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70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docx

第六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除了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以外,又在经济上加紧进行经济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后,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划分势力范围的目的已经达到。

中国虽然不是被某一国独占,但是更惨,基本上被列强瓜分殆尽,成为多国联合殖民地,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在国内,人民革命的呼声,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呼声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除了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之外,又在经济上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权利和扩大投资建厂,逐步控制和垄断了中国财政金融命脉。

帝国主义各国在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同时,互相之间又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中国的东北和西藏成为他们争夺的场所。

1900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并企图长期霸占,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为“黄俄罗斯”的野心(黄俄罗斯计划是要将中国东北并入沙俄版图,东北地区的主要居民----中国人是黄种人,而俄罗斯人是白种人,“黄俄罗斯”计划就是要将这块居住着众多黄种人的土地变成俄罗斯的一部分。

)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1904年2月,日本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

日、俄双方海、陆军全力进行厮杀,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1905年,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议和,并于同年9月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势力退出中国东三省,其所有在东三省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日俄战争结束。

日俄战争期间,英国于1903年12月发动对中国西藏的武装侵略。

8月英军攻占西藏,布达拉宫的许多珍贵文物被劫走,达赖喇嘛被迫逃往青海。

英国强迫西藏地方官员签订不平条约《拉萨条约》,妄图把西藏变成英国独占的势力范围。

由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清政府没有签订。

1906年4月,清政府屈服于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取得了在西藏的许多特权。

与此同时,长江流域也出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在华权益的紧张局面。

这种瓜分中国并实行军事压迫的紧张局势,到日俄战争结束才告缓和。

在军事压迫的同时,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还表现为对中国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

(二)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

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以华治华”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地位也已开始动摇。

为了应付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拉拢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摆脱困境,继续维持统治,慈禧太后就按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纲领,被迫实行起了新政,实施了1898年戊戌变法提出的大部分改革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清朝末年自上而下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1、改革官制。

1901年,清政府撤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

设立一些新的机构,如商部。

练兵处、巡警部、学部等。

(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裁撤一些旧衙门,如詹事府、通政司等。

但官制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也没能革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弊端,成为一纸空文。

2、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停止武科举,建军事学堂,按西方制度组建新军。

1901年,停止武科举(武举是古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的武科,目的是选拔军事人才。

由唐时武则天于公元702年开始推行,考试内容包括箭、弓、刀、石等。

以后宋、明等朝都有武举,至清末废除。

相对于文科考试,中武举者称为武举人,武举第一则称为武状元。

),筹建武备学堂,裁汰绿营和防勇,按照西方的制度组建新式军队。

(由于新军军官多选用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生,对士兵也要求具有某些文化知识,从而为革命知识分子的活动提供了条件,最终使“新军”称为一支反清力量,这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的。

3、改革教育。

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即:

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提倡出国留学。

(1905年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同时,成立学部,主管全国教育。

1906年彻底废除科举制。

随后,建立大量新式学堂。

自隋朝设立,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

据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到156万人)

4、奖励工商。

主要是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振兴工商业的有关立法,还公布了一些奖励兴办实业的条例和有关章程。

总的来说,清政府的“新政”,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规划,其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这不能不使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怀疑,也使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正如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天华所说:

“清政府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这些皮毛新政。

其实何曾行过?

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增加了几倍”。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随着帝国主义在我国经济侵略的深入,加速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发展高潮。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和组织程度有所加强,各地商会组织得到发展。

不过,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较多联系,而民族资产阶级下层又过于软弱唯上层人物马首是瞻,故民主革命的倡导者主要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一)孙中山和兴中会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革命斗争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酝酿和发展起来的。

在英才辈出的爱国志士中,孙中山最早选择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先,后因从事革命活动,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闻名于世。

他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

青少年时代,便在美国檀香山的美、英等西方国家开设的学校里读书。

1884年中法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产生了反清思想。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

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昏庸和无能,孙中山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为复兴祖国,他转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提出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随后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因消息泄露,起义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海外。

这次起义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已经同清政府彻底决裂,以武装起义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小团体的出现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许多进步的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本性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的关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觉醒的是知识分子。

1903年前后,在上海和东京这两个青年知识分子与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兴起了一个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革命书刊如雨后春笋涌现,预告了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将蓬勃发展。

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品中,影响最大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19页)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早年曾受改良思想影响,参与维新变法活动,后吸取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转变政治立场,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1903年,他在上海《苏报》上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革命书》,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康有为的“保皇”主张。

(此时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称为了保守的保皇派)

邹容,四川巴县人,留日学生。

1903年,他从日本回到上海,发表了脍炙人口的《革命军》,以满腔热情歌颂革命,歌颂民主,论述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陈天华,湖南新化人,留日学生。

1903年,写成《警世钟》和《猛回头》两本小册子,以通俗流畅的文字,较透彻地阐明了中国必须走民主革命的道理,并对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民族灾难作了深刻地揭露。

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步发展起来,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革命团体。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湖南的华兴会,由黄兴成立;江浙的光复会,由蔡元培成立;湖北的科学补习所等。

(三)蓬勃发展的反帝爱国运动

1903年以后,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领导的爱国运动兴起,是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1、1903年爆发的拒俄运动,抗议俄军拒不撤军的侵略罪行,留日学生甚至组织了“拒俄义勇队”,准备回国抗俄。

2、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抗议美帝国主义虐待华工、迫害华侨、拒不废除期满的限制华工条约。

