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26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ocx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

鸡蛋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鸡蛋的生产技术要领,对蛋鸡养殖的场址选择、饲养管理、疫病控制等也做了一定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蛋鸡生产AA级绿色鸡蛋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绿色食品鸡蛋的生产场必须是省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其他规模养殖场也可以参照本标准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l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18407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DB610125/T01蛋鸡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种畜禽管理条例》(1994年)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1年)

《兽药管理条例》(2004年)

《绿色食品标注管理办法》(1993年)

养殖场址选择

按照DB610125/T01要求,符合政府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

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三废”,远离村庄和城镇的生活区。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背风向阳。

远离城镇、工业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主干线及公共建筑群直线距离大于1000m,距离其它动物饲养场(小区)、屠宰场(厂、点)、牲畜交易市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垃圾和污水处理场所大于1,000m。

位于村庄、学校的下风处或侧风处,距离大于300m。

生产绿色鸡蛋的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和土壤质量应符合NY/T391要求,见表1、表2和表3。

禁止在主要河道周围及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建立养殖场。

鸡场的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总悬浮颗粒(标准状态)mg/m3

≤0.30

-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

≤0.15

≤0.50

氮氧化物(标准状态)mg/m3

≤0.10

≤0.15

氟化物μg/m³

7

20

铅(标准状态)μg/m³

季平均≤1.5

鸡场的饮用水质量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砷(以总砷计)

mg/L

≤0.05

氟化物

mg/L

≤1.0

硝酸盐(以N计)

mg/L

≤20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散射浑浊单位)

NTU

≤3

pH值

6.5-8.5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500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550

耗氧量(COD锰法,以O3计)

mg/L

≤5

铁(Fe)

mg/L

≤0.5

锰(Mn)

mg/L

≤0.3

氯化物(Cl-)

mg/L

≤300

硫酸盐(SO42-)

mg/L

≤300

镉(以Cd计)

mg/L

≤0.005

铬(以Cr6+计)

mg/L

≤0.05

铅(以Pb计)

mg/L

≤0.01

汞(以Hg计)

mg/L

≤0.001

mg/L

≤0.01

氰化物

mg/L

≤0.05

三氯甲烷

mg/L

≤0.06

四氯化碳

mg/L

≤0.002

肉眼可见物

铝(Al)

mg/L

≤0.2

铜(Cu)

mg/L

≤1.0

锌(Zn)

mg/L

≤1.0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g/L

≤0.3

表2(续)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菌落总数

cfu/m1

≤100

总大肠杆菌群

mpn/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杆菌群

mpn/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群

mpn/100ml

不得检出

鸡场的土壤质量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酸性土壤

中性土壤

碱性土壤

pH值

<6.5

6.5-7.5

>7.5

铜(Cu)

mg/kg

≤50

≤60.0

≤60

汞(以Hg计)

mg/kg

≤0.25

≤0.30

≤0.35

砷(以总As计)

mg/kg

≤25

≤20

≤20

铅(以Pb计)

mg/kg

≤50.0

≤50.0

≤50.0

铬(以Cr6+计)

mg/kg

≤120

≤120.0

≤120

镉(以Cd计)

mg/kg

≤0.3

≤0.3

≤0.4

养殖场布局

鸡养殖场应有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四大功能区,实行分区管理。

各功能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区布局,区间隔离。

管理区(包括办公区和生活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隔离区、废弃物处理区应处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生产区鸡舍布局从上风向到下风向依次为:

