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471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和差乱班Word格式.docx

  考试作弊,恐怕是每一个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

为杜绝作弊,学校、教师都想了各种办法,但防不胜防,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获得虚假分数铤而走险。

以往我们对考试风气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诚信”上,然后就是用严厉的惩罚来约束。

谁都知道诚信的重要,但有时在利益和诚信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的班上学生大多数学习上有困难,成绩很差,考试作弊也被视为家常便饭。

针对这个问题,我始终在找突破口,用有效的教育使他们自己能自觉地远离作弊。

如果他们自己厌恶考试作弊,那就比任何强制的措施都有效果。

  我努力寻找可以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教育手段,而不是泛泛地讲“诚信”问题,因为学生从小到大听得太多,对这些大道理已经听够了。

  终于,在一次月考之前,我用了半节课时间,做了一个题为《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

》的演讲:

  同学们,要考试了。

又到了一些人大忙的时候。

有的人已经开始打听谁是监考老师了,每次都这样。

我为这些人感到悲哀,一点心思全花在这上面了,平时看不见你们忙学习,到这时候个个眼睛擦得亮亮的,打听谁监考,谁坐在自己旁边。

为了什么?

就为了那点不属于你的分数。

要分数干什么?

给我看哪?

我根本不看!

你以为我会看你那点分数?

告诉你,你不进考场我就知道你能考几分,你拿别人的东西给我看,我会以为你了不起吗?

你们自己看看你们在考场里的样子!

别人在考试,你们在干什么?

你不看自己的试卷,你看监考老师。

你紧张吗?

你手发抖吗?

你冒汗了吗?

你知道别人怎么鄙视你们吗?

你们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

(一拳打在讲台上,声音提高八度,底下的人一震)

  你们不是最讲面子吗?

看看你们在考试时的样子,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捍卫你们的尊严!

就这样活着,活在恐惧之中,这算什么事!

  你敢对自己说:

我就自己考一次,会死啊!

“我宁可考零蛋,也不要给人瞧不起”吗?

  你们平时的勇气到哪里去了?

我都替你们窝囊!

一点尊严都没有了——就为那点分数。

这不是诚信不诚信的问题,这牵涉到你的尊严问题!

(既然老是说“诚信”没用,那就换个角度刺激他们)

  我问你们: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已经忘了怎么考试了?

哦,看到别人作弊,你不作弊吃亏啊,你是哪个班的?

六班的。

好啊,你们不是为自己班自豪吗?

你们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那就拿出点样子给我看看!

拿出点样子给别的班人看看。

你们看看,考场里有人作弊吧?

人家作弊作疯了,你再看看,我们六班人一个都不作弊,好样的!

这才是我带出来的学生,一个男人带出来的学生!

不要像个乞丐一样,乞求别人的可怜。

别人不会这么讲,但他是这么想的。

他施舍给了你,他的感觉不要太好啊,你呢?

你还狠得起来吗?

有种的,就不靠别人。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因为你有尊严,你得到了我的尊重,你在我心里就是英雄。

战胜自己的贪欲,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向你敬礼!

  旁边的人都作弊,就你不作弊,是我们班的人就不作弊,做给他们看看,这就是个性,这就是我们班级的个性!

  你们怕什么?

怕考不好我批评你们?

我当然要批评,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学,你不负责任,谁来替你负这个责任?

我现在要求你们,一不要作弊,二准备考不好被我批评,别跟我说“你不让我作弊,考不好别怪我”,你把责任推给谁呢?

我再问你一遍:

你敢吗?

你有种吗?

你有这个量吗?

你没这个量,平常就不要混!

平时你就不要神气!

拿出你的勇气来。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可以不公布排名,我只告诉你本人,我不当众批评你,我背后悄悄批评你,帮助你以后改。

如果你用假分数糊弄我,你就永远得不到我的帮助,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毁了,想一想,为了那几分,值吗?

