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95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课时 减数分裂的过程

                    

❶[2017·福州八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一定相同

C.形态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❷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过复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不一定能形成四分体

B.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C.每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❸[2017·湖南浏阳一中高二期中]图2-1-1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示意图,分裂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图2-1-1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二次分裂

C.联会时期D.四分体时期

❺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  )

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 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 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❻[2018·江西五校联考]如图2-1-2表示一个2N=4的个体的染色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2-1-2

①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②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移向一极,3号和4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1号和3号染色体移向一极,则2号和4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⑤在该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必定完全相同

A.①③⑤B.②④

C.②③D.①④

❼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2-1-3所示,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数及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

图2-1-3

A.3,3,6

B.3,6,6

C.3,6,12

D.6,6,12

❽[2018·山东寿光中学高二月考]图2-1-4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2-1-4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所在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❾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B    C     D

图2-1-5

图2-1-6表示某动物卵巢内形成卵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该图解释正确的是(  )

图2-1-6

A.e、f时刻细胞质都出现不均等分配

B.c~d过程同源染色体可能联会

C.b~c过程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D.c~f过程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不变

[2017·安徽六安新安中学高二期中]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8、8B.2、4、8

C.8、16、16D.8、0、8

图2-1-7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图2-1-7          图2-1-8

A.①与②B.①与③

C.②与③D.②与④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的精子种类和实际产生的精子种类依次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16种、2种B.32种、4种

C.8种、4种D.16种、8种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

图2-1-9

(1)图①中b柱表示的是    ,图②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    。

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    ,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    过程。

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2)图2-1-10中甲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    。

 

图2-1-10

[2017·郑州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图①和图②分别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回答:

图2-1-11

(1)根据图②中    可以判断该生物的性别为    ,该动物可以产生    种成熟的生殖细胞。

 

(2)图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

 

(3)图②中丙细胞的名称为           。

 

(4)图①的a、b、c中表示核DNA数量变化的是     ,细胞分裂中A和A分开可能分别对应图①和图②中    (图①用Ⅰ、Ⅱ、Ⅲ、Ⅳ表示,图②用甲、乙、丙表示)时期。

 

(5)图③为该生物产生的一个成熟生殖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请写出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

      、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的过程

1.C [解析]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正确。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但也可能不同,如X和Y这对性染色体,B项正确。

形态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作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2.C [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不会形成四分体,A项正确。

交叉互换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B项正确。

每个四分体包含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C项错误。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项正确。

3.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着丝点不分裂,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⑤细胞中核膜重新出现,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因此,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是③→⑥→②→④→①→⑤。

4.A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5.D [解析]精子形成过程中需要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①正确;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②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发生联会现象,③错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四分体,④错误。

6.B [解析]由题图可知,1号和2号染色体、3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①错误,②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错误,④正确;在该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⑤错误。

故选择B项。

7.C [解析]题图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3个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6条;初级卵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初级卵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6×2=12(个)。

8.B [解析]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故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项错误;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此细胞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图丙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裂,可推断此动物为雌性,然后根据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知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项错误;图丙中M、m所在染色体在着丝点分裂之前是姐妹染色单体,D项错误。

9.B [解析]A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项错误。

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存在于雄性动物睾丸内,属于次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

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存在于雄性动物睾丸内,属于初级精母细胞,C项错误。

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项错误。

10.B [解析]卵子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图中b~c过程进行DNA的复制,但由于着丝点的数目并没有增加,因此染色体数目不会加倍;c~e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c~d过程同源染色体可能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仍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而第一极体的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c~e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不变,但是到了e~f过程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也减为原来的一半。

11.D [解析]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说明其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DNA分子数为8。

12.C [解析]交叉互换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即一条染色体上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互换,另一条没有发生片段互换。

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移向两极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大部分相同,小部分不同。

由题图可知,②和③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①和④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13.D [解析]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项正确。

由于花药中精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细胞数量,所以用桃花的雄蕊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项正确。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项正确。

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所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项错误。

14.A [解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说明有4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理论上可能产生的精子种类为24=16(种),但在实际情况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4个精子。

15.

(1)染色单体 甲 乙 DNA复制 丙→乙 Ⅲ和Ⅳ Ⅰ

(2)③

[解析]

(1)由图①柱状图观察发现Ⅰ、Ⅱ、Ⅲ、Ⅳ中b只存在于Ⅱ、Ⅲ,在Ⅰ、Ⅳ消失,说明它应该是染色单体,根据数量变化可知a表示染色体,c表示DNA分子。

图②中观察染色体行为,根据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和是否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可知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图甲精细胞和图乙中③是由同一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其中染色体的一点差异是发生交叉互换形成的。

16.