种鸡舍、雏鸡舍、青年鸡舍、蛋鸡舍、隔离舍,鸡舍与鸡舍之间的间隔相对合理。

场区大门口地面设长、宽、深为4m×3m×0.15m的车辆消毒池,配置车辆消毒设备。

进入生产区的人行通道设更衣室、标准消毒间,配备消毒设施和工作服装。

养殖场内实行净道、污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

养殖场四周应有围墙或绿篱与外界隔离。

建筑设施

鸡舍建筑

鸡舍建筑分为种鸡舍、育雏鸡舍、青年鸡舍和产蛋鸡舍,舍与舍之间应有8-10米距离。

鸡舍建筑选用砖式开窗建筑,鸡舍跨度小于12m。

鸡舍地面水泥粉刷,便于清洗消毒。

鸡舍屋面有隔热保温层。

鸡舍窗户设置防护网,防止飞禽进入。

鸡舍内小气候环境按NY/T391执行。

鸡舍防火等级执行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三级。

有配套准备的自备发电机及设备。

鸡舍设施

自动化饲喂、集蛋、清粪设备。

鸡舍内必须有通风换气设备,安装水帘装置,实现舍内增湿降温。

育雏舍应有供暖设施,集中供热采暖。

选配已定型生产的电热保温板、红外线电热器和保温箱。

养鸡场有自动化饮水系统,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为1.5~2.0kg/cm2。

水质达到NY/T391的要求。

配套建筑及设施

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配电室、水泵房、水塔、锅炉房、饲料加工车间、仓库、水汽电路、围墙、排水排污系统、道路、污物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等。

场区内污水应采用暗沟排放,雨雪等自然降水采用明沟排放。

粪便经过沼气或生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

污水、污染物及生产废弃物排放达到GB18596的要求。

鸡舍道路干净整洁。

道路硬化,场区绿化。

鸡场应有专门清运粪便车,严禁与其他车辆混用。

饲养要求

饲喂设备

食槽:

采用塑料通槽或者全自动输送式料槽。

饮水设备:

青年、成年鸡采用管道输送滴管饮用方式;雏鸡采用真空密闭塑料饮水器。

应采用机械集蛋设备,减少人为二次污染。

采用电热断喙器快速对适当日龄的青年鸡进行断喙。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见表4和表5。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育雏期(0~6周龄)饲养密度(单位:

只/m2)

品种

地面平养(厚垫草)

网上或板条平养

四层笼养

小型蛋鸡

15.8

18

36

中型蛋鸡

12.7

15

34

大型蛋鸡

10.8

12

32

不同周龄、不同饲养方式饲养密度(单位:

只/m2)

饲养方式

0~3周龄

4~20周龄

21~66周龄

平养

10

5.4

3.6~4.3

2/3漏粪地板

12

5.6

4.8

2/3漏粪地板及水帘降温

14

6.7

5.8

温度湿度

进雏前两天必须提高舍温,维持恒定温度30℃左右。

第一周育雏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

第一周湿度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

蛋鸡适宜湿度应控制在40%~72%;适宜温度控制在13~23℃。

光照时间

鸡舍采用自然光和人工辅助光源法。

人工辅助光源提倡使用节能型灯具照明。

不同类型鸡舍需要补充光照的时间见表6。

不同类型鸡舍需要光照时间

鸡舍形式

补充光照时数

开放式

1~3日龄为23小时,4日龄~3周龄逐渐减少到15小时,4~18周龄采用自然光照,19周龄时增光l小时,20周龄后每周增加15~30分钟,直至产蛋高峰,但最长光照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

密闭式

1~3日龄为23小时,4~7日龄为18小时,2~2O周龄为8小时,20~24周龄每周增加1小时,25~30周龄每周增加0.5小时,30周龄时要达16小时,直至产蛋结束。

通风控制

育雏期控制通风,在育雏后期每天中午应适当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保持育雏舍内的空气清新,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蛋鸡舍通风速度可控制在1.67m/s以下,通风可采用自然通风法(舍顶设通风口和风帽)或机械通风法(横向负压通风、纵向负压通风、纵向过滤通风)。

消毒防疫

育雏前育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开放式育雏舍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溶液、0.5%百毒杀溶液或2%烧碱溶液进行喷洒消毒。

密闭式育雏舍按1m3空间用高锰酸钾20g、福尔马林40mL的比例在舍温28℃时熏蒸消毒12小时,熏蒸时可将饲料槽、饮水器和其他用放入育雏舍内同时消毒。

进鸡前应打开门窗让舍内空气充分流通至无异味。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和饲养批次之间的卫生消毒制度。

