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2536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03 大小:51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3页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3页
亲,该文档总共4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4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教学大纲

《基础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2307001

学 时:

48

学 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面向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语译名:

BasicPsychology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

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今后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目的: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促使学生掌握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小学儿童的认知、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未来师资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章绪论(3学时)

1.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3)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4)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

握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重点、难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学派

(二)第二章心理和脑(3学时)

1.神经系统

293

(1)神经元和神经冲动

(2)周围神经系统

(3)中枢神经系统

2.反射弧

(1)反射和反射弧

(2)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3.中枢神经过程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4.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神经元和神经冲动,了解神经系统及其功能,掌握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中枢神经过程。

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及其传导和传递;中枢神经过程。

(三)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1.意识

(1)意识概述

(2)意识的特征

(3)自我意识

2.意识状态

(1)主动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被动的意识状态

(4)睡眠状态

3.注意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特征

(3)注意和意识

(4)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

(5)注意的种类

4.注意的基本特征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度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教学要求:

了解意识以及意识状态的含义,了解意识状态水平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解意识的作用与意识的机能、特点,了解注意及其特点,理解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掌握注意的种类。

教学重点:

意识的作用与意识的机能、特点;注意的种类。

教学难点:

意识的作用与意识的机能、特点。

(四)第四章感知觉

1.感知觉的概述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2)感知觉的种类及特性

2.感觉和知觉现象

(1)感觉现象

(2)知觉现象

3.小学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1)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3)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

教学要求:

了解感知觉的概念、种类,理解感知觉的基本特性,了解小学儿童感知觉的特点,应用感知觉的规律,阐述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小学儿童感觉和知觉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什么是感觉与知觉;知觉的特性。

(五)第五章记忆1.记忆的概述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表象

(3)记忆的组织2.记忆的种类

(1)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3.记忆过程的基本规律

(1)识记

(2)保持

(3)再认和回忆

4.记忆品质和知识巩固

(1)记忆品质

(2)知识巩固

教学要求:

了解记忆的概念、种类,理解记忆的三个环节,掌握记忆过程的基本规律,了解小学儿童的记忆特点,理解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记忆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基本规律。

(六)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1.思维的概述

(1)思维及其特征

(2)思维过程

(3)思维形式

(4)思维的品质

(5)思维的种类

2.思维理论

(1)概念形成的理论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问题解决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想象的概述

(1)什么是想象

(2)想象的种类

教学要求:

了解思维的特征和种类,理解思维过程、思维形式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掌握概念形成的理论,应用问题解决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了解想象的含义、想象的作用和想象的种类。

教学重点:

思维的特征;概念形成的理论;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概念形成的理论;问题解决。

(七)第七章言语

1.言语的概述

(1)言语和语言

(2)言语和思维

2.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2)内部言语

3.言语的理解

4.言语产生的理论

(1)模仿说

(2)强化说

(3)生成语法说

教学要求:

了解言语的概念,掌握言语与语言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言语的种类,理解并掌握言语产生的理论。

教学重点:

言语的种类,言语产生的理论。

教学难点:

言语产生的理论。

(八)第八章 情绪

1.情绪的概述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的外部表现

(3)情绪对活动的影响

2.情绪的种类

(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

(2)情绪的种类

(3)情感的种类

3.情绪理论

(1)詹姆士——兰格理论

(2)坎农——巴德学说

(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4.情绪的自我调节

(1)不良情绪的调控

(2)合理情绪的培养

教学要求:

了解情绪的概念,情绪对活动的影响,了解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掌握情绪的外部表现,评价各种情绪理论,应用情绪知识调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

情绪对活动的影响,情绪的种类。

教学难点:

情绪的理论。

(九)第九章 动机

1.动机的概述

(1)什么是动机

(2)动机与需要

(3)动机的分类

(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

2.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

(1)意志和意志行动

(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3.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

(2)驱力——诱因理论

(3)需要层次理论

(4)认知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动机的概念、种类,了解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理解各种动机理论,掌握动

机与需要的关系。

教学重点: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各种动机理论。

教学难点: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动机理论。

(十)第十章能力

1.能力的概述

(1)什么是能力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0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3)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3.能力的测量

