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54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9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docx

预制T梁施工组织设计

眉山制梁场T梁预制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及其相关文件。

(2)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关于成绵乐客运专线的相关施工设计图。

(3)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4)铁道部近期颁布执行的有关“客运专线设计、施工、验收暂行规定”等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5)成绵乐公司相关文件要求。

(6)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7)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8)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范围

中铁五局成绵乐铁路工程乐山指挥部第五项目部负责CMLZQ7、8标的T梁施工,里程范围为DK232+500~DK318+400,分布在眉山东站、峨眉站及峨眉山车站三座站线特大桥,共有2101T梁152孔,道岔梁60片。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本预制梁场主要负责完成32mT梁139孔、24mT梁13孔、道岔梁60片的预制、存放和发运装车。

3.1.1自然气候特征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眉山制梁场位于眉山市松江镇五里村,线路所属地区主要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冬无严寒、夏多暴雨,阴天多,日照少。

夏、秋季(6-11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80%;冬、春季(12-5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20%。

3.1.2地貌特征

本标段线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本标段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地势北高南低,经过地貌有冲积平原区、浅丘台地区和丘陵区三个地貌单元,地形较平缓。

黄许~新都段属冲积平原区,青莲至绵阳、新都~狮子山,绵阳~黄许属丘陵区,地势开阔。

全线地面高程350~650m。

3.1.3工程地质条件

(1)地质描述

根据钻探资料,场地范围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Q3fgl)粘土、卵石(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①填土(Q4ml):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多为耕植土,其岩性以粘性土为主,呈可塑~软塑状,湿~饱水;局部地段为人工填土,其结构松散,稍湿,据钻孔揭露厚度在0.4m-2.0m之间。

②粘土(Q3fgl):

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位于填土层之下。

粘土呈黄-褐黄色,硬塑~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大,韧性差;厚度变化大,为3.5m-9.6m不等。

③卵石(Q3fgl):

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

位于粘土层之下,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顶板埋深4.7m-10.3m,据控制性勘探孔揭露厚度为20.5m(zk9)—26.5m(zk19),未见底。

该层为杂色。

卵石呈浑圆状~次圆状,颗粒间为粘性土充填。

卵石母岩成分主要有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等。

3.1.4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属长江水系,地表河流水系发育,主要有金马河、岷江、思蒙河、青衣江及符汶河等河流。

①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孔隙水。

②水质类型眉山-青神基岩裂隙水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时,水中SO42-一般侵蚀等级为H1-H2,Cl-局部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L1;眉山-乐山段浅丘台地区的地下水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时,水中PH值对混凝土侵蚀等级为H1-H2,侵蚀性CO2局部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其余地段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一般无侵蚀性。

3.1.5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3.2主要工程数量

3.2.1T梁预制详细工程数量:

桥名

单位

跨度及数量

32m(孔)

24m(孔)

道岔梁(片)

直线梁

曲线梁

直线梁

曲线梁

眉山东车站到发线

88

4

8

0

60

峨眉车站道岔特大桥

32

0

4

0

0

天下名山站特大桥

12

3

0

1

0

小计

132

7

12

1

60

3.2.2T梁场建设大临工程数量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砂夹卵石

326.8

新增存梁台座及龙门吊走行线基础

2

场地硬化

1776.0

8m便道

3

主供电线路

m

800.0

4

主供水管路

m

800.0

5

底腹板钢筋绑扎台

5

6

P50-1520砼枕临时便线

便线长度

m

725.0

P50-12.5m再用轨

km

0.725

P50或60-12.5m再用轨

道砟

1352.0

鱼尾板

228

50kg/mⅡ型普通砼枕1520根/km

1102

P50-P6012.5m异型轨

1

如用P60轨,不考虑异型轨

P60-1/12木枕道岔

1

含岔枕一组

7

制梁台座

(12个)

钢筋(HRB335)

kg

14143.1

12个台座

C30混凝土

101.6

12个台座

预埋钢板(12x150x33600)

kg

15952.2

12个台座

8

存梁台座(1190m)

钢筋(HRB335)

kg

59135.2

17个存梁台座(含改增4个)

C30混凝土

848.3

17个存梁台座(含改增4个)

12

40m-80T龙门吊走行线

钢轨

m

1225.0

总长

鱼尾板

192

钢筋(Q235)

kg

20384.0

钢筋(HRB335)

kg

1163.8

C30混凝土

643.1

13

26m-12.5T龙门吊走行线

钢轨

m

306.0

总长

鱼尾板

46

钢筋(Q235)

kg

4992.0

钢筋(HRB335)

kg

285.0

C30混凝土

78.8

14

21m-12.5T龙门吊走行线(轨排拼装)