经常清除粪便,堆积于固定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

选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0.5%百毒杀、0.5%菌毒杀清、2%烧碱等溶液,对鸡舍、饲养用具、运动场地及排污沟交替喷洒消毒,每周消毒2~3次。

同时还可用0.2%过氧乙酸进行带鸡消毒。

平养雏鸡应做好粪便的杀虫卵、灭菌和消毒。

青年鸡、产蛋鸡做好呼吸道疾病的消毒防治。

疑似病鸡立即转入隔离区饲喂,并做好每日消毒。

免疫按各地疫情进行免疫。

营养指标

生长期蛋用鸡的代谢能、粗蛋白质、钙、磷及食盐需要量见表7。

不同生长阶段对能量、蛋白、钙和磷的需要量

项目

生长鸡周龄

0~6

7~14

15~20

代谢能

MJ/kg

11.92

11.72

11.30

Mcal/kg

2.85

2.80

2.70

粗蛋白质,%

18.0

16.0

12.0

蛋能比

g/MJ

15

14

11

g/Mcal

63

57

44

钙,%

0.80

0.70

0.60

总磷,%

0.70

0.60

0.50

有效磷,%

0.40

0.35

0.30

食盐,%

0.37

0.37

0.37

生长期蛋用鸡的氨基酸需要量见表8。

不同生长阶段对氨基酸的需要量

项目

生长鸡周龄

0~6

7~14

15~20

氨基酸

%

g/MJ

gMcal

%

g/MJ

g/Mcal

%

g/MJ

g/Mcal

蛋氨酸

0.30

0.25

1.05

0.27

0.23

0.96

0.20

0.18

0.74

蛋氨酸+胱氨酸

0.60

0.50

2.11

0.53

0.45

1.89

0.40

0.35

1.48

赖氨酸

0.85

0.71

2.98

0.64

0.55

2.29

0.45

0.39

1.67

色氨酸

0.17

0.14

0.60

0.15

0.13

0.54

0.11

0.10

0.41

精氨酸

1.00

0.4

3.51

0.89

0.76

3.18

0.67

0.59

2.48

亮氨酸

1.00

0.84

3.51

0.89

0.76

3.18

0.67

0.59

2.48

异亮氨酸

0.60

0.50

2.11

0.53

0.45

1.89

0.40

0.35

1.48

苯丙氨酸

0.54

0.45

1.89

0.48

0.41

1.71

0.36

0.32

1.33

苯丙氨酸+酪氨酸

1.00

0.84

3.51

0.89

0.76

3.18

0.67

0.59

2.48

苏氨酸

0.68

0.57

2.39

0.61

0.52

2.18

0.37

0.33

1.37

缬氨酸

0.62

0.52

2.18

0.55

0.47

1.96

0.41

0.36

1.52

组氨酸

0.26

0.22

0.91

0.23

0.20

0.82

0.17

0.15

0.63

甘氨酸+丝氨酸

0.70

0.59

2.46

0.62

0.53

2.21

0.47

0.42

1.74

产蛋期蛋用鸡及种母鸡的代谢能、粗蛋白质、钙、磷及食盐需要量见表9。

 

