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106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docx

度青海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7年度青海省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17年,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服务方式、简化登记流程,采用多方式、多渠道登记,登记数量稳步提高。

截止2017年10月31日,全省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510项。

现将成果登记总体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成果数量

2017年度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510项,较上年增长8.5%。

从2013至2017年,科技成果登记数量五年增长明显,如下图1所示。

(二)成果类别

510项科技成果中,如下图2所示,应用技术成果372项,占72.94%;基础理论成果114项,占22.35%;软科学成果24项,占4.71%。

 

(三)评价方式

如下表一,510项科技成果中,鉴定项目共272项(占53.33%);验收项目61项(占11.96%);评审项目103项(占20.20%);行业准入成果74项(占14.51%),行业准入类成果为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项目和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项目。

表一2017年与2016年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统计表

成果评价

方式

2017年

2016年

成果数(项)

占比(%)

成果数(项)

占比(%)

鉴定

272

53.33

268

57.02

验收

61

11.96

71

15.10

评审

103

20.20

55

11.70

行业准入

74

14.51

76

16.17

(四)成果来源

510项科技成果中,地方计划仍为主要来源,达到160项,占31.37%;自选项目142项,占27.84%;国家科技计划29项(星火计划11项、科技支撑计划6项、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3项、科技重大专项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项),占5.69%;部门计划21项,占4.12%;国际合作10项,占1.96%;横向委托15项,占2.94%;民间基金1项;其他厅局计划成果132项,占25.88%。

(见图3)

其中,我厅下达的项目登记成果170项,进一步按照厅处室进行划分,按照成果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

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72项,农村科技处(包含农社未分成果)50项,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30项,国际合作办公室10项,计划财务处6项,农村牧区能源办公室2项。

(见表二)

 

表二2017年科技厅下达项目登记成果来源分布

成果来源

登记数量(项)

占总量比(%)

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

72

14.12

农村科技处

(包括农社未分项目)

50

9.80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30

5.88

国际合作办公室

10

1.96

计划财务处

6

1.18

农村牧区能源办公室

2

0.39

合计

170

33.33

(五)完成单位

510项科技成果中,企业居成果完成主体的首位,达148项(其中科研转制型企业完成13项),占29.02%;医疗机构完成94项,占18.43%;独立科研机构完成105项,占20.59%;大专院校完成82项,占16.08%;其它单位(各类事业单位)完成81项,占15.88%。

(见图4)

(六)成果水平

510项科技成果中,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的共256项,占50.20%。

图5可以看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14项,占2.7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51项,占10.0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191项,占37.4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156项,占30.59%;国内一般水平的成果12项,占2.35%;未评价水平86项,占16.86%。

(七)完成人员

510项科技成果中,参与项目研究的科研人员共7071人次,平均每个项目13名科研工作者。

从学历构成来看,图6表明,我省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主要以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构成。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共6314人次,占89.29%;大专学历为630人次,占8.91%;大专以下文化程度为127人次,占1.80%。

从年龄结构来看,图7表明,中青年是科技成果研究人员的主体。

5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6863人次,占97.06%。

其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为2364人次,36-4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2366人次,46-55岁之间的科研人员为2133人次。

56岁以上科研人员为208人次。

从技术职称来看,见表三,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研人员为5540人次,达78.35%,占据了科研人员的主要比例,初级职称者为1034人次,占14.62%,其他科研人员497人次,仅占7.03%。

 

表三2017年青海省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技术职称构成

技术职称(人次)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医疗机构

其他

院士

4

-

-

4

-

-

正高

1050

254

258

211

244

83

副高

1927

354

294

547

352

380

中级

2559

448

386

878

357

490

初级

1034

98

69

434

222

211

其他

497

108

142

153

26

68

(八)知识产权情况

2017年度形成知识产权462件。

其中,发明专利达241项,占知识产权数的52.16%;实用新型专利194项,占42.00%;外观设计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18项。

(见表四)

表四2017年青海省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产出构成

合计

独立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医疗机构

其他

知识产权数

462

57

49

343

4

9

其中:

发明专利数

241

44

32

161

4

实用新型专利数

194

12

13

162

2

5

外观设计专利数

9

9

软件著作权数

18

1

4

11

2

其他

0

0

0

0

0

0

从主体划分,企业形成知识产权343件(占知识产权数的74.24%),是专利的主要来源;独立科研机构57件(占12.34%);大专院校49件(占10.61%);医疗机构和其他单位共有13件(占2.81%)。

