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94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

b端接通负极

二节电池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的制作比较成功。

小结

小组内交流讨论,本节课的得失,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分享,总结。

教师点评,打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小组合作的情况,予以点评,打分。

课后拓展

当线圈内有电流通过时,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能把这个电流指示器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吗?

四、教学后记

13用番茄做的有趣实验

十四周星期四教者:

  

夏天,餐桌上的番茄很受大家的欢迎。

很多人喜欢喝番茄的汁,酸酸甜甜的,很合胃口。

你知道吗,利用番茄汁的酸性,我们可以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一、活动准备:

白纸一张,毛笔一支,番茄三个,铜片、锌片(或铁片)、导线、灵敏电流计。

蓝色石蕊试纸烧杯试管

二、活动过程

白纸现字实验

白纸一张,毛笔一支,番茄一个

方法:

(1)把番茄切开,取出适量汁来。

(2)用毛笔蘸取一些番茄汁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让它自然干燥,这时纸上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

(3)等汁迹全干了以后,将此纸放在火上稍微烘一下。

猜猜你会看到什么?

白纸上很快就会出现焦黄色的字迹或图画。

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

将西红柿汁滴到蓝色蕊纸上

加热放有锌粒的西红柿

(4)结论

番茄汁中含有很多有机酸,而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有机酸与纤维素可以发生反应生成酯。

当用番茄汁在纸上写字或作画时,番茄汁中的有机酸就与纸中的纤维素发生反应生成了酯。

由于酯的燃点较低,因此,涂有番茄汁的纸就会先被火烤焦变黄,显出字迹或图画来。

2.番茄电池:

材料:

番茄(或者其他水果)、铜片、锌片(或铁片)、导线、灵敏电流计。

方法1利用番茄汁的酸性,在一个半熟的番茄中,相隔一定距离,插上一根铜片和一根铁片,用一根导线把铜片和铁片与一个电流表(或者发光二极管)连起来,这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由于这个电池的电流很小,所以只能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

方法2取两个半熟的番茄电池串联起来看能不能点亮一个小电珠

三、拓展与交流:

(1)想一想,西红柿为什么能做成电池?

(2)能不能点亮一个小电珠?

14.怎样采集昆虫

十五周星期四教者:

夏季,阳光明媚,正是昆明活跃的季节,去野外采集昆虫的好时机来了,让我们采集昆虫去

活动准备:

网三角纸袋子自制的“毒瓶”

二、活动过程与方法

1、网捕法

网捕是采集昆虫最常用的方法,进行网捕的工具是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

另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捕到昆虫后,应及时取出装进毒瓶。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

2、扫捕法振落法搜索法

a 对善于飞翔的蝴蝶、蜻蜓、跳跃的蝗虫等等一般用网捕。

在大片的草丛和茂密小灌木中的虫,肉眼不易看见,则可以用网扫,用捕虫网一边左右扫网一边前进,有许多昆虫有趋光的习性;

在无风又没有月光的夜晚,选择一个植物茂盛并有流水的地方挂灯,灯后张开一块白布;

