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1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docx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雨量监测设备试行报批稿3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

(报批稿)

 

二○一二年十二月·北京

目  次

1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与定义2

4分类及构成3

5主要功能3

6技术要求3

7试验方法5

8检验规则6

9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7

10标定周期7

11质保期8

前  言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而编制,适用于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雨量监测设备。

本技术条件对雨量监测设备的分类及构成、主要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进行了规定。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路局、南昌铁路局。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史宏、李亚群、王彤、龙安宝、杨建伟、张祥彬。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雨量监测设备(试行)

1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雨量监测设备的分类及构成、主要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翻斗式、压电式、微波式雨量监测设备(以下简称雨量监测设备),其他类型雨量监测设备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4208-2008

IP防护等级标准

GB/T9359-2001 

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GB/Tl5966-2007 

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l8185-2000 

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

GB/Tl8522.2-2002 

水文仪器通则第2部分:

参比工作条件

GB/Tl8522.6-2007

水文仪器通则第6部分: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

说明书

GB/Tl9705-2005 

水文仪器信号与接口

GB/T21978.6-2008

降水量观测仪器第6部分:

融雪型雨雪量计

TB/T1433-1999

铁路信号产品环境条件地面固定使用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3.1

降水量

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中落到地表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所积聚的水层深度。

3.2

降雨量

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量。

3.3

降雨强度

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内的降雨量。

3.4

雨量传感器

可感知降雨量,并将降雨量值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3.5

翻斗式雨量计

以翻斗翻转次数来计量雨量的记录仪器。

3.6

压电式雨量计

利用雨滴对传感器表面的撞击,将撞击产生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的原理测定降雨量的仪器。

3.7

微波式雨量计

利用微波测量雨滴大小和降落速度计算降雨量的原理测定降雨量的仪器。

4分类及构成

4.1分类

雨量监测设备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翻斗式、压电式、微波式等。

4.2构成

雨量监测设备一般由雨量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附属设备等组成。

5主要功能

实时测量铁路沿线的降雨量,并能将降雨量值以数字信号进行输出。

6技术要求

6.1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

0℃~60℃;

抗风强度:

50m/s;

气压:

550hPa~1100hPa。

6.2外观与结构

a)各零部件安装正确、牢固,不得有松脱、变形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b)各零部件所敷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得有划伤、锈蚀等缺陷;

c)设备型号、出厂编号应清晰;

d)应具有防盐雾的措施。

6.3雨量传感器

6.3.1分辨力

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应不低于0.1mm。

6.3.2测量范围

雨量传感器降雨强度的测量范围为0~4mm/min。

6.3.3测量准确度

测量误差应不超过±4%。

6.4数据采集单元

6.4.1采集方式

连续自动采集。

6.4.2数据输出频率

数据输出频率不小于1次/min。

6.4.3接口方式

应具备RS-422/RS-485标准接口,能进行运行参数设置。

6.4.4状态监测

可提供雨量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6.5数据传输单元

当雨量监测设备与监控单元距离超过有效传输距离时,应安装数据远程传输单元。

6.6附属设备

6.6.1电源

可选用以下方式供电:

a)交流:

220V,50Hz,电压允许偏差-15%~+10%;

b)直流:

5V~36V,电压允许偏差-15%~+10%。

6.6.2支架

应具有水平调整装置,具有足够强度,方便安装,便于维修及检测。

6.6.3外壳

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

6.7机械环境适应性

应不低于TB/T1433-1999中等级MX2规定的振动、冲击等试验的要求。

(明确指标)

