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680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士曾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

实行计时工资的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至80%~90%。

可见,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1]。

因此,如何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效绩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和特点

(一)、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

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

它是知识经济浪潮和知识管理革命兴起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是总的来说,知识型员工是从事脑力劳动,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和创造性的,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知识资本价值的一群人。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员工相比,有其特殊性:

1.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个人素质较高

知识型员工一般从高等教育学校毕业,拥有较高的学历,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个人素质较高。

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型员工求知欲强,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会主动学习新知识。

在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中,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3.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渴望成功

相对与一般的员工,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重视来自他人、社会的认可和评价,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

4.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雄厚的知识资本,能够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在工作中能够及时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

5.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工作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工作需要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工作难度和要求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6.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他们需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因此,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他们会选择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

三、影响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

要想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就先要了解他们的激励因素,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对策。

所谓激励因素,就是指能够满足员工需要,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充分、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因素,即用什么来激励知识型员工[3]。

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分析了中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工资报酬与奖励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薪酬需求层次。

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从事的工作不是一般员工可以胜任的,付出的脑力劳动多,承受的工作压力大,所以,较高的薪酬待遇才能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

如果企业的薪酬缺乏竞争力,势必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他们希望企业提供的岗位具有良好的个人成长空间,能够让他们在工作中大展拳脚,发挥自己的才干,因此,即使拿着丰厚的薪酬,要是个人的成长空间狭小,到后期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企业发展前景

由于企业发展前景的好坏,会影响知识型员工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因此,从长远利益角度看,他们会关心企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企业发展前景好,不一定能提供给员工很好的个人成长空间,但是发展前景差的企业,一定提供不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工作分配和薪酬的公平公正性

知识型员工从事工作除了赚取工资,还希望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然而很多企业会出现这种现象:

部分员工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而另一部分员工不被企业重视,工作时间无所事事。

这两种状况,会引来双方对企业的不满,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工作环境的好坏

知识型员工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创造性思维从事脑力劳动,不断形成知识成果,所以,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高,更需要一个拥有宽松氛围、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以方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如果工作环境差,会影响知识型员工的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锐减。

四、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

当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时,说明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时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即时发现并激励他们。

下面笔者在总结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时下流行的几个激励理论对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提出几条对策:

(一)、工作报酬多样化,增强激励效果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报酬要与绩效挂钩,给予优秀员工股票期权,分享企业利润。

对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员工,可以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给予其技术价值的承认;

对知识型管理方面的员工,则可以用管理入股的形式鼓励其工作积极性[4]。

企业还可以以带薪休假,奖励大件耐用消费品,企业出资旅游等特殊方式作为奖励。

(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

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1964)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效价)期望理论”。

该理论认为员工是否受到激励与“期望值”(即员工希望做一件事情时心理期望的价值大小)和“效价”(即他期望做的这件事情是否容易实现)这两个因素有关。

这一理论用公式表达为“激励=期望值×

效价”[5]。

因此,企业在给知识型员工分配任务时,应当将员工期望做的并且实现程度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分配给他们,做到人尽其才。

但是,有时候,即使员工有能力也会产生不想做该任务的念头,这时候需要企业利用外部的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把员工的低期望值提高为高期望值。

(三)、确保激励机制的公平性

无论是采取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要确保激励的公平性。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一旦感到不公平,他们的工作情绪就会下降,通过惰性、抱怨、离职等方式维持内心的公平感。

因此,企业要特别注意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公平性。

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有过失的员工酌情进行处罚,并且要对所有有贡献或有过失的员工采取同样的奖励或者惩罚。

这样,当员工感受到企业公平的激励机制时,他们会认为每个人的竞争机会都是平等的,从而工作积极性便会提高。

(四)、按需激励

实施有效的激励,必须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要,按需去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基本需求可以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

它们是由低到高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而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具备激励作用。

由此看来,企业首先要通过需要调查,了解清楚每个员工的真正需求,然后进行归纳,最后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知识型员一般工可以分为三大类:

1.年龄较大,收入较高的知识型员工

这类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的资格较老,地位较高,物质基础较丰厚,因此,单纯的物质激励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作用,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下属对自己的尊重以及成就感的需要。

因此在激励这类员工时,企业应分配给他们能够发挥他们领导能力工作,并让他们参与到企业高级管理工作中来。

2.追求高薪的知识型员工

这类知识型员工是比较现实的唯物主义者,由于社会生存压力大,买房买车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需要高薪的工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并且由于感受到较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他们也极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企业在激励这类员工时,要让他们看到加薪升职的希望,并且要在生活和精神上鼓励关心他们。

3.追求个人发展的知识型员工

这类知识型员工是有远大抱负的理想主义者,一般都比较年轻,暂时不受买车买房问题的困扰,他们更多的需要是学到更多的东西,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激励这类员工时,企业最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以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

当然,激励这类员工时,同样也需要结合薪资。

在按需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同时要注意员工需求的变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定理,人的下层需求满足了,他必然会寻求上层需求;

当上层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回到下层需求。

所以,企业要做好定期的员工需求调查,发现员工的需求变化,及时对激励措施做出调正。

(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他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员工的不满多和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即为保健因素,虽然它不像激励因素一样直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但是如果消极的保健因素存在,必然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使其工作效率低下。

知识型员工作为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群体,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能够给他们带来愉悦的心情,方便他们创造性的运用思维进行脑力劳动,所以,企业要给知识型员工提供一个拥有宽松氛围、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以方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六)、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不能把知识型员工看作是工作的机器,而应该把他们当成联系企业命运的人物。

因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员工。

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重视和尊重,他们便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企业。

五、小结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在经济地位中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要想取得良好效绩,在经济时代处于不败之地,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是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企业要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了解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来激励他们。

本文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出了六点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不过,要想更好的激励知识型员工,还是需要企业领导人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人力资源管理便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

运用科学的手段,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管理知识型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才能真正使企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星.浅议员工激励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07,33(32):

216.

[2]PeterFDrucker.TheChangingWorldoftheExecutive[Z].变动中的管理界.tr.王喜六.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1999:

110.

[3]李志,薛燕.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2):

118.

[4]邓国华,徐克安.我国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2002,1:

82.

[5]张锡民.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Z].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