(1)一般能力的测量

(2)特殊能力的测量

(3)能力的差异性规律

4.能力理论

(1)能力的因素理论

(2)能力的认知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能力差异的表现,了解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掌握能力的理论。

教学重点: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理论。

教学难点:

能力的理论,能力的测量。

(十一)第十一章 气质

1.气质的概述

(1)气质的特点

(2)气质的特性

2.气质的类型和测量

(1)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

(2)气质的测量

3.气质的理论

(1)气质的体液说

(2)气质的体型说

(3)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4)气质的阴阳五行说

教学要求:

了解气质的概念、特点,了解鉴定学生气质的方法,理解气质的理论,掌握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表现。

教学重点:

气质类型特点及其行为表现,气质理论。

教学难点:

气质的概念,气质的理论。

(十二)第十二章 性格

1.性格的概述

(1)性格的概念

(2)性格的结构特征

(3)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2.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影响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2)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3)影响性格形成的学校因素

(4)影响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

(5)影响性格形成的个体主观因素

3.了解性格的方法

(1)行为观察法

(2)自然实验法

(3)自陈法

(4)投射法

4.性格理论

(1)性格类型理论

(2)性格的特质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性格的概念、结构特征,性格的测量方法,了解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理解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掌握性格的几种理论。

教学重点: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性格理论。

教学难点: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的特质理论;投射法。

(十三)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

1.群体的概述

(1)群体及其特征

(2)群体的功能

2.群体的种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3)永久性群体和临时性群体

3.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1)从众

(2)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致弱作用

4.群体中的沟通

(1)沟通的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网络

(4)沟通的障碍

教学要求:

了解群体及其特征,理解群体的功能,了解群体的种类,掌握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理解群体中沟通的作用、方式及其障碍。

教学重点:

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教学难点:

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应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探讨如何使心理学在社会生活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发挥作用。

为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在教学方式上建议多采用探究式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0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绪论

3

0

3

心理和脑

3

0

3

意识和注意

5

0

5

感知觉

4

0

4

记忆

4

0

4

思维和想象

5

0

5

言语

3

0

3

情绪

4

0

4

能力

4

0

4

动机

3

0

3

气质

3

0

3

性格

3

0

3

群体心理

4

0

4

合计

48

0

48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基础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心理学的教学应关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重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是一门基础的课程。

它为接下来要学习《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的形式。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总成绩评定由三个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60%,如果期中不进行统一考试,则采用期中论文的方式。

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沈德立(主编).基础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参考书:

1.梁宁建(主编).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心理学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

3.张厚粲(主编).《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

刘雄英 审核人:

徐浩斌 教学院长:

李 黎 院长:

林慧莲

《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2307002学时:

51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面向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EducationSystemAndIdea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教育制度的组织与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原理,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理论思维。

学会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小学教育工作的热情。

目的: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了解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规则、习俗等,掌握主要教育思想,了解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思维,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育是什么

1.教育的定义

(1)教育概念的界定方式

(2)“教育”词源学的考察

(3)“教育”一词在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含义

(4)“教育”一词在教育学专业语言中的含义2.教育过程的要素

(1)受教育者和教育者

(2)教育中介

(3)环境要素3.教育的形态

(1)三种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2)三种教育形态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要求:

理解教育内涵的解析,掌握教育过程包含的要素,理解教育的三大形态。

教学重点:

教育内涵的解析,教育过程的要素。

教学难点:

教育内涵的解析。

(二)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

(1)教育学术史上的三种教育起源论

(2)教育起源问题再探

2.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学校的萌芽

(2)学校产生的条件

(3)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3.教育系统的发生与发展

(1)教育系统的内涵

(2)教育系统的发生

(3)近代学校教育的特征4.制度化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1)教育制度与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视野中的学校

(3)制度化教育的反思

(4)制度化教育的改革

教学要求:

了解教育的起源,熟悉学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育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理解制度化教育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教育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教学难点:

教育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与特点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现代学制的变革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2)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和演变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3.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2)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3)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4.小学教育的地位与特点

(1)小学教育的地位

(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况,了解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实施情况,理解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明确我国小学教育的地位与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及义务教育的情况。