我就不拿你们的均分和别的班比,我就要你们的诚实,其他我什么也不要!

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你们还怕什么?

怕家长怪你们?

好啊,知道怕就好好学,但别学坏。

如果你们不作弊,我就答应你们,不把这次成绩告诉你们家长,我马上下课就发一线通(后来我真的发了),说这次考试成绩不公布,但是,这不代表你就没有责任把学习搞上去。

  你们要活得坦然,你们要活得有尊严!

我要从你们的眼睛中看到清澈如水!

  做完自己会做的,勇敢地站起来,堂堂正正、挺直腰杆走出考场,不要让人鄙视,不要生活在恐惧中,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体会一下有尊严地活着是什么感觉,找回你已经丧失的诚信。

你丢掉了不属于你的分数,你却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赢得了在这个优秀的集体里应有的位置!

  你敢这样做吗?

其实很简单,用你们骄傲的眼神去嘲笑那些可怜的作弊者吧!

  你们一定可以的!

  对作弊说“不!

”,我可以!

  演讲完,底下一片寂静。

我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

  中午,我巡视教室,发现异常安静。

  我推门进去,看到我来了,刚才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和我说起了话。

  很爱热闹的李思芸带头说了一句:

  “老班,我们都被你感化了,我们都商量好了,这次考试绝不作弊,谁作弊就被大家骂。

  一呼百应,大家都这么说着,我心里那个高兴啊!

  出了教室,王婷婷塞给我她的周记本,让我看看,说是中午刚写的。

我看了,写得很多,其中就写了对我演讲的反应,说大家真的约好了,谁作弊就用最难听的话骂他。

我不敢相信,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真的能解决吗?

  下午考试了,考场的安排打乱了班级编制,大家混坐在一起。

  奇迹在考试结束后出现了:

  我班同学出了考场,一个个兴高采烈,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你不在场根本体会不到,为什么呢?

不是考得多好,而是因为没有作弊!

  张宇怡的脸上笑开了花,对我兴奋地大声喊:

  “不作弊的感觉真好!

  经纬也高兴得不得了,我知道他成绩不太好,不会考多好的,但是他终于可以坦然地面对我了。

我逗他:

“你作弊了吧?

  经纬笑得很灿烂、很坦诚:

“我绝对没有!

  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眼睛骗不了我。

同学们纷纷对我说着那种轻松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考了满分一样。

的确,他们的文化成绩都不是满分,但在道德这门考试中,绝对获得了一个漂亮的满分。

丢掉了不属于自己的分数,就是卸掉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心上的包袱,换回了久违的尊严。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的吗?

  考试全部结束后,学生们的短信飞来,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我的博客上也有学生的留言:

  今天的考试结束了,或许这一次和平时没什么不同,但我想我们已经进步了……我们是真的被你考前的那段话打动了,事实证明那节课的讲话是非常重要的。

……谢谢你!

是你让我们不用心惊胆战地考试,让我们问心无愧地走出考场!

……

  这次考前动员所取得的成果出乎我的意料,几乎让我相信我们的班级再也不会有人作弊了。

但是,如果这样的世界难题能通过一次演讲解决,那也太神奇了吧。

果然,当我有点飘飘然时,一些迹象让我不得不清醒起来。

一是看了成绩发现,仍然有少数分数异常;

二是有班委和我反映情况,说是这次考试仍然有人作弊。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同学在周记里写,这次因为我答应不把成绩公布给家长,所以一些学生干脆懒得作弊了。

怪不得出现了很多超低分。

  到底是捍卫尊严?

还是因为无后顾之忧而懒得作弊了?

我陷入了沉思……

  然而,期末考试,事关能不能拿学分和要不要补考的关键性考试,尽管班上大部分学生都诚信考试,但王婷婷和李思芸却因为作弊而被处分。

看到她们追悔莫及的样子,尽管我们平时相处得很好,但纪律是无情的。

我对王婷婷说:

尊严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去赢得的。

  李思芸是个很活泼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居然抄后面同学的试卷,还是在我监考的考场!

