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6027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辆段工区轨道测量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7

4.5.4车辆段基标的设置方法 

...................................................8

4.5.5库内检查坑地段整体道床基标设置:

...........................9

4.5.6控制基标使用材质及设置密度要求 

...............................9

4.5.7基标测设施工组织安排 

...................................................9

4.6竣工测量 

..................................................................................10

4.6.1资料整理归档 

.................................................................10

4.6.2测量工程师的职责 

.........................................................11

4.6.3测量仪器管理 

.................................................................11

4.6.4质量保证措施 

4.6.5安全保证措施 

.................................................................12

4.6.6注意事项 

.........................................................................12

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 

编制依据

《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联接线修改平面图》

《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路基设计图》

《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车辆段修改 

CLDK0+920~CLDK1+829 

段路基

设计图》

《长株潭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2009》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0202-2002

1.2 

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联接线(CLDK0+0~CLDK1+820)及场内

(CLDK1+1820~CLDK2+875)轨道工程,共计 

9.27km。

2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由于长株潭城际铁路线路在株洲车辆段东侧穿过,车辆段部分

生产、办公及生活房屋需拆迁。

受既有车辆段及周边场地限制,需

搬迁生产、办公房屋无法在车辆段就地还建,为配合长株潭城际铁

路建设和铁路货运车辆检修生产力布局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既有

株洲车辆段进行搬迁至株洲车辆厂(原 

430 

车辆厂)东侧还建。

走行线接轨于 

专用线 

厂大门西侧,往东北下穿 

211 

省道高

架桥后,沿 

车辆厂围墙往东北,过健康路后在 

车辆厂东侧

设车辆厂。

为方便段内调车作业,车辆段前方 

1200m 

段走行线设计

1

为平坡。

2.2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株洲车辆段调车专用线

线路数目:

单线

速度目标值:

<120Km/h

最小曲线半径:

250m

限制坡度:

3‰

3测量内容与工作分工

专设施工测量组负责本合同段的日常施工控制测量工作,配备

足够的、满足施工精度及检定合格有效的测量仪器,完成本合同段

工程的基桩复测和工程移交复测及施工定位测量

测量工程师

名专业测量员

2

3.1 

测量工作程序

工艺流程见下图:

编报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水准点坐标控制点交接复测

复测结果报监理与测监中心

监理与测监中心审定

合格

测设控制基标

报监理与测监中心审核

监理与测监中心复测

监理旁站、检验

测设加密基标

上报测量资料

3

4施工测量工作

4.1 

精密导线、高程复核测量

在实施性施工组织中编写铺轨基标的设置方案,将实施方案上

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核通过后实行。

桩位接收时执行现场交接桩制度,在接收测量资料后,会同业

主与测量监理,交接双方在现场对每一桩位进行确认,检查桩点的

现场标注与所交资料是否一致,检查桩点的牢固性。

桩点接收后根据测量程序立即对所交桩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是

否合格,将测量结果报告监理或业主指定测量单位,经批准确定下

一步工作。

4.2 

平面控制测量

测设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平均边长为 

350 

米,测角中误差

≤±

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

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

误差≤±

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35000。

如为满足施工需要而

临时增设导线点,按照《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制

作,并按精密导线要求测量,并按要求对其进行定期复测。

4.3 

水准控制测量

4.3.1 

高程采用 

年国家高程基准。

用 

S1 

级水准仪和标尺,由业主所交的水准控制点向施工场地内

引设临时水准点,以方便施工。

闭合差≤ 

±

mm(L 

为环线长度,

以公里计算),引测过程中,必须用往返测或双仪器高的方法,按Ⅱ

级水准精度作业。

4.3.2 

精密导线、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

精密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

边长

(m)

导线总

长度

(km)

每边

测距

中误

测距相

对中误

测角中

误差

(″)

方位

角闭

合差

全长相

对闭合

相邻点的相

对点位中误

差(mm)

350

35

6

1/60000

2.5

5√n

1/35000

8

注:

为导线角度个数

精密水准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

中误差(mm)

附合水

准路线

平均长

(km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

(mm)

