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656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docx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详解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旅游业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三、课时分配表:

二、学时分配表

模块

章节内容

总学时

讲授学时

演示

实验

仿真

第一章

§1—1

§1—2

§1—3

导论

休闲与旅游

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第二章

§2—1

§2—2

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旅游者的决策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

1

 

 

 

 

第二章

§3—1

§3—2

§3—3

§3—4

§3—5

§3—6

§3—7

旅游知觉

知觉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2

 

 

 

 

第四章

§4—1

§4—2

§4—3

学习与旅游行为

学习

旅游行为的学习

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2

 

 

 

第五章

§5—1

§5—2

§5—3

§5—4

态度与旅游行为

态度

态度理论

态度与旅游决策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2

 

 

 

 

 

第六章

§6—1

§6—2

§6—3

§6—4

态度与旅游行为

态度

态度理论

态度与旅游决策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2

 

 

 

 

第七章

§7—1

§7—2

§7—3

§7—4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个性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2

第八章

§8—1

§8—2

§8—3

§8—4

§8—5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群体与参考群体

群体与旅游角色

家庭群体与旅游行为

文化、亚文化与旅游行为

2

第九章

§9—1

§9—2

§9—3

个体差异与管理

能力差异与管理

性格差异与管理

气质差异与管理

1

第十章

§10—1

§10—2

§10—3

激励

激励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应用

1

第十一章

§11—1

§11—2

§11—3

§11—4

压力

压力

组织中的压力因素

压力的反应

组织减少压力的策略

2

第十二章

§12—1

§12—2

劳动心理

疲劳

饭店工作环境研究

1

第十三章

§13—1

§13—2

§13—3

群体的形式与结构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影响群体形成和保持的因素

群体结构及其影响

2

第十四章

§14—1

§14—2

§14—3

§14—4

群体过程

群体如何影响它们的成员

遵从

社会化

群体的内聚力

1

第十五章

§15—1

§15—2

§15—3

§15—4

§15—5

沟通

沟通

沟通的形式

沟通的网络

沟通的障碍

有效的沟通

2

第十六章

§16—1

§16—2

§16—3

§16—4

§16—5

冲突

冲突

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过程

冲突管理策略

1

第十七章

§17—1

§17—2

§17—3

§17—4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社会知觉

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

人际关系的调节

1

第十八章

§18—1

§18—2

§18—3

§18—4

领导

领导

领导理论

领导功效与领导者影响力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2

第十九章

§19—1

§19—2

组织变革和组织开发

组织变革

组织开发

1

第二十章

§20—1

§20—2

旅行社服务心理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状态

导游服务心理

1

第二十一章

§21—1

§21—2

§21—3

旅游交通服务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

旅途中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及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

1

第二十二章

§22—1

§22—2

§22—3

§22—4

饭店服务心理

旅游者的住宿心理

前厅服务心理

客房服务心理

餐厅服务心理

1

第二十三章

§23—1

§23—2

旅游企业售后服务心理

旅游者的挫折与投诉心理

售后服务心理

1

32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休闲与旅游、旅游业与旅游科学,明确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了解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掌握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休闲与旅游

一、休闲活动与旅游

二、旅游与旅游业

三、国际旅游与旅游科学

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产品及其特点

三、旅游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术语

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旅游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的决策

一、常规决策与广泛性决策

二、旅游者的决策方式

第二节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

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

二、作为决策者的旅游者

三、文化与亚文化群体

教学重点:

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第三章旅游知觉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探讨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及旅游交通的知觉。

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

二、感觉系统

第二节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一、刺激因素

二、个体因素

第三节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

二、理解

三、选择性保持

第四节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

一、距离对旅游者的阻止作用

二、距离对旅游者的促进作用

三、距离的知觉失真

第五节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一、影响旅游地知觉的因素

二、旅游者评价选择对象的标准

第六节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一、旅游者对航空公司的知觉

二、旅游者对其他交通工具的知觉

教学重点: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和旅游交通的知觉

教学难点: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第四章学习与旅游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定义,了解行为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掌握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

一、学习

二、学习理论

第二节旅游行为的学习

一、旅游动机的学习

二、态度的学习

三、对减少觉察风险和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第三节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一、经验和信息

