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83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docx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

精品文档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的制作

 

1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为:

设计一个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实现无线发射机至接收机间的单工语音传输业务。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设计发射频率在32MHz左右,无线发射机传送信号的输入采用线路输入方式,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⑵设计一个与发射机相对应的频率的无线接收机,接收机采用第三代立体声接

收机要求采用立体声播放,音质好。

放收音机电路CXA1238组成的单片收音机,

用扬声器收听语音信号。

⑶传送信号为正弦波,在300Hz~3400Hz时,系统发射功率20mW左右。

⑷要求无线收发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米。

⑸要求无线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小于等于1米。

⑹系统可实现无明显失真的语音传输。

2方案论证与比较

 

2.1音频无线发射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1:

采用集成芯片MC2833及相关电路构成。

它可构成发射高频率信号的功

率放大器。

电路主要由音频放大器、可变电抗器、射频振荡器、输出缓冲器以及放大

电路构成。

本方案调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先将语音通过话筒变成音频电压信号送给

音频放大器进行音频电压放大,此音频电压信号经耦合电容送给可变电抗改变电抗

值,而由可变电抗以及电感、晶体与高频振荡器组成调频振荡电路,产生调频波经缓

冲送给两级二倍频放大器。

电路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

但由于该方案涉及到的谐振回

路较多,不易统调,因而频率不易控制,导致信号不稳定,容易跑台,实现较为困难。

 

音频输入前置可变振荡

放大电抗电路

 

射频输出

放大

二倍频

缓冲

电路

电路

放大

 

图1MC2833电路基本框图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方案2:

采用集成芯片BA1404及相关电路构成。

它主要由前置音频放大器,立

体声调制器,FM调制器及射频放大器组成。

利用内部参考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

容值,可实现发射频率的调整,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

本方案可实现立体声调频发射,

典型调频频段为75-108MHz,不足是振荡频率不易调整,尤其是低端频率实现困难,

难以实现要求频段的调整。

 

左声道输入

调频

放大

射频

右声道输入

电路

输出

电路

 

图2BA1404电路基本框图

方案3:

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图3所示为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

利用三极管构成高频振荡器,调节相应的电感和电容的大小,可产生稳定的中心频率,在音频信号的作用下,可产生相应的调频波,再经过缓冲放大和末级功率放大,得到需要的调频信号。

相对前两种方案,本方案不仅电路简单,而且调试控制非常灵活,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实现调频的要求。

音频输入

振荡调

调谐

功率

射频

制电路

放大

放大

输出

 

图3分立元件调频电路框图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3,即利用分立元件构成音频无线发射电路。

2.2音频无线接收电路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1:

采用芯片MC3362。

该芯片是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单片窄带调频接

收电路,主要应用于语音通讯和数据传输的无线接收机。

调频接收电路框图如图4

所示。

MC3362片内包含振荡电路、混频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场强指示

驱动及载频检波电路等电路。

具有低供电电压、低功耗、灵敏度高等特点,主要应用

于语音和数字通讯的接收设备。

但是该电路较多用于调频广播接收,在要求的频段内

进行调试相对困难。

 

高放中放1中放2鉴频低放

 

本振1本振2

 

图4MC3362调频接收电路框图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方案2:

采用集成芯片CXA1019S。

该芯片内部电路包括了AM/FM收音机从天线输

入经调频高放、本振、混频在由中放、检波、直至调频功放的整个环节。

调频接收电

路,将调幅输入端IC对变频信号公共端短路,拉杆天线经耦合电容到带通滤波器,

该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调频波段以外的信号的干扰。

CXA1019S虽然把调频头电路集

成进去,提高了集成度,但是相对CXA1238S增益较低,因而接收灵敏度较低。

调频

接收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

 

高放中放鉴频低放

FAF

 

本振

 

图5CXA1019S调频接收电路框图

方案3:

采用集成芯片CXA1238S。

在片内集成了混频、中放、鉴频及立体声解码

等功能,该芯片内部包含FM前置放大、立体声解调放大、FM中频放大及鉴频等环节,

尤其是芯片内采用了锁相技术,由于芯片高度的集成化,因而接收机电路外围元件极

少、中心稳定,调谐简单、抗干扰性强、电路稳定,调整方便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3,即采用CXA1238S构成的FM解调电路。

3单元电路设计

 

3.1音频无线发射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中的声音调频发射部分采用常用分立元件构成电路。