就可诱来非常多的昆虫停在布上或地下,这时即可用指管一一套捕,然后用毒瓶将其毒死。

b对于蛾类,为了避免翅膀扇动而损坏翅膀和鳞片,通常用乙醚等麻醉剂先将蛾子晕倒,然后再将其毒死。

有些蛾和甲虫喜欢吃蜂蜜,可配制糖液放在田间诱虫。

c 对初学昆虫的人来说,采集要全面,不能只凭兴趣和爱好。

要克服专采大虫不采小虫,专采美丽的不采难看的,只采特别的不采一般的,一种昆虫只采一个不采第二个,有雄的不要雌的,有了成虫不要幼虫,只采飞的不采隐藏的等等毛病。

只有全面采集才能知道昆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只有全面采集才能进行比较鉴定。

只有全面采集才能采到珍贵的标本。

d采到的昆虫除需继续饲养以外,一般要立即杀死它们。

虫死的越快标本越完整。

瓶是杀死昆虫最好的武器。

毒瓶制作也很简单,瓶下部放入一些氰化钾,然后盖上一层木屑(锯木),用木棍把木屑压紧,在上面放一层石膏糊即成。

昆虫放入毒瓶立即死去,可免于碰撞造成损伤。

但这种毒气对人畜亦有害,用时要小心,保管要注意勿使毒气跑出来,手边没有毒瓶时,可用氯仿(三氯甲烷)等麻醉剂来代替。

大型昆虫可直接用注射器注入40%石碳酸或95%酒精而杀死。

昆虫幼虫、卵和蛹可放入70%酒精中杀死并保存。

e 成虫一般是一天之内就要做成标本,因为几天后昆虫变得干硬而不易制作。

但采集昆虫往往在野外进行,不能随采随制标本,因此可把毒死的标本放在纸三角袋或棉花包内暂时保存。

三 纸三角袋制作方法:

  第一种 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成三角形,开口处折回封口,这种纸袋适于放蝴蝶、蛾、蜻蜓等双翅发达的昆虫。

  第二种 用手指将袋撑开,把下角捻紧后袋就凸起,这种纸袋适于放身体较厚的甲虫、蜂、蝇、熔嫁、蝉等。

  第三种 纸袋用纸卷折,两头捻紧,呈长筒形的纸包,适于包装蝗虫,螳螂、天牛等体较长的昆虫。

棉花包是由一块大小约18×

13平方厘米的脱脂棉,外面包以牛皮纸或旧报纸的袋子。

标本由左至右依次摆在棉花上,同-批采的放一起,不同时间、地点的标本放于一个棉包时则要用线隔开。

装满后在上面盖一张白纸,纸上按标本的排列划分,写上采集地、数量等。

整个包一个编号,保存起来非常方便。

四.针插干制标本

  一般成虫都是制成针插干制标本,这种标本不需要任何处理就可以永久保存。

做的方法是把标本从纸袋取出(如果标本干脆,需要放到回软缸里回软),用昆虫针(视昆虫大小而选用不同型号的昆虫针)插上,针插的部位一般是在中胸中央,但可因不同昆虫而针插部位不同。

鞘翅目插在右边翅基部约1/4处,半翅目插在小盾片上,双翅目插在中胸靠右边,蝗虫插在向前伸延的前胸背板右边。

  标本插好后,要整姿,将虫插在整姿板上,使虫体与板接触,然后用针将触角、足、尾须、产卵器等摆好,使标本的姿式尽量接近于生活时的样子。

要左右对称。

足一般是前足前伸,中后足向后放。

鳞翅目和蜻蜓等成虫还要在展翅板上展翅,使前翅后缘与身体垂直,后翅向上展,略压在前翅下边,然后用纸条压上。

展好姿的昆虫干燥后去除纸条就做成标本了。

最后再插上两张小标签,一张写上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名字。

一张写上昆虫名字,如果名字叫不出来,可请教有关昆虫分类学家。

标本及标签部位的高低均要一致,将标本整齐放在标本盒内,盒内放上樟脑以免虫蛀。

五、拓展与交流

清点采集到的昆明种类与数量,采集过程中的经验

15制作昆虫标本

十六周星期四教者:

材料和工具

展翅台,三极台,昆虫针,塑料袋 

A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 

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可用毒瓶或毒管。

2.去除内脏 

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

3.临时保存 

昆虫被毒气杀死后,应尽早将其从毒瓶中取出,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

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4.还软还软的方式是:

用玻璃换软缸或别的器皿,底部加进蒸馏水,加入几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虫子,加盖密闭2~3天后就可换软。

5.针插 

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 

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

插针开始时,先将要制作的虫体放在刺虫台或桌缝上,再根据虫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号针,昆虫针插前翅基部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虫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线偏右方,其他昆虫插中胸中央。

6.整姿 

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7.干燥 

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

最后,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可把标本放进40℃的烘箱内烘于或放在通风干燥处约两周,使其自行干燥。

在制作好标本后,要认真做原始记录。

(一)干制昆虫标本的保存

昆虫标本的保存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你忽视了这一步,哭的时候可别找我。

1)标本盒标本保存的用具主要是标本盒。

制作标本盒的材料有多种,如:

木材、纸、玻璃等。

标本盒的形式有分体式、抽拉式、生活史标本盒。

2)标本保存的环境和药品标本要放置在日光不能直射到的通风干燥处;

标本盒密封性要好;

霉雨天不要打开标本盒。

为防虫蛀,标本盒内可选用樟脑块等。

每年秋季要检查一次标本是否虫蛀和需要更换防虫剂。

3)标本卡片主要用于记录该昆虫标本的信息,包括中名、学名、采集者、采集时间等。

4)标本柜和采集记录卡标本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分门别类存放在标本柜里。

(二)腊叶标本的压制与装帧 

压制是标本在短时间内脱水干燥,使其形态与颜色得以固定。

标本制作是将压制好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即为长期保存的腊叶标本。

压制与制作标本须注意以下各点:

1.顺其自然,稍加摆布,使标本各部,尤其是叶的正背面均有展现。

可以再度取舍修整,但要注意保持其特征。

2.叶易脱落的种,先以少量食盐沸水浸0.5~1分钟,再以75%酒精浸泡,待稍风干后再压。

3.及时更换吸水纸。

三、拓展与交流

16.巧孵小鸡

十七周星期四教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2、知道巧妙孵化小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知道孵化小鸡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大纸箱,热水袋,竹片或铁丝,受精鸡蛋,厚卡纸,手电筒,细绳,旧棉絮,温度计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中可以常常看到母鸡孵化小鸡的场景,但是它们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孵化的时候都不能离开鸡蛋,我们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巧妙孵化小鸡的方法。

2、教学过程

方法一:

热水加温式孵化箱

由箱体、蛋盘、热水瓶等组成。

箱体由一大一小的纸箱叠套在一起,并在两箱间填实保温材料(如棉花、谷壳、木屑等)制成。

箱体内水平放置3~4只盛满热水的玻璃瓶作热源,瓶上盖湿毛巾,两侧各叠放4~6根小方木条,用来调整架在其上的蛋盘与热水瓶的距离,以使蛋盘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数值上,蛋盘上覆盖一些薄棉垫或毛巾保温。

一般容积为0.3立方米的孵化箱,约可入孵鹌鹑蛋60~100个。

刚加热水时,水温较高,往往超过40℃,这时应将蛋盘上的覆盖物取一些放在热水瓶热水加温式孵化箱

方法二:

热水管孵化箱

容器长95厘米、宽83厘米、高76厘米,外层需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与热水加温式孵化箱同)。

箱体分上、中、下三部分。

从箱顶到距箱顶31厘米处为上部,从箱底到距箱底33厘米处为下部,上下部之间(仅12厘米)为中部,平放有“目”字形热水管。

上下部可分若干层放蛋盘。

由于上部在热水管之上,温度较高,宜孵孵化初期的珍禽蛋,下部在热水管的下面,温度稍低,宜孵孵化后期的珍禽蛋。

热水管与箱外的热水锅相通,热水锅下置2盏煤油灯。

热水温度可通过调整灯火大小来调节。

相对湿度可通过增减搭在固定热水管的木栅条上的湿布调节。

温度计宜放在箱体中部。

一般箱体上部可入孵珍禽蛋750个左右。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如何巧妙孵化小鸡。

(3、)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解。

(4、)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哪个小组讲解比较成功。

5、小结

6、教师点评,打分

三、课后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采用课堂所学,自己来孵化小鸡,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本课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孵化小鸡的方法。

注重小组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点评的作用。

17.看云识天气

十八周星期四教者:

一、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体。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是了解认识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活动准备:

云彩图片,写生本,铅笔和手表,照相机

1、云的生成和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它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由此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外貌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掌握云的这些特点才能正确识别云,不断提高云的观测水平。

2、云的外形特征千变万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又有其共同的特点。

通常根据其共同的特点,结合实际需要,按云的底部高度把云分为低、中、高三族,然后按照云的外形特征、结构、核成因划分为十属及若干类。

三、活动过程

1认识云的种类

a低云

低云多由水滴组成,厚的或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则是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

