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240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doc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人员。

毕业生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主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获取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初步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并能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

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从事生产等工作,也可从事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设计一般安装或修理的工艺装备和零件测绘。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

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5.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初步知识。

6.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7.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备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一般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3.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实施与编制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或安装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6.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7.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设备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及读图、制图能力。

9.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四、理论教学及要求

(一)统一要求部分

1.德育(98学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语文(204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数学(238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

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

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英语(204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物理(10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力学、电磁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初步知识。

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力。

6.计算机应用基础(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7.体育与健康(98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8.制图(150学时)

机电设备维修专门化设置“机械制图”课程,工业设备安装专门化设置“工程制图”课程。

“机械制图”课程主要讲授投影知识和机械制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和空间形体想象能力,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正确标注尺寸、极限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

“工程制图”课程主要讲授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知识、机械制图基础等,使学生掌握识读机械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工业管道、电气安装等工程技术图样,并具有初步的绘图能力,同时还要初步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能使用绘图软件画出中等复杂的图样。

9.机械工程力学(75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静力学、运动学和材料力学。

通过静力学和运动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的力学问题。

材料力学部分应使学生掌握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较熟练地对杆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具有初步的实验能力。

10.电工与电子技术(96学时)

本课程电工学部分主要讲授直、交流电路及常用电动机、电器设备的应用知识,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动机、电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原理图。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表和选用常规电器元件,并能安装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电路;工业电子学部分主要讲授直、交流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能阅读简单的电子线路图,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

11.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加工(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及其力学性能、钢的热处理、常用工程材料以及铸造、锻造和焊接等内容。

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毛坯各种成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初步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金属热处理方法,初步具有选用材料、毛坯及分析毛坯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12.机械基础(9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础、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主要通过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和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的能力;极限与配合部分主要讲授光滑圆柱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螺纹联接、键联接、圆柱齿轮等公差以及直线尺寸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正确解释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并能按“极限与配合选用原则”用类比法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部分主要使学生掌握测量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种类、应用范围和检测方法,通过专用周的实训,使学生具有正确选用现场常用测量仪器,对一般零件进行综合检测的初步能力。

13.液压与气动(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常用液压和气压元件、液压和气压回路及典型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等内容,使学生熟悉常用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初步掌握油路与气路的分析方法和故障排除方法。

14.通用机械设备(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起重机、空压机、风机、泵、内燃机等通用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结构特征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基本知识,能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维修、保养、安装、调试通用机械设备。

15.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设备常用低压电器和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型号和规格,及其选择、调整和使用方法。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熟悉几种通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

使学生初步具有对常用机械加工设备、通用机械设备等常见电气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专门化课程

(1)机械加工(108学时)

本课程讲授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性能、结构特征、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切削原理、刀具的基础知识、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工艺规程的编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加工质量分析等内容。

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合理使用、维护保养、调试常用金属切削机床,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编制简单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并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的工艺装备。

(2)机械设备安装与修理(108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设备修理、零件测绘、零件修复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典型零部件的拆卸、修理、装配、调试和验收。

初步掌握典型设备修理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零件修复技术,能正确选用工、检、量具,并了解先进加工技术在设备修理中的应用,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设备修理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3)设备管理(48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

设备的分类及前期管理,计划、润滑、备件等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修理、更新改造、技术经济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等知识。

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设备现代化管理的能力。

(4)建材机械与设备(168学时)

主要讲授建材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参数,使学生掌握建材机械设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从事建材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和技术改造打下基础。

(5)硅酸盐工艺基础(36学时)

主要讲授水泥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及其加工、配制、热工过程及成品制成。

使学生了解硅酸盐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作为电气工程人员对工艺知识需求的必要补充。

(6)电机与拖动(60学时)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

 

五、实践教学及要求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验专用周)、课程设计、基本技能实习、专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环节,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切实保证。

(一)统一要求部分

1.实验(含实验专用周)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

根据不同课程情况,实验有两种安排:

一是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章节讲授完毕进行;二是在学完或即将学完某一课程并进行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集中一周(实验专用周)实践。

在相应的实验室里进行。

本课程设置安排“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课程开设实验专用周。

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实验领域的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训练学生调试、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

实验占重要地位的课程和开设实验专用周的课程,实验要单独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实验在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作具体的规定。

