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976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3Word下载.docx

(5)配置消防措施。

(6)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准备。

(四)材料供应计划

(1)设备及辅材由施工单位组织采购供货,采购人员将严格执行中标文件、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及施工单位有关材料采购的制度。

(2)现场应有与工程量相适应的场地、库房,以利于主、辅料及加工件的堆放、储备。

(3)材料保管:

本工程在施工现场设中心材料库,所有材料、设备设专人负责,施工工长严格控制,施工人员节约用料。

进场计划,见主要材料、设备、器件进场计划表。

(5)由于施工采购设备数量较大,设备采购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分批次进场,下表标注的进场时间为首批设备进场时间。

主要材料、设备、器件进场计划表

主要材料设备名称

进场时间

备注

服务器机柜、操作台(椅)、投影幕墙

合同签定四周内

受监控室装修及布线影响

数据服务器、工作站、投影仪、网络相关设备及UPS电源、打印机等

合同签定六周内

仪表、传感器

合同签定二周内

按照施工进度分批次进场

控制设备及传感器

线管、线槽、电线及控制线

控制柜

第二章主要技术要求

(一)电能表技术要求

1.1规格要求

1.1.1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2-1。

表2-1 标准的参比电压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

参比电压(V)

直接接入

220/380

经电压互感器接入

57.7/100,3×

100

1.1.2 标准的参比电流

标准的参比电流见表2-2。

表2-2 标准的参比电流

电能表接入方式

电流值(A)

5(20),10(40)

经互感器接入

0.3(1.2)A、1.5(6)A

1.1.3 标准的参比频率

参比频率的标准值为50Hz。

1.1.4推荐电能表常数

推荐的电能表常数见表2-3。

表2-3推荐的电能表常数

三相直接接入

电压(V)

最大电流(A)

推荐常数(imp/kWh)

220

20

1200

30

800

40

600

50

60

400

80

320

240

120

三相经互感器接入

6400

57.7/100

20000

1.2

100000

1.1.5供货范围

货物名称

项目单位

数量(只)

2.2 环境要求

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气候影响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正确地工作。

2.2.1 参比温度及参比相对湿度

参比温度为23℃,参比相对湿度为40%~60%。

2.2.2 工作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见表2-4,需求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温度范围提出特殊要求。

表2-4 工作温度范围表

规定的工作范围

-25℃~60℃

极限工作范围

-40℃~70℃

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

2.2.3 工作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2.4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在63.0kPa~106.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2.3 显示功能

2.3.1 显示方式

电能表采用LCD显示信息;

液晶屏可视尺寸为85mm(长)×

50mm(宽);

主区域数字不小于7mm(宽)×

12mm(高);

副区域数字不小于3mm(宽)×

6mm(高);

汉字不小于3mm(宽)×

3mm(高);

符号不小于4mm(宽)×

4mm(高)。

a)常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FS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25℃~+80℃;

b)LCD应具有背光功能,背光颜色为白色;

c)LCD应具有高对比度;

d)LCD应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应不小于±

60º

e)LCD的偏振片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f)LCD显示的内容参见图2-1;

图中各图形、符号的说明参见表2-4;

不同类型电能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内容。

2.3.2 显示要求

a)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显示两种方式,显示项目可按要求进行设置;

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可在5~20秒内设置;

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带电时无操作60s后自动关闭背光;

b)显示内容分为数值、代码和符号三种。

c)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

其中,电能量显示6位整数,2位小数,只显示有效位。

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

kW、kvar、kWh、kvarh、V、A等;

d)显示代码参见Q/GDW354-2009附录B;

e)显示内容可通过编程进行设置,具体根据使用方要求设置;

f)应具有停电后唤醒显示的功能;

g)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15kV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h)具备背光显示功能。

电能表在运行状态下可通过按键、红外等触发方式点亮背光,2个自动轮显周期后关闭背光。

j)具有异常提示功能。

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常(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时,显示应停留在该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

出错代码至少包括下列故障:

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

失压、失流参数依据国网智能电能表标准设置。

2.3.3 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

各指示灯的布置位置参照Q/GDW356-2009附录中电能表外观简图,并要求如下:

a)有功电能脉冲指示灯:

红色;

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

b)无功电能脉冲指示灯:

平时灭,计量无功电能时闪烁。

c)报警指示灯:

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d)跳闸指示灯:

黄色;

平时灭,负荷开关分断时亮。

2.3.4 停电显示

a)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时间可设;

缺省情况下停电后自动关闭;

b)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或其他非接触方式唤醒液晶显示;

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

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2.4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电能表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除满足GB/Z21192-2007要求外,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2.4.1 外观结构、安装尺寸图及颜色

a)规格:

290mm(高)*170mm(宽)*85mm(厚)

b)电能表的外观尺寸与安装尺寸、端子座结构及尺寸、LCD结构及尺寸、以及电压和电流接线端子、辅助端子定义应符合Q/GDW356-2009附录中外观简图、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的要求。

c)电能表的卡槽、编程盖板、指示灯、按键的相对位置应符合Q/GDW356-2009附录中外观简图、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的要求,其他部分可根据需要调整。

d)端子盖内侧的接线图应符合Q/GDW356-2009附录中端子接线图的要求。

e)电能表的表盖颜色:

色卡号PANTONE:

CoolGray1U;

f)电能表的表座颜色:

CoolGray4U。

2.4.2 编程开关

编程开关采用按压形式,按压后按键能自动回位,并应能施加封印;

具体结构及位置见Q/GDW358-2009附录。

2.4.3 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

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应符合Q/GDW205—2008;

布置位置参见Q/GDW356-2009附录。

2.5 材料及工艺要求

2.5.1 采样元件

a)采样元件如采用精密互感器,应保证精密互感器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并用硬连接可靠地固定在端子上,或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线路板上;

不应使用胶类物质或捆扎方式固定。

b)采样元件如采用锰铜分流器,锰铜片与铜支架应焊接良好、可靠,不应采用铆接工艺;

锰铜分流器与其采样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电子束或钎焊。

2.5.2 线路板及元器件

a)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生产厂家的标识;

b)线路板应符合CEPGC-32F中的要求;

c)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焊迹,应做绝缘、防腐处理;

d)表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e)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

f)线路板焊接应采用回流焊、波峰焊工艺;

g)电能表内部分流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h)线路板之间,线路板和电流、电压元件之间,显示单元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

i)电源变压器、互感器等质量较大的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

确需直接焊接的,应有相应的紧固措施,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在各几何位置处振动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j)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生产厂家标志及产品批号。

2.5.3 表座

a)采用嵌入式表座;

b)表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c)表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变形;

d)采用嵌入式挂钩,并要求挂钩可以调节不同伸缩档位,应牢固、可靠,且防锈、防氧化。

建议采用金属材质挂钩,默认情况调整至DT86安装尺寸位置。

2.5.4 表盖

a)表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作;

b)表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变形;

c)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阻燃、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材料);

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d)表盖上按钮的材料应与表盖一致。

2.5.5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a)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b)电压、电流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

端子应采用HPb59-1铜或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表面进行钝化、镀铬或镀镍处理;

接线端子的截面积和载流量应满足1.2倍最大电流长期使用而温升不超过限定值。

c)端子座的电压电流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

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2.5mm2的导线;

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

在施加封印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内的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d)电压、电流端子螺丝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丝,,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不小于M4,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在电能表Imax≤60A时,应不小于M5,Imax>60A时,应不小于M6,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e)电压、电流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向6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f)辅助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内1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g)RS485端子的孔径应能容纳2根0.75mm2的导线,要求孔径不小于3mm,建议孔径范围为3mm至3.5mm;

h)电能表端子座与电能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

i)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易磨损。

2.5.6 封印、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a)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应采用HPb59-1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一字通用螺丝。

b)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

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

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

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

c)封印线应不易拉断。

2.5.7 端子盖

a)端子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端子盖颜色与表盖颜色一致。

b)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c)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