如图6所示。

射频电

路由高频振荡器、缓冲放大器、末级功率放大器及天线组成。

高频振荡器用来产生载

频信号,频点落在32MHz内,通过改变电感量即可改变发射频率。

在音频信号的作用

下,通过改变晶体管极间电容实现调频,产生相应的调频波,射频信号由三极管Q1

的发射极输出,送到三极管Q2、电感L2、电容C8、电阻R5等组成的缓冲放大器进行功率提升,并可减轻末级放大电路对振荡器的影响。

末级为高频丙类窄带放大,通

过后级功率放大器对功率再进一步放大,经电容C13耦合到发射天线向周围空间辐

射。

调频电路是通过改变晶体管极间电容实现调频的,由于任何PN结在加反向电压

时,反向电压的变化将会引起结电容的变化,即所谓变容效应。

在晶体三极管电路中,集电结就是一个加有反向电压的PN结。

利用集电结的变容效应也可实现调频。

图6中,三极管Q1、电感L1、电容C3、C5、C7和Cb’c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

对高频而言,Q1基极是接地的,所以是共基极电路。

集电极-基极间的PN结处于反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向偏压状态,结电容Cbc相当于并联L1C3谐振回路两端,能影响振荡频率。

调制电压加于Q1基极,以改变Q1的基极电位,使集电极与基极间的反向偏压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极间电容Cbc跟随调制电压而变,这就实现了调频。

此电路的中心频率可通过回路可变电容C3来进行调整,工作在32MHz。

 

图6调频无线发射电路图

 

取中心频率为32MHz,经查三极管9018的静态结电容Cb’c为2pF,取C3、C5、C7的值分别为:

3.3pF、10pF、39pF,根据以下频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电感值。

电路的中心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f

1

0

C

2L1

(4.8

C5C7

C3

Cbc

11pF

(4.9

式中,C

C7

C5

得:

L1

1

2.2

H

(4.10

2C

2

f0

在实际调试中,电感L1和电容C3需要微调以满足中心频率的要求。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3.2音频无线接收电路的设计

 

R20

R19

RES2

100K

C31

C32

VD2.8V-9.6V

680p

C33

C34

C5

L3

47p

33p

L4

18p

680p

VD1

BB910

VD2

BB910

 

C35

Foscout

3p

C24

W

103

C23

10u

L1

L2

C9

Y1

C25

10.7KHz

82p

10u

CM

C27

C26

3.3u

82p

82p

R3

100

10K

SPEAKER1

 

R14

C25

4.7

0.1u

C24

2

2

C27

1000u

8

2

C26

Vcc

1

A

D

0.1

10u

T

2

C29

R15

C28

3

4.7

1000u

4

0.1u

R5

RP2(R4)

2.2K

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

C10

ICCXA1238S

C11

0.4u

4.7u

1

2

34

5

67

8

9

101112131415

R13

1u

C16

R10

C301000u

220K

8

C32

C12

330

33u

C13

C19

Bz

7

R1710K

R6

10.7MHz

0.1u

0.01u

7.5K

0.01uR9

6

R1610K

1K

C31

5

0.1u

C17

C18

C29

TDA2822

1000u

C14

1u

4.7uLED1

R8

0.01u1K

R7

7.5K

SPEAKER2

 

LED2

 

C15

100u

Vcc

图7音频无线接收电路

 

5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电路设计如图7所示,工作原理如下:

天线接收到的FM信号。

经过30~40MHz带通滤波器(BPF),加到IC的18脚,

送至内部FM前置放大电路,经高放、混频后解调出10.7MHz的中频信号,并由16

脚输出。

20脚外接FM高放调谐回路,22脚为FM本振调谐回路。

FM中频信号经10.7MHz陶瓷滤波器B2,馈入13脚FM中放和鉴频电路。

26脚外接FM陶瓷鉴频器B3,它的中

心频率为10.7MHz,这样可以省去鉴频S曲线的调整,但其色标(表示频率偏差)必须与B2一致。

15脚外接波段选择开关,通过IC内部FM/AM直流电路的作用,来选择工作状态。

当S1断开时为FM波段,S1接地时为AM波段。

12脚为调谐指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使得接收信号最大时,外接发光二极管LED1指示最亮。

