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98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州市农校茶艺师教案Word格式.docx

神农品尝百草,遇到七十二毒,用茶而解毒。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

“茶的味道很苦,却最能降火,又能解酒食的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

”《吃茶养生记》中记载有:

“茶是养生的仙药,有延年的妙用。

”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代酒开始。

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代王安石说:

茶的作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没有。

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

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

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

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

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

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日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宁停三日饭,不停一日茶”)。

现在我国有17个省,900多个县产茶。

中国茶叶的简史有以下几个说法:

1古代传说——神农尝草2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茶叶的生产发展3唐代茶叶的生产发展4五代茶叶的生产发展5宋代茶叶的生产发展6元代茶叶的生产发展7明代茶叶的生产发展8清代茶叶的生产发展9鸦片战争后茶叶的生产发展

湖北茶叶的简史主要了解这么一些内容:

(一)湖北省得地理特点及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二)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湖北茶叶的论述:

1.在《茶经.一之源》中的论述2.在《茶经.七之事》中的记述3.在《茶经.七之事》中的另一段记述:

《续搜神传记》:

“晋武帝时,宣城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

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

精怖,负茗而归。

”4.在《茶经.八之出》中的记述(三)“汉口茶市”是湖北茶叶的重要一页:

1.“汉口茶市”形成的历史背景2.“汉口茶市”的巨大规模3.红茶和砖茶在“汉口茶市”中的主导地位4.“汉口茶市”对产销区集散地形成的促进作用。

湖北不仅产茶历史悠久,而且历史上的茶叶贸易业十分繁荣,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我国的茶叶流通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课堂升华小结

(一)原始到先秦——初步利用

吃茶,或生食或盐腌,或煮粥熬羹,而在中原地区我们也常用茶叶做菜,这也许便是那个时候习俗的遗留。

(二)两汉到魏晋——南方成风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类似喝蔬茶汤,吴人称之为“茗粥”。

汉代

茶已转变成专门的一种饮料,而汉代则因此成为我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

茶发展到了这个时期,人们已普遍饮用茶,且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待客,举办宴会或祭祀上,人们都喜用茶以代表恭敬和清廉。

这时的茶已不单是种简单的饮料,而是开始有了特殊的文化含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三)唐——风传全国

正是因为当时饮茶成风,唐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并且让地方上贡好茶,还在浙江湖州的顾渚山设了产贡茶“紫笋茶”的贡茶院。

茶,尤其是产于四川蒙顶山上的石花是当最好的茶,后人还有“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的诗句。

唐时茶风盛行有许多的原因,在客观条件上,国家统一,经济实力空前强大,所以茶在此时能得到很好继承和发展。

在主观上,茶从前几朝便有美名,广为人所接受,政府和文人的推崇,唐风气的开放自然,还有《茶经》的问世都是其中原因。

但是唐茶的推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原因,那便是佛教的传入。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唐时的佛教得到社会极大的推崇,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哲学思想为文人所喜。

当时社会对僧侣更是十分尊敬,文人墨客也喜好和僧侣为友。

当时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流派为禅宗(当然,在当时并不能这么划分),禅宗的修行有一个极重要的修行方式,即坐禅。

坐禅整夜不寐,不能进食,但是能饮茶。

一旦佛家茶风盛行,佛门信徒自然争相饮茶,文人雅士也自然在饮茶中追求“禅茶一味”的意境,这就大大提高了茶的普及度和文化性。

由唐时茶风的兴起和陆羽对茶的总结规范,可说茶文化的成熟正在此时,而中国的茶和饮茶法也是在此时开始大量向外传播,尤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最大。

可以说唐朝是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四)宋——茶风正盛

宋代的茶风极为盛行,在平常百姓中“夫茶之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王安石《议茶法》)当时茶风盛行,使得都市中的茶馆文化十分发达。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专写了“茶肆”一节,记述当时杭州茶肆中用四时插花和名人字画来装饰店面。

