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6098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docx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关于举行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第十次集中培训的通知

各初中、完中:

市第五期初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第十次集中培训,按计划在树人中学举行,请通知你校有关教师准时参加培训活动。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

5月19日(周二)中午12:

30报到,20日(周三)下午3:

30结束返回。

二、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

1、备课:

内容见附表1;各位学员要认真备课,并按照附表2的样式打印,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课改精神;教案打印36份,以供交流评分。

2、学员抽签上研究课。

3、听讲座。

4、说课、评课。

 

附1:

《学员名单及备课内容》

附2:

《课堂教学设计样式》

附3:

选文

 

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09年5月13日

 

附1:

学员名单及备课内容

学校

学员

备课内容

学校

学员

备课内容

和桥二中

欧琴

《一朵一朵的阳光》

陶都中学

邱丽芸

《祖母是一片不

知愁的落叶》

宜城中学

姜莉

张渚二中

卢娟

宜城中学

夏洁

张渚二中

卞龙宝

外国语校

孔英姿

桃溪中学

余武雄

屺亭中学

谢兵

实验中学

陈萍

《你一看就是个当妈的》

周铁中学

吕珍妮

实验中学

蒋函

万石中学

胡惠君

高塍中学

何旭松

培源中学

史红燕

丁蜀二中

储兰芳

东坡中学

张燕

《爱从未停止》

新建中学

潘海清

升溪中学

朱文艳

南新中学

赵飞

分水中学

丁敏

川埠中学

徐霞

杨巷中学

万孟平

升溪中学

姚鑫

《苹果上的牙印》

大浦中学

祝敏华

新芳中学

徐益君

洋溪中学

唐清来

楝树中学

张鹏

官林二中

蒋亚芳

徐舍中学

羊建珍

伏东中学

叶昌健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徐舍中学

蒋淑琴

西渚中学

徐庆华

树人中学

吴敏洁

邮堂中学

陶飞

桃溪中学

任艳

附2:

课堂教学设计样式

学校:

姓名:

日期:

课题:

设计意图

 

 

附3:

选文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肌肤,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

”男孩儿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

”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不能给我一碗水?

他目送着男孩儿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

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

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儿:

“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

你娘呢?

“娘下地锄草去了,天黑才能回来。

”男孩儿说,“娘说阳光很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

娘在回来的路上会顺带打满一筐猪草……娘说回来后给我贴玉米饼子,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娘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

“你今年多大?

”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

”男孩儿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儿青色的脑壳。

男孩机警地跳开,说:

“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

”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

“你爹跑了,跟你娘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他是娘的男人啊!

”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他怕坐牢。

他不要娘了,不要我了……娘说他不是男人,他不配做男人……”

“你认识你爹吗?

“不认识。

他跑掉的时候,我才一岁……我记不起他的模样。

”男孩儿接过男人递过来的空碗,问他:

“还要吗?

男人点点头,看男孩儿返身回屋。

他很累,再一次在树墩上坐下。

男人再次将一碗水喝得精光。

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

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儿:

“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儿仰起脑袋:

“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

他怕坐牢,逃走了……你和你娘……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

”男孩儿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

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

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

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儿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沉默良久。

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

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脑后火辣辣麻酥酥,痛。

可是痛得爽快——这之前,他品尝过太多的阴冷。

他低下头,问男孩儿:

“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儿进到屋里。

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

”男孩儿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

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儿,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

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

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

”男孩儿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有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

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儿的脸。

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儿,为男孩儿的母亲,也为自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

他说:

“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儿。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

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儿,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读者》2008第23期)

 

苹果上的牙印

[蒙古]波·仁钦  照日格图译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在翘首期盼。

小女孩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她的心开始隐隐地痛,她不希望今年的春节爸爸不在。

“妈妈,爸爸是不是该回来了?

”她有些担心。

“还不到时间……”她的母亲长长叹了口气。

“为什么还不回来?

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孩子有些不耐烦了。

母亲没有办法告诉孩子,因为她们还需要等一年,那个幼小的心灵一定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

“妈妈也希望爸爸回来,比你更想。

我也希望你爸爸明天就回来。

”说着,她吻了吻女儿的前额,沉重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爸爸为什么回不来了?

