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96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1-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都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等产量线是指:

A.当投入劳动数量变化时产出的变化轨迹。

B.当投入资本数量变化时产出的变化轨迹。

C.当产出相同时投入劳动和资本数量不同组合的轨迹。

D.当利润最大化时投入劳动和资本数量不同组合的轨迹。

E.以上说法无一正确。

6.若当投入6个单位的劳动时,APL为15个单位。

而投入第7个单位MPL为18单位,那么:

A.APL在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在上升。

B.APL在上升,而劳动的边际产量在下降。

C.APL在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APL在下降.而劳动的边际产量在上升。

7.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在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8.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出,则边际技术替代率是( )。

试卷A 第 1 页 共2页

A、1/2 B、2 C、1 D、49.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有一个百分比不大的下降,会引起需求量更大百分比的上升,那么:

A.边际收益一定是零。

B.总收益将会下降。

C.总收益将上升。

D.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

10.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

11.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

A.小于5美元 B.等于5美元 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

12.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

A.负 B.正 C.0 D.113.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

A.Em<1 B.Em=0 C.Em<0 D.Em>

14.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

A.MP>AP阶段 B.MP下降阶段

C.AP>MP>0阶段 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

15.某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为(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都有可能

二、简述题(54分)

1.供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并举例说明。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就拿近年来猪肉价格疯长的实例来分析.假设中国人民对猪肉的需求是一定的,但是养猪专业户产猪量减少的话,这就引起了供不应求,这就会因其猪肉价格的升高.反之,如果猪肉产量较原来提高了,而国民对猪肉的消费能力不变的话,就会引起猪肉价格的降低.供求关系是两条曲线,曲线交叉于一点,就是价格.

2.试说明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或灵敏度。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化,可采用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可采用提价的经营策略以提到收入;

需求为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3.试画图说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如何投入是合理的?

答:

将生产阶段分为三部分Ⅰ、Ⅱ、Ⅲ,短期其他投入要素都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是变动的。

理性的厂商不会在第Ⅲ阶段生产,因为投入生产要素增加,

产量却是下降的,是不合理的。

第Ⅰ阶段,生产资料投入量增加,产出会成倍增加,说明此种生产资料投入量严重不足,此阶段也是不合理的。

因此只有第Ⅱ阶段投入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是合理的。

4.什么是财政政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

它们的政策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财政政策工具有:

税收、国债、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

货币政策有: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

5.一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如何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评价?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其主要核算方法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是一个生产概念,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

GDP核算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二)收入法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三)支出法 支出法GDP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三、计算题(16分)

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程分析的小公司。

该公司每月的公司产出Q,是同它所使用的工程师的数量L1和技术员的数量L2相关联的,即:

Q=20L-L2+12L-0.5L2



工程师的月工资是4000元,而技术员的月工资是2000元。

如该公司每月为工程师工资与技术员工资的总额共支付28000元,那

1 1 2 2,

么,它应该雇用多少工程师和技术员呢?

Q=20X-X^2+12Y-0.5Y^2---

(1)

(^表示平方号)

此外4000X+2000Y=28000---

(2)

(2)得:

2X+Y=14

Y=14-2X

代入

(2),Q=20X-X^2+12(14-2X)-0.5(14-2X)^2=70+24X-3X^2=-3(x-4)^2+118

当x=4时,Q得到最大值118,此时Y=14-2X=6

所以应该用工程师4个与技术员6个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二)

1.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商品X价格的下降将会导致 。

A.X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Y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Y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3.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4.政府税收的增加会使( )

C.供给曲线变得陡直;

5.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B、不管价格怎样变化,总需求量不变 C、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D、总收益与数量沿同方向变化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MRTSLK=PL/PK B.MPL/PL=MPK/PK 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7.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则这种商品的 。

8.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试卷 第 1 页 共2页

9.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

10.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

A.MP>AP阶段 B.MP下降阶段 C.AP>MP>0阶段 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11.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有一个百分比不大的下降,会引起需求量更大百分比的上升,那么:

12.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

13.如果某种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高于它的边际产量,那么 。

A.边际产量一定是在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B.边际产量一定在沿着平均产量移动C.平均产量一定是在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D.平均产量一定是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14.若当投入6个单位的劳动时,APL为15个单位。

1.一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供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试画图说明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厂商应该选择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从而实现最佳的要素组合

4.试说明需求收入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5.什么是财政政策?

2X+Y=14Y=14-2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