宋时的王公贵族嗜茶成风,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在得到贡茶后办茶宴招待众臣。

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研究,写了《大观茶论》。

而当时最具代表的茶也是当时的贡茶“龙凤茶”。

龙凤茶是一种饼茶,当时也叫做“片茶”,茶叶在加工后被放入模中压成饼,这样在茶饼上便有了模上的龙凤图案,以区别普通的饼茶,显示其特殊的贡茶身份。

宋赵汝砺《北苑别录》中记载了龙凤茶复杂的制作工艺:

采摘后的茶叶先浸过水,挑选匀整的芽叶蒸青,蒸青后用冷水冲洗,榨去汁液,再将茶叶放入瓦盆兑水研细,放入模中压饼烘干,便成了贡品龙凤茶。

当时还有种小型的龙凤饼称作小龙团,由当时的福建转运使蔡襄督造,异常珍贵。

如果说什么是宋代无比兴盛的茶文化的代表,斗茶可以说是宋代独特的茶文化。

为了比出各自茶叶质量的优劣和茶艺的高低,宋代盛行的斗茶改变了唐时将茶饼碾碎成末烹煮的方式,而改变为将茶末放入茶碗加水调匀再注入水以茶筅击沸成汤。

斗茶在茶人中普遍风行,茶人中的斗茶也激烈之极。

斗茶要求茶质优秀,并且茶人的技艺高超,这些都促进了当时制茶术的进步和泡茶技艺的完善,也形成了中国茶史的一道独特文化风景。

宋代的文人们还将茶事融入了琴棋书画四艺中,这大大提高了宋代茶事的文化品位。

以上都证明了宋代是茶文化成熟的时期。

四、板书设计

中国饮茶简史  原始阶段   两汉到魏晋   唐  宋

采用课堂提问方式

第二章茶类篇

1、中国十大名茶

2、了解湖北十大名茶

3、掌握湖北名茶特别介绍

了解并掌握中国十大名茶及湖北名茶特点

一、谈话进入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茶类丰富,名茶繁多。

其中,有的茶种历史悠久,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久负盛名的十大名茶是:

1、杭州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的“国茶”,有“茶中之美数龙井”之说。

2、苏州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

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这是对碧螺春的最好的写照。

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香醇味甘。

4、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的青螺岛,色泽鲜绿,形直披毫,香气高爽,滋味甘醇,是我国的黄茶之珍品。

5、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简称祁红。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

外形紧细,汤色红亮,香味甘醇,被称为“祁门香”。

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

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

6、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产品最佳。

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7、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境内的大别山区。

以一芽二叶为主的鲜叶,在锅中手工炒制,用竹枝扎把翻叶,因而成茶叶中残留有少量的竹枝,具有深厚果味香,可冲泡3-4杯。

8、都匀毛尖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山区,明代已为“贡茶”,外形纤细披毫如雪花,冲泡茶叶沉于杯底,绒毛浮游于水中,清香持久,味醇甘甜。

9、武夷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10、安溪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

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

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

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湖北十大名茶

(一)第一届湖北十大名茶

(二)第二届湖北十大名茶(三)第三届湖北十大名茶

湖北名茶特别介绍

1、采花毛尖

(1)采花毛尖生长的地理环境

(2)采花毛尖的历史发展轨迹

(3)采花毛尖的获奖情况

1991——1994年获省级一、二等奖,省“消费者满意”金杯奖和“三峡十大名茶”称号。

1995——1996年分获省“名优茶”优质奖;

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湖北“鄂茶杯”金奖;

宜昌市免检产品和宜昌市“十大名茶”称号。

1997年分获湖北省“十大名茶精品”称号;

第二届“鄂茶杯”省“工业精品名牌”优秀奖;

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和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的“国家名牌产品”称号。