我在她的试卷上写下了:

作弊,以零分计。

她当时就傻眼了,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在我办公室哭得一塌糊涂,希望能挽回点什么,但已经没有办法了,只有等待一年之后表现好了,再考虑撤销处分的问题。

  一天在和一位同事谈到这件事时,同事对我说:

  你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即使理解了,在利益面仍然可以不要尊严。

唯有用强制手段让他们在受到严惩之后,他们才能意识到尊严的可贵。

  一切又都回归了现实。

我自己也很疑惑,人一定要等到失去尊严后才意识到尊严的重要吗?

我当初不把成绩告诉家长的做法真的是学生不作弊的动机吗?

当尊严与利益冲突时,面对抉择,我的教育有多大的价值呢?

……

对话班主任】

主持人:

张红(北京教育学院)

班主任:

梁秀丽(北京十四中学)

 

胡颖(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张红:

从做班主任的经验来说,一般老师听到差乱班这个词不能说毛骨悚然,也会有一种惊惧的感觉,有很多班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差和乱。

班主任一般都不喜欢中途接班;

如果是中途接班,又接了一个差乱班,这种感觉一定不会太好。

案例中的陈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班,像这样的班存在的问题肯定很多。

也许不像我们案例里描绘的那么极端,但实际上这些情况,行为习惯、风气,包括个别问题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着,要是中途接了这样一个班,肯定要选择一个突破口,来建立一个良好的风气。

案例中的陈老师是把考试作弊、诚信问题作为建立良好风气的突破口,您认同他这种做法吗?

要是您的话,您打算从什么地方入手建立良好的风气呢?

梁秀丽:

做任何一件工作,实际上都要寻找突破口,我比较认同这个老师选择突破口这种方式来工作,陈老师选择了演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的教育。

实际上,我们每个班主任的个性、特长都是不一样的,选择突破口肯定也是因人而宜的。

对,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这把钥匙实际上不是万能的。

如果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选择我自己擅长的方面来入手。

以我对差班的了解,学生不外乎就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好。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学生比较擅长或有优势的方面作为突破口,这样的学生他们一般都非常聪明,各种活动能力是相当强的。

精力还比较旺盛。

他们活动能力强,有很多可爱的方面,我肯定不会选择学习这方面,因为它是一个慢工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会选择交友、运动或者一场篮球赛,以一种活动方式作为切入的契机,经过精心的设计准备,让班级的每个成员都各展所长,这种活动比较容易成功,如果经过两三次的班级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取得成功,学生就会信任老师,老师的威信也就建立起来了。

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学习方面的教育,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接受。

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个班级,不能叫差乱班,但是成绩各个方面不太理想,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中,却带出了一个令全校师生非常骄傲的成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考上了本科。

他当时的思路就是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集体的凝聚力。

他还提出了一句口号,叫平凡的人也要有梦想。

而且他的突破口跟您刚才说的特别像,他是选择了军训,学习不好的孩子一般体力都不错,接着是运动会、篮球赛,不断地提这个目标,然后慢慢地建立常规的学习习惯。

突破口是一定有的,但是突破口的选择是根据具体情况和老师们擅长的方式决定的。

胡老师,我看这个案例的时候还有一个感受,就是陈老师特别善于演讲,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包括他对演讲的艺术把握也相当到位,演讲的教育方式在我看来是振聋发聩、当头棒喝。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急风暴雨式的,还有一种是春风化雨式的,我不知道您擅长哪一种?

