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35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docx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1))

  [填空题]1陈独秀主编的()第一卷原名()

  参考答案:

  《新青年》;

  《青年杂志》

  [填空题]2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胡适的()

  参考答案:

  《尝试集》

  [填空题]3著名同体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篇是()的,另一篇是()的。

  参考答案:

朱自清;俞平伯

  [填空题]4“现代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杂志。

  参考答案:

  《现代》

  [填空题]5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将光磁的()

  参考答案:

  《短裤党》

  [填空题]6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参考答案:

  《中国新文学大系》

  [填空题]7文学研究会被称为“()”,而创造社则被称为“()”。

  参考答案:

人生派;艺术派

  [填空题]8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等作品的基调。

  参考答案:

  《呐喊》

  [填空题]9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

  参考答案:

医学

  [填空题]10“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

  参考答案:

  《学灯》

  [多项选择题]

  11、《女神》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在理解当年《女神》热的原因时,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

  《女神》热是《女神》与“五四”式的阅读风气的结合

  B.在“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中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完成的

  C.读者在批判《女神》的过程中重塑了《女神》的公众形象

  D.

  《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

  参考答案:

A,B,D

  [填空题]12请谈一谈你对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本书的理解。

  参考答案: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

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

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

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我以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

  (包括“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

  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明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

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

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

  联想到鲁迅在《呐喊?

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实际上是“绝望”的。

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

  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

鲁迅关于“吃人”的主题仍在继续,鲁迅的血脉仍在流淌。

  [填空题]13《狂人日记》的划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

  《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

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

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狂人日记》的思想价值或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深刻揭示上。

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封建家族和礼教对人的迫害,而是通过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用主人公狂乱的思维、错乱的语言和迷乱的眼光,来揭示、点破旧礼教的实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话显然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乱语,而是对封建礼教实质的深刻揭示。

同时,作品还通过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存在着互吃的关系,来揭示封建家族和礼教的极端虚伪性。

作品以这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彻底批判的勇气,不仅使作品成为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宣言,而且真正显示了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成为五四反封建文学的总“序言”。

  第二,《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的成熟。

  《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不标明年月的日记、按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

尤其富有创造性的是,《狂人日记》在采用白话文体时,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

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了一个候补官员。

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

  综上所述,正因为《狂人日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足以标志中国现代新小说的成熟,才使它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填空题]14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

  参考答案:

周氏兄弟

  [填空题]15老舍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并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

  参考答案:

  《猫城记》

  [填空题]16曹禺的“五大杰作”是指()、()、()、()和《家》。

  参考答案: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填空题]17“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

‘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

这是小说()的开头。

  参考答案:

  《春蚕》

  [填空题]18《子夜》1933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全书共19章,其中,第2、4两章分别以()、()为题发表于《文学月报》第1卷第第1、2期。

  参考答案:

  《火山上》;

  《骚动》

  [填空题]19仇虎和花金子是曹禺话剧()中的男女主人公。

  参考答案:

  《原野》

  [填空题]20鲁迅在()中写道: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

  参考答案:

  《阿Q正传》

  [填空题]21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参考答案:

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名理分析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填空题]22()主要描写的是北平某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思想矛盾、生活纠葛的家庭风波,主人公张大哥把做媒当作最大的快乐的享受。

  参考答案:

  《离婚》

  [填空题]23人们一般称《雷雨》中的蘩漪是“娜拉”式的人物,娜拉是挪威著名剧作者()生笔下的女性。

  参考答案:

易卜

  [填空题]24()参加“左联”后,从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高度对“都市文学”进行了新的阐释,第一次提出了“都市文学”的概念。

  参考答案:

茅盾

  [单项选择题]

  25、创造社在文学革命倡导运动中新创办的刊物是()

  A.

  《创造日》

  B.

  《创造周报》

  C.

  《创造月刊》

  D.

  《创造季刊》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6、“你听我讲下去:

她们面前围了一大群人,毫无敬意,只是打趣。

还有两个光棍,那是更其肆无忌惮了,有一个简直说,‘阿发,你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

’你想,这„„”说这话的人是()

  A.微翁

  B.道统

  C.四铭

  D.学程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7、在曹禺的戏剧经典《雷雨》中,也有许多经不起认真推敲的细节,比如()

  A.虎的反常

  B.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

  C.周冲的年龄D.周蘩漪与侍萍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8、在《北京人》中,最不想让愫芳出嫁的人是()

  A.曾皓

  B.曾文彩

  C.江泰

  D.曾思懿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9、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真正表现出马列主义指导作用的“第一人”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叶圣陶

  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

  30、《子夜》描写了五条重要的线索,其中重点描写的“三大火线”是()

  A.资本家在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

  B.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

  C.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和吴荪甫“双桥王国”的美梦彻底破灭

  D.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

  参考答案:

A,B,D

  [填空题]31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中指出,郭沫若的诗“有两样新东西,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

这个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参考答案:

郭沫若自己也说过:

  “我在年青时候,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倾向于实业救国。

那时对宇宙人生观问题搞不通,曾有一个时期相信过泛神论。

„„在我的初期作品中,泛神论的思想是浓厚的。

”的确,“从思想、感情来看,《女神》是从泛神论中爆发出的火山”

