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5955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文档格式.docx

完稿时间:

2015年9月27日

毕业时间:

2016年1月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诚信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

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保证不存在任何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

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

年 

月 

毕业论文评审表

签名年月日

摘要

刑事案件的现场侦查工作是围绕犯罪现场展开的,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是现场勘查工作的主要对象。

犯罪现场是由时空要素、被侵害对象及周围物质环境变化要素和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这三大要素构成的。

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

犯罪现场构成要素时空变化犯罪行为

引言

作为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主要对象,犯罪现场的各个构成要素是现场勘查工作的核心,也是案件侦破工作的切入口。

犯罪现场作为能够最直接获取犯罪信息的场所,首先要了解犯罪现场的定义,其次要了解构成犯罪现场的时空要素、被侵害对象及周围环境变化要素和犯罪嫌疑人行为要素这三个要素。

一、犯罪现场构成概述

作为案件侦破工作的切入口,首先要了解的是犯罪现场。

从1979年到1988年,对于犯罪现场的定义主要强调了犯罪现场最为核心的本质——场所。

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或者是发现犯罪行为的地点,都是我们进行侦查工作时所能接触到的最直接的东西。

犯罪行为的发生必然会有发生的场所,所以此时对犯罪现场的定义是不全面的。

如公安部治安行政局于1979年组织编写的《刑事侦查学》一书中,对犯罪现场的定义为“刑事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一切场所”。

以及《刑事侦查学教学》一书中“刑事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有关场所和地点”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法律部门给出的定义之中,只包含犯罪发生的场所,但是并未涉及到犯罪场所周边的环境的变化,而这些因素是分析案件,并进行侦破案件的关键的要素。

因此要对犯罪现场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将所有的因素尽可能的涵盖起来,系统的分析案件。

为了完善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学者加入了时空的概念,更多的强调犯罪现场的周围的环境的变化。

指出犯罪现场是指罪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内,为了某一利益而发动的犯罪行为,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这一概念性的补充就使得犯罪现场的概念得到了扩张,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在对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查的时候,并不是单一的结合案发的时间或场所,而是勘查一个立体的范围。

这个立体的空间与时间和地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犯罪现场并不局限于由犯罪行为引起变化的某些部分,而是要将与之有关联的事物、环境、空间都包含进去。

犯罪现场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关联,不能单独存在。

它们是一个系统但又具有自身的特性。

因此在进行勘察工作时应充分考虑时间和周围的环境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条件。

当然,对于犯罪现场的概念不应仅仅局限于此,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刑事侦查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用发散的思维和眼光来看待与犯罪现场相关的各种要素。

综上所述,在对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以及现场勘查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犯罪现场的构成进行一个清楚的了解,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三点:

时空要素、被侵害对象及周围环境变化要素、犯罪嫌疑人行为要素。

二、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2.1时空要素

时空要素,简单来讲就是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

也就是说任何的犯罪行为都是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时空因素是案件的特点和符号,案件发生的时间以及案件发生的地点对于初步的了解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会为下面的案件的侦破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侦查过程中准确的分析案件的时空特性会对案件的侦查定位有很大的帮助。

时间要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作案时间,是指犯罪分子从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开始到终止犯罪行为的这段时间,将时间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它还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的内容:

时间点、时间段和时机的选择。

因为时间的唯一性,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点[1],例如排除某人的犯罪嫌疑,可以看在案发时此人身在何处,如果经证实此人在案发时间点确实未出现在案发点,那么就可以排除此人的作案嫌疑,这就是运用了时间的唯一性。

所以确定作案时间是侦查工作中摸排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手段。

2.1.1、时间点

时间点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案件发生时时针指向什么位置。

任何案件的时间点都是具体和固定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案件的时间点都能被准确分析出来。

随着现代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日趋完善的监控设备也可以帮助我们在侦查工作中还原案件的现场。

2.1.2、时间段

时间段,也就是将时间分成几个阶段,进行阶段性的询问。

时间段是排查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手段,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走访群众等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时间段,但是与时间点不同的是时间段的范围较大,不够精确,因此不能盲目的通过对时间段的分析来消除一些犯罪嫌疑人的嫌疑。

2.1.3、时机的选择性

时机的选择性,一些案件的发生对时间的选择非常微妙,对于这样的案件要利用好时机这一要素,因为许多案件的发生都与其背景有着重要的联系。

空间要素,不仅仅局限于作案地点,还要考虑到案发现场的具体地点、案发周围建筑物情况、交通环境、风土人情等。

不同的案件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作案方式都各式各样,因此在案件分析调查的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受害者与嫌疑人之间的各种的关系,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全面掌握案件的关键性的因素,这为案件的顺利侦破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2被侵害对象及周围环境变化的要素

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会对侵害对象和周围相关的环境产生影响和改变,犯罪行为会引起犯罪现场的变化,被侵害的对象和周围相关的环境也会引起变化,侦查过程中必须洞察到各方面的信息的变化,并且要将这些行为,环境因素的变化串联起来综合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才能为高效的侦破案件打下基础,总的来讲,在侦破案件是要从犯罪现场的变化入手可以有效的推进案件的侦破。

