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0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docx

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  )

A.“重农抑商”思想B.“精耕细作”特点

C.“自给自足”形态D.“靠天吃饭”观念

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3.《国语·晋语》中说: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4.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突破了传统,发展到新的水平。

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

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的最准确判断是(  )

A.农业税的减少体现了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B.税收总量增长使北宋政府消除财政危机

C.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唯一财源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推进商业经济的繁荣

5.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

”材料表明(  )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6.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7.《历史学习新知识新视野》中写道:

“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B.新航路开辟C.黑奴贸易D.宗教改革

8.《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

“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

”这主要是由于(  )

A.“价格革命”的发生B.东方商品的输入

C.经济危机的爆发D.资产阶级的剥削

9.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发达B.工业资本的发达

C.政治制度的先进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10.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B.为“工业帝国”提供市场和资金

C.为“工业帝国”提供劳动力和市场D.为“工业帝国”提供技术与资金

11.“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B.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12.有历史学家说:

“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13.工业时代,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涉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

C.经济危机可以蔓延全世界D.统一的世界性市场已经形成

14.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

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15.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说:

“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其中“违反时代潮流”是指(  )

A.引进西方机械B.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维护封建政治制度D.诱导私营企业产生

16.有人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比喻为“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指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该时期民族资本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美国加大对华经济的援助D.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17.1952年我国某一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宣传画。

以苏联为榜样,中国随后在农业领域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8.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19.“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文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C.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从“北漂”、“南漂”到“贵漂”,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创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实早在1992年,我国就出现了一次以下海经商为特征的创业浪潮。

当时出现创业浪潮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确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1.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

“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状。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22.从1920年到1928年,美国工厂中的工人的生产率猛增了65%,而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快速发展完成工业革命B.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C.加紧扩张抢夺世界市场D.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23.1930~1932年,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对外国商品征收重税。

英国还和各殖民地、附属国结成“英镑集团”,采取共同保护关税政策。

这反映了当时西方国家(  )

A.步调一致,联合解决经济危机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4.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美国经济学家、企业所有者、劳动者领袖以及政府官员和政治家,都逐渐相信在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害的,它提高不必要的风险,造成企业破产和失业,这种可能性比他们必需的要大(更坏)”。

基于此认识,美国国会通过了(  )

A.《紧急银行法》B.《农业调整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D.《联邦紧急救济法》

25.有观点认为:

“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材料认为(  )

A.新政延长了经济危机B.新政应利用好市场和政府的力量

C.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D.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6.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的一封信里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社会弊病的委托人。

这里所说的“明智试验”是指(  )

A.推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复兴经济

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运用政府干预手段化解危机

27.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

结果,这一尝试(  )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8.1921年,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

“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

A.允许中小企业私人经营,引进外资B.恢复市场和贸易,建立市场经济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提供基础

29.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

这表明(  )

A.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国家支持B.苏联利用西方资源推进工业化

C.西方与苏联双方意识形态趋同D.苏联的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3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

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

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8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6分);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

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

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材料三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

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

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

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

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

……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

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

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4分)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这些谚语“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都充分体现出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奖励耕战无关,故B项错误;题中的规定旨在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项错误。

3.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工商食官”可知,当时的官府控制着绝大部分的手工业品的生产,手工业被官府所垄断。

4.【答案】D

【解析】排除法解答。

根据图表数据,农业税有增有减,A项中“农业税的减少”不符合史实,排除;“消除财政危机”“唯一财源”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C项;非农业税的大幅增长反映了商业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注意理解材料中的“夷人慕义远来”“亏辱大体多矣”等信息,这显然强调的不是经济意义而是政治意义,故答案为C项。

6.【答案】C

【解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土地国有制度的典型特征,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反映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1500年以后,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欧洲从非洲和美洲掠夺大量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境内物价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却带来了资产阶级的兴起,故A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A项指的是荷兰,C项二者相同,D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英国特有的,故B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且广阔的殖民地刺激了英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故B正确。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反向选择,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知识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西方先进的工业国对落后的农业国殖民和剥夺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不平等的经济体系。

12.【答案】D

【解析】1870年在英、德、法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了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进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快速扩张,A、B、C三项是对外扩张的具体手段。

13.【答案】D

【解析】联系材料中的信息“一国……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和“本质”,这反映了统一的世界性市场已经形成,故选D。

14.【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需要大量原料,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实现救亡图存,故“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故又“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违反时代潮流”即指维护封建政治制度,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16.【答案】A

【解析】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得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我国某一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宣传画”和史实可知,随后新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D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观察宣传画可知,该宣传画的内容明显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项。

19.【答案】B

【解析】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是在1976年,故A项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1978年,故B项正确;提出“一国两制”政策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不是向市场经济走出尝试性的一步,故C项错误;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尝试性的一步是从1978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于1992年,故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A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B是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C是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D是21世纪初。

故答案为A项。

21.【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以后追求时尚成主流,故A项错误;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相互吸收融合,故B项错误;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由材料“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状”可知是因为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故D项正确。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B

【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为了转嫁危机,纷纷放弃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对外国商品征收重税,同时使本国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引发严重国际危机。

24.【答案】C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调整工业生产方面的,它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符合题干之意,故C项正确。

25.【答案】A

【解析】题干中“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反映的新政的弊端,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观点不认同罗斯福新政,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缓和社会矛盾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新政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故D项错误。

26.【答案】D

【解析】“明智试验”指罗斯福新政,其最大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27.【答案】A

【解析】“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巩固了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取消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斯大林体制,故D项错误。

28.【答案】C

【解析】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是“退一步”的表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揭示了“进两步”的内涵,故C项正确。

2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可知,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充分的利用了西方的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资源,故B项正确。

30.【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

“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31.【答案】

(1)(8分)条件上:

西、葡王室的支持;社会上:

寻金热;经济上: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上:

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支持上:

人文主义的提倡和天主教传播的热情。

(2)内涵的体现(6分):

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影响(6分):

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

【解析】

32.答案】

(1)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分)

条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4分)

(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4分)

(3)条件:

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币制改革、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

(4分)

贡献:

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为国家保存了技术人员。

(2分)

(4)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众及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热情;政府的决策。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