(九)研发经费投入

登记的510项成果的经费总投入757998万元。

其中成果完成单位自筹资金700669万元,占总投入的92.44%;地方投入23329万元,占3.08%;国家投入15665万元,占2.07%;部门投入18180万元,占2.40%;基金投入55万元;国外资金100万元。

二、应用技术成果

(一)成果属性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按照成果属性占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属于原始性创新的成果过半(占应用技术成果数的69.62%),达到259项;属于国内二次技术开发成果85项,占22.85%;属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成果28项,占7.53%。

(见图8)

(二)成果水平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由图9可见,按照成果水平占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国内领先水平133项(占35.75%),国内先进水平106项(占28.49%),未评价水平79项(占21.24%),国际先进水平33项(占8.87%),国内一般水平10项(占2.69%),国际领先水平11项(占2.96%)。

(三)成果所处阶段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如图10所示,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的成果238项,占63.98%,初期阶段成果67项,中期阶段成果67项。

(四)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有102项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27.42%。

102项成果分布在7个高新技术领域内,按照成果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现代农业37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数9.95%)、新能源与节能20项(占5.38%)、先进制造16项(占4.30%)、环境保护10项(占2.69%)、新材料9项(占2.42%)、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7项(占1.89%)、现代交通3项。

(五)行业分布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行业分布较广,体现在10个应用行业中,按产业分布进行分类统计:

第一产业163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43.82%;第二产业共98项,占比为226.34%;第三产业共111项,占比为29.84%。

(见表五)

表五2017年应用技术成果应用行业分布

应用行业

项目数(项)

占应用技术成果比例(%)

第一产业

163

43.82

农林牧渔水业

163

43.82

第二产业

98

26.34

采矿业

24

6.45

制造业

43

11.5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1

8.33

第三产业

111

29.84

建筑业

23

6.1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

1.0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0.5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

2.6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

2.96

卫生和社会工作

61

16.40

(六)应用情况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产业化应用成果165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44.35%;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成果141项,占37.90%;正在试用的成果46项,占12.37%,未应用的成果20项,占5.38%。

(见图11)

(七)经济效益

372项应用技术成果中,从转化方式角度划分,实际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91项,自我转化总收入4157243万元,净利润924928万元,实交税金558141万元,节约资金91823万元,出口创汇50万元;合作转化收入47040万元,其中技术入股股权折价771万元;产生技术转让予许可收入50万元。

三、基础理论成果

2017年登记的510项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成果114项,占总数的22.35%,较上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从成果来源统计显示:

课题来源仍以地方计划为主,共47项(占41.23%),自选项目次之,共25项(占21.93%),其他厅局计划项目17项(占14.91%),国家科技计划10项,部门计划7项,国际合作5项,横向委托3项。

从成果水平看:

成果水平达到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17项、国内领先52项、国内先进40项、国内一般2项。

国内领先以上水平共72项,占基础理论成果的63.16%,总体水平较高。

四、软科学成果

2017年登记的510项科技成果中,软科学成果24项,占总数的4.71%。

从成果来源统计显示:

横向委托10项、地方计划6项、自选课题4项、其他厅局计划项目3项、民间基金1项;从成果水平统计显示:

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6项,国内先进10项,未评价7项。

五、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2017年度登记的510项科技成果经统计整理,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2017年510项科技成果,应用技术成果372项,占72.94%;基础理论成果114项,占22.35%;软科学成果24项,占4.71%。

从来源上看,地方计划仍然为主要来源,达到31.37%,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自选课题成果数次之,达到142项,其中企业自选课题登记成果59项,占自选课题成果总数41.55%。

510项成果中,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的共256项,达50.20%,较上年有所上升;形成知识产权462件,涨幅明显(2016年共238件)其中企业依然为专利创造主力军。

今后仍需强化鼓励自主创新、自主选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选课题成果数量和质量,提高科研主体的创新能力。

(二)2017年应用技术成果共372项,其中,产业化应用成果165项(占应用技术成果总数的44.35%),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成果141项(占37.90%),正在试用的成果46项(占12.37%),未应用的成果20项(占5.38%)。

今后仍需加强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相关优秀技术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化应用水平。

从行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成果共163项,其中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完成101项,占第一产业成果数的61.96%;第二产业成果共98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成果增长明显,并以企业为主力军,占第二产业成果数量85.71%;第三产业成果数量较上年有所下降。

(三)2017年登记的510项成果,应用技术类成果共372项。

其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91项,较上年增长明显(2016年产生经济效益成果69项),自我转化产生净利润92.49亿元,合作转化转化收入4.70亿元,技术转让与许可收入50万元。

 

2017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