胡颖:

谈到这两种教育方式,我觉得急风暴雨式比较能够震撼人的心灵,而春风化雨式,是润物无声,但是能持久地滋润学生心田,这位老师之所以选择演讲,就像刚才您所说的,首先他具备这样的素质。

有激情,口才好。

他的语言很精彩,他的动作、肢体语言或者他的眼神、口气可以感染在座的每一个学生,另外他从维护尊严的高度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上有一个提升,所以他选择了这种形式进行教育。

从课后的反映来看,有的学生是通过周记的形式表达,被触动了,有的同学是直接与老师谈我被您这种做法感染了,看起来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并没有为之所动,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老师说过不向家长透露成绩才选择不作弊的。

陈老师自己也有这么一个疑问,究竟不作弊是因为被震撼了,还是因为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焦虑,懒得去作弊了。

还有的学生仍然作弊,分数还是高的出奇。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如果是我的话,真的要选择这个突破口,可能要持续一个学期。

激情能解决的问题是情感上的震撼。

但是作弊实际上除了思想问题还有一些习惯的问题,包括刚才您提到的,他选择尊严作为突破口,其中有一句话,尊严比诚信更重要,这句话怎么理解,可能是以尊严唤醒学生内在的需要,让他自觉抵制作弊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来巩固这个教育效果。

假如您是陈老师的话,在这样一次演讲之后,急风暴雨之后,您还会做哪些和风细雨的工作?

我觉得急风暴雨和和风细雨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互相替代。

我可能会在一开始先进行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如实地写出对作弊的看法,这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客观地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

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需求。

对,这就符合了心理学上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老师能够进一步去分析、把握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这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把这次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真实地反映给全班同学,可能孩子们会有所触动。

反映给全班同学,发动大家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而不是只有老师一个人进行关于诚信也好、尊严也好这样的唤醒式的教育。

因为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特别是高中生,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多角度、多维度的,拿到这样一个问题以后,孩子们会有不同的反应。

让学生多角度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比老师一个人大汗淋漓,学生底下麻木不仁,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还不能操之过急。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尊严,对作弊的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三件事,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阶段性的调查问卷,还是继续做。

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

对,阶段性调查是一段时间做一次,仍然是以不记名的形式,目的还是要最真实的东西。

问卷可以涉及:

最近你有没有在作弊,你作弊与否与最近几次的考试成绩有什么关系?

作弊与否对你心理的影响有哪些?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让学生去把握。

经过几次阶段性的调查问卷,学生可能逐渐地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个问题已经逐渐地渗透到了孩子们的思想中,而不是一次演讲过后,慢慢地放松了,淡忘了。

阶段性地持续地把这个活动继续下去,所涉及的问题可能随着不同的阶段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样及时地把这些统计的结果随时地公布出来。

这是做阶段性的调查问卷。

我想再下一步应该是把几个阶段调查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把它的变化趋势,通过柱形图也好,或者是图表的形式,把它直观地呈现出来,把学生发展变化的趋势呈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唤醒尊严,也符合陈老师说的“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一种是通过振聋发聩,震撼式的教育,另外一种通过和风细雨的方式,不断地给孩子们传递“你们在成长,你们在有尊严地活着”这样的观念。

最后一步,再发调查问卷,这次和第一张调查问卷的内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是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持续活动,与第一张之间的答案差异是相当明显的,让学生拿到他的第一张问卷和最后一张问卷进行比较,然后自己写出研究报告,我觉得可能比老师一个人去推动整个集体的成长会轻松一些。

这样学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找回自己的尊严。

班主任实际上就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教育者。

就像您刚才说的,他去推动集体,带领集体,这是两个位置上的差异。

无论是梁老师还是胡老师,你们更冷静、更爱思考,是激情在心底的那种老师,而陈老师是一个口才很好,充满激情的人。

所以在面对这样一个班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是不同的,突破口可能也是有差别的,但是有几点是相同的。

如何给孩子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

梁老师刚才说,要选择他们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成功的感觉,而成功的感觉就会增强他的尊严。

尊严是什么?