2.2.1、犯罪现场环境中客体物的增加和减少

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发生犯罪行为后必然会引起犯罪现场客观体物的变化,比如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遗留的犯罪工具或者杀人凶器,烟头及喝过的饮料或者交通工具等。

犯罪分子到达过的现场都会留有犯罪分子的微量物质,如果发生过打斗,还可能会在扭打过程中留下犯罪分子的头发或者血液等物证,通常犯罪分子在作案时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所以犯罪分子在离开犯罪现场时也会从犯罪现场带走一定的物证,比较明显的物证例如抢盗犯罪现场的贵重物品等,或者是从犯罪现场带走纤维、尘土等微量物质。

不管是犯罪现场客观体物的增加还是减少,在侦破工程中都有利于我们分析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和寻找案件的证据及线索。

犯罪现场是留有犯罪分子犯罪信息最多的场,所以要更好的保护犯罪现场,尽量减少对犯罪现场及物证的破坏。

2.2.2、犯罪现场客体物质的位置、组合状态及形状变化

犯罪分子在进入犯罪现场实施犯罪的时候不是只接触目标物,也会接触到犯罪现场的其他物品,这样就会引起犯罪现场客体物质的位置、组合状态及形状的变化。

如挪动现场在行动过程中的障碍物,借助现场物品实施犯罪等,犯罪分子的这些举动会引起犯罪现场客体物质的位置、组合状态及形状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现场分析,模拟犯罪分子的行为动作,判断犯罪分子的行动路线等。

2.2.3、被侵害对象的变化

被侵害对象是犯罪行为的目标物,是在这次事件中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伤害的群体或者个人,所以犯罪行为必然会引起被侵害对象的变化。

犯罪分子犯罪目的的不同对被侵害对象造成的变化也不同,如杀人案件中被害人受伤或死亡,盗抢案件中财务的丢失,根据被侵害对象的不同变化可以分析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可以确定施暴者的犯罪的动机,再结合受害者的遭受伤害的程度,被侵害者的社会关系等等,可以大致确定施暴者的类型,然后将搜捕的范围逐渐的缩小,最后确定一个小范围的嫌疑人群体,然后对这一嫌疑人群体进行着重的审查,从而可以确定施暴者,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

2.2.4、犯罪分子自身的变化

犯罪分子在实施完犯罪行为后自身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

在心理变化方面,一个人的行为会对他的意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的行为都会在意识里留下痕迹,尤其是犯罪分子在实施完犯罪行为以后,更是会在意识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可能会导致寝食难安,影响原本正常的生活,终日生活在犯罪行为实施时的记忆里,正是因为如此,有些犯罪分子会承受不了内心的压力而选择投案自首;

在生理变化方面,有些犯罪分子在施暴之后担心被公安机关抓获,害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犯罪之后东躲西藏,走路畏首畏尾,左顾右盼,行事小心谨慎,一般都一改往常作风,昼伏夜出,这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很容易引起市民的注意,因此在侦破案件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的日常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犯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劝解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2.3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要素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要素是构成整个犯罪现场的中心要素。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要素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某一利益而从事的对受害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系列的行为,不同的犯罪行为产生不同的犯罪现场,因此可以总结为不同的犯罪行为形成了不同的案件犯罪现场不同特点。

但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都应该受到刑罚处罚,分析犯罪现场的犯罪行为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是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的内容、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的方式、犯罪分子犯罪行为过程以及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的行为结果。

2.3.1、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的内容

犯罪行为的内容也就是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干了些什么,对受害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它决定了整个犯罪活动的性质。

例如:

犯罪分子的行为内容是砸破车辆窗户盗窃车内财物,那这个案件就定性为盗窃案件;

犯罪分子的行为内容是飞车抢夺他人财物,那么这个案件就可以定性为抢劫案件。

总的来讲,不同的犯罪行为形成了不同的犯罪后果,所以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决定了这个案件的性质。

但是,在有些案件之中,犯罪分子的行为并不能直接的决定犯罪的类型,而是由犯罪分子给受害者造成的影响来决定的,如有些案例中,犯罪分子在实施强奸案件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内心的极度恐慌或被害人的挣扎呼叫引发的犯罪分子将被害人杀害。

这就使原本的强奸案件演变为杀人案件,偏离了犯罪分子原本的犯罪计划。

2.3.2、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的方式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犯罪的目的而采用的犯罪行为方式和手段方法就是犯罪分子的行为的方式。

通过分析犯罪分子的行为方法方式和手段特点能帮助我们在侦破案件时了解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掌握相关技术,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习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知识层面等信息。

通过掌握这些信息也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锁定目标,更利于后续侦查工作的进行。

比如在侦破案件过程中,发现几起案件的犯罪手段相类似,结合其他物证后可以列为系列案件或连环案件。

2.3.3、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过程

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过程就是犯罪分子的作案全过程。

犯罪行为过程最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犯罪心理和特点。

有些案件的现场遗留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的慌乱紧张以及在现场留下的大量证据线索,可以推断出此人可能是初次作案或非预谋的作案。