不同产蛋率对能量、蛋白、钙和磷等的需要量

项目

产蛋鸡及种母鸡的产蛋率,%

>80

65~80

<65

代谢能

MJ/kg

11.50

11.50

11.50

Mcal/kg

2.75

2.75

2.75

粗蛋白质,%

16.5

15.0

14.0

蛋能比

g/MJ

14

13

12

g/Mcal

60

54

51

钙,%

3.50

3.40

3.20

总磷,%

0.60

0.60

0.60

有效磷,%

0.33

0.32

0.30

食盐,%

0.37

0.37

0.37

产蛋期蛋用鸡及种母鸡的氨基酸需要量见表10。

不同生长阶段对氨基酸的需要量

项目

产蛋鸡及种母鸡的产蛋率,%

>80

65~80

<65

氨基酸

%

g/MJ

g/Mcal

%

g/MJ

g/Mcal

%

g/MJ

g/Mcal

蛋氨酸

0.36

0.31

1.31

0.33

0.29

1.20

0.31

0.27

1.13

蛋氨酸+胱氨酸

0.63

0.55

2.29

0.57

0.49

2.07

0.53

0.46

1.93

赖氨酸

0.73

0.63

2.65

0.66

0.57

2.40

0.62

0.54

2.25

色氨酸

0.16

0.14

0.58

0.14

0.12

0.51

0.14

0.12

0.51

精氨酸

0.77

0.67

2.80

0.70

0.61

2.55

0.66

0.57

2.40

亮氨酸

0.83

0.72

3.02

0.76

0.66

2.76

0.70

0.61

2.55

异亮氨酸

0.57

0.49

2.07

0.52

0.45

1.89

0.48

0.42

1.75

苯丙氨酸

0.46

0.40

1.67

0.41

0.36

1.49

0.39

0.34

1.42

苯丙氨酸+酪氨酸

0.91

0.79

3.31

0.83

0.72

3.02

0.77

0.67

2.80

苏氨酸

0.51

0.44

1.85

0.47

0.41

1.71

0.43

0.37

1.56

缬氨酸

0.63

0.55

2.29

0.57

0.49

2.07

0.53

0.46

1.93

组氨酸

0.18

0.16

0.65

0.17

0.15

0.62

0.15

0.13

0.55

甘氨酸+丝氨酸

0.57

0.49

2.07

0.52

0.45

1.89

0.48

0.42

1.75

饲料兽药

不得选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

优先使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饲料添加剂类产品。

使用饲料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NY/T471规定,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水中或直接饲喂动物。

饲料优先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饲料类产品。

至少90%的饲料来源于已经认证的绿色产品及其副产品,其他原料可以达到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自配料严格按照鸡的饲养标准进行配制。

自配料的饲料原料必须符合GB13078和NY/T471规定,具体标准见表11。

厂家饲料和自配料都必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有质检报告单、严禁添加违禁添加物产品质量承诺书。

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允许使用无最大残留量要求或无停药期要求或停药期短的兽药。

使用兽药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NY/T471的要求,严格执行兽药的使用对象、剂量、方法和休药期,必须严格控制药物残留,具体标准见表12。

采购兽药应有药物生产企业产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准批号等。

疫苗应有生产厂家(公司)、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

质量符合兽药国家标准。

非临床医疗需要,禁止使用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剂、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化学保定药及骨胳松驰药。

禁止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畜禽粪便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禁用药品。

 

自配料的原料质量标准

饲料原料

有害物质

单位

允许最高残留量

玉米

霉菌

个/g

<40×103

黄曲霉素B1

µg/kg

≤50

六六六

mg/kg

≤0.05

滴滴涕

mg/kg

≤0.02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麸皮

霉菌

个/g

<40×103

黄曲霉素B1

µg/kg

六六六

mg/kg

≤0.05

滴滴涕

mg/kg

≤0.02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镉(以Cd计)

mg/kg

≤1.0

豆粕、饼

霉菌

个/g

<50×103

黄曲霉素B1

µg/kg

≤30

六六六

mg/kg

≤0.05

滴滴涕

mg/kg

≤0.02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350

棉粕、饼

霉菌

个/g

<50×103

黄曲霉素B1

µg/kg

≤50

六六六

mg/kg

≤0.05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游离棉酚

mg/kg

≤1200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350

表11(续)