就是尊重和庄严,就是受人尊重和被己尊重。

我觉得梁老师的做法是搭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被尊重,而胡老师一系列的做法,是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尊重自己带来的这种后果。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被尊重和自己尊重自己的感觉,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就会统摄下面的行为。

如果我们再配以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许一个良好的风气和班级的改变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接到这样一个班之后,最根本的是我们怎样帮学生找到尊严,如何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

一种教育策略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要用整合的思路来带班,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我觉得这是老师们最应该学到的,也是这个案例给予我们的启迪。

【对话专家】

主持人:

专家:

蓝维(首都师范大学)

陶礼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

各位老师,刚才我们跟两位一线班主任共同探讨了这个案例,下面我们继续跟专家来进行互动,今天我们请来的三位专家分别是德育学科的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的蓝维教授,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洪源教授,还有一位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是北京教科院的陶礼光教授。

这个案例很有意思,就是一个老师接了一个差乱班,当然这种差乱班的出现不是人为地分出来,有可能是在带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于班主任来说,中途接了这么一个差乱班实际上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所以案例中的陈老师也是煞费苦心寻求各种突破口,最后落实在作弊这个问题上,选择了以一次演讲作为教育形式,以尊严教育作为突破口。

现在我们就来解析一下他的做法,我想首先问蓝老师,陈老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提出了“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这么一个演讲题目,而且在慷慨激昂的陈辞里面,说尊严比诚信更重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以尊严作为解决作弊问题的突破口,您认同不认同?

您怎么来评价陈老师的教育特点?

蓝维:

看到这个案例让人很振奋,因为诚信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因为我在做北京市大学生思想发展测评,发现在考试作弊问题上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这也是让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头疼的一个事情。

这个老师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有明显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寻求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径。

在这个案例里提到了关于尊严比诚信更重要的说法。

这个说法应该做一点分析,首先作为尊严和诚信这两个概念,或者说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两种价值,它们有没有可比性的问题。

在我看来其实它们的可比性并不是很强,在这篇文章里强调用尊严的角度解决诚信的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比较诚信和尊严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从尊严的角度会解决诚信问题,这是有道理的,尊严是在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中,人的一种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者是一种尊重和庄严,用马斯洛的理论解释,其实是人精神的需要。

所以当我们的教师用这样一种尊重的角度切入,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或者说由于怕家长,怕老师批评而产生的作弊的内心需要时,其实是用一种高位需要控制低位需要。

获得暂时的利益上的某种满足。

案例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实是用了更高层次的需要调节低层次的需要。

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在教师激昂的演讲当中,受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而这种震撼导致了他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做出了一个符合道德的行为。

陈老师提出的这句话,尊严比诚信更重要,按照您的分析,并不是做两个价值之间的比较,而是说我们在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从尊严这样一个个体高级需要的精神层面切入,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和策略提出来的。

刚才说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心理学的问题了。

我们这个案例的主题叫“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在您看来,案例中的陈老师,是否找到了这把钥匙?

陶礼光:

陈老师带的是一个乱班,乱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班集体没有形成,导致班级的风气不好,正确的舆论没有形成。

陈老师找到了一个教育的话题,就是考试作弊问题,作为一个教育的点,抓住这个点进行教育,他采用的方式就是课堂的演讲。

跟陈老师个人的特点有关系,擅长演讲。

他的话题叫做有尊严的活着,他的个人风格,他的口才,情感的流露,使得演讲给学生一种强烈的震撼,演讲完以后,他走出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考试作弊问题,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候,如果再扩大点范围的话,包括抄袭作业等等。

而且在成绩不好的班一般是作弊成风的。

从道德判断的角度来说,人人都知道不对,就是小学生都知道,非常简单。

所以它是一种直觉的道德判断,谁都知道不对,但是为了获得好的分数,获得老师的奖励,家长的认同,或者他的面子,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作弊了,基于这种直觉的道德感,由于老师真情的演讲,并用这种标准来判断自己作弊的行为,产生了一种震撼。

这是陈老师教学案例当中最成功的地方。

解决差班问题的时候,就是要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而且往往差班的学生心理封闭的还比较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