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77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六调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六调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8分)

一、基础知识(共11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B.这款智能电视,机身采取超窄边设计,以银色为主色调,再配以月牙形底座,两者交相辉映,彰显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C.十八大提出,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

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扶正祛邪,才能传递出正能量,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D.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在航天航空、深海探索等领域都取得了经天纬地的历史性进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演时,铁花飞舞,鞭炮齐上鸣锣开道,气势极其恢弘壮观。

12名打铁花者一棒接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紧跟而来.,棒棒相连。

B.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c.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D.殊不知黄药师一生纵横天下,对当时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因此在江湖中获得了一个“邪”字的名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少君的诗洁的笔墨把主客融合的基本感受表现出来,却产生余味悠长的效果,因此被誉为“空灵诗人”。

B.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经济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将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C.李克强欢迎莫迪正式访华,并表示,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边关系发展事关两国25亿人民幸福的福祉,事关地区和世界发展繁荣。

D.针对近期C平台附近新发现渗漏点的问题,康菲公司表示新溢油点的溢出物只是从海床浅层渗漏出来的油气混合物。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现这个问题。

.

④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种高帽子、空头大话。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1页(共8页}

⑤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特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⑥发现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A.②⑥①(3)④⑤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⑥③OXEXDD.②③⑥④⑤①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8分,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

《尚书.说命》记载: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可知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

盐主咸,梅主酸。

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实”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花”来欣赏。

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

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

南宋彭克一人竞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

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

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

宋卢梅坡《雪梅》曰: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

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

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

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

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

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古”即是“雅”,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的“清香'吕居仁《蜡梅》说:

“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

”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

北宋林逋可谓写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横斜”几乎成了梅的代名词。

他还有两联诗写梅花的姿也同样有名,一联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另一联是“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将梅树特有的姿态——老干、疏影、横枝写得入木三分。

树枝横斜自如,花期没有树叶,花朵干瘦色淡,这是上苍赋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相比。

有人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

混淆了桃李与梅花的界限。

对此,苏东坡给予严厉的驳斥,认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

香能暗乎?

繁秣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

”结论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担耳”,从而维护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韵。

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从韵到格,就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

“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梅》)陆游将梅花化为封建社会士人尊奉的清高守节的典型,作为物的梅花被彻底地虚化了,它完全变成了诗人申诉理想人格的一种符号和载体,因此清人潘德舆盛赞陆游的梅花诗“实能为此花写出性情气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诗的神韵。

.(节选自《梅花诗话》,有删改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2页(共8页)

5.下

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化中,国人对“梅”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其实用价值到注重其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B.“梅”在魏晋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实,供食用、调味、制酱、酿酒、人药,而不用于供人们,欣赏花形。

C.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梅花的审美价值,进而创造了新的诗歌种类——咏梅诗。

D.即使在南宋咏梅花诗盛行之时,文人们依然注重梅花的实用价值,认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梅花色淡,“雪”^清、白、寒的特色,因而诗人们在咏梅诗中将“梅”与“雪”结合吟咏,构成梅花“骨清”“香寒”“质淡”的特质。

B.梅花的香气以“清香”“冷淡”见长,与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赏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咏梅诗中除了写干瘦色淡的花朵,主要是描绘梅树的枝干,且以横斜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

D.陆游的《梅》将梅花与伯夷、叔齐相联系

,赋予梅花封建社会士人清髙守节的特征,从而将梅花的品性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写梅的诗梅的果实而不专门歌咏其形;咏梅诗盛行后,为了避免落人“俗客”之流,文人们纷纷展现梅花“清香”“冷淡”的香气特征。

B.针对某些混淆桃李与梅花界限的观点,苏轼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由此可见在苏轼的审美观中桃李是无法与梅花相比的。

C.中国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致,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征,常常用“月黄昏”“水清浅”等意境来烘托强化。

D.梅以韵胜,以格高。

相比之下,林逋所重,在其韵,通过描画梅的外在特征写出梅的清神逸韵;陆游所重,在其格,突出梅花的清风亮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的有机融合。

其创作目的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

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任意挥洒。

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象的实写,超脱而浑厚。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构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中国画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

