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26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docx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阳江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主要机械设备3

四、施工部署3

五、施工进度计划4

六、施工准备4

七、管桩进场验收5

八、施工操作工艺6

九、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

十、成桩检测11

十一、施工质量控制12

十二、预应力管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

十三、主要安全措施19

十四、施工平面布置及压桩顺序2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三横路以南,和平路以西,工程基础形式为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选用的管桩是PHC-AB400(95)-20型号,共694根,要求桩端进入全风化花岗岩层或强风化花岗岩层,有效桩长估计20~21米。

二、编制依据

1、阳江高新区临港工业园第一污水处理厂及相关图纸、工程地质资料;

2、国家现行相关的规范、规程及行业技术标准,主要包括: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8)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

9)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

3、省、市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三、主要机械设备

1、机械设备

GZY-600静力压桩机(附压力换算表)、轮胎式起重机、运输载重汽车。

2、主要工具

钢丝绳吊索、卡环、撬杠、砂浴锅、铁盘、长柄勺、浇灌壶、扁铲、台秤、温度计等。

四、施工部署

1、施工管理机构

管理人员表

序号

岗位

工作范围

人数

1

项目负责

全面负责

1

2

施工员

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协调

1

3

质量员

质量监督、工序验收、试验检测

1

4

安全员

安全工作

1

5

测量员

测量工作

合计

2、劳动力安排

主要劳力投入表

序号

工种名称

工作内容

人数

1

机械操作工

静压桩机、吊机等操作

3

2

焊工

焊接、接桩

2

3

机修工

施工机械维修

1

4

水电维修工

施工水、电安装及维修

1

5

力工

搬运、吊桩配合等

4

6

杂工

后勤、施工配合

1

7

合计

12

3、主要人员名单(见附表)

五、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拟投入1台GZY-600静压桩机,根据目前场地情况,一天计划压桩14~18根,45天内完成压桩工作,再用5天时间进行桩基的检测。

争取在50天内完成管桩基础施工,包括桩的检测。

六、施工准备

1、施工前,必须取得所需的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2、已排除桩基范围内高空、地面和地下障碍物。

场地已平整压实,能保证机械在场内正常运行。

雨期施工,已做好排水措施。

3、附近有隔震要求的建筑物和危房已采取保护措施。

4、桩基的轴线桩和水准基点桩已设置完毕,并经过复查办理了签证手续。

每根桩的桩位已经测定,用小木桩或者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做标志。

5、已经选择和确定打桩设备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

6、检查桩的质量,将需用的桩按施工现场需要堆放在打桩机附近,不合格的桩另行堆放。

7、检查打桩机械设备及起重工具,铺设水、电管线,进行设备架立组装。

在桩架上设置标尺或在桩侧面画上标尺,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

8、施工前应先打试桩,数量3个,以确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打桩设备和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9、已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

七、管桩进场验收

1、管桩必须经预制场及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出场,主要检查项目有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断裂及桩身不完整的桩段,并由管桩厂提供预制桩合格证,以备有关部门检查和技术资料存档。

2、进场的管桩经我司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合格,并填写验收表后,才能使用。

八、施工操作工艺

1、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

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

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2、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度,以便吊插预制桩。

起吊预制桩时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桩上部约50cm处,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卸去索具,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cm左右。

3、当桩尖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待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使桩的纵横双向和垂直偏差不超过0.5%。

然后再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不超过2m/min。

4、压桩的顺序:

由于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桩数较多,将基桩分为4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

对多桩台,应由中央向两边或中心向外施压。

6、桩长度不够时,可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接接桩。

7、当压桩力已达到设计荷载或桩端已达到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

8、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荷载(两倍特征值)时,应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9、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双控即以压桩值控制为主,以桩长(持力层)为辅的原则进行沉桩。

10、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九、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桩机布置及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为由东向西推进,再从北向南推进,推进过程中走L字形路线。

2、吊桩就位:

管桩拖拉至桩架前用两根钢绳索绑扎后,由两个对称的葫芦吊起,再用人力扶正就位。

3、垂直度的纠正和检查:

桩的垂直度是吊锤进行检查,对第一节桩的垂直度进行认真的纠正,保正桩的垂直度首先得保正桩架的垂直度,通常用千斤顶、枕木和铁垫块调整滚筒的水平,来控制桩架的垂直度。

用桩架的前进、后退、左右摆动来精调桩身的垂直度。

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管桩施打过程中通过吊锤进行垂直度检查,确保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

4、接桩:

接桩焊接要求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执行,且应满足以下条件:

接桩采用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

接桩焊接应付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外,焊接前应清理干净桩头的接驳口和坡口,将桩头铁件使用电动钢丝刷除锈、除污,露出金属光泽,结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2mm,错位偏差小于2mm。

接桩时桩头宜高出地面0.5—1m,先在下节桩的前端点焊两块定位角铁,然后把上节桩吊放在下节桩的桩端头上,依靠定位角铁将上下桩接直,并用吊锤校正桩的垂直度,然后去掉定位角铁,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焊工“对称”分段施焊,以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

