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48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0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第9课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

[2011·福州]下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B)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2011·深圳]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D)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④“科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1·泰安]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B)

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

[2011·南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据此回答第11~13题。

[2011·南京]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

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D)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11·盐城]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该文应发表于(B)

A.维新变法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11·佛山]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

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

”这次危机是(C)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11·莱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

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B)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2011·河南]1923年,梁启超曾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B)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非选择题

[2011·湘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李斯说):

“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

“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

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

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

在当时有何意义?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1)“焚书坑儒”。

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确立。

(如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亦可酌情计分,最多不超过2分)

(3)否定或批判。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如答案有思想解放的含义应至少给1分,总分为2分)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11·潍坊]相隔数百年,欧洲、中国都经历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都爆发了一次有重要影响的革命,通过一些法律的制定,巩固了革命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16世纪的西欧,人们认为: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说:

“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使。

(1)材料一显示14—l6世纪的西欧广为流传的一种思潮是什么?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2)陈独秀为“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这两场“思想文化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三为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许多国家爆发了革命,为巩固革命成果制定了法律性文件。

下面是某法律条文的摘要和某次革命时的情景。

图1图2

(3)图1中的条文出自哪一法律性文件?

图2中的情景出现在哪次革命中?

制定图1文件的革命与图2所示的这次革命,从影响上看有哪些相似点?

(1)人文主义。

(2)民主、科学。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反封建;或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图1:

《权利法案》。

图2:

辛亥革命。

影响:

都推翻了本国封建帝制(君主专制);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活动探究题

[2011·芜湖]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年代

事迹

1894

1905

1912

1924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

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①大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军胸章 ③《民报》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

中国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

年代

事迹

1894

组织兴中会

1905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2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4

创办黄埔军校(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2)③②①

(3)三民主义

(4)《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11·成都]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江南制造总局的炮场图2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图3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成立图4《新青年》杂志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2)请简要回答与图3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1)图1:

洋务运动;图2:

戊戌变法;图3:

辛亥革命;图4:

新文化运动。

(2)历史功绩: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2011·南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1)事件:

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

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

(2)时间:

1911年。

历史意义: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民主、科学。

(4)近代化的探索。

[2011·青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

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道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

——《尝试集》自序

(1)请问:

甲午海战中的“平远号”战舰创建于什么时候?

在甲午海战中,他曾对部下说: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清军爱国将领是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辨析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哪一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除此之外还有哪位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结果如何?

该事件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新文学、白话文、新思想”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1)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这位清军爱国将领是邓世昌。

(2)英国。

孙中山。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

(4)呈现出由学生产技术和军事到学政治制度再学思想的规律。

由于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没有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2010·安徽芜湖)3.陈独秀说: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B

A.反对尊孔和复古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2010·广东东莞)15.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D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

(2010·浙江杭州)6.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B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发表《新纪元》一文,歌颂十月革命

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2010·山东青岛)21.胡适先生曾说:

“《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指的是()C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

(2010·湖北鄂州)4.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C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鲁迅

(2010·湖南岳阳)8.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B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思想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

(2010·广东汕头)9.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010·湖北襄樊)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C

A.《中外纪闻》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2010·湖南衡阳)9.“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哪一运动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D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10·四川巴中)20.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C

A.李大钊B.陈独秀C.李鸿章D.胡适

(2010·贵州贵阳)13.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B

ABCD

(2010·湖北孝感)21.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A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2010·新疆建设兵团)2.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D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10·福建泉州)

7.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

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C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2010·湖北咸宁)13.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D

A.《中外纪闻》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2010·湖南湘潭)7.民国时期有人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D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2010·辽宁沈阳)2.从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他们高兴“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B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

(2010·湖南娄底)8.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

这就是历史上的()A

A.新文化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时期

●考点1:

主要代表人物八上P40-41能力要求:

识记

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与下列一位人物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密切相关,他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参考答案]D[2008·四川甘孜州]第20题

读图:

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08苏州中考]第7题

下列报刊,发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是

A.《万国公报》B.民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

[参考答案]C[09宜宾中考]第6题

下列四组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海战

C.李鸿章——洋务运动D.陈独秀——戊戌变法

[参考答案]D[09苏州中考]第6题

《新青年》杂志是由陈独秀创办的,它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D[09揭阳中考]第22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毛泽东

[参考答案]A[2007年龙岩中考]第9题

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

[参考答案]C[06年安徽非课改区]第4题

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参考答案]D[09甘孜中考]第20题

下列哪一刊物或作品对北洋军阀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参考答案]C[06年宜宾中考]第5题

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参考答案]C[2008·广东省]第8题

右图杂志的发行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它的创办人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参考答案]A[2007年海南中考]第28题

右图杂志创办于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运动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

[参考答案]D[06年重庆中考]第10题

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万国公报》B.《民报》C.《新青年》D.《申报》

[参考答案]C[08资阳中考]第20题

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

A.《中外纪闻》B.《时务报》C.《新青年》D.《民报》

[参考答案]C[2007年河南中考]第5题

●●考点2:

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42能力要求:

识记理解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博爱与人权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7题

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参考答案]C[08广东学业]第8题

历史上率先举起“民主”和“科学”大旗,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要“打倒孔家店”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参考答案]B[2007年温州中考]第14题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

它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C[2007年南京中考]第34题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实业救国”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和平与发展”

[参考答案]C[2007年江西沪教版中考]第7题

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C[06年温州中考]第7题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

[参考答案]C[09徐州中考]第18题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参考答案]A[08扬州中考]第7题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进程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参考答案]D[2007年徐州中考]第14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08泰安中考]第5题

以下是王丽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后设计的一道题。

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戊戌变法

C.曾国藩——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C[09重庆中考]第7题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09汕头中考]第11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哪一运动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公车上书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C[09烟台中考]第9题

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列宁高票位居第一。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寿终正寝B.民主科学方兴未艾

C.十月革命影响深远D.北伐战争势如破竹

[参考答案]C[09河南中考]第5题

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前后,近代化在中国曲折发展。

回答13—14题。

13.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08孝感学业]第13题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A[2007年河南中考]第3题

最近在网上有一个关于“儒家学说能否救国”的讨论,为参与讨论,王涛同学整理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孔子,其思想主要是“仁”

B.从汉武帝开始,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我国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C.从隋唐到明清,儒家经典都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A[2007年滨州中考]第22题

右图所示机构的建立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百日维新中C.辛亥革命中D.新文化运动中

[参考答案]A[2007年淄博中考]第14题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参考答案]A[2007年资阳中考]第17题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