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367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docx

心电学技术历年真题精选(副高)

  [单项选择题]

  1、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A.肺动脉瓣由2个瓣叶组成

  B.肺动脉瓣由3个瓣叶和3组小乳头肌组成

  C.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

  D.肺动脉瓣口直接与右室流入道相连续

  E.肺动脉瓣口向下通过宽大的右室流入道与右室相连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肺动脉与右室流出道相连,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瓣叶分为左瓣、右瓣和前瓣。

  [单项选择题]

  2、肌袖位于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E.肺静脉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心房肌可围绕肺静脉延伸1~2cm,称为肌袖,具有括约肌样作用。

  [多项选择题]

  3、可发生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

  A.维拉帕米B.奎尼丁

  C.胺碘酮

  D.丙吡胺

  E.腺苷

  参考答案:

B,C,D[单项选择题]

  4、患者男性,48岁,有晕厥史。

心电图检查见图3-9-3,应诊断为

  A.心电图正常

  B.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D.房性逸搏心律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本图可见窦性P波规律出现,心房率为107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QRS波群时限正常,RR间距规则,心室率为38次/分,为交界性逸搏心律;P波与QRS波群各自规律出现,互相之间无相关性,且心房率大于心室率,故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单项选择题]

  5、关于窦房结激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窦房结内一群起搏细胞同步放电产生

  B.由窦房结内单一起搏细胞放电产生

  C.由窦房结内T细胞放电产生D.由窦房结内普肯耶细胞放电产生

  E.窦房结起搏细胞属于快反应自律细胞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窦房结激动并不是由单一起搏细胞发放,而是由一群起搏细胞同步放电产生。

  [单项选择题]

  6、患者女性,19岁,曾晕厥3次,均发生于运动时。

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见图4-4-2),下列有关运动试验对心律失常评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试验可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B.运动试验可了解晕厥是否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C.运动试验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即可诊断冠心病D.运动试验诱发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分级越高,提示预后越差

  E.运动引起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7、关于室间隔膜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心房与心室交界部位

  B.分为房室部和室间部

  C.后上部位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称房室部

  D.前下部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称室间部

  E.室间隔缺损很少发生于膜部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膜部。

  [单项选择题]

  8、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

  A.<10%

  B.<20%C.20%~40%

  D.>40%

  E.>50%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可评估二尖瓣的反流程度:

<20%为轻度反流,20%~40%为中度反流,>40%为重度反流。

  [单项选择题]

  9、以下为需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相鉴别的疾病,但不包括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变异型心绞痛

  D.预激综合征

  E.Brugada综合征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因ST段抬高需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Bru-gada综合征等相鉴别;预激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上无ST段抬高,因而不包括在内。

  [单项选择题]

  10、心肌梗死陈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出现坏死性Q波

  D.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ST-T大多已恢复正常(部分患者T波倒置可持续存在),存在坏死性Q

  波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11、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应除外

  A.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痛

  B.了解各种和运动相关的症状

  C.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检出高危患者

  D.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E.了解各种心血管病变对运动的反应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主要依靠动态心电图检查。

  [单项选择题]

  12、关于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B.无P波

  C.联律间期常不相等

  D.可见室性融合波

  E.心室律完全不规整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3、现代心电图机的输入部分都采用浮地输入方式,浮地输入是指

  A.把接地线连接在人体的右下肢电极上

  B.采用电磁波耦合

  C.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

  D.心电图机的机箱电源泄漏电流<100μA

  E.一种光电耦合方式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浮地输入是指心电图机的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绝缘),不通过电源线地线插头接地。

由于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对地电位是悬浮的“零”电位,因此可使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阻抗,可避免患者在机器漏电和机壳带电时遭受电击危险。

  [单项选择题]

  14、可诊断为心房扑动伴房室传导阻滞的是A.f波,RR间距不等,心室率为150次/分

  B.f波,心室率缓慢而匀齐

  C.F波,RR间距不等

  D.F波,心室率缓慢而匀齐

  E.PR间期为0.12s,心率为140次/分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15、关于心房颤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分为急性心房颤动和慢性心房颤动