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但又随季节、天气条件及不同的地理纬度而有变化。

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产生降水,雨层云常有连续性降水,积雨云多有阵性降水,有时降水量很大。

b积云

积云个体明显,底部较平,顶部凸起,云块之间多不相连;

由空气对流、水汽凝结而成的云。

c积雨云

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很像耸立的高山,顶部已开始冻结,呈白色,轮廓模糊,有的有纤维般的结构。

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下垂或伴有碎雨云。

d层积云云块一般较大,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有的成条,有的成片,有的成团。

常呈灰白色或灰色,结构比较松散,薄的云块可辨太阳的位置,厚的云块比较阴暗。

云块常呈行或呈波状排列。

层积云厚度一般从几百米到二千米。

多由直径为5-40微米的水滴组成。

在冬季出现的积雨云也可能由冰晶或雪花组成。

二。

观察云的变化

选择一个场所,观察云彩,以附近的山或大树为参照物,通过绘画或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

观察快下雨时云彩的变化志雨势的关系

看云识天气

拓展与交流:

1收集各种云彩的图片,识别云和各种类别

2.收集天气谚语

18.籼稻和粳稻的区别

十九周星期四教者:

提起水稻和稻米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类作物,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之一。

我们常常听说某地方种的是籼稻,某地方种的是粳稻,某某地方所产糯米最负盛名等等那么水稻中的籼、粳、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活动准备:

小刀,放大镜,镊子,籼稻和粳稻,溶液

田间鉴别

观察水稻植株的摔倒能力得到初步结论,各取几株有代表性的植株进行观察

记录两种类别的水稻的叶色,叶的长度,开度,分蘖力

观察和记录稃壳的着色,借助放大镜比较两个水稻的稃毛多少,长短及分布情况

观察项目

籼稻

粳稻

谷粒,米粒形状

叶片

茎秆

2.拓展与交流

A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

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

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

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所以称之为普通栽培稻。

B.籼稻的性状比较接近于其祖先野生稻,所以有学者认为籼稻未基本型,粳稻未变异型。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

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

C.在粮食业务上主要根据稻谷的性质和粒形鉴别,一般籼稻米粘性较差、粒型长而窄;

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圆。

籼米与粳米蒸饭的粘度不同主要因为其淀粉组成不同,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之分,支链淀粉富于粘性,蒸煮后能完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状,而直链淀粉只能形成粘度较低的糊状。

籼米含有较多的直链淀粉,所以粘性小于粳米,糯米几乎含有100%的支链淀粉,粘度很大,尤以粳糯(大糯)为甚。

D、从粳稻与籼稻比较看,籼稻表现出更多的杂交优势,产量高,而粳稻的口感较好。

从目前的研究看,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是很大的,不像人种之间差别比较小,粳稻和籼稻之间杂交都不可能。

” 

粳稻籽粒阔而短,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米饭胀性较小,而粘性较大。

E.籼稻籽粒细而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籽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米饭胀性较大,而粘性较小。

F、籼稻和粳稻是我国自古以来栽培稻的两大类型。

籼、粳稻在特征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籼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谷粒狭长,颖毛短稀,叶绿、色较淡,叶面多茸毛,耐肥性较弱,叶片弯长,株型较松散,并有耐湿、耐热、耐强光、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强,胀性较小,谷粒短圆,颖毛长密,叶绿、色较浓,叶面较光滑,耐肥性较强,叶片短直,株型紧凑,并有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弱等特征特性。

由于水稻育各的进展,籼稻中也已培育出株型好、叶色深绿、耐肥性强、不易落粒的新品种,因此上述籼、粳稻的某些特征特性有所改变。

但可以认为,在籼、粳稻的许多差别中,以谷粒开头和颖毛两项特征最为明显,故可把籼、粳稻的主要区别概括为:

籼稻谷粒细长,横断面扁平,颖毛短而散生;

粳稻谷粒宽而厚,横断面圆形,颖毛长而密生。

水稻品种调查记录表

粳稻品种

籼稻品种

人体寄生虫的检查方法(第8课时)

有很多寄生虫在人体内,常见的人蛔虫,血吸虫,大多数的寄生虫产的卵都是随着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因此检查新鲜的粪便可以及时发现虫子

一:

活动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生理盐水,脱脂棉,试管,火柴

二:

活动过程

人体寄生虫虫卵的检查,大都采用直接涂片法。

即将粪便放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加以搅拌,搅匀后,随即用牙签涂抹成一薄层,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显微镜检查虫卵。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检出率较低。

  如用此法找到了虫卵,便能肯定体内已有此种寄生虫;

如果未发现虫卵,也不能肯定体内没有寄生虫,因为可能由于取样、操作不当或寄生虫排卵较少等原因而未被检出。

因此,还须采用集卵方法作进一步检验。

 1、清水沉淀集卵法检查

  1.1采集供检的新鲜粪便标本。

采集标本要从粪便的表面多处挑取,每个标本数量约乒乓球般大小,用火柴盒或干净塑料袋盛放。

  1.2将标本加水10~20倍,用玻棒调成稀粪浆。

  1.3稍待1~2分钟,把上层混浊粪液倒入500毫升量怀。

  1.4再加入清水直到杯口将满时,搅拌后静止沉淀,经20分钟左右倒去漂浮物和上清液约3/4,再加清水到杯口将满,如此反复数次,直至液清为止。

  1.5最后倾去上层液,吸取底部沉渣制成装片,用显微镜检查虫卵。

并根据镜检结果作出检验报告。

  从实验结果看,采用清水沉淀集卵法检查虫卵,对虫卵阳性的检出率较高,虫卵图象清晰,便于辨认。

 2、常见寄生虫虫卵的识别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虫卵有蛔虫、钩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等。

在镜检中,应反复观察,仔细辨认,根据其形态特征加以识别。

在班上开展一次体寄生虫普查,看有多少同学患有寄生虫病

电镀实验(第9课时)

一、电镀是在基体表面沉积一薄层金属或合金,已达到装饰、防护功能及获得某些新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石油、航天、航空等领域,是一门与无机化学、电化学、配合物化学、表面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金属学、结晶学及机电工程等学科都有密切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电镀和其他表面技术已发展为利用现代物理、化学、金属学等方面新技术的边缘性综合技术,正形成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科学体系,而且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

二、活动准备

碱液,硫酸铜盐酸杯子,铁钉砂纸铜片电池4节

电键1个

1.先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再放入碱液中,用清水洗净

2将硫酸铜放入杯子中,加水使它溶解成为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3将铜片电池和电键铁钉按图片所示的方法装配起来

4合上电键,观察铁钉上的变化通电10分钟后,将铁钉取出,并用清水洗干净

四、知识拓展

电镀试验根据所进行的试验的目的而分为镀层性能试验、镀液性能试验和工艺性能试验等三大类。

镀层性能试验包括外观装饰性能、耐腐蚀性能、镀层表面物理性能等试验,详细情况见表l—1所列。

镀液性能试验包括镀液组成的影响、各组分含量的影响、杂质的影响、添加剂的影响等。

镀液组成成分的影响包括主盐、导电盐、抗氧化剂、pH缓冲剂、络合剂等的影响及其选择,添加剂的比较和选择,杂质的影响及排除方法的确定等。

都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筛选和确定。

镀液性能常用的测试项目见表l-2所列。

表1-1镀层性能试验项目

适用镀层类别

试验类别

试验项目

外观装饰性能试验

适合于所有镀种的最终镀层

外观

镀层的分布

目测

仪器检测表面粗糙度表面光亮度

不同部位的镀层厚度

耐腐蚀性能试验适合于所有

组合和单一镀层

耐腐蚀性能镀层的孔隙率

中性盐雾试验加速盐雾试验

各种约定的耐蚀性试验孔隙率的测定等

表1-2镀液性能测试项目

镀液性能

测试项目

镀液组成成分与含量

定性分析法确定镀液成分容量分析法测试组成含量

镀液分散能力、深镀能力等

哈林槽测试、管形阴极法等

镀液工作电流密度范围等

霍尔槽试验

镀液光亮区或正常镀层状态

霍尔槽试验等

镀液杂质影响

霍尔槽试验、微量成分分析等

镀液温度、pH值测量

温度计、pH计、pH试纸等

其他与镀液有关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