经检波后的立体声复合信号(或单声道信号),由IC内直流放大器放大、滤波后变换成AGC/AFC控制电压,由10脚输出,通过R1反馈至23脚,用于控制内接变

容管的等效电容,以达到修正本振频率的作用。

改变外接电容C7的容量,可以调整AFC的引入范围。

立体声复合信号经放大后,分别送至立体声解调器、鉴相器1和鉴相器2。

鉴相器1、压控振荡器(VCO)和分频器组成锁相环。

VCO产生76kHz的振荡信号,

经二分频变成38kHz立体声解调开关信号,送至解调放大器。

再经过二分频,移相90°后的19kHz信号与复合信号中的19kHz导频信号在鉴相器1中进行相位比较,输出一个误差电压。

由外接滤波器(29脚和1脚之间)滤除高频成分后,用于控制

VCO的振荡频率和相位,直至环路锁定。

VCO的自由振荡频率可以通过27脚外接电阻

来微调,从而调整跟踪导频信号的捕捉范围。

鉴相器2的作用是鉴出立体声/单声道开关控制信号。

当分频后的19kHz信号和

输入导频信号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为零时,输出正电压最大,经低通滤波器滤波(2、

3脚外接电容)和直流放大后,打开“立体声/单声道”开关,并驱动点亮4脚外接立体声指示发光二极管LED2。

另外,4脚还可用来检测VCO振荡频率。

解调放大输出的左、右声道信号,分别从6脚和5脚输出,送给TDA2822双功放电路的输入端6脚和7脚。

TDA2822采用8脚双列直插封装,体积小,外围元件少,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9V,在VCC=6V时,输出功率为430mW/8Ω和240mW/16Ω;在VCC=4.5V时,输出功率为220mW/8Ω和125mW/16Ω。

RP2为立体声双联电位器,控制左、右声道的音量,XS为立体声插座,可用于外接立体声耳机或一对小型音箱。

(说明:

本电路尽管提供了双声道信号的解码、放大输出,但该系统只使用了一个声道)。

 

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3.3芯片详细资料

 

⑴TDA2822芯片的管脚说明:

 

1

16

INPUT+

(1)

INPUT+

(2)

2

15

NC

NC

3

14

INPUT-

(1)

INPUT-

(2)

4

13

GND

GND

5

12

GND

GND

6

11

OUTPUT

(1)

OUTPUT

(2)

7

10

NC

NC

8

9

+5V

NC

TDA2822

 

TDA2822各引脚的功能

1、放大器1输出;

2、供电正电源输入,支持1.8~15V

3、放大器2输出

4、地

5、放大器2输入负端

6、放大器2输入正端

7、放大器1输入正端

8、放大器1输入负端

 

图8TDA2822芯片的管脚图

 

+VS

C3

10uF

 

8

 

1

C4

IN

6

(L)

R1

3

10k

C1

1000uF

100uF

C6

RL

0.1uF

16

C5

IN

11

(R)

14

R2

C2

1000uF

10k

100uF

C7

RL

0.1uF

4.5.12.13

 

图9TDA2822立体声放电路

⑵CXA1238的详细资料

CXA1238是性能优良的收音集成电路,内部有AM、FM的高放、混频、中放、检波、鉴频以及FM立体声解码、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等功能,CXA1238和其他公司的同类收音IC相比,听觉效果也更理想。

集成电路CXA1238S芯片内部框图如图10所示。

 

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图10集成芯片CXA1238S内部框图

CXA1238各引脚功能:

1、29脚是内部立体声解码用的锁相环振荡器的环路滤波器;

2、3脚是内部立体声解码用的振荡信号产生,需要关闭立体声时,可以在

2脚

接一只电阻对地;

4脚是立体声解码信号的检测与指示,收到立体声后灯会亮;

5、6脚分别是左右声道音频信号输出;

7脚为供电脚,输入2-8V的直流电压可以正常工作;

8脚为内部电源滤波;

9、10脚为FM自动频率控制的滤波,AM时则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滤波,电容改变延时时间;

11脚公共脚接地;

12脚调谐指示,调准电台时此灯亮;

13脚FM中频信号输入,信号放大后再经过鉴频(调频解调)取出音频信号;

14脚AM中频信号输入,信号放大后再经过检波(调幅解调)取出音频信号;

15脚AM、FM的波段转接,用于AM波段时应直接接地;

16脚FM/AM中频信号输入,然后由不同的选频器选出AM、FM的信号;

17脚公共脚接地;

18脚FM天线信号输入,一般接拉杆天线,高档机会再加上选频网络,加转换电路接室外天线;

 

8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9脚AM天线信号选台输入,一般都是磁棒线圈,直接感应空中的电磁波(中波、

短波);

20脚FM天线信号选台放大,FM收音的灵敏度、选择性由本脚的电感和电容决定;

21脚内部基准稳压电路1.25V,高放振荡偏置;

