在该国投资的行业有钻石加工、皮革加工等,故A正确。

​故选A。

11~12.【分析】

本题考查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亚兹德在伊朗高原上,西南部是山,所以地理环境相对比较闭塞。

故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的地理环境闭塞,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

本题考查亚兹德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亚兹德是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昼夜温差、年温差较大,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有利于在冷的时候保温,热的时候降温,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14.1.【分析】

本题考查浙江省城镇人口比重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了解浙江省三大产业发展概况及城市化水平概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曲线③比重不断下降,说明③表示第二产业比重;曲线④数值最小,表示第一产业比重;三大产业比重之和是100%,故曲线②表示第三产业比重;运用排查法,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曲线①。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浙江省三大产业发展特点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由上题分析可知,浙江省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故A错误。

B.由上题分析可知,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因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未必下降,故B错误。

C.由于浙江省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且目前比重最大,故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C正确。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负相关,故D错误。

故选C。

15~17.​略

​略

​略

18.【分析】 

​ 本题考查深圳、上海淘宝村区位差异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深圳、上海淘宝村区位差异的原因。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材料可知,绝大多数淘宝村区位对大、中城市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读图可知,在300-500km半径范围内,以上海为中心的淘宝村数量在快速增加,而已深圳为中心的淘宝村数量在快速减少,主要在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周围形成了完善、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等级体系,且数量巨大,而深圳城市体系并不完善和合理 。

C符合题意,ABD不正确。

​故选C。

19~20.1.【分析】

本题考查沼泽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形成的条件。

【解答】

A.由于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沛,且东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沿岸海水顶托作用强的影响,使得地表长期积水,故沼泽广布,故A项正确。

B.读图可知,M岛为苏门答腊岛,该岛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不会形成冻土,故B项错误。

C.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C项错误。

D.该地森林覆盖率高,会减弱地表水的蒸发,有助于沼泽的形成,但不是该地沼泽的主要成因,故D项错误。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港口分布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解答】

A.M岛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经常受到印度洋海浪的袭击。

高高卷起的海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故A项正确。

B.该岛位于赤道附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受台风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

C.马六甲海峡是天然要道,对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港口建设,故C项错误。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对港口建设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A。

21~23.【分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解答】

图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来自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多,受西北季风影响多雨,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少雨,故C正确;不受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故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考查图中乙城与上海的气候特征的异同,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解题关键是掌握两地的气候类型。

【解答】

图中乙城与上海的气候类型相似,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地所在南北半球不同,季节相反,所以都是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但是月份不同,即高温期不同,多雨期不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的收获时间,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获取解读图形信息能力。

解题关键是记忆。

【解答】

图中丙地是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混合农业区,小麦的收获时间为10月中旬到12月,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分析】

本题考查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三角坐标图的读取。

【解答】 

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大,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时期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是区域工业化阶段;c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在b~c阶段因区域工业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会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地中海气候由于夏季炎热干燥,不适于种植棉花,故A错误。

B、甘蔗为热带气候类型的作物,地中海气候不适合种植甘蔗,故B错误。

C、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葡萄,故C正确。

D、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适合种植大豆,故D错误。

故选C。

26.

(1)本题主要考查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熟练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条件主要从原料、交通及能源等方面分析。

读图可知,云南省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布局大型铜冶炼厂接近铜矿产地,降低运输成本;有铁路或公路通过,运输比较便利;利用城市的劳动力、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有利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

熟练掌握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