偶然中

M∆

全中误

差 

Mw

与已知

点联测

附合

或环

线

平坦地

2~4

DS1

往返测

各一次

往返

测各

一次

8√L

注: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公里计)

4.4 

日常施工测量

组织专门的测量组,配备足够的、满足精度的测量仪器,负责

5

工程控制测量。

首先按业主的要求组织接桩,按规范要求对所接的基桩进行测

量复核,并将测量复核成果按要求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及时

设置护桩,作为今后工程施工中控制测量的依据。

根据施工现场的

具体情况布设平面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控制网以加强施工过程中

的施工测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平面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网和中线桩及

各要素桩进行测量复核以确保线路中线、水平控制在规定的精度范

围内。

4.5 

铺轨基标测设工作程序

测设铺轨控制基标,根据现场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先测设区

段内各控制基标,然后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测定基标的高程。

控制

基标与导控点联测确定桩位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将资料上报监理。

控制基标测量复测后,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加密基标测设,将测

设结果上报监理和测监中心,经监理复核确认后做为铺轨资料。

加密基标直线上每隔 

6m,曲线上每隔 

5m 

设置一个。

4.5.1 

基标设置允许偏差

控制基标间的实测夹角与设计值的较差应小于 

8",实测距离

与设计距离较差应小于 

10mm,横向偏差小于 

2mm,高程与设计值

较差小于 

2mm,相邻控制基标间高差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 

mm。

4.5.2 

基标的设置方法

埋设基标前先将基底凿毛,以增加基标与底板的结合力,用混

凝土初固定,然后检测基标各项精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永久固定。

4.5.3 

正线轨道基标的设置方法

地下线短轨枕整体道床地段基标设置:

在长轨枕整体道床地段

铺轨基标设置于线路外侧,距线路中心 

1.5m,直线地段设置在线路

基本轨一侧,曲线设置于曲线内侧。

基标由线路一侧变化为另一侧

时,在相应位置加设一个控制基标,基标具有连续性。

如下图:

长轨枕(短轨枕)整体道床基标测设示意图

高架线短轨枕整体道床地段基标设置:

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设

置在线路的中心线上。

道岔及交叉渡线的基标设置:

道岔铺轨基标按铺轨基标坐标直接测设。

道岔铺轨基标的限差

须符合下列规定:

铺轨基标与线路的距离之差不大于 

2mm,铺轨基

标间距离与设计值应小于 

2mm,高程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 

2mm,相

邻加密基标高差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 

1mm。

单开道岔的控制基标直接设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包括:

岔头、

岔心、岔尾。

加密基标由控制基标引出,分别位于道岔外直股外侧

及曲下股外侧

交叉渡线道床地段每个道岔内部按单开道岔要求设置基标外,

还要专门控制锐角辙叉和钝角辙叉组成的菱形交叉部分,在其两条

7

对称

轴线方向上设 

个加密基标,控制交叉叉心位置和对称轴的垂直度,

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纵向

横向

4.5.4 

车辆段基标的设置方法

碎石道床加密基标设置在线路中心线上,用混凝土固定,基标

顶面高度低于路基顶面 

50mm,以防其它物体破坏或扰动,并在基标

附近的线路作标记。

整体道床埋设基标前先将基底凿毛,以增加基标与底板的结合

力,用混凝土初固定,然后检测基标各项精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永

久固定。

长轨枕碎石道床地段基标设置:

在长轨枕碎石道床地段铺轨基

标设置于线路中心线上。

碎石道床道岔、交叉渡线地段基标设置:

碎石道床道岔地段基

标设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包括岔心、直股道始终点站、侧股道终点;

交叉渡线道床地段每个道岔内部按单开道岔要求设置基标外,还要

专门控制锐角辙叉和钝角辙叉组成的菱形交叉部分,在其两条对称

轴线

方向上设 

个加密基标,控制交叉叉心位置和对称轴的垂直度。

4.5.5 

库内检查坑地段整体道床基标设置:

库内壁式检查坑地段,在检查坑的两端头的线路中心线上设置

控制基标,同时在线路的外侧增设控制基标。

检查坑地段铺轨基标

设置于线路外侧,距线路中心 

1.5m。

4.5.6 

控制基标使用材质及设置密度要求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铺轨

基标标志图进行基标的制作。

整体道床的控制基标基标按等高布设。

控制基标在直线上 

120m

设置一个,曲线段除曲线要素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 

60m 

设置

一个。

4.5.7 

基标测设施工组织安排

待测监中心交桩后立即组织我项目部测量队进行复测,复测后

将结果报监理和测监中心。

经批准后进行后续作业。

内业计算:

由两组技术人员按图纸重新计算各控制基标坐标,

计算后相互复核检查并签字,确保内业工作的准确无误。

现场测量:

将我项目部的测量队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控制基标

的测量,一组负责之后的再复核,确保控制基标的测设精度;

测设完成控制基标后,将结果报监理,并邀请监理进行复测。

监理

确认后,邀请测监中心进行进一步复测,经批准合格后进行加密基

标的测量。

同时对控制基标进行保护。

提前一天向监理或测监中心

发出进行现场复核的邀请。

控制基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加密基标测量。

首先仍

9

内业的计算与整理,确认无误后,由测量一组进行现场基标加密,

另一组进行随后的复核。

之后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测,经批准后

进行铺轨施工。

4.6 

竣工测量

主要包括与线路相关的线路轨道竣工测量、线路结构竣工测量。

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

竣工测量时,对于施工中无变动的项目应采用调查和检测的方

法。

对于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应按实际位置进行竣工测量。

竣工

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与施工测量相同。

竣工图应正确反映竣工工程物的位置、高程以及形状等内容,

并能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技术资料。

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限差时,除应在现场明显标示外,还应

上报经理部。

竣工测量完成后提交下列成果:

竣工测量成果表;

竣工图;

工测量报告。

竣工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规范实施,

确保其准确性、标准性。

4.6.1 

资料整理归档

测量工作各项记录要求记注明显,没有涂抹,计算成果和图标

准确清楚,所有测算资料要签署完善,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不得

使用。

一切观测值与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核对清楚,不得凭回忆补记测量

10

成果。

控制测量应至少两人同时记录。

测量记录应用统一表格,并注明页次、观测者、记录者、日期、

天气及测量仪器。

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应收集管理齐全并按类、按项派专人管理,

以备查阅。

各种重要放样记录。

交接桩记录及竣工测量资料应随竣工文件

统一移交。

4.6.2 

测量工程师的职责

熟悉设计图纸、指挥部下发的各类文件及本方案编制依据中所

列的各测量规范;

熟悉城际铁路指挥部下发的有关文件和技术要求;

计算和复核分工合作,以确保图纸中坐标、标高等计算准确无

误;

认真配合监理单位和测监中心的检查并服从管理,如实反映测量工

作情况,共同做好车辆段工区的工程测量工作。

4.6.3 

测量仪器管理

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

常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

后,要及时送检校验。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工程技术部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帐。

4.6.4 

质量保证措施

对测量队伍进行质量交底,主要是针对控制点和基标的保护进

行交底,要求测量队做到对测设点的随时固定。

11

铺轨基标埋设时,首先应按设计要求将底板凿毛,以增加基标

底板的粘结力;

彻底清除各种杂物,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水

泥砂浆初步固定。

基标标桩埋设牢固后,经检测基标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用砼及

时固定,控制基标进行永久固定与保护。

以满足轨道铺设施工和检

测的需求。

现场施工员对民工进行教育,并设立奖罚措施,共同对测量成

果进行保护,以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4.6.5 

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方面主要是测量队伍现场测量的安全以及对测量仪器的保

护。

我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对测量队伍进行工作前的安全交底与教

育,并成立由安全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共同负责的测量队伍现场作

业安全保证体系。

在轨排运输、轨道车行车、龙门吊作业以及现场铺轨焊接等与

测量工作同时进行时,现场安全员与施工员统一进行安全协调指挥。

4.6.6 

注意事项

开工前,呈报测量方案,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施工过程中,测量组要进行施工放样、定位测量,重要桩点护

桩测量,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及桩点保护。

复测、定位测量、控制测量和竣工测量的内业成果资料要正确、

齐全、完整,并由测设人、复核人签字,由工程技术部归档管理。

测量成果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通过后方可使用,否则不

12

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