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34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音乐教案.docx

六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

 

音乐教案

 

学校:

桃源小学

姓名:

陈悦雯

 

2013年上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及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3了解民族音乐,激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4通过教材中对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的介绍,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5、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6.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2.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

3.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4.学会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

1.视唱的训练,模仿音乐编曲。

2.对附点节奏的感受和掌握。

3.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相对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因此,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和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贴近他们的升华来激发培养以及发展他们的兴趣。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音像材料,提供给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

5.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6.定期给学生提供平台,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一课 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    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    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    导入新课

师: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

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    聆听《我的祖国》

师:

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    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首唱者——郭兰英

(2)歌曲创作的背景

4.    跟唱《我的祖国》

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    学习《国歌》歌词。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

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    学习《国歌》旋律

1.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2.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师: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师:

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

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3.    演唱《国歌》

师:

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五、结束.

第二课、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 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难点: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歌曲学习

1.旋律学习

2、歌词学习

三、    欣赏《美丽的花儿》

师:

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

(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

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

四、       总结全课

师: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

来说说。

(学生说完后,老师总结)

第三课、西南音韵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    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3.    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难点:

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学生准备:

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学生交流

1.    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2.    教师归纳并播放音乐。

二、    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1.    导入

师:

我们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

2.    听赏《猜调》

3.    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

对唱)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4.    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谱)

(2)跟伴奏唱歌词。

(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

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

5.    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三、    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

师:

我们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

1.    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2.    交流感受

3.    介绍乐器:

出示乐器图片:

葫芦丝和芦笙。

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4.    复听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

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5.    参与表现

(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

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

四、    课堂小结

我们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第四课、丰收乐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2.    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    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

2.    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

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        山乡晨曲

1.    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

2.    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

三.山乡的节奏

师: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

你们。

(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

1.    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    同学们模击山乡的节奏。

3.    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

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

四、   山乡的歌

1.    旋律体验

2.    学唱歌词。

(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2)学生跟琴唱歌词。

(3)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    参与表现。

例如:

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

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

五、        庆祝丰收

过渡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    听赏《丰收锣鼓》。

(播放音乐)

师:

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2.    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2)仔细聆听主题Ⅱ中歌唱性的主旋律,

(3)讨论归纳。

六、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

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    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

了解词典作者歌德与贝多芬。

3.    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

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

教学难点: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欢乐颂》

1.    演唱歌曲

师: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欢乐颂》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学会演唱了。

你能唱唱这首世界闻名的歌曲吗?

(学生演唱歌曲)

2.    说一说

3.    再次演唱歌曲

师:

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呢?

(学生用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学习《土拨鼠》

(一) 学习歌词,了解歌德

1.    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2.    聆听歌曲

3.    默读歌词 

4.    说一说

(学生讲述自己对歌词的感受。

5.    朗读歌词

老师弹奏《土拨鼠》的旋律。

(学生有感情地随着音乐朗读歌词。

(二)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

 1.“填终止音”游戏

   师:

请你默唱音乐,觉得旋律应该落在哪个音符上才有结束感呢?

   (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默唱音乐,即兴唱出半终止与终止音。

2.     视唱全曲

师:

落在6音上,感觉最好是吗?

那请你唱唱旋律,留意旋律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哪个音?

老师用钢琴弹奏《土拨鼠》。

(学生视唱《土拨鼠》乐曲。

师:

歌曲中最多的是6音,在结束的位置使用的也是6音,这样的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再次视唱《土拨鼠》乐曲,说说自己的感觉。

3.     了解小调调式

师:

曲调的半终止与终止音都落在6音上,而且以6为主音,同时旋律给人的感觉又很柔和。

这是什么音乐的特点呢?

请出小博士来为我们解答。

师:

原来奥秘在这,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所以它能够表现忧郁、悲伤的情绪。

4.     演唱歌曲

师:

流浪的人悲伤、孤独,只有小小有土拨鼠陪在身边。

你觉得你的歌声能表现出可怜人的悲伤与孤独吗?

怎样演唱才能让人感受到?

(学生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声音演唱歌曲《土拨鼠》。

(三)换曲演唱,了解大调式

1.    换曲演唱《土拨鼠》

师:

《土拨鼠》与《欢乐颂》都是好听的歌曲,我们如果用《欢乐颂》的曲调来配《土拨鼠》的歌词,不知道还能否表现流浪人们的艰辛生活呢?

(学生换曲进行演唱。

2.    说一说

(学生说说换曲演唱后自己的感受。

师:

《欢乐颂》来能表现忧郁的情绪,这是为什么?

3.    认识大调式

师:

《欢乐颂》旋律的半终止音与终止音都落在“1”音上,而且以“1”音为主音,歌曲的情绪明亮、辉煌。

这又是什么调式呢?