6.8防雷及电磁兼容

应满足下列条件:

a)GB/T17626.5-2008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等级4级的规定要求;

b)GB/T17626.8-200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等级5级的规定要求。

6.9可靠性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10000小时。

6.10可维护性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不大于0.5小时。

7试验方法

7.1试验环境条件

应满足GB/T18522.2-2002的规定。

7.2试验设备仪表

主要试验设备应包括:

a)量杯;

b)雨量滴定装置或专用恒速注水装置;

c)高低温交变湿热箱;

d)跌落试验台;

e)振动试验台。

7.3试验步骤

7.3.1试验要求

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用于测试的设备、仪表、量具均应经标定、校准或测试合格,有准确度要求的,其准确度应不低于被测仪器的准确度测量要求;

b)除试验开始前允许对仪器做校准外,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再作任何调整。

7.3.2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1。

 

表1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序号

技术要求条款

试验内容

试验方法

1

6.1

高低温

高低温试验按GB/T9359-2001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

抗风

将雨量监测设备固定在风洞实验段,试验风速调整至50m/s,保持5s。

试验结束后,监测设备结构和运行状况应正常。

6.1

低气压

按GB/T2423.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

防盐雾

高低温试验按GB/T9359-2001中第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2

6.2

外观

目测检查。

3

6.3.1

6.3.2

6.3.3

分辨力

测量范围

测量准确度

翻斗式雨量监测设备按GB/T21978.6-2008中第6章6.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4

6.4.1

6.4.2

6.4.3

6.4.4

6.5

采集方式

数据输出频率

接口方式

状态监测

数据传输单元

按照GB/Tl9705-2005中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5

6.6.1

电源

按照GB/Tl5966-2007中7.2.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

6.6.2

支架

目测检查。

7

6.6.3

外壳

按GB/T4208-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8

6.7

机械环境适应性

按GB/T9359-2001中第12章、13章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9

6.8

电磁兼容要求

按GB/T17626.5-2008中试验等级4级的有关方法进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8-2006中试验等级5级的有关方法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0

6.9

6.10

可靠性

可维护性

按GB/T18185-200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8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

8.1.1批量出厂的雨量监测设备,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

8.1.2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

应按本技术条件表1中序号2,3,4,5,6,7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

8.1.3雨量监测设备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签发合格证,方允许出厂、销售。

8.1.4出厂检验中凡出现不合格者,应进行返工。

8.2型式检验

8.2.1型式检验按本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规定内容进行全性能检验。

8.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提交技术(定型)鉴定前;

b)新产品试生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后;

c)在设计、工艺和材料有较大改进时,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不经常生产当再次生产时;

e)成批生产进行定期抽检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g)根据合同规定双方有约定时。

8.2.3型式检验应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抽样进行,可按GB/T18185-2000中7.5的规定执行。

9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9.1标识

应符合GB/T18522.6-2007中第5章的规定。

对于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注意事项,使用说明书中应用醒目的字体说明。

9.2包装

应符合GB/T18522.6-2007中第6章的规定。

9.3运输

雨量监测设备经包装后应可用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运输,适用于各种运输条件。

9.4贮存

雨量监测设备应能适应于以下贮存环境(包括非工作状态现场环境)条件:

a)温度:

-40℃~60℃

b)相对湿度:

40℃时,不大于85%;

c)长期贮存状态下的雨量监测设备,其贮存场所应选择通风、干燥的室内,附近应无酸性、碱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存在。

10标定周期

10.1标定周期

雨量监测设备的标定周期宜为12个月。

10.2标定范围

全部使用的雨量监测设备均需标定。

10.3标准器

标准器测量误差应低于于被标定设备测量误差的1/3。

10.4标定方法

采取动态对比的方法进行标定,在同等降雨条件下被标定雨量监测设备与进行对比的标准器误差不得大于±4%。

11质保期

11.1除下列情况外,雨量监测设备的质保期自验收起3年:

a)自然力作用、不可抗力等造成的;

b)非正常运输造成的;

c)非正常使用造成的;

d)技术标准更新,在新标准正式颁布前生产而无法达到新标准要求的。

11.2生产厂家应承担更换质保期内发现的由于生产者过失造成的不符合本技术条件规定的雨量监测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