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062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点符号的使用.docx

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知识图解

分    类

符   号

说  明

 

 

 

点号

句号

       。

 

  句末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语气。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问号

       ?

叹号

       !

逗号

       ,

 

  句内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顿号

       、

分号

       ;

冒号

       :

 

 

 

 

标号

引号

  “ ”‘ ’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括号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

      ……

着重号

        .

 

连接号

 

      — ~

间隔号

        ·

书名号

  <   >《   》

专名号

             

二、考点诠释

1、考查内容

  《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要求是:

能够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中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为:

①能直接给句子加标点;②能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③分析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④按要求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常考的标点符号有句末符号(问号、句号、感叹号)、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标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括号、着重号、间隔号等)。

中考考查的重点是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试题的难点往往在于标点符号易混处标号、点号连用的处理,标点符号试题的特点是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2、考查形式

  此考点常见的考试题型有三种:

一是客观选择题型,要求考生对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做出判断,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这是此考点最常见的题型;二是标注题,为试题提供的语言材料加注标点符号或对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进行辨识并加以修改;三是分析表达式,主要考查标点符号在具体的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3、考向预测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各地对本考点的考查,尤其是直接考查的越来越少。

有不少省市将这一考点的考查融入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题型也逐步由选择题向主观开放性题型过渡。

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根据本地市(省)的中考命题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三、复习指要

对于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复习,一定要坚持“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明确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提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它的意思就模糊不清,甚至变得跟原意相反;加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把标点符号加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可见,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而应当服从于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做笔记、写文章时,一定要先明确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再添加与之匹配的标点符号;我们在判断他人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时,也要把认真揣摩文句的意思放在前面。

切不可把标点符号孤立起来对待。

另外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出自名人之手,又经过编写人员的精心校正,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是较为规范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我们阅读这些文章时,如果在品味句子的含义、揣摩句子的语气的基础上,关注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那么我们就能不断有所领悟。

同时我们在做笔记、写文章时,一定不能马马虎虎,任意标点,而应仔细斟酌,尽量使所用的标点符号正确无误。

既善于学习,又认真实践,一定会迅速提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同时还应根据标点符号的分类,进行整理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使用。

四、知识清单

                        清单一 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

㈠点号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种种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其中顿号、逗号和分号是表示句中停顿的符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是表示句末停顿的符号。

同时,感叹号和问号又分别有表示感叹和疑问的特性,所以它们又兼属标号。

大多数情况下,把它们列属点号之中。

1、顿号

【符号功能】表示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较小的停顿。

【用法示例】①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②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③祖国啊,您伟大,富强。

【特别提示】①并列成分可用顿号,但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②如果句中只有两个词语并列,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与”等来连接。

③如果句中是多个词语并列,前几项之间用顿号隔开,而最后两个词语要用词语“和”“与”等来连接。

④为了使并列的成分更突出、更显著,往往改用顿号为逗号,常用于谓语之间的并列。

2、逗号

【符号功能】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用法示例】

⑴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

如:

①泰山,古称岱宗。

②像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每个青年的光荣使命。

  ⑵用在需要强调的状语后面,后置定语的前面。

  ①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②她手里拿着一个碗,空的。

⑶用在感叹语气不强的感叹词后面。

如:

哦,你还认为自己没错。

⑷用在复句的分句之间。

如:

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特别提示】主谓倒装的谓语之后也用逗号。

如:

再见了,伟大的祖国!

3、分号

【符号功能】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用法示例】①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②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③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

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特别提示】顿号、逗号和分号均是句中符号,其中顿号的停顿时间最短,主要用与句中并列词语或短

语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短于逗号。

逗号用与句中结构和意义相对独立的成分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长于顿号。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分句中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句之间一般用分号,分号的停顿时间长于逗号。

4、冒号

【符号功能】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用法示例】①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②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特别提示】

⑴“某某说”“某某想”等词后面常用冒号,但有时为了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

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

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⑵“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用冒号。

如:

①老师说: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②“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③“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老师说。

5、句号

【符号功能】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

【用法示例】①我是湖北人。

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③你自己去吧。

【特别提示】

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用感叹号,但有时为了使祈使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委婉舒缓,句末可用句号。

如:

累了,休息一会再走吧。

6、问号

【符号功能】用一句话的末尾,表疑问语气。

【用法示例】

⑴用在有疑问的句子句末。

如:

①你吃饭了吗?