22脚FM振荡信号频率调节,产生比电台高10.7MHz的振荡信号,接收频率范围

由此脚决定;

23脚FM振荡信号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内部是一支变容二极管;

24脚AM振荡信号频率调节,产生比电台高465KHz的振荡信号,接收频率范围

由此脚决定;

25脚静音功能,调台过程中,没调准时噪音大时自动减小音量;

26脚FM鉴频器滤波器,目的是为了还原调频的音频信号;

27脚立体声压控振荡器调节,此频率最终会受到调频广播中立体声导频解码信号控制;

28脚控制电压滤波。

 

3.4音频无线接收电路PCB

 

音频无线接收电路印刷板图11所示,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与低频电路相比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高频PCB布线规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间的距离,提高抗干扰性。

⑵具有较大电位差的器件,应当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

⑶要考虑信号流程保持一致即从左至右流向,电源流程与信号流程方向相反。

⑷高频电路注意布线方向,注意分布参数,两层之间应尽量垂直布线。

⑸接地线应当适当的增加宽度,减少阻抗值,从而减少由于PCB版本身的阻抗对信号的干扰,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

 

9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图11音频无线接收电路印刷板图

4系统测试

 

4.1分级调试

 

⑴单工无线发射机调试:

由于发射机线圈采用的是电视机中周改装而成,电视

机中周的中频为38MHz,为了使电容电感在32MHz频点达到最佳匹配,需要调整L、C值。

具体的调试方法为:

在LC振荡电路中,把振荡产生的信号接入示波器,调节中周的磁芯改变L的值使示波器的频率读数达到32MHz左右。

中周底部还存大一个分布电容,但是根据感抗值与容抗值相等,经计算需要增大电容值才能实现最佳匹配。

所以

可并联不同容值的电容,观察示波器波形,使幅度达到最大,则L、C实现最佳匹配。

调试两级LC选频网络的过程:

用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32MHz的载波信号接入选频网络,把选频网络的输出端接入数字存储示波器,首先调节中周的磁芯使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达到最大,且波形没有失真。

通过并联电容来改变回路的容抗值使L、C实现最佳匹配,使波器上的波形在32MHz时幅度达到最大,且波形无明显失真。

完成LC选频网络的调试,用插线连接各级电路。

⑵单工无线接收机调试:

首先把接收机的本振和选频部分接入电路,把接收机

的扬声器两路信号接入数字存储示波器。

利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发射,通过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波形。

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同时注意观察示波器的波形,

当示波器的信号幅度最大时,可以确定线圈的谐振点,然后改变线圈的磁芯,重新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同时观察示波器进行调整。

当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发射频率

 

10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调至32MHz时,示波器的波形幅度调至最大,且波形无明显失真,完成接收机的调试。

接收机不需要通过改变电容来改变回路的容抗值,是因为电路中有一个变容二极管,变容二极管主要通过改变两端的电压来改变它的电容值。

4.2统调

⑴用低频信号发生器给调频发射电路以一定频率的信号(一个300Hz~3400Hz

的正弦波)接入无线发射机电路的音频输入点通过单工无线发射机进行发射,然后用

调频接收机装置来接收,用示波器来检测调频接收输出的信号和信号源波形基本相

同,这说明发射接收部分工作正常。

统调的系统框图:

 

信号源示波器

 

调频发调频接

射装置收装置

 

图12统调的系统框图

⑵用CD机输入单工无线发射机一个音频信号,进行发射。

通过接收机进行接收,把

扬声器接入电路。

通过微调整发射和接收机线圈进一步进行调整,使音乐的声音响度和清晰度得到改善。

可以在发射电路正负电源之间适当的并联电容,进行滤波,减少杂波干扰,使音乐信号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

4.3测试使用的仪器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表1测试使用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DF1640型1000MHz高频信号发生器

1

带调幅、调频及外调制功能

2

MY-65数字万用表

1

3

DF1731SD3A直流稳压电源

1

30V

4

600DPI惠普激光打印机

1

5

DS5062数字存储示波器

1

60MHz

6

DF1647低频信号发生器

1

10MHz

 

1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5结论

 

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尽管发射功率符合要求,但仍有点偏高,原因可能是功放级工作点设置不当,或前级增益过高,需精心调整功放级工作点及前级增益来解决此问题。

要得到稳定度高的发射频率应采用锁相环技术,来降低中心频率的漂移。

此外,语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与调幅相比,有利于改善输出音频信号的信噪比,以保证语音业务的可靠传输。

单工无线发射接收系统应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