二、信息的寻觅

教学重点:

旅游行为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习理论

第五章旅游动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动机的产生过程及其强度和方向,熟悉人的基本需要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机

一、动机与动机过程

二、动机的强度

三、动机的方向

四、需要的分类

第二节旅游者动机与行为分析

一、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二、旅游行为分析

第三节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一、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二、基本智力的需要

三、探索的需要

四、冒险的需要

五、一致性的需要

六、复杂性的需要

七、多样性的需要

八、一致性与复杂性的平衡

教学重点:

旅游者动机分析;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

第六章态度与旅游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态度的定义、构成、性质及特征,了解态度如何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掌握态度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如何通过改变态度进而改变旅游者的行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态度

一、态度

二、态度的功能

三、态度的特征

第二节态度理论

一、认知不和谐理论

二、自我审视理论

三、社会判断理论

四、均衡理论

五、协调性理论

第三节态度与旅游决策

一、态度与旅游决策过程

二、态度与旅游偏爱

三、旅游偏爱的形成

四、选择提供对象的方法分类

第四节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一、改变旅游产品

二、改变旅游者的个体状态

教学重点:

态度与旅游决策;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第七章个性与旅游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个性与旅游行为的关系,掌握个性如何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个性

一、个性

二、个性理论

第二节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个性特征与旅游行为

二、个性类型与旅游行为

三、自我观念与旅游行为

四、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学说

二、自我形态

三、自我形态与旅游行为

教学重点:

个性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第八章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掌握家庭、社会阶层、文化规范与传统对个体旅游行为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群体与参考群体

一、群体

二、参考群体

三、参考群体的类型

四、参考群体的力量

五、影响个体行为的群体效应

第二节群体与旅游角色

一、角色扮演与群体

二、旅游角色

第三节家庭群体与旅游行为

一、家庭

二、家庭生命周期

三、家庭旅游决策

第四节文化、亚文化与旅游行为

一、文化

二、亚文化

三、文化、亚文化与旅游行为

教学重点: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家庭群体与旅游行为

第九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能力、气质、性格及其类型和特征,掌握针对不同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员工进行管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能力差异与管理

一、能力

二、智力理论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四、能力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第二节气质差异与管理

一、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二、气质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第三节性格差异与管理

一、性格与性格特征

二、性格的分类

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四、性格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教学重点:

能力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气质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性格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第十章激励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激励与激励因素,掌握主要的激励理论,掌握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激励

一、激励与激励因素

二、激励的功能

第二节激励理论

一、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二、激励的需要理论

三、激励的过程理论

四、波特——劳勒模型

五、目标设置理论

六、强化理论

第三节激励理论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

二、行为矫正

三、参与管理

四、绩效薪金制

五、弹性福利制

六、双轨薪金制

七、弹性工作制

八、工作设计

教学重点: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压力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压力及组织中的压力因素,掌握组织减少压力的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压力

一、压力

二、压力的来源

三、人对压力的容忍力

第二节组织中的压力因素

一、管理者和经理的压力因素

二、专业人员的压力因素

三、操作人员的压力因素

四、边界角色的压力因素

五、一般压力因素

第三节压力的反应

一、组织压力的行为反应

二、压力的生理反应

三、压力的心理反应

第四节组织减少压力的策略

一、使员工对压力有所准备

二、工作再设计

三、限制不必要的调动和出差

四、工作招聘和内部晋升

五、带薪休假

六、锻炼

教学重点:

组织中的压力因素

教学难点:

组织减少压力的策略

第十二章劳动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疲劳及其与工作环境的关系,掌握饭店中员工的疲劳现象及其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疲劳

一、人与职业环境

二、疲劳

三、疲劳时的状态

四、疲劳的生物学意义及产生疲劳的因素

五、疲劳的消除

第二节饭店工作环境研究

一、照明

二、噪声

三、色彩

四、温度

教学重点:

疲劳的消除

教学难点:

疲劳产生的因素

第十三章群体的形式与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及其性质,熟悉群体形成和保持的原因,掌握群体在结构上存在的差别及其后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一、正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影响群体形成和保持的因素

一、相互作用的机会

二、目标完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群体结构及其影响

一、群体规模

二、群体规范

三、角色

四、地位

教学重点:

群体结构及其影响

第十四章群体过程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群体如何影响它们的成员,掌握遵从及影响遵从的因素,群体的内聚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群体如何影响它们的成员

一、信息依赖性

二、结果依赖性

第二节遵从

一、遵从动机

二、遵从实验

三、影响遵从的因素

四、屈从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对新成员的影响

二、社会化的矛盾

三、社会化的方法

四、社会化的力量

第四节群体的内聚力

一、影响内聚力的因素

二、内聚力的结果

教学重点:

群体如何影响它们的成员

第十五章沟通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沟通及其模型,沟通的形式及其网络,掌握沟通产生的障碍及改进沟通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沟通

一、沟通

二、沟通的职能

第二节沟通的形式

一、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二、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三、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四、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

第三节沟通的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

第四节沟通的障碍

一、沟通的障碍

二、工作语言

第五节有效的沟通

一、沟通检查

二、改进沟通的准则

三、聆听

四、改进书面沟通的一些建议

五、改进口头沟通的几点建议

教学重点:

沟通的形式;有效的沟通

第十六章冲突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冲突及其在组织和群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冲突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冲突的管理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冲突

一、人际冲突

二、良性冲突与恶性冲突

三、冲突与组织变革

四、冲突、协作和竞争

第二节冲突的原因

一、相互依赖性

二、不对称关系

三、模棱两可

四、缺乏性

第三节冲突的过程

一、潜在对立

二、认知与个人介入

三、行为

四、结果

第四节冲突管理策略

一、解决冲突

二、刺激冲突

教学重点:

冲突管理策略

教学难点:

冲突产生的原因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类型及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意义,掌握人际关系调节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

二、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三、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意义

第二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

二、对行为的归因解释

第三节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

一、人际吸引

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调节

一、人际关系的障碍及影响因素

二、人际关系的调节

教学重点:

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人际关系的调节

第十八章领导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领导及领导者,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领导

一、领导

二、领导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领导理论

一、特性理论

二、作风理论

三、行为理论

四、权变理论

第三节领导功效与领导者影响力

一、领导功效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第四节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一、领导者的基本技能和条件

二、领导者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领导理论;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第十九章组织变革和组织开发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组织变革的原因和内容,掌握组织开发的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

二、组织可以实行变革的领域

三、组织变革过程

四、组织变革过程中的问题

五、组织变革发生的时机

第二节组织开发

一、组织开发

二、组织开发策略

三、组织开发成效

教学重点:

组织开发策略

第二十章旅行社服务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旅游活动与旅行社服务的关系,了解导游的心理品质,掌握导游服务的心理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状态

一、旅游活动与旅行社服务

二、旅游者入境时的心理

三、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理

第二节导游服务心理

一、导游行为与导游的心理品质

二、导游的心理品质

三、导游服务中的心理因素

教学重点:

导游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导游服务中的心理因素

第二十一章旅游交通服务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掌握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交通服务

二、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

第二节旅途中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及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

一、旅途中旅游者的心理状态

二、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

教学重点: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

第二十二章饭店服务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饭店服务质量的因素,掌握饭店住宿客人的心理需求,掌握饭店前厅、客房及餐厅服务的心理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的住宿心理

一、旅游者与饭店服务

二、住宿客人的需求

三、住宿客人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前厅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在前厅的一般心理需求

二、在前厅服务中的第一印象与最后印象

三、前厅服务的心理因素

第三节客房服务心理

一、旅游者在客房的心理需求

二、客房服务的心理因素

第四节餐厅服务心理

一、餐厅接待服务心理

二、旅游者对餐厅的心理需求及餐厅服务心理

三、宴会服务心理

教学重点:

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人际关系的调节

第二十三章旅游企业售后服务心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者抱怨和投诉的心理因素,掌握对待旅游者抱怨和投诉的态度和旅游企业的售后服务心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的挫折与投诉心理

一、抱怨和投诉的心理因素

二、对待旅游者抱怨与投诉的态度

第二节售后服务心理

一、售后服务

二、售后服务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抱怨和投诉的心理因素;售后服务心理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心理学引论、旅游者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了解旅游者的知觉、个性、态度等因素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了解旅游业从业人员通过掌握旅游者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