(4)采花毛尖的等级和工艺流程

2、恩施玉露

(1)恩施玉露的生产环境

(2)恩施玉露的历史发展轨迹

(3)恩施玉露的生产工艺

(4)恩施玉露的品质特征

玉露的独特风格,是由其精细的采摘和特殊的工艺产生的,其品质特点是:

外形条索紧圆、光滑、挺直、显毫、色泽苍翠油润,茶汤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爽,滋味甘醇,叶底嫩绿明亮匀齐。

3、鹤峰翠泉茶

(1)鹤峰翠泉茶的生产环境

(2)鹤峰翠泉茶的历史发展轨迹

(3)鹤峰翠泉茶的生产工艺

(4)鹤峰翠泉茶的品质特征

4、英山云雾茶(大概内容如上,但具体课本详解)

5、峡州碧峰

三、课堂小结

掌握中国的十大名茶以及湖北十大名茶的特点,有机会到湖北亲自了解一些情况。

中国十大名茶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名茶特别介绍

第三章茶技篇

1、了解茶树品种以及茶树栽培采栽内容

2、掌握茶叶的制作及品质特征

3、知道茶叶的审评及方法

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制作、茶叶的审评及其方法

一、谈话引入

世界上所有的茶树都属于山茶本种。

这个本种有两个亚种,即中国亚种和阿萨姆亚种,中国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

阿萨姆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的亚种树型矮小,属灌木型或半乔木型,叶片不大,叶面光滑具有革质,开花早而多;

阿萨姆亚种树型较高大,属乔木型,叶片大而薄,叶面有隆起,开花迟而少。

下面具体讲解我茶树的一些形态以及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制作与品质特征以及茶叶的审评方法。

茶树包括根、茎、叶、花、果实5个主要器官。

栽培的茶树要考虑品种的选用,品种的好坏影响茶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茶树的品种选用,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所制茶类而异。

北方茶区或制绿茶地区,可选用中小叶种为主的良种;

南方茶区宜于制红茶,可选用大中叶品种为主;

至于乌龙茶区可选用品种特优的适合制乌龙的品种,并按经营的范围大小,采用早、中、晚发芽的良种相互搭配。

在温暖的地区应以早生种为主。

中国在1984年以后经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各省报审品种进行鉴定,共认定10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在发展茶园和改植换种时,可以从审定的良种中选用。

茶树的栽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茶地的选择

1.气候

2.土层

3.土质

4.地形

5.地势

二、茶树的种植

1.种植的密度

2.种植前施基肥

3.茶籽播种时期

4.茶苗的移栽

茶叶采栽

一、采栽的标准

1.名优茶类的采栽标准

2.大宗红、绿茶类的采栽标准

3.乌龙茶类的采栽标准

4.边茶的采栽的标准

二、采栽的时间

三、采栽的批次

四、留叶采栽

茶香的来源

茶叶界专家从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20世纪60时年代以来应用了气相层析仪、红外线分光光度计及电子质普仪等设备进行分析,终于获得一串数字:

鲜叶中芳香物质有50种,绿茶中100种,红茶中有300多种。

对茶叶香气作用最大的首推芳香油。

茶叶中的清香来自青叶醇;

茶叶中的水果香,来自酯类;

茶叶中的花香来自苯甲醇等;

茶叶中的玫瑰香来自苯乙醇;

茶叶中的茉莉香来自茉莉酮·

·

茶叶的香气还有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酚类等物质的功劳,还有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如茶树的品种、栽培条件、采栽质量、制茶技术及储存等。

例如福建铁观音的茶独具爽快的兰花香。

茶叶的制作

一、茶叶的初制

杀青、萎凋、揉捻、发酵、渥闷、做青、干燥等。

茶叶初制技术主要有两点:

1是根据不同的鲜叶质量和制茶的设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使鲜叶理化性状向所需的茶叶品质要求方向转变;

2是随时观测在制品的品质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节控制制茶技术因素,促使茶品品质向优质转化。