  (楼栖《论郭沫若的诗》)。

换句话说,泛神论是郭沫若“五四”时期世界观的哲学基础,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得心应手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或者说,正是泛神论酿成了《女神》的独特底色。

在《凤凰涅槃》中,我、你、他、我们、他们、火、凤凰的和谐一致,翱翔欢唱,即为泛神论的功劳或美学效应。

人们“把郭沫若的名字位置在英雄上,诗人上,煽动者或任何名分上,加以尊敬与同情。

  (沈从文《论郭沫若》)。

  《凤凰更生歌》是《凤凰涅槃》的火山爆发式的结尾,也是该诗中泛神论特色最明显突出的本文所在。

文本中那些想象丰富、热情横溢、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的诗行原是泛神论催生出来的。

  [填空题]32请简要概述小说《阿Q正传》。

  参考答案: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跨越时空的不朽典型。

  小说通过对阿Q姓名、籍贯、行状的考察、描摹,和他恋爱的悲剧与引起的生计的危机,和在辛亥革命的风潮中从“革命”到“不准革命”的命运,以及之后被当权者作为杀一儆百的牺牲品的经历,反映了阿Q受压迫、受剥削、受愚弄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命运。

作者用喜剧的形式来揭示悲剧的实质,成功地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富有特征的心理描绘来显示人物性格和精神状态。

小说中的阿Q和未庄的贫苦农民,虽然有改变自身生活处境的渴望,但愚昧、麻木、不觉悟,严重的精神胜利病,典型地揭示了这个历史阶段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写下了一段中国人的心灵史,说明了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性。

节选部分主要侧重精神胜利法和由此导致的悲剧性命运。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对中国国民性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呐喊?

自序》中所提及的“幻灯片”事件,使鲁迅进一步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家,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因此《阿Q正传》可以看成是鲁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国民弱点和病根的最突出和最深刻的艺术体现。

  所选部分主要是突出那些能够体现阿Q精神胜利病的种种场景,一个失去了内心自我的阿Q,怎样依靠着本能在生活着,甚至死到临头,还在想着如何去扮演看客们所要求的角色,生命对于“文化”的要求竟然是那样的毫无意义。

尤其是最后一幕关于庸众的群体的集体表演,似乎更值得我们注视。

  [填空题]33请简要概述作品《肥皂》。

  参考答案:

  《肥皂》发表于1924年3月27、28日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彷徨》。

全篇约九千字,表现了鲁迅在面对他所描写的人物时所呈现的讽刺态度。

作品讽刺之深,真是刺刀见红。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叫“四铭”的封建卫道者,因为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女乞丐,认为这是“孝女”,听到流氓说“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一洗”后,他忍不住买一块肥皂回家,希望自己的太太也“咯支咯支”搓一搓;恰巧在药房里买肥皂时,遭到店员和洋学生的讪笑,骂了他一句“恶毒妇”;回到家逼着儿子查字典,吃饭时看准一块菜心想去伸筷,却被儿子夹去了。

于是就教训儿子不孝„„鲁迅的《肥皂》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讽刺小说。

整篇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细写四铭的行状,“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暴露出了他龌龊的灵魂。

  四铭是“昌明国粹”、力挽颓风的伪道学,是新思潮冲击下的封建怪胎。

阅读这篇小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他。

一是作为封建卫道者的四铭,曾经也“奉旨维新”,提倡过学堂,现在又和何道统、卜薇园一类的封建遗老结成同党,同流合污了,他们反对新文化、咒骂新学堂,成立“移风文社”,上文“吁请贵大总统特颁明令专重圣经崇祀孟母以挽颓风而存国粹”„„表现出公开的反动性;而另一方面,他又将自己的儿子送进学堂,家里也有金边的英汉词典,还责怪儿子读英语不能“口耳并重”„„奇怪的组合,使这个怪胎的形象分外鲜明,而作者的讽刺也由此表现得分外深刻;二是作品并没有正面展开四铭的反动行为,却用讽刺的放大镜来透视他灵魂深处的丑陋。

作品的主要成分是写四铭买肥皂回来后,在家里的一系列表演,写出了他的虚伪和肮脏内心。

两个层面由肥皂——孝女而关联起来,把前者四铭的道貌岸然和后者四铭的男盗女娼并举描写,起到了强烈的而又漫画化的效果,突出了讽刺意味。

  [填空题]34()是一个关于调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弃妇的故事,是一个弃妇在进行垂死挣扎和自我拯救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

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张爱玲版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参考答案:

  《倾城之恋》

  [填空题]35在短篇小说()中,作者讲述的是一个辰河水手与岸边一个做荡妇的女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

  参考答案:

  《柏子》

  [填空题]36受契诃夫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震撼,曹禺创作了话剧()

  参考答案:

  《日出》

  [填空题]37《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对丈夫振保在外嫖娼“绝对不疑心到”,因为“她爱他,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人是她的”。

  参考答案:

烟鹂

  [填空题]38曹禺话剧《原野》的创作主要受到美国戏剧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奥尼尔[填空题]39老舍原名(),字“舍予”,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

