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33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docx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

了解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提高复习效率

《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是通过高考试题来体现的,所以了解和研究历年,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地方独立命题,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他们的命题必然要参考历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教育部的全国卷,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用以指导复习工作。

《考试大纲》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考”和怎么去备考。

严格讲,中学教学大纲对高考试题来说不是直接的依据,当然一般不超纲。

所以指导我们复习的根本依据还是《考试大纲》,因为只有《考试大纲》才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

例如,05年以前湿地生态系统在选修教材中只是课外阅读材料(现行教材当然已经放在必修本中),可是在《考试大纲》中,它是与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并列在一起作为正式考试内容来要求的。

例题:

05年高考江苏卷第41题(8分),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

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和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与去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富营养化等。

因为题干素材直接来自教材,属于较容易的试题。

但如果复习不到位,忽视了这部分内容,还是不容易回答准确的。

答案: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其他合理答案如防风消浪、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等也可以)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网)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等。

一、近年来高考试卷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着重考查学科主干内容

从各类型试卷可以看出,试题对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特点,这对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重点的主干知识,是支持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核心内容。

如细胞、代谢、遗传与环境等。

目前高考试题广泛涉及学科的主干内容,《理综》试题中的生物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不要求覆盖面,所以不可能所有主干内容每年都出现在试卷中。

但是把连续几年的试题综合起来看,还是有覆盖面的,这一点必须给以注意。

像2003年的《理综》没有考查到的主干知识,如“细胞”的相关内容,在2004年春季高考试卷的第1题就出现了,可是夏季北京卷的第1题和全国卷的第2题都只能说与细胞占一点边,没有涉及太多内容,而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的试题又是基本没有涉及细胞的相关内容,所以2005年夏季的高考,细胞的内容就大量出现,如:

例05年全国卷Ⅰ理综第1题,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的分化、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表达等,以及围绕细胞相关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人体的所有细胞均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这个过程中DNA和染色体要经过准确的复制,再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所以它们的DNA和染色体都完全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有选择的表达所致。

它们的DNA碱基排列顺序相同,核糖体当然也相同,所有生物的蛋白质都是由相同的20种氨基酸组成,而每种氨基酸都有自己特定的转运RNA,所以两种细胞的转运RNA都一样;由于功能上的不同,需要合成的蛋白质就也不一样,被表达的基因当然也不同,肯定信使RNA是各不相同的。

答案:

D

例05年全国卷理综Ⅱ第1题,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及其特点,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要为细胞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

细胞内部正在发生很复杂的变化,其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也在此阶段完成。

答案:

A

例05年天津理综卷第1题,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

B.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C.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基因的表达和细胞质内DNA(基因)的存在特点等,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人体的全部基因,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例外;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共有46个DNA分子,而细胞质的线粒体中还有许多DNA分子,所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不只具有46个DNA分子;内质网不仅与细胞膜相连,也与核膜相连,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都有关系。

答案:

C

例05年高考江苏卷第27题,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多选题)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其中A、C、D三项内容都是直接来自教材,比较容易理解,而且都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中“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是错误的,核膜的存在的确有利于遗传物质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核膜上具有大量核孔,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以信使RNA的形式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传递遗传信息指导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这与细胞质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这个过程与生物膜系统并无直接的关系。

答案:

A、C、D。

注意:

05年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理综和全国卷的文理综合卷几乎都没有考查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细胞呼吸的内容,只是江苏理综卷第26题(6分),涉及了细胞呼吸内容,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无土栽培营养液培养花卉等植物时,往往要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呼吸)作用,以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线粒体(填一种细胞器)中。

(2)植物在吸收营养液中的矿质离子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营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

这说明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

全国卷和江苏卷的生物单科卷也很少涉及细胞呼吸,只是广东试题的第37题(13分)有部分内容属于细胞呼吸,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合成的ATP用于__________,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光能CO2的还原水的分解自身的呼吸作用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合成的ATP用于______________,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

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

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一样。

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4)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在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

解析:

本题通过对比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分析推理能力。

而涉及细胞呼吸的原理、过程和实质问题不多。

所以,06年的高考复习要特别注意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

教材中的非主干知识也不是不能考,只是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少。

如生物进化理论,在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就不高,但不等于不考,有的地方试题已涉及此内容。