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2.5.8 铭牌

a)铭牌材料采用铝板或阻燃复合材料,应具有耐高温、防紫外线功能;

b)铭牌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铭牌标识清晰、不褪色,带有条形码位置;

c)铭牌上应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制造标准的标识;

d)铭牌布置参见Q/GDW356-2009附录及相关要求;

e)铭牌条码使用喷墨打印或者激光刻蚀方式。

(二)热能量表技术要求:

1)全自动化检定操作,数据自动采集。

各种数据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和集中处理、保存和打印。

2)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具有分量检定、总量检定的功能。

3)具有称重法、标准表法两种检测方法,同时保证标准表实时的准确性。

4)口径:

DN15、DN20、DN25。

5)流量应通过变频器自动调节,无需手动调整。

6)流量测量范围:

(0.010-7)m3/h

7)压力范围:

0-2.5Mpa

8)被检测表数量:

DN15、DN2010只DN258只以上(包含),要求双排夹具检定。

9)流量标准检测系统扩展不确定度<

0.2%

10)装置温度测量范围:

室温~95℃

11)被检表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的温差:

≤±

2℃

12)蓄水容器容积:

≥1.5m3 

 

13)稳压容器容量:

≥150L 

带消气装置,带有自动恒压装置,控制变频电机。

14)循环水管路水压稳定性:

0.5%

15)电子天平:

150Kg。

16)恒温槽温度范围:

4-95℃

17)温差测量范围:

0~95K

18)恒温槽工作区域垂直最大温差:

0.02℃

19)恒温槽工作区域最大水平温差:

0.01℃ 

20)恒温槽温度波动:

≤0.01℃/15min 

21)夹紧装置:

气动

22)升温速度:

≥2℃/min

23)相配套的软件、附件、配件。

(三)电流互感器技术要求

1.1环境条件

1.1.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38.4℃

最低温度:

-31.6℃

最大日温差:

25K

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

1.1.2海拔高度:

1042m(技术规范书中设备的参数按海拔1000米提出,供方应对所提供设备参数按此海拔值进行修正,修正系数满足国标GB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1.1.3最大风速:

34m/s

1.1.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

年平均值:

51%

1.1.5地震烈度:

8度(中国12级度标准)

水平加速度:

0.3g

垂直加速度:

0.15g

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1.67)。

1.1.6污秽等级:

Ⅲ级

1.1.7覆冰厚度:

10mm(风速不大于15m/s时

1.2工程条件

1、系统额定电压:

110kV

2、系统最高电压:

126kV,

3、系统额定频率:

50Hz,

4、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

1.2.2安装地点:

户外,

1.2.3安装方式:

支架,

1.3电流互感器基本技术参数

1.3.1型式:

卧式SF6电流互感器

1.3.2额定频率:

5OHz,

1.3.3设备最高电压:

126kV,

1.3.4额定电压:

110kV,

1.3.5其它参数:

(见表2.1)

表2.1电流互感器其它参数

额定电压(kV)

110

额定一次电流(A)

150-300300-600

额定二次电流(A)

额定电流比

测量

150-300/5300-600/5

保护

铁芯个数

准确级

0.50.2S

5P20

额定输出(VA)

误差限值

仪表保安系数

≤5

标准准确限值系数

额定动稳定电流(kA)

额定短时热电流(kA)

额定连续热电流(A)

备注

1.3.6绝缘水平:

见表2.2

下列耐受电压数值适用于海拔高度1000m及以下地区的电气设备,供方按本工程实际海拔高度对下表所列数值进行修正。

并提供修正值。

表2.2电流互感器额定绝缘水平(kV)

额定电压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全波

630

截波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min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265

1.4技术性能要求

1.4.1绝缘要求

1、段间绝缘要求

当一次或二次绕组分成两段或多段时,段间绝缘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有效值)。

2、二次绕组的绝缘要求

二次绕组绝缘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有效值)