”女儿又问。

“妈妈也不知道,爸爸犯错误了。

“什么错误?

“听说他拿了别人箱子里的饼干。

“原来是因为饼干……”孩子的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前一阵,她总去父亲的单位。

每次去,父亲都会给她一个深深的吻,然后说:

“我的宝贝女儿来了,给,拿一块分给弟弟。

”说着父亲会递给她两块饼干。

虽然那饼干已经不再松脆,可小口小口地吃,或者舔一舔,会有一种甜蜜布满她的全身。

她想,父亲现在的处境一定和自己当初吃过的饼干有关。

她日夜思索着。

邻里们可怜她,会给她一些糖果和饼干。

他们家很穷,她也很饿。

但她没有吞下那些饼干。

她把饼干和糖果小心翼翼地包在母亲的头巾里,就连她心爱的弟弟都不知道她这秘密的举动。

再过一天就是春节了。

那一天女孩带着一小包东西向监狱走去。

在此之前,她和母亲来过这里几次,这里的一草一木她都很熟悉。

门口的警卫没有阻拦她。

她看见管监狱的那个叔叔正朝大门走去。

“叔叔,我是来带我爸爸回家的。

你知道的,我爸爸没犯什么错误。

我和妈妈还有弟弟都等着他回去过年。

对了,我把爸爸偷的那些饼干都带来了。

”说着她拿出妈妈的头巾,里面放了很多饼干和糖果。

“你是谁家的孩子?

是谁放你进来的?

那些饭桶。

”警官有些不耐烦,骂着门卫。

因为明天他就可以和家人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了。

这时候一双小手抓住了他的军大衣。

女孩的包裹掉在了雪地上,糖果和饼干撒了一地。

小女孩如雪橇般在雪地上被警官拽着滑行。

“叔叔,放我爸爸出来吧。

我带来了他偷去的糖果、饼干,还有苹果。

我们家人都好想他。

好吗?

叔叔!

我求求你。

”说着,女孩大声哭了出来。

雪后的安静让女孩打破了,她的包裹寂寞地躺在雪地上,一个苹果被警官踢出了很远。

过了几秒钟,警官的眼角湿了。

他看见那苹果上有牙印,准确地说,是一个孩子的牙印。

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拽住他军大衣不放的女孩看到苹果后一定想大咬一口,可她感到甜蜜无比时想到了另一个人——她的爸爸。

女孩强忍着诱惑把洁白的牙齿松开。

通过小小的苹果,警官仿佛看到了女孩特有的贪婪、天真、无邪,还有乖巧。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回过头问女孩:

“那苹果是你的吗?

”孩子像犯了什么错,默默低下了头。

“告诉我,你爸爸叫什么?

“巴拉丹……人们都叫他胡子巴拉丹,叔叔。

多好的孩子!

明天就是除夕了,可还有人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那些人没有与家人一起过春节的自由。

警官这样想着,他又看了看眼前的孩子,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她:

“你父亲可以陪你到明天这个时候,一到时间你必须亲自送父亲回来。

“叔叔,你真好!

”孩子忘记了胆怯,紧紧抱住了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叔叔。

“叫巴拉丹出来!

”他清了清嗓门对门卫说。

说完,径自走开。

小女孩在雪地上站成了一棵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其实警官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她和眼前这个女孩年纪相仿。

  

 

(《读者》2009第3期)

 

爱从未停止

张翔

那天,我在小区门口的理发店里理发,遇到了那个满头银发的老人。

那个老人我认识,姓刘,据说是汽轮机厂的退休员工,就住在我家隔壁的小区。

以前我下班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他。

他总是很悠闲地坐在小巷里跟老人们下象棋,他的笑声总是很爽朗。

尤其是那稀疏银白的头发特别惹眼。

那头发白得发亮,每次有车从小巷中飞驰而过,他的头发就像风中的麦浪一样飘了起来,让人不禁开始羡慕这迟暮的美好。

然而,有一天他来到理发店,要店老板将他的头发染成全黑。

我暗自有些吃惊和惋惜,就连店老板都有些惊讶,问他:

“您老要染成全黑?

染成薄黑行不?