焊缝必须对称、均匀、连续施焊,底部焊透,焊接层数不少于二层。

表面加强焊缝高度1~2mm,使焊缝成形气孔、焊瘤和裂缝等缺陷的饱满连续焊缝。

焊接完毕后,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并待焊缝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应自然冷却时间必须在8分钟以上(禁止用水冷却),然后再进行防腐蚀处理和施打沉桩。

5、防腐防护:

由于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具有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所以在打桩、接桩时对于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钢构件需考虑相应的防腐蚀处理措施:

即在接桩完成、焊缝检验合格后,需对接头部位钢构件涂刷防腐蚀涂层(对不影响焊缝连接的部位可先行防护),同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还必须满足《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中的其它有关条款要求。

6、送桩:

采用专用送桩器送桩,送桩的深度必须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7、终压值的确定

静压法沉桩方式要注意最终压力值的控制。

对于停止压桩的控制一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设计桩顶标高,一个是最终压力值。

两个指标可双控也可实现某一值即可停止压桩,以压桩值控制为主,以桩长(持力层)为辅。

最终压力值一定程度上反应地基承载力,一般在达到设计压力值(两倍特征值)并恒压稳定达10S后,方可停止压(送)桩。

8、过程记录:

从吊桩就位到停止压桩,记录员对接桩米数、节数、每米压力值、起始时间、最后贯入度、入土深度等技术参数作详细的记录,并得到现场监理的确认。

9、施工注意事项

(1)、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须平整,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压桩时产生偏斜。

(2)、沉桩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桩身有无位移和倾斜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3)、桩将沉至要求深度或到达硬土层、密实砂层时,压桩速度应有所控制,以免压烂桩头。

(4)、对进场管桩,在卸车前要认真检查桩身外观质量,对跑浆、露筋、环裂超过允许范围的,将不予以验收进场。

管桩按便于施工的原则流动堆放,堆垛之间要有一定间距,以防碰撞,堆放高度不宜超过三层。

(5)、管桩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观测场地隆起现象及对周边管桩的影响。

(6)、施工结束后,要求后续施工单位在开挖承台、地梁的土方时,不得使挖掘机碰撞已施工完成的管桩,避免桩身产生偏移和挠曲,要特别注意成品的保护。

十、成桩检测

压桩结束后,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桩基检测依据设计要求采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进行。

检测的项目主要有桩身的完整性质量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

桩身质量检测,主要通过现场低引变反射波法进行,目的是对桩身缺陷进行判定,对桩身质量进行分级。

根据规范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类桩。

其中Ⅰ类桩为桩身质量优良桩;Ⅱ类桩为合格桩;Ⅲ类桩为明显质量缺陷桩,需要与相关单位研究,确定处理方案或继续使用,按要求修补后或经研究可继续使用的视为合格桩;Ⅳ类为不合格桩。

小应变动力检测数量,按规范要求抽检不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

单桩承载力检测,主要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以及高应变动力检测进行,主要检测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静荷载试验检测数量,按规范要求随机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因为是破坏性试验一般静载试验对施工前的试桩进行;对正式工程桩采取高应变动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10根。

十一、施工质量控制

1、桩位控制:

打桩前对已定位的桩位按图纸进行系统的轴线复核,桩基和板桩的轴线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单排桩的轴线控制偏差在10mm以内,在打桩的过程中应对每根桩进行复验,防因打桩后引起桩位的位移。

桩位定点复核后,要有Φ8*40mm钢筋系着红色布条标记,把钢筋打入至地面平。

为防止桩机移动,拉桩时或其它原因造成桩定点,位偏移变动,在每根桩施工前应检查桩位是否准确,如有变动,应立即修复使其准确才开始沉桩。

在施工沉桩中要连续打入,不得无故中途停歇。

沉桩期间不得开挖,土方应在沉桩完毕后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土方开挖要遵照施工方案进行,减少土体挤压引起桩的位移。

2、桩身的垂直度

场地应平整,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桩机稳定垂直。

桩锤、桩帽和桩身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桩管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

打桩时,在桩边放一根吊锤,然后在距离打桩点约10米左右,放置一根吊锤,若两根吊锤子和桩平行,则远点的吊锤换另个角度(与第一次吊点成90度,再次观察吊锤与所打桩是否平行,若平行,则可保证所打的桩是垂直的。

3、桩的标高控制

各桩顶标高见《桩基础平面图》,压桩时桩顶标高必须符合-50~+100mm范围。

4、管桩由生产厂家运往施工现场统一由专业运输队负责装卸,管桩必须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堆放不得超过三层,场地不平时要用木枋垫平。

5、允许偏差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有基础梁的桩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

100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方向

150

桩数为1-2根的单排桩

100

桩数为3-20根

D/2

桩数多于20根

边缘桩

D/2

中间桩

d

按标高控制的打入桩桩顶高差

-50~100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5、桩段的吊立一般采用双绳吊一点的起吊方法,索具捆绑的位置(吊点)应在三分之一桩长的位置。

