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训诂学.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90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19训诂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0819训诂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0819训诂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0819训诂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0819训诂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819训诂学.docx

《00819训诂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19训诂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819训诂学.docx

00819训诂学

  [单项选择题]

  1、《尔雅》分为()

  A.十九篇B.二百零九篇C.二百一十六篇

  D.五百四十篇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2训诂材料包括:

  ()、()、()。

  参考答案:

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填空题]3训诂学三个时期是()

  参考答案:

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填空题]4训诂的产生期在();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

  参考答案:

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代;现代

  [填空题]5()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

魏晋至隋唐

  [填空题]6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

  参考答案:

  《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填空题]7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括()

  参考答案:

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填空题]8一般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发疑、取证、释理

  [填空题]9词存在的两种状态:

  ()

  参考答案:

贮存状态和使用状态

  [填空题]10只有本义才能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参考答案:

本字

  [填空题]11当今社会,训诂学至少可以应用于()三大领域

  参考答案:

文言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

  [填空题]12训诂

  参考答案:

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填空题]13乾嘉学派

  参考答案: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

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

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

代表人物有:

戴震、段玉裁、王念孙。

  [填空题]14互文

  参考答案:

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子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

  [填空题]15异文

  参考答案:

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文献的本文与该书在他书的引文用字的差异,及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献中或同一文献中不同地方的用字差异。

  [填空题]16本字

  参考答案: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的字称为本字。

  [单项选择题]

  17、魏晋南北朝隋唐,训诂学进一步发展,逐渐摆脱()的附庸地位。

  A.文学

  B.文字学

  C.经学

  D.史学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8、《左传•庄公十年》: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个“狱”不是()的意思。

  A.打官司

  B.案件

  C.监牢

  D.诉讼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9、汉代是中国传统训诂学的()。

  A.萌芽时期

  B.兴盛时期

  C.变革时期

  D.衰落时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训诂学的产生期:

先秦训诂学的高度发展时期:

两汉训诂学的深入与扩展期:

魏晋隋唐训诂学的更新与变革期:

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清代训诂学科理论的创建期:

近现代

  [多项选择题]

  20、下列术语中()是用于校勘的术语。

  A.衍文

  B.互文

  C.错简

  D.脱文

  E.错综

  参考答案:

A,C,D

  [多项选择题]

  21、()是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A.匍匐

  B.蒲服

  C.扶肤

  D.伏服

  E.胡服

  参考答案:

A,B,D,E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债”和“责”是古今字,()字先出现。

  参考答案:

  [填空题]23《说文解字》一书对部首次第的排列是采用()的编排体例。

  参考答案:

始一终亥

  [单项选择题]

  24、从注解之间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是()。

  A.自注和他注

  B.集注和补注

  C.注和疏

  D.注和解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25、《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乃筑诸侯之馆。

”句中的“馆”的意思是指()。

  A.学馆

  B.宫殿

  C.娱乐场所

  D.客舍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26、清代训诂学家取得空前成就的原因是()。

  A.具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B.具有朴素的历史观

  C.具有一定的求实精神

  D.有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

  E.采用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B,C,E

  [单项选择题]

  27、柳宗元《捕蛇者说》:

  “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参考答案:

B

  [多项选择题]

  28、连绵词“狼藉”又可以写作()。

  A.狼籍

  B.狼疾

  C.狼狈

  D.孟浪

  E.犹豫

  参考答案:

A,B

  [填空题]29《孟子·滕文公》:

  “庠者,养也。

校者,效也。

序者,射也。

”句中运用了()的训诂方法。

  参考答案:

声训[单项选择题]

  30、《毛诗沽训传》在类型上属于()。

  A.内传

  B.外传

  C.集传

  D.补传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1、所谓“辨志”,就是指()。

  A.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B.点断文章的句读

  C.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

  D.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2、发现《战国策•赵策》

  “太后盛气而揖之”的“揖”是“胥”字之误的是()。

  A.王念孙

  B.王引之

  C.触龙

  D.陆德明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3、《广雅》的作者是()。

  A.张揖

  B.王念孙

  C.曹宪

  D.王引之

  参考答案:

A

  [多项选择题]

  34、在解释同义词需要“同中求异”时,应用的训诂术语是()。

  A.互言

  B.浑言

  C.析言

  D.对文

  E.散文

  参考答案:

C,D

  [多项选择题]

  35、《诗.大车》: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毛传》:

  “或醉于酒,或不得其浆。

  《毛传》指示()。

  A.下一句省去了无定代词“或”

  B.两句主语不同

  C.两个句子都没有省略

  D.两句的主语一致

  E.这是倒装句

  参考答案:

A,D

  [填空题]36《史记•鲁仲连传》:

  “噫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云:

  “多‘先生言’字。

必欲存之,当在‘太甚’字上。

”王说之弊病是()。

  参考答案:

不明语法

  [判断题]

  37、训诂术语“读为”和“古声同”都可以用于说明文字通假。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38、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是说的()。

  A.他校

  B.对校

  C.理校

  D.本*校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9、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中的“要”的意思是()。

  A.要求

  B.须要

  C.希望

  D.邀请

  参考答案:

D[多项选择题]

  40、《方言》对方言区的称呼相当复杂,包括()。

  A.古国名

  B.州名

  C.郡名

  D.县名、山名、水名

  E.省名

  参考答案:

B,C

  [多项选择题]

  41、“自注”有多种别名,属于自注别名的有()。

  A.内注

  B.集注

  C.补注

  D.本注

  E.子注

  参考答案:

D,E

  [填空题]42注疏别称的所谓“诠”,其意是()的意思。

  参考答案:

解释

  [填空题]43李密《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句中“孩”是咳的古文。

其义为()。

  参考答案:

婴儿笑

  [单项选择题]

  44、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句中“青春”指()。

  A.青年时代

  B.春天

  C.杜甫的妻子

  D.杜甫的青年朋友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5、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是()。

  A.从西汉到东汉

  B.从唐代到五代

  C.宋元之间

  D.从清代到近代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6、《五经正义》的作者是()。

  A.孔安国

  B.郑玄

  C.陆德明

  D.孔颖达

  参考答案:

D

  [判断题]

  47、训诂学不等于词义学。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48、由《正字通》和《字汇》两部书进行删减改编而成的字典是()。

  A.

  《说文解字》

  B.

  《字林》

  C.

  《汉语大字典》

  D.

  《康熙字典》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9、《荀子》:

  “上能尊主爱下民。

  《读书杂志》:

  “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队文。

  《不苟》、《成道》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

’是其证。

”这里使用的校刊方法是()。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0、《滹南遗老集》的作者是()。

  A.王念孙B.王引之

  C.王观国

  D.王若虚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51、《左传》:

  “于文皿虫为蛊。

  《庄子》: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韩非子》:

  “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

”从这几部书的正文中,可以看出先秦训诂的方法有()。

  A.形训

  B.声训

  C.义训

  D.歧训

  E.反训

  参考答案:

A,B,C

  [单项选择题]

  52、《类篇》是模仿《说文》而作的字书,其部首为()。

  A.544个B.540个C.214个D.189

  个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3、下列词语中属于来自西域的词语是()。

  A.蒲桃

  B.世界

  C.过去

  D.刹那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4、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

  《尔雅》

  B.

  《经传释词》

  C.

  《经典释文》

  D.

  《释名》

  参考答案:

C[填空题]55翻译: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参考答案:

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填空题]56《诗经·唐风·山有枢》: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毛《传》:

  “洒,灑也”。

试分析毛传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说文·水部》:

  “洒,涤也。

从水,西声。

古文以为灑扫字。

  《说文》多次用“洒”的本义为训,应读同今“洗”字。

  《说文》又有“灑”字,是散水于地之义。

可见“洒”用作“灑”,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所以毛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

  [填空题]5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注〕: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

  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

”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这样的注解不对。

  依照注释,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

  “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

”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

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

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他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

”岩泉“返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

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

  全句的意思是:

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填空题]58“义”与“训”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义”与“训”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①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

人为表述的训释应该符合词义的客观内容,因而理论上它们可以统一。

  ②但实际上,由于对词义的认识不足,训释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词义;又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对同一词义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从而作出不同的训释。

因此实际训释通常不等于客观词义。

  ③在实际的训诂材料中同训者未必同义,同义者未必同训,可见“义”跟“训”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④训的范围不限于义,许多训释根本不是对词义的表述,如声训意在探源,文意训释有的是临时所指,有的是言外之意,有的是语用说明,有的是背景知识。

这些注释可以叫“训”,但不是对词义客观内容的表述,因而不是“义”。

  [填空题]59简述训诂的七项内容是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解释词义(基础)、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修辞)、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扩大单位)。

  [填空题]60翻译: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邶风,柏舟》)

  参考答案:

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