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863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总结

  重点难点解读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从汉代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2.我国古代地方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特点和影响1/9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沿革

  2/9

  

  

(1)世官制:

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秦国:

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察举制: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4)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5)科举制

  a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19xx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b评价

  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3/9

  积极作用:

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消极作用: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

  ?

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

人才选择制度化,体现了相对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

  ?

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完善于宋代。

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历史演变

  

(1)秦朝: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

  内容(西汉、东汉刺史制度的变化特点)

  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以小驭大”。

(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

  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3)宋朝

  4/9

  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同时署名才能生效,使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达到控制。

  (4)明朝

  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其消极作用越发突出。

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第二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知识脉络

  

  1.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①商周:

黍、稷、麦、稻、豆五谷。

  ②两汉:

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

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隋唐:

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

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

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

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⑦明朝:

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

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5/9

  现三季稻。

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⑧清朝:

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强调:

新品种的引进

  ①西汉: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

  ②唐朝:

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

  ③北宋:

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④明朝中后期:

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由吕宋传入我国。

  关于棉花:

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

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2.土地兼并问题

  (a)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

(b)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1)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或成为田庄的依附农民,或成为流民。

  

(2)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

  (c)土地兼并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解决的结果有两个可能:

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d土地兼并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

对此,封建国家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故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特征与规律:

  

(一)过程

  1.东晋南朝:

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

  6/9

  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特征

  

(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3.规律:

(1)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2)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二)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

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

  一。

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

牛耕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古代的人口迁移流向、原因、意义: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永嘉南渡)②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

③靖康之乱后

  1.流向

  7/9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2)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内地民众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4)我国古代有很多人到海外如南洋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5)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2.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和外族内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意义

  

(1)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

  

(2)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

  (4)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5.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8/9

  9/9

  

第二篇:

20xx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37500字

  20xx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

  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与当今农村的税费改革。

  

(一)专题提示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一些朝代实行的赋役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实行税费改革,朱镕基总理在20xx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近三年在《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及其附加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税。

20xx年6月政府在“减轻、规范、稳定”的指导思想下,加大改革力度,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取消五年的农业税。

这次农村的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

那么今天的赋税改革是否需要从古代赋税改革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呢?

  

(二)主体线索梳理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2.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初税亩:

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

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

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

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

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

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

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租庸调制:

实行于隋至唐中期。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

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

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

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1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神宗于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⑦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

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

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⑧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

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古代重要税制的社会意义(略)

  (l)租庸调制的社会意义。

①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

(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

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

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

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纳庸代役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

同时,也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②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是改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的结果。

  

(2)两税法实行的社会意义。

①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苛捐杂税的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

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②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③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④两税法扩大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人。

  (3)一条鞭法的社会意义。

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人亩”制,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4)“摊了人亩”的社会意义。

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

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标准。

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2

  3.比较分析几种赋税制度(略)

  ①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比较

  ②编户制度与摊丁入亩的比较

  4.封建社会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

  主要包括;汉初的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唐初的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唐后期的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的“更名田”、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学生容易忽略轻徭薄赋和土地政策。

  5.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

  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

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体现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②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人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

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从分封制到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专题提示

  我国古代社会最典型的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应重点把握这两种制度的含义、发展演变、特征和实质;分析评价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特别是掌握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强化并渐趋衰落的历史,是我们踏入中国古代学习殿堂的关键。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主要内容

  ①首先应理解分封制的目的、实质及其崩溃。

西周为统治以征服的辽阔地区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典型的上层建筑形式。

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诸侯国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分裂割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表明其结束,西汉时期又曾实行郡县与封王并行的制度。

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③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3

  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①战国时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例如:

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还要注意按传统复习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

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

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③西汉巩固

  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

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

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

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④隋唐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

加强了皇权。

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唐朝中期,地方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