(1)乙 雌性 4

(2)甲、乙 乙、丙

(3)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4)c Ⅰ、甲

(5)AA aaBBbb

[解析]

(1)图②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则该动物为雌性。

该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该动物能够产生4种卵细胞。

(2)由图分析可知,图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乙,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乙、丙。

(3)由于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因此图②中丙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4)由图分析可知,图①的a、b、c中表示核DNA数量变化的是c。

细胞分裂中A和A分开可能对应图①中Ⅰ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对应图②中甲时期(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

(5)该动物一卵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b的卵细胞,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B、b所在的染色体移向一极,A所在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和aaBBbb。

第2课时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受精作用

1.A [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项错误。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双方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项正确。

染色体属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C项正确。

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D项正确。

2.C [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所含DNA数目随分裂过程所发生的变化规律:

间期染色体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

图中曲线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A、B项错误。

cd对应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发生于后期开始时,C项正确,D项错误。

3.A [解析]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乙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丙是初级精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甲细胞若是次级精母细胞,则是丙(初级精母细胞)的子细胞,A项正确。

乙、丙细胞可来自同一个体,B项错误。

丙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甲、乙细胞不含,C项错误。

乙、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甲不含,D项错误。

4.A [解析]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项正确。

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结束时,细胞数目加倍,B项错误。

c过程中发生受精作用,该时期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C项错误。

a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D项错误。

5.C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故A项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2个DNA分子,故B项错误;据题意可知,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点已分裂,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即无同源染色体,且该生物是二倍体动物,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C项正确;DNA分子复制发生在间期,间期的细胞膜不发生缢缩,故D项错误。

6.C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项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加倍,B项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C项正确。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项错误。

7.D [解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能使有性生殖后代表现多样性。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受精卵,从而使后代表现出多样性。

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与后代表现多样性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

8.A [解析]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同时或相继与两个精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要形成异卵双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2个卵原细胞和1个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9.B [解析]根据不同时期细胞中DNA分子含量变化可知,A细胞是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B细胞是精子或卵细胞,C和D细胞均是体细胞,E细胞是配子(生殖细胞)。

10.A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A项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B项错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所含同源染色体对数与体细胞相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所含核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所含核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项错误。

11.C [解析]甲图中CD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

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B项错误。

乙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1∶2∶2,C项正确。

乙图中的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其后期会由于着丝点的分裂而使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等,D项错误。

12.C [解析]图A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分别是4、0、4,说明细胞已完成减数分裂,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减半,是精细胞,A项错误。

图B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分别是8、0、8,说明细胞中染色体没有复制,仍处于精原细胞状态,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项错误。

图C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分别是8、16、16,说明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又因为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般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项正确。

图D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分别是4、8、8,说明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又因为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D项错误。

13.

(1)B、E

(2)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受精作用

(4)A~B 有丝分裂

[解析]

(1)图甲A~F中,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B(有丝分裂后期)、E(有丝分裂中期)。

(2)由于A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分裂不均等,所以A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受精作用。

(4)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图乙中的A~B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

14.

(1)4 8 

(2)CD (3)CD (4)1/2 小

[解析]

(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题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CD段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干信息“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则EF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EF段细胞内有8对同源染色体。

(2)题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CD段。

(4)由图可知,CD段时,H的值为1/2,此时,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含量的值会比H值小。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C [解析]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材料研究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如下推论: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遗传行为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但“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的结论不是上述实验证明的,通过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也得不出这一结论。

2.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故D项正确。

3.C [解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规律,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论断,摩尔根借助假说—演绎法找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4.D [解析]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5.D [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项正确。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步的,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项正确。

在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项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说明在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不相同,D项错误。

6.C [解析]由于A、a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故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中不能发生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A、B项错误。

初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所以能发生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C项正确。

卵原细胞只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不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D项错误。

7.A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XX,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8.A [解析]萨顿观察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项正确。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项错误。

控制果蝇性状的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的数目不同,并非平均分布,C项错误。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复制,基因也发生了复制,D项错误。

9.D [解析]杂合红眼雌果蝇(XAXa)与白眼雄果蝇(XaY)杂交,F1雌性中红眼∶白眼=1∶1;纯合红眼雌果蝇(XAXA)与白眼雄果蝇(XaY)杂交,F1雌性全为红眼。

10.B [解析]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故可通过眼色来判断子代的性别。

11.B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就是性原细胞形成次级性母细胞的②过程。

12.A [解析]雄性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WY,它产生的精子中有XW类型,这种精子将来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后代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WX-,性状为红眼,因此,雄性红眼果蝇与任何表现型的雌性果蝇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