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22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新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要点讲解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概念: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

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遥感(RS)技术的特点: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

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信息集成与分析: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

概念:

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

概念:

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

方式

实例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

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例题1】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

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够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据此完成

(1)~(3)题。

(1)如果用GIS来监测城市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城市中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掌握火灾地点、范围,分析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2)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或数据模型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度和纬度

(3)有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遥感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解析】

(1)由于在该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存储着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居民、工厂、商店的电话及地址、城市街道图、交通图、火险等级分布图、市区房屋结构以及各个消防支队的位置、消防栓的位置、水源位置等。

当接到火警电话,立即可以查出火灾位置,并迅速分析出可执行灭火任务的最近消防支队的位置和到达火灾地点的最佳路径;同时还可以根据火灾中燃烧物质的种类,提供适宜灭火的器材的建议。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功能的应用,根据数据库中的存储的相关信息,结合现场风向、风速等信息,迅速地绘制出火势可能,蔓延的范围。

如果有人被困高层楼房,则该系统可以调出该楼房分层分间的平面图,从而辅助确定灭火救人方案。

(2)传感器是遥感的关键装置,飞机、卫星等是搭载传感器的航天器,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

GIS技术的简要程序是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数据处理即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属性。

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值。

(3)遥感技术能够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实时、动态的观测,为人们防灾减灾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是其他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

遥感技术有飞机遥感和卫星遥悉,它可以对人们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监测,发挥年“千里眼”优势,目前在防灾减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案】

(1)D

(2)C(3)A

【例题2】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是()

A.火灾跟踪B.地震监测C.现场导航D.洪水淹没分析

【解析】全球定位技术是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在防灾减灾领域中广泛应用,如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方面,而对所提供的数据分析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完成的。

【答案】D

【例题3】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7月14日中午在福建省霞浦沿海登陆后,15日下午在江西西部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

16日~19日,江南南部和西部、华南、云贵高原等地的部分地区自东向西形成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据此回答

(1)~(3)题。

(1)7月14日10时左右,台风中心位于台湾海峡的甲地,此时福州和台北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东南风B.东南风、西北风C.西北风、东南风D.偏北风、偏西风

(2)台风登陆后可能()

A.风速减小,强度增大B.强度减弱,暴雨不减

C.风力增大,产生风暴潮D.受摩擦力影响,中心气流下沉

(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技术

【解析】

(1)台风中心位于台湾海峡的甲地时,福州在台风中心的西部为西北风,台北在台风中心的东部为东南风。

(2)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可能暴雨不减,如果有地形的阻档,或者有充足的水汽,暴雨可能增加。

(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

【答案】

(1)C

(2)B(3)A

【例题4】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

(1)一(3)题。

(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双选)

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双选)

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双选)

A.判断水体污染B.判断人口分布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解析】

(1)根据图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0.6~0.8微米左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而波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

(2)从图中信息可知,植物生长状况不同,其反射率不同,依此推理,树木生长状况不同,其反射率必然不同,运用遥感技术当然可以对其监测;作物亦属于植物,其生长状况亦可用遥感监测,根据其生长状况,就可以估计粮食产量。

而植物类型不同其生长状况相似,以及土壤类型不同,其干湿状况相似,生长在其上的植物生长状况相似,其反射率相近。

(3)水体污染与否,城市大气质量状况均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所以它们的反射率也不相同。

【答案】

(1)A、C

(2)C、D(3)A、C

【例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遥感技术重新测量,科学家提出:

长江变短了。

最近,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

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地位。

主持测量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

“尽管这一数字的变化对长江沿岸居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反映了人们对地球了解程度的加深,并有可能成为国家更新重要地理数据的参考。

材料二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比较严重。

国家利用飞机和卫星对该地区进行了遥感监控,获得了大量的遥感影像图,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

而且,在计算机中可对淹没面积按各种要求进行快速、准确的统计。

(1)材料一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哪种领域的应用?

()

A.海洋B.地质C.水文D.军事侦察

(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3)简述遥感技术在洪水灾害预报上的意义。

【解析】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站得高,看得远”,因此遥感感知的视野宽、范围大,而且受地理条件影响小。

无论是航空器还是航天器运行的速度都较快,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并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传输和信息处理,具有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

在对自然灾害的准确探测预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

(1)C

(2)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反映动态变化;③受地理条件限制少;④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3)遥感技术视野广阔,不受天气、地理条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它能迅速获得地物信息,为及早部署防汛抗洪争取了时间,在洪水灾害预报上有着重大意义。

【例题6】下列关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而建立的防汛指挥决策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服务子系统可以提供各类防汛相关信息的查询、监视、报警、报险的管理

B.洪水预报子系统可以用水文模型对洪水过程做出预报

C.淹没分析子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只能显示淹没范围,无法显示淹没过程

D.调度指挥子系统可以进行抢险最优路径分析

【解析】防洪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是GIS技术应用于减灾的例子。

它一般包括四个子系统:

信息服务子系统提供对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各类防汛相关信息的查询、监视、报警、报险的管理,还可以把救灾现象等及时融入信息服务系统;洪水预报子系统根据降雨量、水量等信息,绘制水文模型对洪水过程做出预报;淹没分析子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既能动态地显示淹没过程,又能显示淹没范围;调度指挥子系统根据预报模型、淹没模型和最佳路径分析模型的综合结果进行防汛会商,从而制定出防洪的具体指挥方案。

【答案】C

【例题7】下列有关在减灾防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

A.拯救生命优先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

B.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健康的心态

C.减灾防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

D.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解析】减灾防灾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

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个人的行为是否积极、合理,往往决定了我们在灾害中能否生存,因此减灾防灾是关系到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答案】C

【例题8】下图是我国某地区7月气温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地的温度范围,并简要说明造成气温差异的自然原因。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图中C处附近的地形类型是,简述形成这一地形的内、外力作用。

(3)分析图中B地区比E地区年太阳辐射少的原因。

(4)简述D地河流分布的特点。

(5)F地区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自然灾害是什么?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防御措施?