二、茶叶精制

毛茶加工成为品茶的过程称为精制。

精制的目的就是通过整理外形、分清嫩度、剔除杂劣、合理拼配等作业。

精制作业有:

筛分、风选、切轧、拣剔、复火和匀堆箱等。

精制流程的设计多数采取“分路取料”的办法。

茶叶的品质特征

一、绿茶品质特征

二、红茶品质特征

三、红茶品质特征

四、乌龙茶品质特征

茶叶的审评及其方法

一、茶叶审评的一般方法

1、茶叶审评的定义

茶叶审评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进行审评。

确定茶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

2、茶叶审评的条件

3、茶叶审评的内容

二、绿茶的审评

1、眉茶

(1)外形:

条索、整碎、净度

(2)内质:

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2、珠茶

颗粒、匀整、色泽、净度

3、蒸青绿茶

色泽、形状

汤色、香气、滋味

4、特种绿茶

形状、色泽

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三、红茶的审评

1、工夫红茶

条索、整碎、色泽、净度

2、小种红茶

条索、色泽

滋味、叶底

3、红碎茶

四、乌龙茶的审评

1、外形

2、内质

采用课堂提问方式

第四章茶文篇

1、了解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2、知道茶诗、茶谚、茶谜与茶联

茶文化的知识

茶与文学艺术的内容

一、一、情境引入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茶为题材的有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绘画以及民间歌舞等等。

这些文学艺术创作琳琅满目,尤以诗词一类更为丰富多彩。

中国历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借茶为题,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

世界各国凡是饮茶风习所到之处,也都有以茶为题材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问世。

二、二、教学过程

(一)茶与文学艺术

1、茶与诗词歌赋

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经》中,已有“茶”这个古茶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茶为题材的诗赋不少。

晋代诗人张载在《登成都楼诗》、杜甫《荈赋》中,都有颂茶名词。

唐代茶叶生产贸易已兴盛发达,品茶咏诗,涌现出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如诗人袁高任湖州刺史时监制贡茶,目击贡茶扰民害民的实况,作过一首《修贡顾渚茶山诗》,同情黎民疾苦,抒发了内心苦闷。

唐代茶诗中赞颂饮茶功效的诗篇更多,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就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具有代表性。

北宋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间,中原经济比较繁荣,咏茶诗词大都是友朋和触物寓兴之作。

南宋苟安江南,出现不少有强烈爱国思想伤时感事的诗篇。

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很多代表性。

元代虽也有不少诗人如耶律楚材、谢宗可、洪希文的咏茶诗篇,但以反映饮茶意境的感受的为多。

明代有不少反映民生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篇。

如高启的《采茶词》,对茶农生活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有咏茶诗篇,如朱德的《看西湖茶区》和《赞庐山云雾茶》、陈毅的《梅家坞即兴》、郭沫若的《赞高桥银峰茶》等。

   2、茶与小说戏剧

在中国的许多优秀古典小说名著中,有很多关于茶的细腻描述,反映出茶在各个时代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元代明初施耐庵的名作《水浒传》中,对宋代各阶层人民以茶待客,及当时寺院和城镇开设的茶坊招待顾客等情况有生动的描绘。

3、茶与民间歌舞

现在流行在江西省等省的“采茶戏”。

茶区山乡在采茶季节有“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筐茶叶一筐歌”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农成为茶乡的主人,采茶山歌充满了新的内容,唤来了喜悦和蓬勃的生气。

如福建茶区的民歌“手提篮儿将茶采,一颗嫩芽一颗心。

采到东来采到西,采茶姑娘笑眯眯。

采满一筐又一筐,山前山后歌双唱。

过去采茶为别人,如今采茶为自己”。

总所周知的还有《采茶扑蝶舞》和《采茶舞曲》等受人们的喜欢。

4、茶与绘画

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计茶图卷》,元代赵孟頫的《计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等。