有的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娴熟老练,指纹脚印等线索能自行销毁,或者故意避开监控设施,由此可以判断出犯罪分子是惯犯或熟悉现场坏境、心理素质比较好。

总的来讲,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到达犯罪现场和离开犯罪现场的路线,进出犯罪现场的方式以及实施犯罪行为的顺序。

通过对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的分析可以了解犯罪分子的犯罪的动机,犯罪分子对受害者造成的危害以及危害的程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下犯罪分子的犯罪的性质,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分析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犯罪分子作案的真正动机。

在入室盗窃杀人案的犯罪现场,我们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时就应该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的行为过程,犯罪分子在进入室内后是先杀人还是先盗窃财物决定着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

如果是先将被害人杀害再对现场进行翻动,那么也可以将这种翻动认定为对犯罪行为的伪装,犯罪动机是杀害被害人,而非盗窃。

如果是先对室内进行翻动盗窃,那么可能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被被害人发觉而引发的杀人行为。

前者可以认定为预谋杀人,后者则是由盗窃行为转化成为盗窃杀人行为。

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是我们划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的依据,准确的分析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的犯罪行为过程,可以有效提高侦查工作的效率,推进案件的侦破。

2.3.4、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的行为结果

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的行为结果就是指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最终所引发的结果,犯罪结果波及的人群的数量,对这些受害者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程度。

然而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事情并不能完全的按照计划进行实施,这就导致了犯罪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例如犯罪分子想通过制造爆炸报复某一个人,但是实施爆炸的过程中造成其他无辜群众的受伤或者死亡,这样从报复某一个人转变为危害社会,这样的结果可能偏离了犯罪分子原本的意图,但是又是由于犯罪的分子自己的失误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分析犯罪分子的犯罪结果和犯罪动机。

三、犯罪现场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构成犯罪现场的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通俗来讲就是说:

只要采取了一定的犯罪行为,都必然会引起被侵害的对象及周边的物质环境的变化,同时,被侵害对象和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也是犯罪现场必然的结果。

事件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这些要素的,所以在分析案件的时候也不可以独立的将案件的各个要素隔离开来,要进行综合的分析,将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所了解的线索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案件,才能高效的侦破案件。

犯罪行为是产生犯罪现场的根本条件,没有犯罪行为的发生就不会有犯罪现场的产生。

每一个犯罪现场被发现以后,我们都会考虑发生了怎样的犯罪行为,同时也会调查案发地留下的所有信息、分析案发的时间等,以此来分析和解读与犯罪分子相关联的信息。

同时,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是我们要分析研究的对象,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犯罪信息,它也可以侦破工作中线索的来源。

在案发现场的勘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构成犯罪现场的三个要素中有缺少的要素,那么就可以直接判断出犯罪分子是对犯罪现场进行了伪装。

任何的犯罪现场都必须具有犯罪现场的三个构成要素,也就是说没有三要素就不会构成犯罪现场。

因此,在实际的侦查工作中,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案情的时候要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虑,不能只片面的考虑某一个要素,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将各种线索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比较完整的还原案件的真相,线索才不会破碎。

而且把构成犯罪现场的各要素综合在一起分析案情,还可以为侦破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还原案情的同时还形成了证据链。

结论

构成犯罪现象的三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充分的了解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梳理案情,通过分析犯罪现场各部分的变化,并且要将各部分的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案件发生的三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将所有的要素也即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结合起来才能详细的了解案情,也就可以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案件的突破口。

犯罪现场是最容易获取犯罪信息的地方,是实现现场勘查的前提条件和客观物质基础。

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可以帮助我们在侦查的过程中把复杂的现场情况简单明了化,使犯罪现场的勘查工作能有计划的一步一步的实施。

犯罪现场的侦查工作都是根据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展开的,在时间和空间要素结合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侦破工作中充分掌握好这几个要素,对于全面收集证据,深入现场勘查研究,最大限度的获取犯罪信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学习好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为现实工作服务,细致的分析犯罪现场的构成也是为了能够在实际侦查工作中抓住重点,少走弯路,及时的侦破案件,为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郑岩张利民.浅析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J].辽宁警专学报,2011

(1):

62—64

[2]贾永生.犯罪现场概念之我见[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40—41,45

[3]郑岩张利民.浅析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J].辽宁警专学报,2011(01):

[4]郝宏奎.论犯罪现场的构成[J],公安大学学报,2002(4):

66-71

[5]李媛刘文韬.犯罪现场构成研究综述[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12-15

[6]贾永生.大数据视野下犯罪现场概念及其应用探讨[J].政法学刊,2013(4):

34-38

[7]付立庆.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价.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J],2009:

37-42

[8]贾济东赵秉志.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完善[J].法商研究,2014(21):

67-72

[9]候艳芳.环境犯罪构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0]冯亚东.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分析[J].现代法学,2009(7):

124-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