而且多年没有考的内容,要特别给予注意。

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水平考试,复习决不能给学生划重点。

2.试题总体难度通过不断调整,趋于稳定

应该说在恢复生物学科高考以来,从总的情况看,高考试题生物部分难度基本适中,高考《理综》命题的计划难度一般控制在0.50~0.60。

当然2002年生物试题就太容易了,难度系数只有0.69,区分度太低不利于选拔人才,2003年难度提高到0.52(旧课程卷0.50),虽然普遍反映难了,但可以说2003年试题的难度是合适的,是在要求允许的难度范围0.50~0.60之内。

2004年《理综》试卷大家的感觉认为题目容易,从统计数据看,也说明这种估计有一定的道理。

全国理综卷从第Ⅰ~Ⅳ套试题生物部分的统计数字如下:

第Ⅰ套

第Ⅱ套

第Ⅲ套

第Ⅳ套

总难度

0.631

0.727

0.694

0.607

选择题

0.660

0.737

0.840

0.697

非选择题

0.602

0.703

0.589

0.543

从上表中明显看出,2004年《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偏易。

北京阅卷点抽样统计的结果为:

第Ⅰ卷难度系数0.54第Ⅱ卷难度系数也是0.54,难度比2003年略低,难度把握的虽然还可以的,但与全国卷相比还是偏难。

估计2005年的北京卷难度应该有所降低,即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又要照顾考生的实际情况。

全国卷生物部分的试题与物理和化学相比偏容易,区分度不如化学。

难度近似于2002年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像2003年那样,2005年当时估计很有可能也在难度上进行调整,难度应该有所提高,但目前看只能说是略有提高(05年的数据现在还没有得到)。

因为从总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连年扩招,考试题目的难度必然是稳中有降,所以不能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难、偏、怪题上,要重视思维含量高、方法通用性强、模型典型化的传统基础题目。

通过这样的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瞄准大纲要求的基本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试题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虽然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但是学科间仍旧没有摆脱拼盘的格局。

试题的综合性主要是通过学科内综合来实现的,这一点符合当前中学分科教学的现实。

一般简答题多从某一素材入手,多角度设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去解题,涉及的知识面宽,也有一定的深度,借以考查《考试大纲》中的多种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例04年全国卷Ⅰ的第4题,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解析:

本题通过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影响,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就把DNA和RNA中的两种碱基序列关系、密码子、碱基的变异类型及后果的知识综合起来考查,特别是有的氨基酸不止有一个密码子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借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

把考查的最终落点,体现在综合能力上。

答案为A。

例05年高考江苏生物卷第34题,(9分)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

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和__________过程。

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

(1)增殖(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填数字)。

(3)记忆细胞⑤和⑥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通过细胞工程中的_____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_____作为模板。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_____,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动物)细胞融合mRNA(信使RNA)特异性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的全能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基因的表达、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

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具有相当的综合性,这种“构建概念图解”虽然在教科书中常用,这类题型近年来使用的频率也逐渐多了起来。

题目的难度不大,往往有着较好的区分度,是高考试题近年来受命题人青睐的题型。

选择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具有综合性。

例05年全国卷Ⅲ第2题,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时的是

 

A.当光照强度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原理、C3植物和C4植物的特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概念等,以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其中水稻是C3植物,玉米是C4植物,从图中两条曲线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

①当光照强度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②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③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高。

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小麦、玉米、水稻等,叫做阳生植物。

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层较阴暗处才能生长得好,如人参、三七和大多数蕨类植物。

水稻和玉米都是阳生植物。

答案:

D

虽然从05年的《考试大纲》中,可以看出各学科间的独立性是很明显的,试题的拼盘倾向更为突出,这也符合我们当前分科教学的实际情况。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考试大纲》的前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综合科(包括文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要求在学好本学科内容基础上,对学科内的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并能适当综合并联系实际,解决高中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跨学科综合问题。

大纲并没有说不考跨学科综合问题。

生物本身既是实验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解决其中问题,往往要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甚至人文学科等诸多内容。

因此,随着综合命题水平的日臻成熟,单纯的学科内知识考查将逐渐向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能力型题目过渡。

不排除有适合综合的素材时,出现跨学科试题,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必须要有精神准备。

4.强调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关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想

05年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是;

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

2.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

3.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4.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这些能力要求看起来比较具体,但理解这些要求,并在复习中落实这些要求,又能在高考的试卷中体现出你的能力水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综合素质的高考中,题目越来越灵活,复习时根本无法保证在茫茫题海中猜中题、押中题,但只要考生把基本功打好,就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现在的高考命题不是考查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考查多种能力,《理综》试题更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