老人很坚决地说:

“要全黑!

店老板笑着说:

“好的!

全黑就全黑,保证让您年轻二十岁!

老人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说:

“这样最好,越年轻越好!

店老板哈哈地笑了起来,问:

“您老这是老来少啊,是不是要搞银婚纪念啊?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微微地笑了笑,很神秘的样子。

倒是我们周围的人听了这句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从老人染了头发之后,我下班时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也许他的白发变成黑发,不再那么醒目了吧。

直到有一天,我又见到了他。

那天,我去附近的一个工地办事。

办完事后,我在工地的简易房门口站着抽烟。

这时,我看到了远处一个捣砂浆的人,那身影怎么这么眼熟?

我远远地凝视着他,我看到他咬着牙在捣着砂浆。

办事的工头问我看什么,我指着那个身影问:

“那个人叫什么?

工头说:

“那个人,大刘啊!

怎么,你认得?

“大——刘?

”我看着这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工头,猛然悟到了一点什么,就在我准备回避的时候,工头已经喊了一声:

“大刘——”

我看到他丢下工具走了过来,他摘下草帽看到我时,眼神慌乱起来,顿时手足无措。

我连忙憋出了一句话:

“大——刘,你不认得我了?

他马上会意,一把上来拉住了我的手,说:

“小张啊……”

我离开的时候,他送我出了工地,欲言又止。

待我身边无人的时候,他吞吞吐吐地说:

“小张,谢谢你,请你继续保守这个秘密。

我孙子得了重病,家里有些紧,我……我想出来多赚两年钱……”

我转头看见他眼角已经凝了一颗泪珠,于是连忙点头,勉强地微微一笑,眼角也有些湿润了。

我拍拍他身上的尘土说:

“那您多保重!

工地上已经有人在向这边吼叫了,他望着我不停地点着头,像内心在颤抖,又像是想确认什么,然后,扭头回去了。

在他踏进工地大门的时候,我看到他苍老而疲惫的身影忽然挺了挺,然后径直跑了进去……

那一刻,隆隆的机器声响了起来,他白发苍苍和黑发满头的样子在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继而模糊起来……

回去的路上,我想: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真的不会老去,因为他的白发可以染黑,因为他的工作可以重来,因为他的心永不放弃,因为埋藏在他心中的爱从未停止!

(《读者》2009第3期)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1)门半开半闭,如秋之眸。

(2)立秋了,吃过这些饺子,眼前的一切就都变成了夏天的遗骸。

它们齐刷刷地排列在你的视野里,令你无力躲闪。

比如树上那些坚守到最后的果实,健康地存活下来,把完美的心一直留到晚年。

这已经是个奇迹,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它晚节不保吗?

深秋的葡萄,像含冤的眼睛,虽然被秋霜凌辱,却依旧鲜亮,晶莹剔透,闪着不肯谢幕的光。

(3)阳光不再蹦蹦跳跳,像顽皮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少年,一下子就有了心事。

阳光开始为那些在秋天里哀愁着的人工作了,为他们摊开伤心的绿,晾晒着寂寞的红。

(4)其实天气还没变,一如往昔,艳阳高照,心却不知不觉间有了丝丝凉意。

因为叶子落了,曾经的青春不复存在。

流行歌曲里照旧挥霍着用之不竭的情感,但任凭沙哑的歌喉怎样声嘶力竭地挽留,青春都不再回头。

你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清扫这满地的狼藉。

(5)也有不知愁的叶儿们,它们调皮地打着旋儿,姿态优雅,把生命的结束当成一次惬意的旅行。

(6)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7)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

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那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8)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9)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拣,把中意的握在手心。

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

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10)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

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

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着一本书的里程,时刻提醒着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11)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

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苦痛。

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面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

我想那是祖母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

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

这么多年,我没有见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

祖母的眼泪,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12)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

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13)在那些叶子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

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

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她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14)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15)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

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

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16)落叶也有遗言吗?

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什么?

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

(17)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18)我想,如果祖母是落叶,那么风一定是祖父。

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19)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作一次旅行。

(20)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

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21)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

“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

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读者》2009第6期)

 

你一看就是个当妈的

赵天祈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问我妈是干什么工作的。

我愣了半天,说:

"我妈?