饲料原料

有害物质

单位

允许最高残留量

油菜粕、饼

霉菌

个/g

<50×103

黄曲霉素B1

µg/kg

≤50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350

异硫氰酸酯(以丙烯基异硫氰酸酯计)

mg/kg

≤4000

鱼粉

细菌总数

<2×106

霉菌

个/g

<20×103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六六六

mg/kg

≤0.05

滴滴涕

mg/kg

≤0.02

砷(以总砷计)

mg/kg

≤10.0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60

铅(以Pb计)

mg/kg

≤10.0

氟(以F计)

mg/kg

≤500

汞(以Hg计)

mg/kg

≤0.5

镉(以Cd计)

mg/kg

≤2.0

骨粉、肉骨粉

霉菌

个/g

<20×103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砷(以总砷计)

mg/kg

≤10.0

铅(以Pb计)

mg/kg

≤10.0

氟(以F计)

mg/kg

≤1800

石粉

砷(以总砷计)

mg/kg

≤2.0

铅(以Pb计)

mg/kg

≤10.0

氟(以F计)

mg/kg

≤2000

汞(以Hg计)

mg/kg

≤0.1

镉(以Cd计)

mg/kg

≤0.75

磷酸盐

砷(以总砷计)

mg/kg

≤20.0

铅(以Pb计)

mg/kg

≤30

氟(以F计)

mg/kg

≤1800

饲料添加剂

砷(以总砷计)

mg/kg

≤10.0

铅(以Pb计)

mg/kg

≤40

氟(以F计)

mg/kg

≤1000

雏鸡配合料

黄曲霉素B1

µg/kg

≤10

霉菌

个/g

<45×103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15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50

砷(以总砷计)

mg/kg

≤2.0

铅(以Pb计)

mg/kg

≤5.0

表11(续)

饲料原料

有害物质

单位

允许最高残留量

雏鸡配合料

氟(以F计)

mg/kg

≤350

铬(以Cr计)

mg/kg

≤10

汞(以Hg计)

mg/kg

≤0.1

镉(以Cd计)

mg/kg

≤0.5

异硫氰酸酯(以丙烯基异硫氰酸酯计)

mg/kg

≤500

恶唑烷硫酮

mg/kg

≤1000

青年鸡配合料

黄曲霉素B1

µg/kg

≤20

霉菌

个/g

<45×103

六六六

mg/kg

≤0.3

滴滴涕

mg/kg

≤0.2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游离棉酚

mg/kg

≤100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15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50

砷(以总砷计)

mg/kg

≤2.0

铅(以Pb计)

mg/kg

≤5.0

氟(以F计)

mg/kg

≤250

铬(以Cr计)

mg/kg

≤10

汞(以Hg计)

mg/kg

≤0.1

镉(以Cd计)

mg/kg

≤0.5

异硫氰酸酯(以丙烯基异硫氰酸酯计)

mg/kg

≤500

恶唑烷硫酮

mg/kg

≤1000

产蛋鸡配合料

黄曲霉素B1

µg/kg

≤20

霉菌

个/g

<45×103

六六六

mg/kg

≤0.3

滴滴涕

mg/kg

≤0.2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游离棉酚

mg/kg

≤20

亚硝酸盐(以NaNO2计)

mg/kg

≤15

氰化物(以HCN计)

mg/kg

≤50

砷(以总砷计)

mg/kg

≤2.0

铅(以Pb计)

mg/kg

≤5.0

氟(以F计)

mg/kg

≤350

铬(以Cr计)

mg/kg

≤10

汞(以Hg计)

mg/kg

≤0.1

镉(以Cd计)

mg/kg

≤0.5

异硫氰酸酯(以丙烯基异硫氰酸酯计)

mg/kg

≤500

恶唑烷硫酮

mg/kg

≤500

表11(续)

饲料原料

有害物质

单位

允许最高残留量

浓缩料

黄曲霉素B1

µg/kg

≤10

霉菌

个/g

<45×103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砷(以总砷计)

mg/kg

≤10.0

铅(以Pb计)

mg/kg

≤13

药物的最大残留量

药品名称

应用范围

允许残留量(≤,mg/kg)

肌肉

鸡蛋

脏器

对氨基苯胂酸或钠

仅作有机砷来源

0.5

0.5

2(以砷计)

金霉素

产蛋鸡禁用

1

0.05

1

氯羟吡啶

16周龄以上禁用

5

15

红霉素

产蛋鸡禁用

0.125

0.025

0.125

呋喃唑酮

14周龄以上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