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84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依照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

  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核准。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中级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依照刑法规定: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2题

  关于缓刑,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所以A项正确。

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C、D选项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所以B选项错误。

  第3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

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

  给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期限为1个月。

甲收

  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

  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后,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受贿既遂,其次甲未能利用这一财物致其失效,属于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置,不影响犯罪的既遂。

  第4题

  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法定原则,_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

  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_相适应原

  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_和承担的______相适应:

死刑

  只适用于_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在这段话的空格中应填()。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

  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将此题作为填空题来做,不要提前看答案。

依次填充的词语是:

罪刑、罪刑、罪刑、罪行、刑事责任、罪行。

本题考查对刑法基本原则熟悉程度。

  第5题

  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

  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

  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甲以强奸妇女的故意对乙实施暴力,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构成未遂。

由于强奸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女子,误将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奸淫的,无法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女子的性自由,只能成立强奸罪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第6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A选项正确:

根据最高院1998年第8号司法解释,亲友送犯罪人投案的,也视为自动投案。

B选项错误:

共同犯罪人成立自首,必须如实交代自己和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

C选项错误:

甲揭发乙的共同犯罪以外的诈骗罪,属于立功。

D选项错误:

成立自首,必须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逃避司法追究的不能构成自首。

第7题

  对下列()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的

  C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账号、发票、证明的

  D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刑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所以A项情形应当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第156条规定,与因走私罪犯同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第8题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

下列表述不属于

  犯罪客体方面要件是()。

  A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B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

  C行为对象、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D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犯罪客体方面要件包括: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行为对象、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犯罪主观要件包括犯罪的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

注意两者的区别。

  第9题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

  于()。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题中甲为逃避检查,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重伤,甲明知其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

根据题中条件,甲只为摆脱乙,并不具有杀人的直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也不构成过失。

  第10题

  下列陈述中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情节相当严重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当受刑法处罚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犯罪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本质特征,三个基本特征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第11题

  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

  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

  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后甲、乙又合谋

  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A虚报注册资本罪

  B虚假出资

  C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

  D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认定。

犯罪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取得公司登记,符合刑法第158条规定的虚报注册资本罪。

成立公司后又抽逃出资的,符合刑法第159条所规定的抽逃出资罪。

  第12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5年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所以A选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本条的解读应当分两部分,一是对累犯不得假释;二是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

  B、C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所以D选项正确。

  第13题

  共同犯罪是指()。

A两个自然人犯罪

  B两个共同故意犯罪

  C两个以上共同犯罪

  D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14题

  某企业生产的一批外贸供货产品因外商原因无法出口,该企业采用伪造出口退

  税单证和签订虚假买卖合同等方法,骗取出口退税50万元(其中包括该批产品

  已征的产品税、增值税等税款19万元)。

对该企业应当()。

  A以合同诈骗罪处罚

  B以偷税罪处罚

  C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

  D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并罚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204条第2款的特殊规定。

骗取出口退税的,成立骗取出口退税罪。

同时将已交纳的税款骗回的,骗回的部分依照刑法第204条第2款成立偷税罪,并与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通说认为是对想象竞合犯数罪并罚的立法特例。

  第15题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

某日晚,乙橇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罪

  B正当防卫C防卫不适时

  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甲为保护自己的住宅而设置防卫装置,对不法侵害人乙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了制止,造成乙轻伤,甲的这种行为既不是防卫不适时(假想方位,事后防卫),又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成立防卫过当,因此,应为正当防卫,B选项应入选,而且,正当防卫(未过当)是一种合法行为,并未侵权。

  第16题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

  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

  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

  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此题情形属于犯罪既遂而不属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第17题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含义。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第18题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不处罚”是我国刑法(述。

)基本原则的表

  A公平、公正

  B罪刑法定

  C刑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罪刑相适应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罪刑法定原则;刑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不处罚。

  二、多选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2.0分,共28.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下列罪名中,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C票据诈骗罪

  D信用证诈骗罪

  【正确答案】:

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199条的规定:

犯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的,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

  第2题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法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未遂犯

  B从犯

  C预备犯

  D中止犯

  【正确答案】:

B,C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22条、第23条、第24条、第27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3题

  以下()被告人构成累犯。

  A某甲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犯强奸罪

  B某乙犯过失爆炸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2年又犯抢劫罪

  C某丙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3年又犯故意杀人罪

  D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执行6年后获得假释,假释后的第7年又犯诈骗罪

  【正确答案】:

A,B,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了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处理原则。

成立一般累犯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第二,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第三,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5年以内。

所以

  A、B选项应选,而C选项因前罪是过失犯罪排除,D选项则实际是在假释期满第3年犯罪。

  第4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贩卖毒品

  C抢劫

  D绑架

  【正确答案】:

B,C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5题

  实质的一罪是指虽只有一个行为,但这一行为具有特殊性,容易被误以为是数

  罪,但从犯罪构成来看,应当定一罪的犯罪。

实质一罪主要包括的情形有

  ()。

  A继续犯、想象竞合犯

  B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

  C惯犯、结合犯

  D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正确答案】:

A,B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我国的刑法理论通常将一罪分为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处断的一罪。

实质的一罪主要包括三种情形,即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定的一罪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即惯犯、结合犯;处断的一罪主要包括三种情形,即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第6题

  下列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

  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正确答案】:

A,B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所谓归个人使用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是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是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三是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第7题

  派出所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

  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

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

  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

  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陈某利用职权的行为导致5名无罪人员被抓,应当属于给人民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构成了滥用职权罪,即选项A正确,不应选。

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表现形式和主观要件不同。

滥用职权罪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表现为不该为而为;而玩忽职守罪主观上是过失,客观上表现为该为而不为。

  第8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是()。

  A精神病人张某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王某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李某犯罪

  D醉酒的赵某犯罪

  【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9题

  下列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罪的说法()是正确的。

  A单位可以构成刑法规定的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

  B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外的其他人不能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

  C招标人不能构成串通投标罪

  D不以牟利为目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不能构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

  【正确答案】:

A,B,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串通投标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招标人和投标人。

  第10题甲为了能使乙减轻处罚,送给正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员丙5

  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

  5万元还给甲。

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

  为。

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A,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甲显然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金钱,自然构成行贿罪,因此选A选项。

受贿罪是一种行为犯,只要受贿人实际收受了贿赂,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正当或不正当的利益,都构成受贿罪。

本题中,丙收受了甲5万元,就已经是受贿罪的既遂,他在事后退还赃款不影响他先前行为的性质,不能认定是受贿的中止,因此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是刑法分则对于行贿罪的自首的特殊规定。

根据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就应适用刑法这一条的规定,而不是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所以不选择C选项。

故本题答案为选项

  A、D。

  第11题

  下列()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

  A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

  B国有公司的董事

  C国有企业的经理

  D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正确答案】:

B,C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构成此罪的主体只能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不包含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和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第12题

  下列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说法,()是正确的。

  A窃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B捡拾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资料而擅自披露,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C明知对方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而购买和使用,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使用采取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正确答案】:

A,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