  参考答案:

舒庆春

  [填空题]40在小说()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参考答案:

  《祝福》

  [填空题]41《四世同堂》的创作历时五年,第一部()和第二部()创作于抗战期间,第三部()创作于赴美讲学期间。

  参考答案:

  《惶惑》;

  《偷生》;

  《饥荒》

  [填空题]421945年,面对重庆轰动一时的“黄金泄密案”,茅盾经不住话剧演出“爆发性”效应的诱惑,跟风创作了话剧()

  参考答案:

  《清明前后》

  [填空题]43《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面首胡四以及洋奴才()等。

  参考答案:

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张乔治

  [填空题]44《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直沉浸在爱情的游戏中,突然遇到她自以为“生命中的男人”,就收敛自己,一心一意要与他厮守,哪里知道她最多只能是婚姻外的一颗“朱砂痣”。

  参考答案:

王娇蕊

  [填空题]45茅盾被誉为“()”。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这部作品“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

  参考答案:

20世纪的巴尔扎克

  [填空题]46被看作是京派小说“鼻祖”的小说家不是沈从文,而是曾参加过语丝社的()

  参考答案:

废名

  [单项选择题]

  47、“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

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这段描写出自()

  A.

  《狂人日记》

  B.

  《肥皂》

  C.

  《阿Q正传》

  D.

  《示众》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8、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其中,以“南明”时期为题材的两部作品是()

  A.

  《孔雀胆》和《南冠草》

  B.

  《屈原》和《虎符》

  C.

  《蔡文姬》和《武则天》

  D.

  《屈原》和《聂嫈》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49、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潮期,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以印象主义批评对沈从文以热烈的赞美。

刘西渭实际上就是“京派”作家()

  A.萧乾

  B.李健吾

  C.林庚

  D.李广田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0、《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其主人公曹七巧是()

  A.曹公馆的二奶奶

  B.姜公馆的二奶奶

  C.曹公馆的七奶奶

  D.姜公馆的七奶奶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51、在1928年关于“文学革命”的论争中,茅盾受到批评最多的作品是()

  A.

  《腐蚀》

  B.

  《蚀》

  C.

  《春蚕》

  D.

  《虹》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2、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

这个刊物是()

  A.

  《文学月刊》

  B.

  《现代》

  C.

  《文学杂志》

  D.

  《现代评论》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53、刚上小学的张爱玲曾跟着母亲读《小说月报》,并从此喜欢上老舍的小说。

这篇对张爱玲产生影响的老舍小说是()

  A.

  《猫城记》

  B.

  《离婚》

  C.

  《断魂枪》

  D.

  《二马》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54、郭沫若最早发表的诗歌是()

  A.

  《凤凰涅槃》

  B.

  《天狗》

  C.

  《死的诱惑》

  D.

  《鹭鹚》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55、《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最喜欢长孙媳妇,是因为她()

  A.已经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

  B.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不像二孙媳妇那样闹得荒

  C.虽然识字不多,却很有学问,常常能猜到老太爷的心思D.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都由她一手操持

  参考答案:

A,B,D

  [填空题]56“京派”和“海派”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沈从文为什么会对海派有那么大的意见?

你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京派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

代表作家有:

老舍、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音、凌叔华等。

这些人当中有许多是北大、清华等大学里的师生,因此作品的学院派味道很浓,追求古典文化传统、文风古朴典雅。

同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

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品中更讲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统。

  海派海派以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刘呐鸥(“新感觉派”小说最初的实践者)、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施蛰存(将“新感觉派”小说引向深入的作家)和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海都市代言人”的张爱玲为重要代表。

他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安的人生情绪。

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

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

更多表现了上海的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

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沈从文认为海派文人对待文学的态度和他们身上诸多的恶劣品质是作文之人最为不该的。

文学不应该沦为某些文人手中的谋生工具,而是为人生,为表现美好的自然人性发挥其作用。

沈从文虽然身居大都市,但他一直以“乡下人”自居。

所谓“乡下人”是一种源自生命基因的独特的情结,既体现了对自然人生的精神归属,又表达了对社会认知的价值尺度。

  沈从文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文学世界,很快便看到了与他文学理想背道而驰的上海文学。

在海派作家的笔下到处漂荡着,浮沉着的是灯红酒绿的奢靡和颠三倒四的颓废以及昏天暗地的精神危机,一切伦理,价值体系都受到冲击和挑战,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不复存在。

这或才是沈先生发起责难的根本原因。

他坚持新文学的健康独立发展,与商业联系太紧,难免会左右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也难以保持其独立性。

在我看来,沈从文对海派的批评,透露出他对他理想中的健全的人性与生命形态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他醉心的是人性的原生状态,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而又充满活泼的生命力的生命形态。

因此对海派文学中充斥的人欲与兽欲,错综混乱的世界及浓郁的商业气息难以认同,心生反感厌恶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填空题]57湘西生活对沈从文有什么影响?

  《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

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

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

  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原始、质朴、健全、和谐的生命形态。

他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关注的是未经文明社会污染的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