【解析】首先要根据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A为武夷山的一部分,B为四川盆地的一部分,C为渭河谷地(它的南部为秦岭),D为横断山区,E为青藏高原,F为江南丘陵。

然后根据相关知识解答上述问题。

【答案】

(1)A地气温大于24℃小于28℃,原因是A地为武夷山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B地大于28℃小于32℃,原因是B地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心,地势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2)平原(盆地)内力作用的表现为:

此地位于断层构造带附近,地壳下沉;外力作用表现为:

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3)E地为青藏高原,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高(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地为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多云雾和阴雨天气,日照时间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

(4)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F地为江南丘陵地区,水旱灾害(旱涝灾害)最严重。

措施:

大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调整种植结构,依靠科技加强对水稻品种的改良等。

【例题9】(2009山东文综)

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解析】以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危害。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

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答案:

(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要点讲解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

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

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近年出现专业救援队。

二、灾中应急

概念:

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1.主要目的:

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灾害应急的范围:

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3.“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

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4.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

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

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2.救济灾民的形式:

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防灾抗灾工作方针:

“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例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是()

A.沈阳B.哈尔滨C.重庆D.长沙

【解析】为了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我国已建立了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它们都处在交通便捷的地方,能在最姐的时间内到达附近地区,它们分别是天津、哈尔滨、沈阳、合IFS、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答案】C

【例题2】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

A.储备物资的种类B.储备救灾物资C.交通便捷程度D.储备物资的地点

【解析】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前者是救灾的物质基拙,后者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的时间二

【答案】B

【例题3】救灾应急预案()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

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答案】C

【例题4】关于灾中应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中应急是在灾害发生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B.灾中应急的范围较小,主要包括生命线工程的紧急防护措施

C.保护生命线工程可以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的畅通,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D.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电、水坝、供气、输油等

【解析】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灾中应急的范围广泛,包括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易燃易爆的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次生灾害源等进行检查加固等。

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

水坝、堤岸等属于次生灾害源。

【答案】C

【例题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名称。

A,B,C,D,E。

(2)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二是。

前者是救

灾的,后者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

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

(3)F地是(城市),经过该城市的主要铁路线有。

G地是

(城市),该市附近有著名的水利工程——。

(4)我国设立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原因是。

(5)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汉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救灾物资可以从储备基地送达。

【解析】为了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我国已建有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它们是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它们都处于交通便捷的地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附近灾区。

【答案】

(1)哈尔滨天津长沙西安南宁

(2)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物质基础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储备救灾物资(3)郑州京广线陇海线成都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4)提高灾害应急能力(5)G(或成都)

【例题6】下列有关我国防灾减灾的基本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

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

【解析】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防灾减灾模式是:

对付交害应当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

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

【答案】B

【例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刚进入2008年,一场雪灾冻裂了中国南方大地,缺油缺煤缺电,几十万人困在路上,成千上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亿万计,大雪无情人有情,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

(1)本次南方雪灾与气候异常有关,与厄尔尼诺造成暖冬相反,这次雪灾与效应造成寒冷有关。

(2)在该次救援中,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

(3)根据实际情况试制定雪灾应急措施。

【解析】根据题目知,南方雪灾与天气异常寒冷有关,应是拉尼娜现象。

交通应急能力是救灾中最关键的一环,涉及到救灾物资和救灾人员能否及时顺利到达。

面对雪灾,应启动紧急预案,保障道路畅通,供电恢复,疏散旅客。

【答案】

(1)拉尼娜

(2)交通通行能力恢复(3)①启动紧急预案;②调拨防冻物资;③调集军队铲除道路积雪(冰);④调运电、煤;⑤疏散旅客,保证安全。

【例题8】读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表示的是应急预案中的、、。

(2)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一旦发生灾害,应。

(3)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

对于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4)有无应急预案结果大不相同,若无应急预案会使灾区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如。

有应急预案,伤员会得到及时救治,灾民得到很好安置,如。

【解析】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一旦发生灾害,应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救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对于不可准确预报的突发性灾害,应急方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答案】

(1)应急机构职责应急救助准备灾害评估准备

(2)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不可准确预测(4)唐山地震甘肃天祝一景泰地震

【例题9】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

试分别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大多数为山地。

A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是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泥石流的发生与洪水有一定联系,所以分析时应该从降水的多少入手,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亚欧两洲而言比较少。

B地由于地处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

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泥石流发生时会冲毁道路、埋没村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影响。

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泥石流产生的危害。

【答案】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措施:

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要点讲解

【例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