钢轨

m

125

单线62.5m长

鱼尾板

18

钢筋(HRB335)

kg

118.75

62.5m长

15

排水沟

纵向排水沟

m

1500.0

两条(每条长750m)

横向排水沟

m

714.0

17条(每条长42m)

4施工总体方案

4.1施工整体安排

眉山制梁场T梁预制在原来箱梁生产场地内进行改建,尽量利用原来箱梁场的生产设施和生产场地,人员和组织机构也将保持箱梁场的模式不变,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精简,管理人员维持不变。

在箱梁全部生产完成之后,随着架梁的进行,将箱梁存梁区1#、2#、3#、4#、5#、6#的箱梁转运至7#、8#、9#、10#、11#、12#、13#、14#、15#箱梁存梁台位,将1#~6#箱梁纵向搬运机通道腾空,开始改建T梁制梁台座,预计在8月底进行T梁台座建设。

本梁场计划在T梁架设之前将T梁预制全部完成,T梁全部预制完成后将13#、12#、11#、10#存梁台位的T梁转运至制梁台位和钢筋绑扎台位区,将11#、10#存梁台位改建为轨排拼装基地,13#、12#存梁台位改建为道碴堆放场地。

T梁架设采用铁路架桥机架设(待铺轨全部完成后进行架设),从铁路正线DK249+849.217处开岔引入一条铁路便线到80T龙门吊走行线下进行装梁运输。

4.2梁场的规划

T梁场设计在原眉山制梁场搬运机纵向通道上,共设计12个制梁台座和13个(910m)存梁台座,最大生产能力45孔/月,最大存梁能力182孔(双层存梁)。

梁场平面布置方案见附图一:

《中铁五局六公司眉山制梁场新增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4.3施工组织机构

制梁场配置场长、总工程师各1名,副场长2名,共设技术室、安质室、试验室、计调室、设备室、物资室、办公室共七室。

各部室按业务分工明确职责范围,紧密配合,各司其责,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承办各项业务工作。

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完成合同工程项目。

制梁场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管理。

分为拌合站、混凝土班、钢筋班、模板班、张拉班、压浆封端工班、机电班、养护班、装梁运输班。

施工生产人员选用经过严格专业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全过程实行定额管理和弹性用工制度。

组织机构的设置详见:

“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本梁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详见下表:

“眉山制梁场人员配备表”。

眉山制梁场人员配备表

名称

机构人员

数量

备注

眉山制梁场

负责人

场长

1

书记

1

总工程师

1

副场长

2

技术室

技术室主任

1

技术人员

7

安质环保室

安质室主任

1

安质人员

2

试验室

试验室主任

1

试验员

5

计调室

计调室主任

1

领工员

3

预算员

1

设备室

设备室主任

1

设备技术员

1

物资室

物资室主任

1

材料员

4

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1

信息员

1

合计

36

4.4工期

眉制梁梁场计划2012年8月20日开始改建,2012年9月15日开始生产第一孔T梁,2013年3月10日完成T梁预制(在T梁架设前完成全部制梁,T梁架设2013年4月),总工期为202天。

每月生产计划安排如下:

月份

2012年

2013年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T梁预制(孔)

7

15

30

45

45

25

15

详细工期安排见附图二:

T梁生产进度横道图。

4.5劳动力组织安排

制梁场拟配备人员221人,实行24小时弹性工作制。

制梁场管理人员:

36人。

钢筋工班:

制作、绑扎钢筋,预埋预应力孔道,预应力钢筋定位网制作安装等,共50人。

模板工班:

拆卸、拼装、调整模板及配合吊装模板就位,模板打磨清理,刷脱模油,安装横隔板连接板,支座预埋板安装,T钢安装就位和泄水管模具等,共28人。

混凝土工班:

梁体混凝土输送、灌注、捣固、桥面赶压抹面及其养护等,共20人。

张拉工班:

安装纵横向锚垫板,制作预应力钢绞线束,抽拔预应力管道预埋橡胶管,穿钢绞线束,张拉,锚具及配套设备安装,协助检校千斤顶及压力表等,共20人。

压浆封端工班:

预应力管道压浆,封端等,共12人。

桥面两层工班:

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共10人。

机械工班:

模板修整,横隔板连接板等预埋件的加工和制作,各种机械及水电路维修保养等,共15人。

各类司机:

搅拌楼操作司机、龙门吊司机、汽车司机等,共20人

其他:

10人

具体劳动力组织及人员安排详见附表一:

眉山制梁场T梁生产分月劳动力计划表。

5桥梁预制施工工艺

5.1施工方法

预制桥梁时,在生产区内完成桥梁模板的清理组装、钢筋捆扎就位、混凝土灌注、预应力筋穿束及初张拉等工序后,将桥梁移到半成品梁存放区继续进行洒水养护,并进行终张拉、压浆(后张梁)、封端及桥面防水层和保护层等工序的施工。

待所有工序完成后,对成品梁进行全面检验,合格后方可移(吊)到成品梁存放区入库保管,直到桥梁出库。

桥梁出库时,利用专用桥梁平板,将成品梁发运沿线各架梁工地进行架设。

5.2关键技术

为满足列车的高速运行,对桥梁平顺性和耐久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如何确保梁体上拱度和桥梁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成为桥梁预制的关键控制项目。

5.2.1收缩、徐变引起上拱度控制

预应力桥梁张拉后上拱度过大,则会影响桥面系施工甚至影响线路标高。

施工中,往往因为配合比、施工龄期、弹性模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等原因,导致梁体张拉后跨中上拱过大。

甚至产生桥面铺装层开裂、桥面损毁等质量问题。

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

(1)采用品质稳定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火山灰等其它品种水泥。

(2)选用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及空隙率、吸水性、压缩性较小的坚硬骨料,依次优选玄武岩、石英岩、花岗岩、石灰岩,避免使用碎砂岩。

(3)掺加高效减水剂,控制水灰比不大于0.35;控制骨胶比,提高骨料对水泥收缩的约束作用。

(4)按设计计算的混凝土热工性能所得出的混凝土温度变形值及极限拉伸值,结合施工实践合理设置反拱。

(5)严格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强度和龄期。

(6)根据工期合理安排生产,保证在梁场存放30天以上,以释放混凝土的徐变。

(7)注意出梁后的自然养护,保证养护湿度,延长湿润养护的时间,提高后期强度、弹模和耐久性。

(8)建立台座和梁的拱度资料,定期观测分析,以便有效控制。

(9)通过检测梁体在预张、初张、终张后的拱度变化,调整预设的反拱值;初步预设反拱量:

32m梁:

45mm,24m梁:

20mm,同时在安装底模时考虑L/1000的混凝土预留压缩量。

5.2.2高性能混凝土控制

5.2.2.1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它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裂性能、胶砂护筋性能、胶砂耐腐蚀性能、胶砂耐磨性能以及抗碱骨料反应性能。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控制管理,以目标管理控制为主,抽查验证为辅。

用规范化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通过加强检测控制制度,抽检验证完善目标的管理措施,来实现和推进高性能混凝土目标管理的提高,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将会同设计、建设单位、监理等各方专家,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共同制定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技术标准。

在混凝土施工中,派专人负责记录混凝土的出机时间和出机坍落度、浇筑时间和浇筑时的坍落度、浇筑时气温与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养护过程,重点保证结构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与良好的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和混凝土硬化收缩过程中的约束拉应力及裂缝控制。

在梁体桥面板混凝土抹面压平时,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冰冻时期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糙环境下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的一定时间内,继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喷涂养护膜或防水膜,避免暴晒、风吹等),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

混凝土质量检验按规范实行全过程控制,确保各项检验结果均满足质量要求。

5.2.2.2控制保护层厚度及预应力管道位置

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

保护层垫块采用与梁体同等强度的混凝土块制作,垫块的尺寸和形状(呈锥形)必须满足保护层厚度和定位满足要求。

模板安装和灌筑混凝土前,派专人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保证垫块散布均匀,安装数量不少于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扎线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预应力管道采用定位钢筋网固定,其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5.2.2.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结构表层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控制。

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在整个潮湿养护过程中,根据混凝土温度与气温的差别及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速率。

养护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水的标准。

尽量减少梁体工作面大面积暴露,浇筑后立即用塑料薄膜或帆布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进行桥面板混凝土表面搓抹时,可暂时卷起塑料薄膜和帆布。

养护水的温度须与混凝土表面温度相适应,以防止开裂。

5.2.2.4控制梁体混凝土裂缝

A、原材料控制

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用量;粗骨料选用粒径均匀、级配良好、碱活性小、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等碎石;细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碱活性小、细度模数在2.3~3.0的洁净中砂;使用减水性好的外加剂。

B、施工控制

控制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防止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控制混凝土灌筑速度,并采用薄层连续均匀浇注,以避免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当混凝土强度不底于25Mpa,且能保证构件菱角完整,联结板根部、隔墙根部及梁面板腋部不开裂时,方可拆除侧模和端模,以免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梁体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洒凉水养护。