  B.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有折返学说和驱动学说

  C.心房颤动均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D.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

  E.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房扑动-颤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少数心房颤动患者可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

  [单项选择题]

  16、患者女性,43岁,头昏1周就诊。

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5所示,结合上、下图房室传导现象,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B.干扰性房室分离

  C.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顿挫型3: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上图显示窦性P波规则出现,频率68次/分。

房室传导呈典型的3:

2文氏型传导阻滞及2:

1阻滞。

下图缩微图前半部分显示规律的3:

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但突然出现连续2个P波下传受阻现象,原因是文氏周期中预期下传的P波在交界区发生了隐匿传导,从而表现为3:

1房室传导阻滞,这一现象称为顿挫型3: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项选择题]

  17、患者男性,58岁,冠心病。

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为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RR间距不齐,在长一短间距后可见宽O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其后无类代偿间歇,提示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多项选择题]

  18、关于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的论述,正确的是

  A.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T波低平或倒置

  B.约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T波改变

  C.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

  D.服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T波改变

  E.属功能性T波改变

  参考答案:

A,B,C,E

  参考解析:

服用普萘洛尔可防止过度换气引起的这种T波改变。

  [单项选择题]

  19、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右心室肥大伴劳损

  C.前间壁心肌梗死

  D.预激综合征

  E.左后分支阻滞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4s。

电轴右偏,V、V导联P波高尖,提示右心房肥大。

V导联呈qR型;aVR导联R/Q>1;V~V导联S波明显加深;V~V导联ST段压低伴T波倒置。

另外,R+S>1.2mV。

本图符合严重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严重右心室肥大时,V及V导联可出现小q波,并非前间壁心肌梗死。

  [单项选择题]

  20、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方式为

  A.SS

  B.SS

  C.SSS

  D.RS

  E.SSSS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采用超速抑制法,即用比心动过速时的频率快20~30次/分的SS刺激,常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单项选择题]

  21、患者女性,29岁,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见图3-7-3,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C.窦性停搏

  D.窦房结一心房游走心律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图可见P波形态由直立逐渐转变为倒置(但PR间期>0.12s),随后P波又逐渐过渡为直立,PP间距略不齐,PR间期略不等,符合窦房结一心房游走心律的心电图特点。

  [单项选择题]

  22、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

  A.心排出量

  B.E/A比值

  C.射血分数

  D.心脏指数

  E.每搏量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评定心脏收缩功能常用的指标有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其中评定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E/A比值常用来反映心脏的舒张功能,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时,表现为E/A比值<1。

  [多项选择题]

  23、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A.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B.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C.R-R间隔绝对不规则

  D.颤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房率约350~600次/分

  参考答案:

A,B,C,E

  [单项选择题]

  24、关于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心电图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折返性心动过速时RP′间期可<70ms

  B.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不易诱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心房激动可分别沿房室结快慢径路下传形成1:

2房室传导

  D.二条房室结慢径路可交替顺传引起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RP′间期可大于P′R间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大多数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由室性期前收缩诱发。

因为快径路的逆向不应期一般长于慢径路的不应期,室性期前收缩容易在快径路阻滞后沿不应期较短的慢径路缓慢逆转,再沿快径路顺传诱发出快慢型折返性心动过速。

  [单项选择题]

  25、心室复极产生的是

  A.P环

  B.QRS环

  C.T环

  D.U环

  E.Ta

  环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26、患者女性,42岁,风湿性心脏病。

长期服用地高辛,近1周因头晕伴胸闷不适就诊。

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10所示,心室率为40次/分(RR间距为1.5s),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B.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干扰性房室脱节

  E.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梯形图显示心房律不规则,频率较快,为心房颤动;心室律规则,频率为40次/分,且与心房之间无传导关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级起搏点(黑圆点)位于交界区,为交界性逸搏心律,从梯形图可以推测心电图上为窄QRS波群。