6、第一节桩下桩时,应对准桩位垂直放置,避免对准桩位后再进行大幅度双向垂直调整。

桩段打入土后桩身出现偏移时,应立即调正。

如偏移超出规定范围,应将桩段拔出重新定位。

7、驳桩时,应清洁上下桩端的平面,并检查驳桩时上下桩的对位及垂直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8、当桩打入至设计要求后,会同有关人员一齐验收,如遇到与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出入的问题,及时反映情况,由设计或会同有关人员到现场解决。

9、做好每条桩的压桩记录,签证并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工程验收和技术资料整理。

10、工程要求施工桩顶标高送至原地面下,为保证桩的平面位置不偏移要做到:

a.首节桩或驳接后的桩段要保持垂直度;

b.上节送桩桩端与下节桩要对齐;

c.送桩要使用长桩,避免因因桩段过短而未能将桩顶送至设计要求深度时,再换桩造成上下桩端不对齐等现象。

11、施工桩顶高出地面时,应在高地面40cm放置锯机旋转固定箍,再用箍套套实,检查锯片与桩身是否垂直,随后可启动电机进行锯桩,过程中要不断向锯缝中淋冷水散热。

12、经锯桩后的桩机由于机械原因不能锯平地面,要用破桩桩尖将高出地面部分破碎后,用锤将桩顶打碎到原地面下5cm左右,避免桩机在来回行走时压在桩顶上。

13、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向监理及有关单位汇报,研究处理后再施工:

a.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桩身大幅度倾斜,在纠正无效,桩位偏移超过允许范围时。

b.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出现断裂。

c.与地质资料情况不符。

十二、预应力管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桩身断裂

①、现象:

桩在打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其贯入度突然增大,这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②、原因:

a、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b、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c、稳桩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d、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e、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③、预防措施

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

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

c、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2、沉桩达不到要求

①、现象:

桩设计是以最终贯入度及进入持力层深度作为施工的最终控制。

一般情况下,以最终贯入度控制为主,结合地质资料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②、原因分析

a、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精度不够,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至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

b、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

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c、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或穿越较厚的砂夹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沉入到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达到贯入度或容易穿越砂夹层,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会有沉不下的现象。

③、预防措施

a、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

b、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3、桩顶位移

①、现象:

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②、原因

a、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b、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c、桩数较多,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数被浮起。

d、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空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③、预防措施

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

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c、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d、沉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需要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空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两周左右。

4、接桩处开裂

①、现象:

接桩处经施工后,出现松脱开裂。

②、原因

a、连接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迹等。

b、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的间隙,造成焊接不牢。

c、焊接质量不好,焊接不连续,不饱满,焊缝中有夹渣等。

d、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打入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③、预防措施

a、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b、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c、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帖,焊缝应饱满连续。

5、桩身倾斜

①、现象:

桩身垂直偏差过大。

②、原因分析

a、在沉桩过程中,如果场地不平,有较大坡度,则桩在沉入过程中随着也会产生倾斜。

b、稳桩时桩不垂直,桩帽、桩锤及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c、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时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d、桩入土时,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挤向一侧。

e、稳桩时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桩架的方法校正,使桩身弯曲。

f、桩虽然是垂直立稳放入,但在沉桩过程中,桩又慢慢倾斜沉下而产生弯曲。

g、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弯曲。

h、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替打木表面倾斜,桩沉入土时桩身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局部受集中应力而破碎。

③、预防措施:

a、场地要平整。

如场地不平,施工时,应在打桩机行走轮下加垫板等物,使打桩机底盘保持水平。

b、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条石、大块混凝土等清理干净,尤其是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

对桩质量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

c、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把桩拔出,清理完障碍物或回填素土后重新沉桩。

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操作要求执行。

d、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能施工。

e、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纸袋、胶皮等冲垫。

如桩垫失效应及时更换。

十三、主要安全措施

1、压桩施工前对邻近的建筑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

2、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听从指挥信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检查处理。

3、桩达到设计强度75%起吊,100%时运输和压桩。

4、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吊点符合设计要求。

5、桩的堆放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2)垫木与吊点位置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同桩号(规格)的桩堆放在一起,桩尖向一端,便于施压。

(4)多层的垫木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适当加宽。

堆放的层数不超过三层。

预应力管桩堆放时,如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省去,垫木边缘处的管桩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

6、静压机械进场前,需要对场地土进行预压,确保桩机平稳施工,避免发生桩机倾斜。

7、吊装运输及起吊喂桩时,需要专人指挥及监护,隔离操作,严禁人员通行。

8、送桩完毕后,遗留下的孔洞上面要加盖或回填,以防人员掉陷。

9、机电设备维修时必须要切断电源后无电方能操作。

10、因露天作业,需注意安全用电防护,实行三相五线制,做好机械漏电保护,防潮防雨设施,一机一闸,闸箱上锁。

确保用电作业安全。

十四、施工平面布置及压桩顺序

1、管桩堆放根据现场管桩施工地点进行就近原则堆放。

2、压桩路线:

压桩路线:

从A轴和9轴交点基础桩开始压,横向从9轴向1轴前进,然后转至B轴和1轴的交点桩,横向从1轴向9轴前进……如此走之字形路线进行压桩,最后一根桩为M轴与9轴的交点桩。

3、对某些管桩集中点,则采取中间向周围扩散压桩的施工顺序原则进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