模板拆除后,在梁体混凝土表面喷刷混凝土保湿膜或及时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性裂缝。

T梁养护过程中对关键截面的测点温度实行严格控制。

在温度日差大的季节,严格控制混凝土升降温速度及梁体混凝土内外温差。

当周围大气温度低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15℃时,混凝土表面必须保温覆盖。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宜控制在10℃~30℃。

生产台座及存梁基础必须坚硬密实,避免桥梁在生产和存放过程中产生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模板设计中,验算模板刚度,避免在灌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

采用混凝土拉应力控制技术和预张拉工艺,避免梁体中出现裂纹,影响梁体的使用寿命。

T梁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支撑和吊点位置,避免产生较大的振动或荷载冲击。

C、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

定期及时对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进行检验评定和统计,逐步总结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的良好措施,确保梁体混凝土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5.3工艺要求

5.3.1总体技术措施

(1)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如需变更,按变更规定执行。

(2)工程施工时,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布署施工力量,在适宜施工季节全方位平行交叉作业,均衡施工。

(3)设立现场试验室,选调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配备齐全的试验检测设备和仪器,保证桥梁施工三大主材及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

(4)施工中注意雨情、水情、风情,避免出现施工安全及质量事故,注意作好防雨、防冻工作。

(5)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做好物资机械设备的供应计划,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6)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工期,合理、认真地做好预制场的建设,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7)编制详细的各单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细则及安全技术措施。

(8)各单项工程开始施工前,进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施工技术人员对作业工班进行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5.3.2材料技术要求

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应附有供应商提供的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进行严格检验、试验,确认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禁止边用边试验和先使用后试验。

(1)水泥

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大于8%;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碱含量不应超过0.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1.5%;其余性能应符合GB175-2007标准的规定。

A、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按规范取样试验,经试验室进行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的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B、水泥不得露天存放,堆放离墙不少于20cm,离地面高度不少于20cm,不同品种、不同批号的水泥要分别堆放。

水泥储存自出厂日期起,超过3个月或受潮时应重新鉴定试验。

C、水泥强度等级的采用,对T梁不低于52.5级,对预制场临时设施不低于32.5级。

(2)骨料

混凝土所选用的骨料要在试生产前进行成分分析及碱活性试验。

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和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盐反应的活性骨料。

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kg/m3。

其它性能应符合TB/T3054标准的规定。

所有进场的骨料应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标准要求。

A、细骨料

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中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01的规定。

不宜使用机制砂和山砂。

细骨料技术要求

规格

细度模数为2.3~3.0

含泥量(%)

≤2

泥块含量(%)

≤0.5

云母含量(%)

≤0.5

硫化物及酸硫盐含量(折算为SO3)(%)

≤0.5

轻物质含量(%)

≤0.5

有机物含理(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B、粗骨料

为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宜为5~20mm,其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粗骨料技术要求

粒径规格

宜为5~20mm,最大不超过25mm

含泥量(%)

≤0.5

泥块含量(%)

≤0.25

针状、片状颗粒含量(%)

≤8

硫化物及酸硫盐含量(折算为SO3)(%)

≤0.5

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抗压强度要求

不低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的2倍

(3)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采用经铁道部鉴定或符合GB8076-2008规定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严禁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剂和早强剂。

所掺外加剂性能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减水率不低于20%,硫酸钠含量不大于5%,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2%。

(4)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矿物活性掺合料应符合GB/T18736-2002的规定,其品种及数量由试验确定,施工中应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

(5)水

A、混凝土拌制和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2006的要求。

B、水中不应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等成分,污水,酸性大的水(PH值小于4.5)及含硫酸盐量(按SO4计)超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

C、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均可使用。

(6)混凝土

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为TB/T3043-2005,其拌和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7)钢绞线

预应力钢绞线性能应符合GB/T5224-2003标准规定,使用前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

A、钢绞线采用标准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公称直径允许偏差见表5.03,力学性能见表5.04。

B、钢绞线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

钢绞线直径允许偏差

钢绞线公称直径(mm)

直径允许偏差

(mm)

钢绞线公称截面积(mm)2

中心钢丝直径加大范围不小于(%)

每100m的钢绞线理论重量(kg)

15.2

-0.20~0.45

140.00

2.5

1101.00

钢绞线力学性能

公称直径

mm

强度等级

MPa

整根最大负荷载

kN

屈服负荷载

kN

伸长率

%

不小于

15.2

1860

260

234

3.5

C、应对进场钢绞线进行外观、尺寸检查,除直径不得超过规定允许公差外,其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也不得有机械损伤、死弯、气孔、锈迹、氧化皮等,允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