2.基本技能实习

基本技能实习包括钳工实习、机加工实习、焊接实习、机械拆装实习、电器装修实习和机械设备大修实习等。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常识,建立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整体概念,使学生获得有关维修与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中级技术工人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

基本技能实习应以培养基本技能的实习为主,通过钳工、铲刮、焊接、机械加工、机械设备拆装、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装修等实习环节,使学生具有修理及加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识。

3.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安排在校外工厂(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水泥企业的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以及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一般情况。

以获得本专业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常见的设备故障、设备维修方法,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设计(含制图测绘)

课程设计和制图测绘是学生学完某课程之后,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工程计算、结构设计,并同时培养学生查阅和检索有关设计手册以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图样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在本课程设置统一要求部分中,安排“制图”、“机械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5.毕业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前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毕业设计)

毕业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接受一次上岗前的能力强化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生产实际,力争使毕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并注意引导学生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学时分配表

(周六天制)

                                                                                                                 学  制:

三年      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

 

 

            分类

            分配

 

 

        课程名称

学期分配

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

考试

考查

现场教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17周

第二学期

17周

第三

学期

15周

第四学期12周

第五学期

13周

第六学期

 

 

文化基础课

 

 

1076

 

 

 

 

 

 

 

 

 

 

1

德育

1

23

98

98

 

 

 

34/2

34/2

30/2

 

 

 

2

体育与健康

 

123

98

98

 

 

 

34/2

34/2

30/2

 

 

 

3

语文

12

 

204

204

 

 

 

102/6

102/6

 

 

 

 

4

数学

1 2

 

238

238

 

 

 

119/7

119/7

 

 

 

 

5

英语

1 2

 

204

204

 

 

 

102/6

102/6

 

 

 

 

6

物理

12 

 

102

82

20

 

 

51/3

51/3

 

 

 

 

7

计算机基础

2

1

136

80

 

56

 

68/4

68/4

 

 

 

 

 

专业基础课

 

 

651

 

 

 

 

 

 

 

 

 

 

1

机械制图

3

 

150

92

 

58

 

 

 

120/8

 

 

 

2

机械工程力学

3

 

75

69

6

 

 

 

 

75/5

 

 

 

3

电工与电子技术

3

4

96

72

24

 

 

 

 

105/7

 

 

 

4

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加工

4

 

60

60

 

 

 

 

 

 

60/5

 

 

5

机械基础

3

 

90

90

 

 

 

 

 

90/6

 

 

 

6

液压与气动

3

 

60

60

 

 

 

 

 

 

48/4

 

 

7

通用机械

4

 

60

54

6

 

 

 

 

 

60/5

 

 

8

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

5

 

60

52

8

 

 

 

 

 

 

60/5

 

 

专业课

 

 

432

 

 

 

 

 

 

 

 

 

 

1

机械加工

4

5

108

108

 

 

 

 

 

 

60/5

48/4

 

2

建材机械与设备

45

 

168

168

 

 

 

 

 

 

84/7

72/6

 

3

机械安装与修理

45

 

108

108

 

 

 

 

 

 

60/5

48/4

 

4

设备管理

5

 

48

48

 

 

 

 

 

 

 

48/4

 

 

选修课

 

 

96

 

 

 

 

 

 

 

 

 

 

1

硅酸盐工艺基础

 

5

36

36

 

 

 

 

 

 

 

36/3

 

2

电机与拖动

 

5

60

60

 

 

 

 

 

 

 

60/5

 

职业资格鉴定

 

 

 

 

 

 

 

 

 

 

 

2周

 

就业指导

 

 

 

 

 

 

 

 

 

 

 

 

 

实习实训

 

 

 

 

 

 

 

 

 

测绘1

认识2钳工3

拆装2

毕业11

设计

 

 

 

 

 

 

 

 

 

机基1.5

 

 

毕业6

总计学时数

 

 

2255

理论教学2255+实践教学29.5周=3317学时

 周学时数  

 

 

 

 

 

 

 

30

30

31

31

32

 

开课门数

 

 

 

 

 

 

 

7

7

7

6

7

 

考试课门数

 

 

 

 

 

 

 

5

5

  5

5

5

 

考查课门数

 

 

 

 

 

 

 

2

2

2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