②难道这样容易的事都不会做吗?

⑵选择问句,只在最后一分句末用问号。

如:

明天的旅行,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

⑶特指问句中,无论用不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句末都要用问号。

有几个问句,用几个问号。

如:

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

你吗?

你能去吗?

我看你不能去吧?

【特别提示】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则在句末不能用问号。

如:

什么时候动身,从哪儿上车,我都打听好了。

7、感叹号

【符号功能】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语气。

【用法示例】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②我多么相去北京看一看呀!

③停止射击!

【特别提示】

感叹号是句末符号,所以如果是倒装句,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句子中间用逗号。

如: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㈡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九种。

1、引号

【符号功能】表示引用的部分、人物语言和特别指出的部分。

【用法示例】①过去的“北大荒”而今变成了“鱼米乡”。

②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

“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

③小王说:

“‘劳动能锻炼人’,这话是对的。

【特别提示】双引号内如果还需用引号则用单引号。

如果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如果引语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

如:

①俗话说: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括号

【符号功能】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内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

【用法示例】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最后才说:

“请你寄我一套《古代汉语》。

”(他不知道写书人没有书出卖。

③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鉴赏。

【特别提示】括号分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分别注释句中的某一部分和整个句子。

句内括号应紧跟在被注释的成分后面,如果括号前的正文有点号,应移到括号之后,括号内的点号,语句中的照用;句末的,问号、感叹号照用,句号要删去。

句外括号应用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句中、句末点号都照用。

3、破折号

【符号功能】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用法示例】①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

(表解释说明)

②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表意思的递进)

③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表意思的转折)

④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

周——总——理——(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特别提示】

破折号如果表示文中的解释说明部分,这种用法与括号用法相似,其主要区别是:

①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语属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连续,缺少这部分,文意就表达得不准确、不完整了。

②括号里的话是对正文的注释,是附属于正文的部分,缺少了它,基本不影响文句意思的表达,也不可读出来。

4、省略号

【符号功能】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

【用法示例】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表文中省略)

②“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表话语的断断续续)

③喜儿:

(急切地)爹,你……(表话未说完)

【特别提示】①如果文中用了表省略的“等”“等等”,就不需要再用省略号。

②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12个圆点表示,称为连珠号。

连珠号在使用时要单独成行,前空两格。

③如果省略号用在句末,后面没有话,那么省略号后不再用标点。

5、书名号

【符号功能】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歌曲、图画等名称的符号。

【用法示例】①我最爱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红楼梦》。

②今天我们班新学了一首歌曲《同桌的你》。

③请大家今天回家写一作文,题目是:

《读〈雷雨〉有感》。

【特别提示】

⑴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书名在前,篇名在后。

如《后汉书·列女传》。

⑵书名号内还需用书名号的用单书名号。

如《读〈雷雨〉有感》。

6、着重号

【符号功能】表示文中特别重要的、需要强调的词语的标号。

【用法示例】①选出下列各项拼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②革命青年向科学大进军——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

【特别提示】着重号一般用在需要强调的词句下面,一个字下面一个圆点,加着重号的词句一般要重读。

7、间隔号

【符号功能】用在月、日,音译的名、姓,或一本书的篇名和书名之间。

【用法示例】①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一二·九”事件。

②共产主义的倡导是卡尔·马克思。

③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特别提示】间隔号应该标在字与字的中间位置。

8、连接号

【符号功能】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号。

【用法示例】①我国己经建国55年了(1949—2004)。

②这是一辆北京—上海的直达列车。

③人类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特别提示】

连接号比破折号短,只占一个空格,标字间。

9、专名号

【符号功能】标在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用名的下面。

【用法示例】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特别提示】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

 

            清单二  常见标点符号使用口诀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五、范题精析

例1、(2007年·山东潍坊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特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国家发改委规定:

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C.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

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D.“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

“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解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了句号、引号、冒号、顿号、问号的使用,是中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形式中比较常见的题型,所考查的几种标点符号也都是学生容易错用的。

其中A项是引号与句号的连用,句号是句末符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一句独立引用的话,语意相对完整,因而“晖”后句号应在引号内;C项是对问号用法的考查,做这道题一定要明确问号是句末符号,选择问句中,两个分句合在一起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由此可知,问好只能用在句末,句中应该使用逗号;D项“巡警深思地说”的话语内容前后皆是,冒号不单引领后一句,所以“巡警深思地说”后面应该换成逗号,表示语气的停顿。

