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189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docx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学年度第二学期

关于桦甸市初中教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初集中备课的通知  

 

全市各初中:

  

为了落实教育局工作要点,围绕“重师德、强师能”的工作主题,加强底线教学,加强业务引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效完成教学准备,根据教师的需求和教学工作实际,本着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的原则,现将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的初中教师集中备课活动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备课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1.时间:

2019年2月19日(周二)8:

10—12:

00。

  2.地点、人员:

桦甸三中:

参加人员:

七、八年级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任课教师。

进修学校(报告厅):

参加人员:

七、八年级英语学科的任课教师。

桦甸七中:

参加人员:

七、八年级数学、生物、地理、八年级物理学科的任课教师。

二、备课内容  

1.各学科上学期重点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包括“星级教师评选”、“期末质量监测”,“五项全能”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等。

  

2.专题活动:

使用部编版教材的学科将围绕教材使用进行研讨交流,其它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需求,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择某一专题进行研讨交流,对教学现象或教学活动进行反思重建。

  

3.教育信息化和学科理论测试。

  

     三、要求  

1.各校要组织教师准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教研室将在活动总结时对出勤情况进行通报。

  

2.备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研讨,不流于形式,确保活动质量。

  

3.各校要加强管理,安排带队领导。

  

4.参加备课的教师要携带《课标》、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及相关学习资料。

  

附件1: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理论测试复习资料

附件2:

各学科备课安排  

桦甸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8年12月21日   

 

附件1:

理论测试复习资料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摘要)

  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

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

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

  坚持系统推进。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信息化发展需求,兼顾点与面、信息化推进与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学与管理、技能与素养、小资源与大资源等协调发展。

  坚持引领发展。

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形成新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

  目标任务

  

(一)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

“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

“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

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

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

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加强教育信息化从研究到应用的系统部署、纵深推进,形成研究一代、示范一代、应用一代、普及一代的创新引领、压茬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实施行动

  

(一)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改变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解决资源供需瓶颈问题。

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

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系统。

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达成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

拓展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

  

(二)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规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保障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人人有空间”,开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应用力培训,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

  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制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明确网络学习空间的定义与内涵、目标与流程、功能与管理。

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

  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

继续开展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

  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广大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

开展空间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展示推广活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从“三个率先”向全面普及发展,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三)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的实施,认定百个典型区域、千所标杆学校、万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建立百个典型区域。

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为同类区域的发展提供参照,引领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发展。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

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

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设定专门制作标准和评价指标,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包括1万堂基础教育示范课(含普通中小学校示范课、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示范课、特殊教育示范课、学前教育示范课)、1000堂职业教育示范课、200堂继续教育示范课,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7000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高等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示范课例的辐射效能。

  汇聚推广优秀案例。

总结典型经验,汇聚优秀案例,分批出版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并通过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渠道开设专门栏目、召开现场会、举办应用展览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

  (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

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

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形成持续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布局中考虑建设相关研究平台,汇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

  (五)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

开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涵盖5万名以上学生。

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掌握我国不同学段的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情况,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

创新师范生培养方案,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示范性培训项目带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

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深入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

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

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继续办好各类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附件2:

各学科备课安排 

初中数学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形式

预期效果

备注

8.00—8.30

1、本学期备课安排及纪律要求

2、上学期工作回顾(“五项全能十佳教师评选”、“一师一优课”评优、底线教学落实、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融合情况、期末考试情况等。

杨延杰

(进修)

总结

明确课堂评价及考核标准,自我对照。

8.30—11.30

“五项全能十佳教师”获奖选手经验交流

阮本廷

(八道中学)

辅导讲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案例分析

教师高端学习考察培训后交流《初中数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理解》

宫铁山

(八道中学)

11.30---12.00

理论测试

杨延杰

(进修)

测试

进一步掌握课标及师德要求。

 