(二)茶诗

最早的茶诗要算1600多年前杜育写的《奔赋》,至唐代中期以后,由于饮茶风气渐盛,茶诗才多起来。

如唐代白居易写了50多首茶诗。

北宋苏轼也写了数10首茶诗,黄庭坚更是写了上百首。

南宋大诗人陆游写了300余首,算是诗人中写诗的佼佼者。

与之相比的是清代的皇帝乾隆,写了数百首,只是水平远在陆游之下。

具体赏析见课文48-49页。

如:

《茶人》(唐)陆龟蒙“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尝茶》(唐)齐己“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诚,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云川上,忆傍绿从行。

(三)茶谚:

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

1、茶园管理茶谚:

“要想茶叶发得好,三晴四雨最为高”、“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等。

2、茶叶加工茶谚:

“烧火的师傅,炒茶的将”。

3、茶叶消费茶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餐不吃心里慌”、“酒后一杯茶,饭后一支烟”、“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等等。

4、茶谚集锦:

三月三,茶出山;

九月九,茶盖土。

高山出好茶。

云雾山中出名茶等等。

(四)茶谜

如“生在青山叶儿尖,死在凡间水中间。

未曾请客先请我,酒席上又不沾边”——茶叶等等。

(五)茶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等。

整个课堂以柔美的音乐做背景

课堂提问

第五章茶艺篇

1、了解茶艺的由来

2、知道日本茶道、中国茶道四大派

3、了解茶道的礼法、茶叶的饮法

4、掌握泡茶的技术

茶艺学问、中国茶道四大派、茶叶的饮法和茶艺演示、品茶的情趣、泡茶的技术

一、情境引入

茶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结晶,悠久丰富且博大精深。

喝茶不仅为日常所需,也为陶冶情操。

在不同的茶类中,因发酵、制造、烘焙的不同,各又其芬芳和滋味。

鲁迅先生说过‘会喝茶会喝好茶是种清福’。

但要想喝好茶,确是颇多讲究。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中国的茶艺及日本的茶道。

(一)“茶艺”的由来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宝岛台湾,并被有心人加以推广。

1978年,台北市和高雄市分别组织成立了“茶艺协会”,代表了“茶艺”已具雏形。

1982年9月23日,代表全国台湾地区的茶艺团体“中华茶艺协会”正式核准成立。

(二)茶艺大有学问

泡茶是一门艺术,品茶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

1、先说泡茶:

茶叶;

水;

茶具

2、再说品茶:

闻香;

辨形;

观色;

品味

(三)日本茶道

1、日本茶道的产生和发展

2、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日本茶道主要归纳为“四规七则”。

“四规”,即:

和、敬、清、寂”“七则”则是针对泡茶而言的,即:

点茶要分浓和淡;

煮茶要注意火候,因季节不同,不仅茶温要有所变化,而且茶具也要有所变化,另外,茶具要讲究古色古香,小巧别致;

品茶时要双手捧碗,先从左往右转上一圈,把玩和欣赏一遍茶碗上的图案和茶碗上的精美工艺。

茶道仪式既包括点茶、饮茶的礼仪,又包含着欣赏书画、陶瓷和音乐的内容。

(四)中国茶道的四大流派

1、贵族茶道

2、雅士茶道

3、禅宗茶道

4、世俗茶道

(五)茶道礼法

1、容貌

2、姿态:

坐姿、跪姿、站姿、行姿

3、风度

4、礼节:

鞠躬礼、伸掌礼、寓意礼

(六)茶叶饮法:

红茶饮法;

绿茶饮法;

乌龙茶饮法;

砖茶饮法。

茶饮的饮法要经过以下的一些步骤:

1、选茶

要想喝得好茶,首先要会选茶。

各人爱茶类不同,标准不一,有人喜欢馥郁的乌龙茶,有人喜欢醇厚的普洱茶,各有其好。

不过,茶要好,从外形来说,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