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5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docx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

职业道德(第二版)重点提示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rales,指风俗和习惯,后引申,含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在中国,“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的认识和把握。

把道德二字连用,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庄子》、《荀子》等书中。

如荀子曾经指出: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的道德。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1)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是管理国家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手段。

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2)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2.道德能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1)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2)在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着国家意志,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

(3)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三)道德评价

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

通过评价使人们认识到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反对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使人们确立起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

道德评价具有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中国有句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也增加了职业道德素质测评的内容。

二、职业道德

(一)职业

职业,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所从事的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某种专门业务活动的、相对稳定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中列出职业8大类、66中类、413小类和1838细类。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职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首先,职业道德存在共性要求;其次,职业道德也存在个性差异。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职业理想

(2)职业态度(3)职业义务(4)职业纪律(5)职业良心(6)职业荣誉(7)职业作风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性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

一、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规范功能(三)整合功能(四)激励功能

二、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

(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孟子提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朱熹解释“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庄子《庖丁解牛》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荀子“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孔子“民无信不立”东汉公沙穆请人卖病猪肉欺人退款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孔子“见利思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以义取利”《唐国外史》记载:

“宋清在长安卖药,贫士请药,常多折卷,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当时,有“人有义声,卖药宋清”的歌谣。

二、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至上2.敬业3.诚信4.创新

(三)当代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道德立法工作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第四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特点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胡锦涛2006年3月4日下午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复习题

1.什么是道德?

(P3-4)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P4-5)

3.什么是职业道德?

(P7-8)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特征?

(P9-10)

4.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P13-14)和具体功能?

(P11-13)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22)及特点?

(P22-23)

第二章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构成社会主义祖国内在的精神灵魂。

(一)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统领职业道德建设

1.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2.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

3.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4.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

(二)职业道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调先进职业文化,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是贯彻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党中央提出了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等关系。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是部分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同。

其次,它们反映的利益不同。

最后,它们存在着相通性。

下面几个方面,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社会公德的要求:

(1)文明礼貌

(2)勤俭节约(3)爱国为民(4)崇尚科学

第二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内涵

所谓集体主义,是指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

(一)坚持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

(三)集体利益要通过对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二、集体主义的要求

(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1.极端个人主义2.享乐主义3.拜金主义

第三节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

忠诚、审慎、勤勉

一、三个准则的描述

忠诚是指从业人员忠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审慎是指选择最佳的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勤勉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非常投入,集中精力做好事情,不能分心,不能偷懒,不能三心二意。

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面对应用环境和条件的具体分析

对于忠诚、审慎和勤勉这几个准则的实践,都存在对于应用环境的理解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与一些相关的义务或责任发生冲突时,可能对于理解执行这些准则就更复杂。

三、其他素养

复习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25-27)

2.如何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P29-31)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23-35)

第三章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化的特点与职业精神

一、职业化的特点

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

职业化包含着3个层次的内容:

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

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等是职业化素养中最根本的内容。

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掌握熟悉的职业技能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职业技能的认证或者被认可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资质;二是资格认证;三是社会认证。

外在层是“职业化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动作三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化与新型劳动观

职业化是新型劳动观的核心内容。

劳动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种成就自己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哲学家罗素说: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

三、现代职业观与职业精神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就是要求在职场和工作中,从业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技艺来完成自身所承担的职责。

职业精神一方面是指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如崇尚敬业、责任、团队、创新和学习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或者说体中国传统修身要义中的“慎独”,即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以达到职责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二节职业化的内涵与职业道德素养

一、新型的德才兼备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才能的重视,是职业化的核心。

二、职业道德准则《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从业人员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即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等。

这些可以作为我们把握职业道德的一般化规范。

三、自主与协作职业化要求协作和团队精神,需要克服团队中的小团体主义

四、职业化与人力资源伦理职业化对人力资源伦理的提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职业化管理

自我职业化和职业化管理是实现职业化的两个方面。

职业化管理就是通过职业化,一方面使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符合要求,在文化上符合企业的规范;另一方面使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状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总之,职业化管理包括许多方面,引导从业人员的工作和行为依照标准和规范行动,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职业道德标准、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技能标准和行为标准等的规范与制度化体系。

一、职业化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化管理在文化上的体现是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

职业化管理还包含着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职业化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提高。

二、建立职业化标准

建立职业化标准是实施职业化管理的关键步骤。

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组织发展目标的职业化标准体系,对组织健全文化和促进职业技能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职业文化是一个复合的体系。

其次,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是一个宏观性的制度。

再次,科学的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流程,以及质量管理是另一个决定企业经营规范的重要标准体系。

此外,在从业人员的技能管理和行为管理方面实施标准化。

最后,职业的标准化要求建立评价体系和纠错系统。

三、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化的促进

在明确并建立职业化的标准体系后,企业等组织机构需要制定并建设体现职业化内涵和促进职业化的组织(企业)文化,包括通过规章制度来引导从业人员达到职业化的目标。

重视职业道德与科学管理的统一,是职业化的核心,也是促进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化素质和行动的根本保障。

复习题

1.如何理解和把握职业化的内涵?