笔不滞于物,乃留有余地,抒写画家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中国画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而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进入灵虚妙境。

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则成为中国画第二特色。

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个境界层次。

中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

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曾说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

具其彩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3页(共8页)

色,则失其笔法。

”中国画作者远超画境,俯瞰自然,在画境里不易寻得画家的立场,但画家的人格、个性完全融化潜隐在全画的意境里,尤表现在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

中国画趋向抽象的笔墨,轻烟淡彩,虚灵如梦,洗净铅华,超脱绚丽耀彩的色相,却违背了“画是眼睛的艺术”之原始意义。

“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

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画成显著,宋、元大画家皆时时不忘以“自然”为师,于造化氤氳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

近代画家如石涛,亦游遍山川奇境,运奇姿纵横的笔墨,写神会目睹的妙景,真气远出,妙造自然。

画家任伯年,则更能以花卉翎毛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为近代稀有的色彩画家,令人反省绘画原来的使命。

然而,除此之外的画家则颇多地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目无真景,手无笔法,既缺绚丽灿烂的光色以与西画争胜,又遗失了古人雄浑流丽的笔墨能力。

艺术本当与文化生命同向前进;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更须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表达出时代的精神。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8.下列对“中国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将建筑的形线美•、会系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融为一体,不重机械的写实,与其出发点并不一致。

B.中国画超脱个体形象的刻画和艳丽的色彩,关注全幅画的节奏生命,抒发画家胸中的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C.中国画用浓淡的笔墨、交错的点线溶解万象,飞动的物象和“空白”处处交融,流动虚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D.中国画引书法和诗心、诗境入画,以书法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书法是中国画的骨干诗歌是中国画的灵魂。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笔笔灵未#留在具体物象的描摹上,具有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而又用实笔为物传神,所以说中国画是虚实结合的。

B.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指出了中国画容易陷入的误区,实际上强调了中国画中骨气、笔法的重要性。

C

.近代少有的色彩画家任伯年不忘绘画原来的使命,能用具体的物象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画作让人耳目一新。

D.宋、元大画家能以“自然”为师,在造化氤氲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注重运用笔法捕捉物以表现生命动向,其注重趋向抽象笔墨,因此“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

.-

B.虽然在中国画中很难找到画家的立场,但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隐藏着画家的人格、个性,由此可见,中国画与画家是物我融合的。

C.近代以来,除了极少数画家外,诸多画家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致使中国画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无法与西画抗衡。

D.中国画不但要恢复传统笔法,更应致力于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表达时代精神,所以说中国画任重而道远。

离三六调卷•语文第4页(共8页)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19分)

赵璜,字廷实。

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

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

出为济南知府。

猾吏舞文,积岁为蠹。

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汉庶人①牧场久等于官,募民佃。

.德王府奏€之,璜勘还之民。

’阅七年,政绩大著。

正德初,摧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芈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

瑾诛,复职。

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寻调山东。

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

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

嘉靖元年进尚书。

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

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帝即报许。

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

磺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

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磺持之。

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

璜言:

“二臣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

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

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

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

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

璜有干多智虑。

事黎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

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

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

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

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

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甸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璜择愿民教之律令愿:

质朴,恭谨

B.汉庶又牧场久籍于官籍:

登记

C.刘瑾恶璜,半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坐:

判处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浸:

逐渐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B.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C.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D.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I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年崢的一项是()(3分)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

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

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

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5页(共8页)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

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卷(主观题共112分)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5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11分)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千。

脱箨

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

竹笋的壳皮。

15.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作简要的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名句名篇默写。

(共6分,每空1分)

(1)苏轼《赤壁赋》中常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的名句是:

(2)荀子《劝学》

中表现君子经常反省自己,就会有良好效果的句子是:

(3)《诗经•氓》中“________、”两句是弃妇自诉在夫家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翻译奇人许渊冲

邓郁

“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奖,王希季是70年代长征一号火箭首射成功。

我是2014年才得奖,比振宁晚了五十(多)年啊!