师:

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提示。

大调式音阶:

1 2 3 4 5 6 7 1——明亮

(学生指乐谱唱音阶。

师:

大调式的音乐明亮、辉煌,要表达歌曲中全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向住和平的美好信念,选择大调式的音乐是最合适的、最正确的。

三、        对比演唱,感受不同的调式、调性

   

(一)、模唱歌曲,感受不同情绪的旋律

师:

我们了解了一些调式的知识,知道了大调式的音乐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柔和。

它们能表现不同的生活与感受。

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好好感受这两种不同调式的音乐吧!

   

(二)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色彩的生活

四、结束。

第六课、京   调

教学目标:

1、      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      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教室坐好。

师:

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

生:

京剧

师:

对了。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 走近京剧

师:

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

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

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

 生说四大行当。

 师:

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2)演一演

 师:

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

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生、旦、净、丑”.

学生评价,表现好的党员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

第一组同学说得好,演得更棒。

下面哪一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的京剧资料?

三、 唱京剧《龙里格》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

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

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思考:

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3、唱曲谱

4、唱歌词

5、自主设计表演 

四、 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

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

有什么感想?

请你说说。

(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

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

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

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 结束

 

第七课、海峡两岸

教学目标:

1、能仔细听赏《宜兰童谣》,并能有韵味地跟唱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乌乌》。

2、能学会用甜美欢快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福建民歌《采茶灯》。

3、能在活动中了解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坚定祖国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赏《宜兰童谣》和学唱《采茶灯》,了解闽南音乐文化,知道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峡情思

师:

共同的节日,相同的语言,一样的肤色,同是龙的传人,一湾浅浅的海

峡隔不断血浓于水的情谊。

今天,我们特别请到福建和台湾两地的同学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海峡两岸”的节目现场。

二、两岸风俗

1、介绍福建民俗

2、介绍台湾民俗

(要求:

请两地同学课前分别准备资料,上课时说一说。

3、比较异同

师:

你有什么发现?

(要求: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说出两地风俗有许多共同之处。

4、寻根求源

师:

为什么会这样?

求多

 (归纳:

台湾、大陆一水之隔,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三.两岸民歌大家唱

1、唱台湾童谣

师:

我小时候常唱一些很美很有趣的儿童歌曲,比如《小白船》、《读书

郎》。

台湾的客人们,你们经常唱的都是哪些歌曲呢?

能给大家唱唱吗?

2、听赏《宜兰童谣》

师:

你们唱了这么多好听的歌曲,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大陆非常著名的

作曲家鲍元恺先生,他曾经走遍宝岛台湾采风,收集了许多台湾民谣,整理、创作出动听的管弦乐曲《台湾音画》,将美丽的台湾以交响音画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三乐章——《宜兰童谣》。

3、学唱福建民歌《采茶灯》

(1)   谈话导入。

师:

福建和台湾一样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福建人很好客,如果台湾

的小客人来你们家做客,你们会——

(引导学生说出沏茶。

师:

我们知道福建盛产名茶。

福建人爱喝茶,也爱种茶。

(课件出示:

园丰收。

)看那边,漫山遍野的茶树,让我们一起来采茶吧!

(律动:

采茶。

背景音乐:

《采茶灯》。

(2)   学唱《采茶灯》。

①   自主视唱旋律。

②   两地同学互教旋律。

③   带入歌词唱一唱。

④   讨论:

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

你准备怎样演唱?

为什么?

⑤   再唱《采茶灯》。

四、美好的明天

1、师:

今天,在我们的节目中大家不但听赏和学唱了台湾福建两地的民歌,

还相互交流了两地的风俗文化。

海峡两岸,一脉相承,骨肉相连。

这一期“海峡两岸”的节目就暂告一个段落,愿祖国的明天——花好月圆!

2、两天小朋友相邀走出教室。

(背景音乐:

《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头巾、火柴等表演用的道具。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

大家平

时喜欢看FLASH动画片吗?

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FLASH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

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它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

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播放歌曲《火柴天堂》。

3、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各字和它的作者。

(生答。

)对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

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想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幕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

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学生回答:

声音、音乐、效果、旁白等。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

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

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4、好!

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首先是朗诵组。

5、朗诵组的方案很不错,给他们加上一百分,接下来,我们看看配乐组的

方案。

6、好!

下面轮到我们表演组上台了,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的剧本。

三.综合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希望你们各负其责,然后我

们将评出最佳组合,给予奖励!

(1)   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   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全体同学自己当了一回编导,在你们的导演和安排下,这幕童话剧

得以完整地制作成功。

大家都能有感情地朗诵台词,并且准确地选择了合适的音乐为影片配乐,同时还即兴地进行了表演,谢谢你们的参与,让我们下期节目再相会!

再见!

第九课、马车和雪橇

教学目标:

1、能学会二声部《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与同学协调配合,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这首歌。

2、能认真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并能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和身势节奏为这首歌伴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