初中语文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单位

形式

预期效果

8.10---8.20

1、本学年重点工作及学科教研活动安排

2、“五项全能”评选方法策略

王照杰

进修学校

明确本学期工作要点

8.2—9.50

说理类文章教材梳理及中考考点前瞻

黄玉昕

七中

专题讲座

把握说理类文章的特点及中考提醒

10.10—11.40

星级教师引领——微课堂教学研讨

张海成

三中

案例分享

明了微课堂与微课的区别

11.40-12.00

理论测试

王照杰

测试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初中英语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持人

形式

备课地点

8:

00-8:

15

1上学期教研活动总结及下学期工作安排

2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李睿(进修)

进修学校报告厅

8:

15—9:

45

五项全能十佳教师评选参评经验介绍---微课堂教学及教学主张案例分享

迟晶(七中)

经验介绍

案例分享

进修学校报告厅

9:

55—11:

20

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由艳秋(白山中学)

课例分享

理论辅导

进修学校报告厅

11:

20—12:

00

师德与英语课程标准知识测试

 

李睿(进修)

测试

进修学校报告厅

预期效果

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初中政治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活动方式

预期效果

8.00—8.15

1、签到

2、备课的内容安排及要求

3、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及教研活动安排

朱英杰

8.15----9.45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经营好自己的课堂》

王林清

(九中)

案例教学、理论辅导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9.45---11.15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我们任重而道远

崔宝成

(老金厂)

案例教学、辅导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11.15—11.30

“五项全能”评比活动诠释

朱英杰

结合案例辅导

提升教师“说课及微课堂教学”的能力

11.30---12.00

理论测试

朱英杰

闭卷考试

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12.00—12.10

总结

朱英杰

 

初中历史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形式

预期效果

8:

00-8:

15

上学期教研活动总结及下学期工作安排

祝传芝

增强针对性和目的性

8:

15-9:

45

五项全能十佳教师评选参评经验介绍---微课堂教学及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案例分享

曹越

课例

提升教师“说课及微课堂教学”的能力

9:

45-11:

15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辅导及案例示范

祝传芝郑成龙

辅导讲座

通过思维导图理论与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施教能力。

11:

30-12:

00

教师通识与课标测试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素养的认识。

初中地理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形式

预期效果

备注

8.00—8.30

1、本学期备课安排及纪律要求

2、上学期工作回顾(“五项全能”教师评选、“一师一优课”评优、底线教学落实情况、期末考试情况总结等)

宗利明

(进修)

总结

明确课堂评价及考核标准,自我对照。

8.30—11.30

1.区域地理教学六步法。

李培双

(五中)

辅导讲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案例分析

2.完善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马楠楠

(七中)

11.30---12.00

理论测试

宗利明

(进修)

测试

进一步掌握课标及师德要求。

 

初中物理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形式

预期效果

备注

8.00—8.30

1.本学期备课安排及纪律要求

2.上学期工作回顾(期末考试情况简要总结、“五项全能十佳”评选活动简要总结、“一师一优课”评优活动简要总结、底线教学落实情况等)

3.本学期工作安排

鞠增奎

(进修)

总结

明确课堂评价及考核标准,自我对照。

8.30—11.30

教学资源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赵秀芹

(六中)

讲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案例分析

1.观看李超部优课例;

2.李超说教学设计;

3.李超谈“五项全能十佳”评选收获与体会

4.教师听课、评课

5.教研员总结

李超

(老金厂中学)

观摩与讲座

11.30---12.00

理论测试

鞠增奎

(进修)

测试

进一步掌握教学理论课标及师德要求。

 

初中生物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集中备课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形式

预期效果

备注

8.00—8.30

1、本学期备课安排及纪律要求

2、上学期工作回顾(“五项全能”教师评选、“一师一优课”评优、底线教学落实情况、期末考试情况总结等)

卢晓馥

(进修)

总结

明确课堂评价及考核标准,自我对照。

8.30—11.30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融合

卞鹏

(七中)

辅导讲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案例分析

“三星”教师高端学习考察培训介绍

周守路

(七中)

11.30---12.00

理论测试

卢晓馥

(进修)

测试

进一步掌握课标及师德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