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7440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14+Word版含答案

学案14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1)1957年以后,“左”倾思想日益严重,政治生活开始出现不正常情况。

(2)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形成。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公开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砸烂公检法”,使全国处于严重混乱状态。

(2)1969年11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共和国历史上重大冤案。

(3)“全面夺权”运动,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

[易混易错]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思维点拨]

“文件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探究点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材料 在中南海红卫兵批斗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大会上,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这掷地有声的话在那动乱的年代显得苍白无力。

思考 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

答案 

(1)“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保障。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

知识点二 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

1.历史条件

(1)“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历史教训。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作为法制建设的方针。

2.重建

(1)1978年,通过了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恢复了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

(2)1982年,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了设立国家主席的规定;加强了地方政权的建设,撤销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设立乡政府;扩大了基层的民主。

3.完善

(1)人大: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2)政协: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

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概念辨析]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

“人治”的政治基础是个人专断与独裁,“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人治”在决策政策上表现为随意性、多变性、不稳定性;“法治”则表现为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从体现的原则上看,“人治”体现不平等性,“法治”体现平等性。

[图解识记]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思维点拨]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人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

二者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探究点 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及原因

材料

   图一 刘少奇追悼大会 图二 新中国法律汇编图三 法律下乡

思考 

(1)结合图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有何意义?

(2)概括说明新时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①图一表明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法制建设方面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加快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图二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善,说明新时期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③图三反映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普及群众的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2)原因:

①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完成了各方面拨乱反正,为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③“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知识点三 政府职能的转变

1.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政企不分,市场基本上被排除在经济活动之外,经济建设受影响。

2.机构改革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多次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2)1998年,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力度空前。

3.意义:

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发展形势。

[辨析比较]

我国基层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的根本不同

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

基层民主制度规定年满18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与古代雅典民主制又不同,古代雅典民主仅仅是对成年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

[历史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果断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实现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探究点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

材料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思考 

(1)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

(2)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

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创新之处: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普遍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课堂小结

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答案 A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A项正确。

其余选项说法错误。

2.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反映了民主法制遭到破坏,“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反映出民主机构受到摧残。

3.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立法工作

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 A

解析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

5.下面这幅漫画讽刺了个别官员违背了中国当下的哪项民主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解析 从漫画中村民要求“村委会选举”“镇领导”在“村干部”之上等信息可知个别官员干涉村委会选举,这违背了村民自治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法制、人治是对立的……“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指出材料一中“法治”的本质,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的民主政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答案 

(1)本质:

人民主权(答人民当家做主也可)。

落实: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

(2)思想:

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

实践:

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宪法。

(3)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解析 第

(1)问根据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民主政治建设事件概括。

(2)问抓住材料的中心语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进行概括,同时明确时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国家加强法制建设的相关实践活动。

第(3)问综合以上信息分阶段归纳。

[学业达标]

1.下图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

图示情景发生在(  )

A.新中国建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C

解析 注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革命委员会”,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的机构,故选C项。

2.“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

这些现象说明(  )

A.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取得进展

B.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缺失

C.当时阶级斗争是社会最主要矛盾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亟待健全

答案 D

解析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得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公民个人尊严、公民合法权利等被肆意践踏,A项错误;以1954年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没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问题,C项错误。

3.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

比如:

“大跃进”时期,许多人起名叫“超英”“卫星”“红旗”等。

依此类推,与“卫红”“卫东”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

C.“文化大革命”D.解放战争

答案 C

解析 “卫红”“卫东”等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色名字,是保卫红色政权、保卫毛泽东之意,故选C项。

4.面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情况,我们从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是(  )

A.健全民主与法制B.努力解放思想

C.贯彻“双百”方针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答案 A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主要是健全民主与法制。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是(  )

A.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B.主张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C.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D.主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答案 A

解析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只有A项。

6.“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此“隆中三策”被提炼为党的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D.1954年一届人大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内容,联系材料中“停止批邓”“冤案一理”“生产狠狠抓”等信息,得出这应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故选B项。

7.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是法制。

8.自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现行有效的法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这表明(  )

A.1982年之前全国人大没有制定法律

B.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系统化

D.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答案 C

解析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表明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我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

9.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

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

答案 D

解析 由信息“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可知这是村民当家做主选举村干部的一种民主形式,故选D项。

10.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

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

这表明村民选举(  )

A.开辟了直接选拔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B

解析 村级民主选举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一直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排除C、D两项。

城镇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比农村直选开始得早,故A项错误。

[能力提升]

11.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

“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

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四十年前”的提示可知,指的是“文化大革命”运动,而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左”倾错误,故选C项。

12.下表是历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一届全国人大1954~1958年

二届全国人大1959~1963年

三届全国人大1964~1975年

四届全国人大1975~1977年

五届全国人大1978~1982年

5

4

1

1

5

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第五届全国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 C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为三届、四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少,其历史背景为“左”倾错误的干扰。

13.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答案 B

解析 A项本身表述错误,C项内容与材料无关,D项完全与题干材料相反,只有B项分析正确。

14.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有评论家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

这位评论家认为(  )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答案 B

解析 审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评论家的话,他认为“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表明他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渐进过程。

15.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谐音,戏称为“围脖”。

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

有人说:

“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 D

解析 参政的积极性能否提高在于民主建设程度,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途径有多种方式,比如信件、交谈等;科技发展推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民主进程,但不能说是直接起推动作用,故A、B、C三项表述错误。

题干中的观点夸大了现代科技的作用,并未看到问题的本质,故D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

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

“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说:

“只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 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两例“过去我们都不足”的表现并简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表现。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答案 

(1)表现:

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公民人身遭到迫害;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等。

发展表现:

平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2)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

(3)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解析 第

(1)问中的表现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发展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文化大革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

第(3)问要从前提和保障两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