我妈……不就是个当妈的?

"

真的,很久以来,我都以为妈妈只是个在家当妈的---洗洗涮涮,伴随着唠唠叨叨,偶尔写写弄弄。

有一次,妈妈在杭州看一场演出,突然被两个哑剧演员请上舞台,让妈妈坐上太师椅客串母亲的角色。

事后,他们对妈妈说,那天演妈妈角色的女演员因故缺席,他们只好在观众席中迅速“扫描”,一眼就看中了妈妈,还说:

"你一看就是个当妈的!

"

于是我看到《北京青年报》上刊出了一张照片---一对来自北京、曾获国际最像人物比赛大奖的双胞胎弟兄,正在表演哑剧《出生》。

照片上的妈妈很安详的弯曲着背,享受着这哥俩孝顺的捶击。

我看了照片还哭了鼻子,大声责问妈妈,怎么又多了两个大儿子。

事实上,妈妈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那弯曲着的背。

她自己也说:

"妈妈的背理应是你童年的摇篮。

"因为我小时候多病,一生病就趴到妈妈的背上。

那时候,妈妈的背是一副担架,把我一次次抬进医院。

当我遇到一些跨不过去的"河流"时,妈妈弯曲的背又变成一座桥,让我渡过难关……

在北京,一位阿姨给妈妈送来一辆自行车,说骑车带儿子吧,别背着,太累。

于是妈妈就去买架在车上的宝宝椅。

谁知一连转了三天也没见到。

她只好弯着腰,去敲一个个邻居家的门,像一个要饭的,去讨一把别人用过的宝宝椅。

遗憾的是仍然没有。

原来,北京人爱用一种固定在自行车后面的金属宝宝椅,而妈妈想要的是用竹条编的那种,因为她怕铁椅子凉着我的屁股,使我容易生病。

妈妈继续不屈不挠弯着背向别人讨,结果妈妈的精神感动了一位胖阿姨。

有一天,突然传来了一声脆亮的吆喝:

"如姐,我给你讨来了!

"只见那位阿姨两手各举着一把宝宝椅,像举着两面胜利的旗。

那胖阿姨也是跑了十来户人家讨来的。

从此,妈妈在自行车后面驮着我,前面装着一个搁菜的兜兜。

我总是看到妈妈弯曲着的背。

北京的路是那么长,我常常坐着坐着就趴在妈妈背上睡着了。

我感觉这背上有家的温暖,也有单亲妈妈支撑这个家的许多无奈。

那时我们住在筒子楼里,什么电器也没有。

没洗衣机,我就跟妈妈去买搓衣板,记得至少跑了七八家杂货店才买到一块。

至今我还记得妈妈弯曲着背,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前面是装满脏衣服的小木盆,盆中搁着那块搓衣板。

妈妈正卷起袖子,在搓衣板上用力搓着……

当时我不知道,妈妈其实在中央电视台干活,偶尔出现的镜头里,妈妈很从容地采访着众多名流。

听说妈妈年轻的时候,还有点傲气。

因为有才有貌,所以头昂得挺高。

自从有了我,头就一点点低下去,背就一点点弯下来……

直到现在,妈妈还经常为我弯下腰。

上次我在学校闯祸弄破了手,血流不止。

妈妈得知后,立即赶到学校。

只见她弯下腰,对老师说:

"对不起,我家孩子又给你们添乱了。

"到了医院,又弯下腰问医生:

"要不要紧?

需要缝针吗?

"我突然感到很对不起妈妈。

因为是我,让妈妈操了太多的心。

那天回家后我主动弯下腰对妈妈说:

"对不起,让您弯了太多次腰。

我读了史铁生的书,他写书的全部动力最初来自一个愿望--要让妈妈骄傲一下。

我也一定要让你重新直起腰,昂起头!

"

 妈妈笑容里含着泪,说:

“史铁生的妈妈可没等到让她骄傲的一天。

妈妈并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才来当这个妈妈的。

我只想你将来成为一个站立着的人!

只要某一天你在我的墓碑上写着:

一个尽力当妈的……”

(《雨花》2008第9期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