3、匝间绝缘要求

绕组匝间绝缘的额定耐受电压应为4.5kV(峰值)

1.4.2介质损耗因数,在额定频率电压在1.1Um/√3kV下的值tgδ≤0.005。

1.4.3无线电干扰

在1.1倍最高相电压时的无线电干扰不应大于500μV,并在晴天夜晚无可见电晕。

1.4.4爬电比距≥25mm/kV

1.4.5局部放电水平:

见表2.3

表2.3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和允许放电水平

系统接地方式

局部放电测量电压

(方均根值)

kV

局部放电允许水平(pC)

绝缘型式

气体

中性点接地系统

Um

1.2Um/√3

中性点绝缘

或有效接地系统

1.2Um

注:

1)如果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没有明确,则局部放电水平可按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

2)局部放电的允许值,对于非额定频率也是适用的。

3)表中两组允许值由制造厂按对应应测量电压任选其一。

1.4.6电流扩大值

在0.1~1级的电流互感器中,可以规定电流的扩大值,只需它们满足下列要求:

l额定连续热电流应是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值,它表示为额定一次电流的百分数。

2额定扩大一次电流下的电流误差和相位误差应不超过对120%额定一次电流下所现定的限值,额定扩大一次电流的标准值为120%、150%和200%。

1.4.7暂态特性

应满足GB1684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1、对于无重合闸的情况,一次电路通过故障电流0.04s内,二次电流暂态误差不超过7.5%。

且在O.04s~O.1s内二次电流暂态误差不超过10%。

对于有重合闸的情况,重合闸无电流间隙时间为0.5s,铁芯第二次暂态励磁(即断路器重合到故障线路上,互感器再次通过故障电流)在0.04s内,二次电流暂态误差不超过10%。

2、暂态性能保证条件

l)一次系统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的时间常数T1=100ms。

2)短路瞬间,直流分量100%偏移。

3)额定对称短路电流倍数(Kssc)的标准值为3、5、7.5、10、12.5、15、17.5、20、25、3O、40、50。

下划线者为优先选择值。

4)互感器二次负载100%,负载功率因数1.0。

1.4.8温升限值

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等于额定连续电流和连续额定负荷连续工作时,电流互感器各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60K限值。

1.4.9接地

每相电流互感器装设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的接地极板,并配有2个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螺钉的直径不小于12mm。

1.4.1O端子

制造厂应供给连接母线用的全部紧固件(螺栓、螺母等),一次出线端子及紧固零件应有可靠的防锈镀层。

二次出线端子螺杆直径不得小于6mm,应用铜或铜合金制成,并有可靠的防锈层。

二次出线端子板防潮性能良好并具有防螺杆旋转措施。

端子盒应为钢性结构,端子应防腐蚀防潮和阻燃,防护等级IP54。

端子盒应便于外部电缆的引入,并有足够的空间。

1.4.11一次端子拉力

带小瓷套端2000N,不带小瓷套端3000N。

设备长期作用的组合荷载不小于:

设备自重十导线水平拉力十设备最大风载。

长期作用的组合荷载安全系数不小于2.5。

1.4.12绝缘介质

SF6电流互感器:

SF6气体微量水含量不超过250×

10-6(体积分数)

互感器中SF6气体的空气含量不超过0.05%(质量分数)

1.5一般结构要求

1.5.1绝缘材料应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绝缘强度,低介电损耗和抗老化特性。

1.5.2对于一次绕组(L1和L2)可以通过改变串、并联来获得两种不同的一次电流.端子L1通过小瓷套与瓷帽隔开,端子L2与瓷箱帽连接。

1.5.3互感器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瓷套应设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和钢度,绝缘子及其装配件的结构应保证其任何部分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不致于导致结构损伤。

1.5.4互感器应装有压力释放装置,或者兼有压力释放功能的其它用途装置。

(SF6式)

1.5.5互感器内部SF6为额定压力时的年漏气率不大于1%。

1.5.6互感器应配备气体取样阀门及抽头。

1.5.7互感器应在一次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