”93岁的许渊冲鹤发白眉,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讲到畅快处,还会把袖口往上撸。

8月22日,中国翻译协会在外文局礼堂为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最高荣誉“北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6页(共8页}

 

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

作为和傅雷、钱钟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出版了120多本译作,翻译了《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

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

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

“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

许渊冲是翻译界的“少数派”。

多年来,翻译界强调译文要忠实原文。

他的翻译却不拘泥于原作,讲求再创造。

他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

这种“优势论”也成为了他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诟病的一点。

陆谷孙、王佐良、许钧等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率性、张扬的个性,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

不少人读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既觉得痛快,又感叹此人毫不自谦。

他重视感情,又难说谙熟“人情”。

可谓“狂作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

虽然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在中国诗词的翻译成就上,许渊冲早已得到国内外公认。

自1980年起,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译为英法韵文。

已故宾州大学教授顾毓琦赞誉许译:

“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

但他的成功,却是从挨批斗开始的。

1958年,许渊冲被打成右派。

一次在烈日下挨斗,又热又累。

他忽然想起毛泽东《沁园春.雪》,就默默在心里试着将其译成英文。

“说来也怪,我一译诗,什么热、累、批、斗全都没了,眼里看到的仿佛只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心里想到的只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等我把词译完,批斗会也结束了。

在回忆录中,许渊冲更是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北联大。

那时候的联大可谓大师云集。

闻一多讲《诗经》,刘文典讲《史通》,罗庸讲唐诗,蒲江青讲宋词,萧乾谈“创作与译诗”,卞之琳谈“写诗与译诗”.…这些都奠定了许渊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根基。

而他毕生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准则,则来自于朱光潜和钱钟书的影响。

受朱光潜的熏陶,他奠定了诗译的理论基础:

不但要写景,还要传情;不仅存义,而且存音。

他屡次写信向钱钟书请教诗词翻译中的问题,后者都不吝回信点拨,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

北大畅春园的许家,一套70平米的简陋居室。

其中最惹眼的陈设,莫过于满满当当的书架。

那座透明的“北极光”奖杯即被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比起奖杯,许渊冲更亲近的是书桌上的绿格白底稿纸、放大镜,和一台看不出年代的长城台式电脑。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

如今他的作息如钟表一样规律:

早9点到阳台做操,早饭后翻译《莎士比亚集》,午睡后看看报纸,晚7点收看《新闻联播》,饭后接着翻译,直到深夜。

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

晚年的许渊冲爱读《参考消息》,常看《海峡两岸》。

早年在西南联大受到的自由民主思想熏陶,现在被包裹在一颗农烈的爱国心里。

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愿望。

他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

”许渊冲已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正如朱

自清的旧诗所云: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节选自2014年第9期《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

高三六调卷•语文第7页(共8页)

人。

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北极光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②杨振宁、王希季都是许渊冲西南联大时期的同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许渊冲的“优势论”在翻译界备受质疑和垢病,这也使得他的翻译成就直达2014年获“北极光奖”才被认可,可谓大器晚成的代表。

B.许渊冲引用杨振宁的话“我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既表明了对杨振宁观点的赞同,也表现了他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许渊冲把“北极光”奖杯搁在书架的最上层,不踮着脚,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可见,许渊冲并不在乎这个奖,更关心他的翻译事业。

D.许渊冲翻译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西南联大老师们的影响。

他曾屡次向钱钟书当面请教翻译问题,后者更是悉心点拨,给了他无穷的动力。

E.“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

翻译家许钧的话说明他虽公开和许渊冲唱过反调,但并不影响他对许渊冲的认可。

(2)与他相伴了半个世纪的夫人照君则对我说:

“许先生,是一个奇人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许渊冲“奇”在何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渊冲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成功的原因。

(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援引朱自清的诗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评价年过九旬的许渊冲。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

有人说,诺贝尔奖离安徽蚌埠很近,因为诺贝

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称得上是“蚌埠女婿”,因为他的夫人吉娜,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蚌埠人。

吉娜小学就读于蚌埠大庆路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蚌埠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为此,网上图片显示,蚌

埠某中学还通过该校电子屏,打出了“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字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