B项中冒号引领的是发改委的规定内容,顿号连接5个并列的“环节”,用法都是正确的,故为正确选项。

【答案】B

例2、(2007年·浙江湖州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的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

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

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2)画线句②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3)画线句③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解析】提供阅读材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综合考察字形、标点、语病等语言基础知识是中考比较流行的考查方式。

其中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要求考生对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这就对考生的要求更进了一步,涉及到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画线句②是一个明显的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分号连接,以体现出复句的层次。

所以句中的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答案】“奇”改为“其” 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删去“的原因”

例3、(2007年·四川广安卷)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

“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

其实,对原有这条标语,

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有两种加法。

请你在下面分别加出这两种标点。

(2分)

①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②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解析】同样是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四川广安卷的这道标点题设置活泼生动,令人喜闻乐见的语言情景,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能力,可谓2007年中考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亮点。

标点符号不单表示语言的各种停顿,如果运用得当还可以巧妙地表情达意,收到良好的效果。

仔细品读“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和感情立场。

一种是反面的“不给解放军吃”,另一种是正面的“给解放军吃”。

从后一种观点生发开来,我们不能得出答案。

【答案】①有粮不?

卖给解放军吃!

 ②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例4、(2006年·湖北宜昌卷)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山水记(节选)

                        清·王之栋

   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

掩映村落,可供吟赏。

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

……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

仲春时,桃花盛开。

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

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

而尖山飘遥在望。

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

    请给《山水记》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

【解析】这道题目从表面上看是给句子加标点符号,考查了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其实也考查了学生

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学生“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的能力。

这样的考查形式比较新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考查方式更加灵活。

【答案】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六、满分攻略

    1、正确理解并识记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其中点号表示语言的停顿,可分为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和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九种。

对于这些常见的标点符号,要分清重点和主次。

要特别注意顿号、逗号和分号在词句层次和停顿长短上的区别,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用法区别,尤其注意引号和句末符号的连用,这些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2、对于主观表述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这要求考生掌握一些特殊标点符号常有的表达作用,如引号,它可以表示引用,也可以表示强调,还可以表示否定、讽刺或特定称谓等;破折号则可有解释说明作用,也有表意思递进、转换、声音延长、总结上文、分项列举的作用。

另外,还要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

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

每三点占一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七、中考名题

1.(2007年·浙江杭州卷)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

“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作为“要求”的定语,与“要求”构成名词性短语作“提出”的宾语,

语气连贯,中间无需停顿,因此句中的冒号应该去掉。

2、(2006·扬州市中考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答案】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分号、顿号、书名号和引号的使用。

B项为分号误用,分号的用法有两种:

①表

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②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B项中句子只是以两个

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不需用分号。

C项为顿号误用,五六是约数,所以中间不能用顿号。

D项是引号的误

用,《吉祥三宝》是歌曲名,所以应该用书名号。

3、(2006·广西百色卷) 给下面一段话空格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②③妈妈坚定地说④“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要不我和你一

起去!

  A.①“②!

③”④,B.①“②”③!

④,

  C.①“②!

③”④:

D.①“②”③!

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引号与叹号的连用以及逗号、冒号的用法。

尤其在前后都属引用的时候,插入语后应用逗号。

4、(2006·云南卷)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

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

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答案】D

【解析】A项“你”和“我”立场相反,表意明确;BC两项一问一答,意思明白;D项亦正亦反,自相矛盾,模棱两可。

5、(2007年·甘肃兰州卷)下面的句子是个病句,并且有—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拍摄“锦绣河山”的电视节目由凤城电视台和方正集团联台录制,目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说明句子病因并修改:

                                                                         

标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第一问:

“拍摄”与“录制”重复,应删除“拍摄”。

 第二问:

“锦绣河山”的引号应该换成书名号。

【解析】第一句属于句子成分的赘余,所以应该删除“拍摄”。

“锦绣河山”是电视剧名称,应用书名号。

6、(2007年·浙江义乌卷)下面一段文字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①夏令营的每一天,我们都是快乐的。

②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我们都亲近自然,倾听万物的身影。

③与身边的花儿、(A)鸟儿交流;(B)让疲惫的心灵在美丽的风景中得以休憩。

④面对蓝天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