  [单项选择题]

  27、右心室是

  A.最靠右侧的心腔

  B.最前方的心腔

  C.最后方的心腔

  D.最靠左侧的心腔

  E.最靠食管的心腔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腔,右心室是最靠前方的心腔,左心房是最靠后方的心腔,其后方与食管相毗邻,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

  [单项选择题]

  28、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为

  A.二级梯运动试验

  B.活动平板和踏车运动试验

  C.核素运动试验

  D.超声运动试验

  E.药物负荷试验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不包括

  A.P波时限>0.12s,伴切迹

  B.P波振幅>0.25mV

  C.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D.R+S≥1.05mV

  E.可出现右束支阻滞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右心房、右心室肥大,心电图可表现为:

P波振幅>0.25mV;额面QRS心电轴右偏;R+S≥1.05mV;可出现右束支阻滞。

  [单项选择题]

  30、患者男性,24岁。

平素无症状,心电图检查见图3-15-10,应诊断为

  A.正常心电图

  B.早期复极

  C.顺钟向转位,右心室肥厚

  D.左前分支阻滞

  E.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左前分支细长,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易发生传导阻滞。

2009年

  AHA、ACCF和HRS发布的《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关于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额面QRS心电轴在-45°~-90°;②aVL导联呈qR型;③aVL导联R峰时间≥45ms;④QRS波群时限<120ms。

需要注意的是,左前分支阻滞可引起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表现为:

V、V导联S波加深(受QRS终末向上向量的影响),易误认为合并有右心室肥厚;偶尔

  V、V导联呈QS型(受QRS初始向下向量的影响),易误认为合并有前间壁心肌梗死。

  [单项选择题]

  31、梯形图如图4-5-1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

  A.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B.房性心律

  C.交界性心律

  D.窦性心律不齐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梯形图显示各间距整齐,PR间期固定,未绘制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表明为正常心电图。

  [单项选择题]

  32、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可以表现为

  A.正常

  B.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C.窦性停搏D.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E.以上都可能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导致心搏出量显著减少,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

晕厥原因除心律失常外,亦可见于其他情况,因此发生晕厥时,动态心电图有可能正常。

  [单项选择题]

  33、目前引起心肌氧耗最高的运动方式是

  A.二级梯运动试验

  B.踏车运动试验

  C.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D.握力计试验

  E.卧位踏车试验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双下肢、躯干及双臀均参与,以等张运动为主,等长运动的成分降到最低,是最接近生理的运动形式。

  [单项选择题]

  34、患者男性,62岁。

冠心病史20余年,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可见各自规则的窦性P波和宽大畸形的QRS波群,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PP间距为0.65s,RR间距为1.96s,其规整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应诊断为

  A.心室颤动

  B.室性逸搏心律

  C.窦性停搏

  D.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E.交界性逸搏心律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35、患者男性,22岁,突发心悸。

心电图如图3-11-4所示,应诊断为

  A.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Ⅰ型心房扑动(2:

1下传)

  D.Ⅱ型心房扑动(2:

1下传)

  E.心房扑动-颤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电图可见大锯齿波(F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150次/分,心房扑动呈2:

1下传。

本图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属Ⅰ型心房扑动中的常见型。

如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则为Ⅰ型心房扑动中的少见型。

Ⅱ型心房扑动又称非典型心房扑动,常易转化为心房颤动。

  [单项选择题]

  36、以下为Brugada波的心电图特征,但应除外A.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呈穹隆型(下斜型)抬高

  B.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呈马鞍型抬高

  C.右胸前导联的T波倒置

  D.右胸前导联出现不同程度的类右束支阻滞

  E.右胸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Brugada波三联征是指右胸前导联(V~V)出现J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依据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抬高的形态又分为3型:

①1型:

又称穹隆型(下斜型);②2型:

又称马鞍型;③3型:

又称低马鞍型。

其中1型(穹隆型)Brugada波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单项选择题]

  37、患者男性,56岁。

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发生胸痛并向左肩放射,发生胸痛时的动态心电图见图4-3-3,应诊断为

  A.急性心肌梗死

  B.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肺栓塞

  E.主动脉夹层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动态心电图显示患者发生胸痛时,出现ST段抬高,持续1分钟后ST段逐渐恢复正常,证实患者胸痛为变异型心绞痛。

  [材料题]

  38、患者女性,36岁,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因头晕就诊。

心电图如图3-11-5所示

  [子母单选]

  1.该心电图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过缓

  B.房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

  D.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

D[子母单选]

  2.考虑其发生的原因为

  A.洋地黄效应

  B.洋地黄中毒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钙血症

  参考答案:

B

  •

  参考解析:

2.心电图可见心房扑动伴缓慢匀齐的心室律,提示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缓慢而规则的心律,应考虑洋地黄中毒。

  •

  [单项选择题]

  39、关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检查之前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半衰期

  B.心内电生理检查时,电极导管只需放置到希氏束区和右心室心尖部

  C.依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指导对患者进行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

  D.电生理检查室不需配备抢救药品和除颤器

  E.电生理检查的操作者只需熟悉心电图学知识,操作前不需培训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前需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检查时,电极导管需经股静脉插管放置到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区、冠状静脉窦和右心室心尖部。

依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指导对患者进行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

电生理检查室需配有抢救药品和除颤器,操作者需熟悉心电图学和电生理知识,操作前需培训。

  [单项选择题]

  40、心房肌和心室肌属于

  A.慢反应自律细胞

  B.慢反应非自律细胞

  C.快反应自律细胞

  D.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E.P细胞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1、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是指

  A.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逸搏

  B.房性期前收缩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期前收缩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D.房性P′波之后无QRS-T波

  E.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长的代偿间歇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42、终止Brugada综合征诱发的心律失常电风暴应选用

  A.胺碘酮

  B.rugada综合征诱发的心律失常电风暴。

  C.β受体阻滞剂

  D.异丙肾上腺素

  E.美西律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激动剂,可增加钙离子内流,减轻复极期内、外离子流的失衡,使抬高的ST段恢复至正常,可有效终止[材料题]

  43、患者男性,14岁,发作性晕厥多年,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子母单选]

  1.该患者最近心电图检查见图3-9-7,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B.反复搏动

  C.逸搏夺获二联律

  D.交界性逸搏心律

  E.窦性停搏

  参考答案:

C[子母单选]

  2.与上述心电图诊断容易混淆的是

  A.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B.反复搏动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交界性逸搏心律

  E.窦性停搏

  参考答案:

B[子母单选]

  3.逸搏夺获性心律与反复搏动的鉴别主要根据

  A.联律间期是否相等来鉴别

  B.代偿间歇是否完全来鉴别

  C.心律是否整齐来鉴别D.2个QRS波群之间是窦性P波还是逆行P′波来鉴别

  E.RR间距是否规律来鉴别

  参考答案:

D

  •

  参考解析:

逸搏夺获二联律的心电图特征为:

每一个延迟出现的QRS波群后均跟随一窦性P-QRS-T波,表现为QRS-P-QRS序列。

  [多项选择题]

  44、长期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

  A.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B.口服胺碘酮

  C.口服地高辛

  D.口服心律平

  E.口服阿替洛尔

  参考答案:

A,B,E[单项选择题]

  45、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延长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46、右心室是

  A.最靠右侧的心腔

  B.最前方的心腔

  C.最后方的心腔

  D.最靠左侧的心腔

  E.最靠食管的心腔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腔,右心室是最靠前方的心腔,左心房是最靠后方的心腔,其后方与食管相毗邻,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

  [多项选择题]

  47、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

  A.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

  B.P-R间期在0.12~0.20s

  C.QRS波群的宽度在0.06~0.10s之间

  D.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4

  E.Q-T间期的正常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