往往是通过课外的素材设计出新情境下的试题,让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不熟悉的问题。

一般只有利用课外的素材,才能更好地考查多种能力,所以才有“高考命题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中等难度和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很少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素材。

所以高考试题摆在你面前时,必然不是你所熟悉的试题。

通过复习只有考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在阅卷点评卷现场,不少科目的评卷教师反映,一些题目并不难,只是稍微灵活了一点,得分率就不高,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基本功并不是很扎实。

例2005年北京卷第4题,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

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

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远缘杂交、个体发育、单倍体育种等概念,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据此考查通过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提供的信息:

“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

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

”和“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

”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的重要依据。

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属于远缘杂交,而且玉米染色体又全部丢失,甲胚珠内的胚发育成小麦单倍体或无生活力的种子是完全可能的,所以A、C和D项的实验结果都可能出现;B项不能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植物在双受精之后,胚乳的发育要先于胚的发育,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极核未受精,也就是不可能有胚乳的发育,当然胚由于得不到营养也就不能发育了,怎么还能形成种子呢。

既便是常见的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还是有胚乳的形成的,胚乳除了供胚形成过程中的营养以外,还需把营养物质贮存在胚的子叶中,供种子萌发时的营养需求。

所以没有双受精、没有胚乳的形成,单子叶有胚乳植物和双子叶无胚乳植物的种子都不能形成,而且更不可能形成小麦的无胚乳种子。

答案:

B

例05年理综

的第3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基因突变、基因工程、DNA分子杂交的原理和应用等,以及考生利用这些知识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定四个选项要了解四种酶的作用,可能有疑问的是A,解旋酶的作用是在DNA复制时,分开两条链。

在细胞分裂间期,DNA或染色体是处于松散的状态,这时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割DNA。

反过来,如果DNA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分成了单链,那限制性内切酶不能识别单链DNA的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只能作用于双链DNA,所以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首先必须使用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又简称限制酶或内切酶。

它们是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

它们的发现和应用为从基因组中分离目的基因提供了必要的手段.限制酶能特异地识别和切割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将双链DNA切成较小的片段。

酶切后目的基因可能完整地或部分地保存于某一DNA片段上,并被分离出来。

人类的基因组很大,不切割无法分析其中的基因。

限制酶能把基因组在特异的部位切开,即切割不是随机的,因而从每个细胞的基因组得到的是相同的一组长度各异的片段。

这些可能含有某一基因的片段可用电泳分离,并加以研究。

由于限制酶的特异性,如果识别位点的碱基发生了改变,限制酶将不再能切割;同样,碱基的改变也可能导致出现新的酶切位点。

在人类基因组中,这两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而切点的消失或出现将影响获得的DNA片段的长度,表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这在基因的连锁诊断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由于DNA一般都以双链形式存在,因此在取得的DNA片段进行分子杂交时,应再将双链DNA分子解聚成为单链,这一过程称为变性,一般通过加热或提高pH值来实现,而不是用解旋酶。

使单链聚合成双链过程称为退火或复性。

用分子杂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将一种核酸单链用同位素标记成为探针,再与另一种核酸单链进行分子杂交。

DNA探针根据其来源有3种:

一种来自基因组中有关的基因本身,称为基因组探针(genomicprobe);另一种是从相应的基因转录获得了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探针,称为cDNA探针(cDNaprobe)。

与基因组探针不同的是,cDNA探针不含有内含子序列。

此外,还可在体外人工合成碱基数不多的与基因序列互补的DNA片段,称为寡核苷酸探针。

答案:

C

关于能力的问题,因为其重要,另有专题详细探讨。

5.突出实验内容,体现了基础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从大纲的能力要求中可以看出,实验能力的考查占有很突出的位置。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都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理综试卷中实验内容必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高考大纲的要求中,生物学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

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

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形式。

此外,第Ⅰ卷的选择题中,实验试题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与实验相关的试题从分数上看,在生物部分的72分里,实验题一般在30分左右。

如05年全国卷Ⅱ理综的第5题6分、第30题27分,都是直接考查实验的试题,还不算其他试题中间接涉及实验的部分,这两题就是33分。

例05年全国卷Ⅱ理综第5题,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