(P44)

2.如何理解职业化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P50)

第四章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职业技能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一、职业技能的内涵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

职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包括人文素养等在内的其他知识。

职业技术是指驾驭本职业或岗位的科学技术。

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它不仅指某种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还指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专业能力、自主性和承受能力等。

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三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素质体系。

二、职业技能的特点1.时代性2.专业性3.层次性4.综合性

三、职业技能的作用

(一)职业技能保障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1.职业技能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2.职业技能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技能是人们谋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1.职业技能是就业的保障

2.职业技能有助于增强竞争力

21世纪,社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新职业不断涌现。

第二,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应用,职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换代。

第三,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新、更专业化的要求。

3.职业技能是履行职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第二节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一、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古人云: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思是说,在德行与才能的关系上,德行居主导地位,对才能起统领作用。

二、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职业精神、道德责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支撑技术有效发挥的一种重要精神品质,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

三、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增强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第三节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

一、脚踏实地

(一)在工作中学习首先,认清岗位责任。

其次,训练提高。

再次,化压力为动力。

(二)端正态度一是要踏实肯干。

二是实事求是。

三是谦虚谨慎。

二、勇于进取

(一)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二)自信坚定,持之以恒“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创新提高价值。

勇于创新,一是要突破自我,不懈努力;二是要勇于竞争,敢于超越。

三、与时俱进

(一)立足时代,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加快发展更新的特点

(二)立足国际,充分认识我国总体的职业技能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立足未来,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复习题1.如何认识职业技能的作用?

(P54-56)

2.如何理解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P57-59)

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通过提高职业道德以提升职业技能。

(P59-64)

第五章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修养?

“修”原意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养”原意是指培养、培育和熏陶。

所谓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

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俗话说:

玉不琢不成器。

同样,人不修养不成才。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一)就业方式的转变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二)职业道德修养可以为一个人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欠

(三)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管理系统是双赢好事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度过难关,走向辉煌人未必总是一帆风顺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境界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什么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近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

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或劳动成果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

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社会化”的需要

一是个人学习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二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端正职业态度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一种职业态度

从业者平时应该注重个人品质的锤炼,在日常生活中推己及人,爱家人、爱国家,努力做到文明礼貌,勤奋节俭,这样在职业生活中才能自觉做到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自古以来,爱国就是人们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文明礼让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

文明礼让体现的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态度,主要表现在仪容端庄、待人和气、举止文明、谦恭礼让等方面。

要做到谦恭礼让:

首先,要提倡在职业活动中讲礼貌、重礼节、懂礼仪。

其次,平时工作中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应有正确的态度,懂得谦让,学会宽容,自觉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最后,要做到文明礼让,还应该努力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从业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强化职业情感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强化职业情感,注重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强化职业道德情感有赖于从业人员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

“慎独”“细”“微”“积善成德”“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历练职业意志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应该讲法治、讲诚信、讲效率、讲公平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含着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复习题

1.什么是职业道德修养?

(P65)

2.从业人员为什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P65-71)

3.从业人员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P72-78)

第六章敬业

敬业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第一节人在职场——敬业的重要性

荀子说: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一、敬业是从业人员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日本曾经担任东芝株式会社的土光敏夫说“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

二、敬业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保证

爱迪生说自己的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

鲁迅说自己不是个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的。

(一)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从业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

(二)敬业是人生的关键,是人生制胜的法宝

(三)敬业意味着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三、敬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一)敬业促进企业效益提高“零缺欠”的海尔“IBM就是服务”“员工敬业度”

(二)敬业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韦尔奇

(三)敬业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调查发现,敬业度高的员工比敬业度低的员工要高出4倍-9倍

第二节把握精髓——敬业的内涵

一、敬业的含义

《礼记·学记》中有“敬业乐群”的说法。

孔子把恭敬地对待工作的态度叫“执事敬”。

宋代思想家朱熹解释说: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敬业何?

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敬字工夫,及是圣门第一义……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

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

敬业就是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

具体而言,敬业包含了四层含义:

其一恪尽职守;其二勤奋努力;其三享受工作;其四精益求精。

二、敬业的特征

(一)主动

(二)务实(三)持久知识广角孔子勤勉韩愈敬业

第三节践行规范——敬业的要求

一、强化职业责任

(一)了解职业责任在其位,必须谋其政

(二)强化责任意识责任重如泰山乌鲁木齐的“鸟”字之差

二、坚守工作岗位

(一)遵守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履行职责即使要离职,也应该按规定做好移交工作

(三)临危不惧这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岗位责任的本质要求

三、提高职业技能

(一)要勇于实践原北京王府井大楼糖果售货员张秉贵“一抓准”“一口清”绝技

(二)要开拓创新创新是敬业的内在要求天津港码头公司操作一大队孔祥瑞事迹

行业链接

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基本法》(节选)

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节选)

导航灯

1.我并不爱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否还必须做到敬业?

2.爱岗,是不是不可以选择别的岗位?

3.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要不断地进行职业选择,这样理解对吗?

4.企业遇到困难,决定降低薪水标准,职工还要敬业吗?

第四节典型案例

案例1:

王顺友——永不延误的邮班二十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案例2:

常香玉:

“戏比天大”“有的人活着,就没有响声;有的人死了,却仍在歌唱。

案例3:

宋世雄——痴迷般地投入工作主持第七届全运会开幕式竟连着闹了三个笑话

案例4:

许振超——不论干什么,干就干一流练出“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绝活儿

复习题(略)P98(1.P88-902.P80-853.P86-88/P93-95)

第七章诚信

第一节人在职场——诚信的重要性

一、诚信关系着企业的兴衰

(一)诚信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1.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要真实反应消费者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