3、1907年江浙两省人民开展了抵制英货运动。

4、1908年山东发生抵制德货运动,同年两广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与此同时,从1903年起,各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控制中国铁路、矿山的收回利权运动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

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等,显示了广大人民激昂的爱国热情,也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积极性。

但是爱国运动无不遭到清朝统治者的破坏和镇压,许多人通过爱国运动的实践,得出了要救亡必先推翻清朝统治的结论。

于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四)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革命团体的纷纷出现,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政党。

孙中山逐渐成为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革命力量联合的条件已经成熟。

孙中山进一步加强了在海外的革命思想宣传,并积极发展革命组织,扩大革命影响。

1905年夏,孙中山在日本积极联络各革命团体领导人,倡议成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便领导全国的革命运动。

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

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它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走向高潮。

同盟会通过了章程,推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

设同盟会总部在东京,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海外及国内各地设立支部。

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所谓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以“驱除靼虏,恢复中华”为主要内容。

即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孙中山批判了革命党内存在的片面的“反满”思想,指出“反满”实际就是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民族主义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大大加速了清王朝土崩瓦解的过程。

民权主义,以“建立民国”为基本内容。

是号召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孙中山反复强调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必要性,并将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结合起来,强调要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必须进行“政治革命”。

(第334页)

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为主要内容。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

主张核定全国的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享有。

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是,它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分封建的民主革命人物。

(第335页)

三、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保皇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特别是《民报》创刊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三民主义思想,扩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阵地,迅速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

这一切,使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十分惊慌,他们驳斥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企图阻止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维护其在思想界的权威地位。

对此,革命派予以了坚决回击,一场革命与改良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大论战拉开帷幕。

这场论战前后持续了两年,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喉舌《新民丛报》是双方论战的主要阵地。

论战主要是围绕“三民主义”进行的。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

是这次论战的中心。

革命派揭露了满族贵族实行民族统治政策的罪行,旗帜鲜明地提出只有用暴力推翻这个反动卖国的政府,中国才能独立富强走向进步。

改良派反对以暴力推翻青王朝的统治,认为“反满”与政治变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应当以政治变革为目标,而不应以“反满”为目标;并认为暴力革命势必引发内乱和招致帝国主义瓜分,最后导致亡国。

对此,革命派指出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只有通过革命,才是挽救民族危亡,避免列强瓜分的唯一途径。

2、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是这次论战的又一重点。

改良派一贯主张,政治改革只能循序渐进,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是必经阶段,不能越级。

君主立宪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其特点是国家元首是一位君主(皇帝、国王、大公等等,教皇有时也被看做是一个君主)。

这样君主的权利多少受到限制,有一些君主的权利被限制到仅仅作为国家的代表,而没有实际的权力,称为“虚位元首”——英国、日本、泰国等都是此类例子,但君主依然很受人民爱戴和尊重。

今天也依然有一些立宪的、拥有很大权利(比如组织或解散政府、指挥军队)的君主,例如位于中欧的列支敦士登;君主的权利被限制到仅仅作为国家的代表者,往往前身是走向“军国主义”之“帝国主义”却先胜后败之君主,例如:

1945年日本昭和天皇。

民主共和制,是指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

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多采用三权分立的形式把国家的权力分散,这样一来,不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等行为,民主共和制,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革命派用“取法乎上”批判改良派的“循序渐进”,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并认为中华民族有实行民主共和的能力,真诚地寄希望于革命,寄希望于人民,认为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在君主专制之后,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争论虽没有充分展开,但革命派还是认为土地应由全民所享有,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或“土地国有”,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论战的意义:

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

论争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

论战表明,革命派和改良派代表着同一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这个阶级在政治上的两翼:

左翼的革命派希望用革命阵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右翼的改良派希望不冒革命风险为自己争得较好的境地。

两派的分裂和对立,正是中国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表现。

(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其他革命活动

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武装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奋斗目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1906年12月,在湖南、江西交界的浏阳、醴陵、萍乡地区首先发动了大规模的萍浏醴起义。

这是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不久,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著名的还有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在经历了多次起义的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然坚持武装斗争。

1910年,孙中山、黄兴领导发动广州起义,率领起义军猛攻总督衙门,两广总督张鸣岐闻风潜逃。

起义失败后,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即“黄花岗起义”,这是影响最大的起义。

由于不能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忽视根据地的建设,在加上起义准备工作不周密,热中于军事冒险,这些起义先后都失败了。

在历次依靠会党发动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开始将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新军方面。

(三)群众性的反抗斗争

民主革命运动日益发展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清朝暴政的自发斗争也日益高涨。

抗捐抗税斗争。

20世纪头十年,因清政府推行“新政”及摊派赔款,激起民众抗捐抗税,风潮几乎遍及全国,其中尤以直隶广宗的景廷宾为首的抗捐斗争和广西十余州县的会党起义,山东曲诗文领导的抗捐抗税斗争势力最大,影响最广。

抢米风潮。

由于封建地主阶级和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农村经济的凋破,亿万农民赤贫化,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地主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民众生活极为苦难。

从1906年到1911年,几乎每年都有抢米风潮的发生,且遍及南北各地城镇乡村。

反洋教斗争。

《辛丑条约》订立后,外国传教士更加横行霸道,气焰嚣张,在浙江、湖北、江西、四川、河南、广东、福建、安徽、之隶、山东、山西、云南、西康等省都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激烈反抗,反洋教斗争仍然不断发生。

工人罢工。

伴随着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增加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增大。

在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大三重压迫下,工人阶级不断发动反抗。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但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与农民阶级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