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93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2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题号

1

2

3

4

5

5-1

6

7

8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权威刊物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所有元素中,铁的原子核是最稳定的,因此,铁在一些大而重的红热巨星的核心堆积……结果,在宇宙的重元素中铁是相当丰富的,在地球上铁也是丰富的。

”对该段文字的正确理解是(  )

A.铁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铁的化合物性质很稳定

C.铁的氧化物很稳定

D.铁元素很难因发生核聚变而变成其他元素

解析:

根据常识,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可知铁化学性质活泼,A错误;铁的化合物如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等性质有的较活泼,B、C错误;存在于宇宙中的和地球上的铁并不一定是单质铁,且铁原子核稳定,化合态铁难以聚变,D正确。

答案:

D

2.用铁制较纯净的氧化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解析: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反应时间长,而且制得的氧化铁含有结晶水,A错误;B、D项中都涉及了有毒物质的使用和生成,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易判断C项合理。

答案:

C

3.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体为“蓝色固体”

解析:

过量的铁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得到的是硝酸亚铁,不会出现血红色,所以A错;氢氧化亚铁很容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边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的话很容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所以B错;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Cu(OH)2沉淀,加热后过滤,滤纸上留有的是CuO,CuO为黑色固体,所以D错。

答案:

C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

2Fe3++Fe===3Fe2+

B.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OH-+CO2===CaCO3↓+H2O

C.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

Fe3++Cu===Fe2++Cu2+

D.氧化亚铁加入稀硝酸:

FeO+2H+===Fe2++H2O

                     

解析:

Fe3+能氧化Fe,发生归中反应,A正确;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生成Ca(HCO3)2,B错误;电荷不守恒,C错误;HNO3将Fe2+氧化成Fe3+,D错误。

答案:

A

5.已知某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混合液100mL中,各阳离子浓度相等,硫酸根离子总浓度是6mol·L-1,此溶液中还可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  )

A.11.2gB.16.8gC.33.6gD.5.6g

解析:

设阳离子浓度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得出,x+2x+3x=6mol/L×2,x=2mol/L;n(H2SO4)=n[Fe2(SO4)3]=

=1mol/L;由反应方程式H2SO4+Fe===FeSO4+H2↑和Fe2(SO4)3+Fe===3FeSO4可知:

等物质的量的硫酸或硫酸铁消耗等量的Fe,故还可以溶解Fe的物质的量为:

n(Fe)=2×0.1L×1mol/L=0.2mol,m(Fe)=0.2mol×56g/mol=11.2g。

答案:

A

5-1.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

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B.3

5C.34D.4

3

解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

设溶液的体积为1L,生成的n(Fe2+)=2a,则消耗的n(Fe3+)=2a,生成的n(Cu2+)=a,因此反应后溶液中n(Fe3+)=0.1mol-2a,所以有关系式:

(0.1mol-2a)2a=2

3,得出a=0.03mol。

溶液中n(Cu2+)=0.03mol,反应后溶液中n(Fe3+)=(0.1-2×0.03)mol=0.04mol,故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

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B.一定条件下铁和O2、H2O反应的产物均为Fe3O4

C.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D.过量的铁片与冷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4HNO3(浓)===Fe(NO3)2+2NO2↑+2H2O

解析:

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是否含有Cl-无法确定,A错误;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B正确;铁的氧化产物为Fe2+,C错误;铁片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D错误。

答案:

B

二、双项选择题

7.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

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I->Br->Fe2+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

n(Fe2+)n(I-)

n(Br-)=21

3

解析:

因为还原性I->Fe2+>Br-,所以通入的Cl2先与I-反应,随后与Fe2+反应,最后与Br-反应;从图上可看出,n(I-)=2mol,n(Fe2+)=4mol,n(Br-)=6mol。

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当通入2molCl2时,I-消耗1molCl2,剩余的1molCl2与Fe2+反应,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故选A、B两项。

答案:

AB

8.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可能含有Mg2+

解析:

说明含Fe3+,但不排除Fe2+的存在,A错误;也可能含SO

等还原性离子,B错误;红褐色沉淀只能是Fe(OH)3,而且是直接看到的红褐色沉淀,C正确;Fe(OH)2和Mg(OH)2均是白色,但是Fe(OH)2会被氧化为Fe(OH)3,红褐色掩盖白色,D正确。

答案:

CD

三、非选择题

9.(2013·北京卷)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MnO

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

Fe2++

________===

Mn2++

Fe3++

________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

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一定条件下,MnO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①向Ⅲ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Ⅳ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注意写成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2)反应中MnO

→Mn2+,Fe2+→Fe3+,MnO

系数为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2+系数为:

=5,由元素守恒可知,Fe3+系数为5,由电荷守恒可知,有H+参加反应,其系数为8,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有H2O生成,其系数为4,方程式配平为:

MnO

+5Fe2++8H+===Mn2++5Fe3++4H2O;(3)滤液中含有Fe2+,由表中数据可知,Fe(OH)2开始沉淀的pH大于Al(OH)3完全沉淀的pH值,而Fe(OH)3完全沉淀的pH值小于Al(OH)3开始沉淀的pH值,pH值约为3时,Al3+、Fe2+不能沉淀,步骤Ⅱ是将Fe2+氧化为Fe3+,调节pH值使铁完全沉淀;(4)①MnO2能将HCl氧化为Cl2,若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②Ⅲ的上层液呈紫红色,MnO

过量,加入MnSO4,MnO

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从而可除去过量的MnO

答案:

(1)Al2O3+6H+===2Al3++3H2O

(2)5 8 H+ 5 4 H2O

(3)pH约为3时,Fe2+和Al3+不能形成沉淀,将Fe2+氧化为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4)①生成黄绿色气体 ②除去过量的MnO

 

10.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用上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

(2)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他们计划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在下表中填写滴加KSCN溶液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与解释(可以不填满)。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可能①

可能②

(3)将反应后固体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充分溶解,可选用________试剂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a.Cl2和KSCN溶液b.NaOH溶液

c.KMnO4溶液d.Na2SO3溶液

解析:

(1)要证明Fe与水蒸气反应,只要证明生成了H2就能说明,由实验装置和H2的检验方法可用点燃法观察是否有爆鸣声;

(2)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和Fe3O4,在溶于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Fe+2H+===Fe2++H2↑,Fe3O4+8H+===2Fe3++Fe2++4H2O,Fe+2Fe3+===3Fe2+。

由于混合物中Fe的量不确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Fe较少,溶于酸后Fe3+有剩余,二是Fe较多,Fe3+完全被Fe还原为Fe2+。

所以滤液中加KSCN溶液,可能变红也可能溶液为浅绿色;(3)因为溶液中可能含有Fe3+,a、b试剂均不合适,可利用Fe2+的还原性,用紫色氧化剂KMnO4溶液还原褪色,进而证明。

答案:

(1)肥皂泡破裂,有爆鸣声。

(2)①溶液变为红色 混合物中含有+3价Fe,因为Fe3+遇KSCN变红色;②溶液为浅绿色 反应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3价Fe,也可能不含有+3价Fe。

因为若铁剩余较多,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

(3)c

11.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

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

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

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________。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写出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利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

取9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9.4g,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

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6.0

7.5

1.4

沉淀完全pH

13

14

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NaOH D.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1为________,试剂2为________。

(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如果溶液中存在Fe3+,加入KSCN溶液后会变红;

(2)如果假设3成立,生成的Cu将Fe3+还原,也可能有此现象;(3)不变红说明假设1不成立,没有固体存在说明假设2不成立,只能是假设3,Fe3+和生成的Cu恰好完全反应;(5)根据方案将Fe2+氧化为Fe3+,再利用Fe3+和Cu2+生成沉淀时pH不同,将Fe3+除去。

答案:

(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2)不合理 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2SO4后产生的Fe3+与Cu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可以不变红色

(3)Fe2O3和Cu2O 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4)40%

(5)①B D ②Fe(OH)3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

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方法一:

(1)稀硫酸、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

方法二:

(1)稀硫酸、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