教学难点: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1)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

(2)终身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终身教育的理论观点

(1)终身教育的概念

(2)郎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

(3)戴夫关于终身教育的20条原则

(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关于终身教育的理论观点3.终身教育的实施

(1)终身教育实施的目标

(2)终身教育实施的策略

教学要求:

了解终身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终身教育的理论观点,熟悉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学重点:

熟悉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终身教育的理论观点。

(五)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意义

(3)教育目的与教育宗旨、教育方针的关系

(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2.教育目的观

(1)教育目的观的基本涵义

(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3)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3.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4.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

(2)小学智育的培养目标

(3)小学体育与美育的培养目标

(4)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要求:

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及其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理解人文注意教育目的观与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熟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掌握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难点:

理解人文注意教育目的观与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熟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六)个体发展与教育1.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什么是个体发展

(2)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3)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体现个体的价值

(2)开发个体的潜能

(3)集聚个体的力量

(4)张扬人的个性3.现代发展观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发展观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发展观

(4)凯利的个人建构发展观4.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2)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

教学要求:

了解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熟悉现代发展观,明确现代教育发展观与教育的关系,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现代发展观与教育的关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学难点:

现代发展观与教育的关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七)文化与教育1.文化与人的形成

(1)文化的涵义与形态

(2)教育.文化.人的形成

(3)生物人.社会人.文化人2.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

(1)文化传统的涵义

(2)教育传统的内涵与特征

(3)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

(4)我国教育传统对教育的影响3.教育的文化功能

(1)激活与传统文化的功能

(2)选择与整理文化的功能

(3)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4.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涵义

(2)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

(3)学校文化的功能

(4)学校文化的建设

(5)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

教学要求:

了解文化的含义、形态以及文化与人的形成的关系,了解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熟悉教育的文化功能,掌握学校文化的内涵、形态、功能和建设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熟悉教育的文化功能,掌握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八)社会与教育

1.社会化与教育

(1)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政治作用

(2)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经济作用

(3)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作用2.社会分层与教育

(1)社会分层的客观要求

(2)社会分层的教育要求

(3)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3.经济与教育

(1)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教学要求:

了解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熟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明确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九)教育的法律基础1.现代教育的法律原理

(1)现代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2)依法治教与教育法制2.教育政策与教育活动

(1)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

(2)教育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3)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作用3.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1)教育法的源源和体系

(2)教育法的结构和教育法律关系

(3)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职权范围4.学校及其自主权

(1)学校的设置

(2)学校的自主权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教育的法律原理,教育法制的含义,了解教育政策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理解学校的概念及其管理体制,掌握学校自主权的内容及其落实情况。

领悟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重点:

学校的概念及其管理体制,学校自主权的落实教学难点:

领悟教师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十)教师专业发展1.作用专业人员的教师

(1)专业与职业的辨析

(2)教师是专业人员

(3)教师专业地位的历史发展2.教师专业素质

(1)教师的专业知识

(2)教师的专业技能

(3)教师的专业态度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我国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学要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及背景;明确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及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熟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学重点:

明确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及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教学难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教育制度的组织与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原理,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理论思维。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51学时,其中理论51学时,实践0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教育是什么

0

4

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0

6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0

6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0

4

教育目的

0

6

个体发展与教育

0

6

文化与教育

0

4

社会与教育

0

4

教育的法律基础

0

6

教师专业发展

0

5

合计

51

0

51

六、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教育制度的组织与思想为核心,介绍了学校体系在组织结构上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及教育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原理。

它即不同于教育学,也不同与教育通论,本课程更突出历史与事实,注重内在的逻辑,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思维。

为学生学习教育类的其他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

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批改试卷的形式。

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总成绩评定由三个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60%,如果期中不进行统一考试,则采用期中论文的方式。

学生最终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马健生(主编).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出版社所在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月。

参考书:

[1]王道浚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出版社所在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月。

[2]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出版社所在地: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

[3]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中心组编.《小学教育学》.出版社所在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附件3

1999年4月。

执笔人:

刘雄英 审核人:

徐浩斌 教学院长:

李黎 院长:

林慧莲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2307003学 时:

51

学 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面向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

ChildrenDevelopment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