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98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docx

CT影像诊断检查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患者,男,56岁。

咳嗽咳痰,胸部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肺结核

  D.肺癌

  E.胸腔积液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2、患者,男.48岁。

咳嗽,痰中带血,胸部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肺结核

  D.肺癌E.胸腔积液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患者,女,45岁。

CT扫描如下图,应诊断为()

  A.肝癌

  B.肝硬化

  C.肝血管瘤

  D.肝囊肿

  E.肝破裂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患者.女性.20岁。

胸腹部被车撞伤5小时,CT平扫如下图,应诊断为

  ()

  A.肝破裂

  B.脾破裂

  C.肝脾破裂

  D.肝肾挫裂伤

  E.肾损伤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男,40岁,头部摔伤2小时,头部CT平扫结果如下图,应诊断为()

  A.右侧额叶硬膜下血肿

  B.右侧额叶硬膜外血肿

  C.基底节出血

  D.颅骨骨折

  E.脑脓肿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6、男,70岁,头部外伤约2天,头部CT平扫结果如下图,应诊断为()

  A.左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B.左额、颞部急性硬膜外血肿

  C.基底节出血

  D.颅骨骨折

  E.脑脓肿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7、男,70岁,左侧肢体活动障碍3小时,诊断为()

  A.急性硬膜下血肿

  B.急性硬膜外血肿

  C.颅骨骨折

  D.急性脑梗死

  E.急性脑出血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8简述肝脏损伤

  参考答案:

  CT表现

  1.平扫肝内血肿表现为早期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或等密度灶,周边低密度带(图8-9);后期密度减低,呈水样密度。

包膜下血肿表现为早期肝周新月或双突状高密度灶;后期密度减低。

  2.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鉴别诊断需与高密度转移瘤和肿瘤出血鉴别,但根据外伤史及典型CT表现不难做出诊断。

  [填空题]9简述原发性肝癌

  参考答案:

原发性肝癌是亚洲人肝脏最常见的肿瘤,发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男性多见,好发于30~60岁。

症状多出现于中晚期,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乏力,腹部包块等。

CT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影,边缘清晰或不清,多数为低密度影,肿瘤内发生坏死可出现更低密度区,合并出血或钙化可见高密度灶。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呈快进快出表现,动脉期肿瘤病灶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增强,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脉期病灶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延迟期病灶密度持续下降呈低密度灶(图4-3-1、43.2、4-3.3)。

  [填空题]10什么是肝血管瘤

  参考答案: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多见于30~60岁。

临床上可无症状,肿瘤巨大时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

CT平扫可见肝实质内境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

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肿瘤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密度接近于同层大血管密度,门脉期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整个肿瘤出现均匀增强,强化密度也逐渐下降,最终呈等密度(图4-3-7、4.3.8、4-3-9)。

  [填空题]11简述肾囊肿

  参考答案:

以单纯性囊肿最为常见,可单发或多发,临床上多无症状,较大囊肿可出现季肋部不适。

CT平扫为肾内边缘锐利的圆形水样低密度灶,可单发或多发,累及一侧或双侧,增强扫描多无强化(图4.3-15、4-3-16)。

  [填空题]12简述肝癌-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

早期肝癌常需与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转移性肝癌等鉴别。

小肝癌在动态CT检查、螺旋CT多期对比增强和肝动脉造影表现"快进快出"的征象。

肝硬化结节无肝动脉供血,CT无明显对比增强表现。

典型血管瘤CT诊断标准:

①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并不断向中央扩大,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③延迟扫描病灶呈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形成等密度。

  [填空题]13简述脑出血

  参考答案:

儿童和青壮年以脑血管畸形多见,中年以血管瘤多见,老年人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

起病急,病情重,临床症状与缺血性脑病难以鉴别。

急性期(发病1周内),表现为均匀高密度影,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可见水肿带,表现为低密度影,范围较大时可见占位效应,一般不需增强扫描(图4-3-20)。

吸收期(发病后2周至2个月),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边缘模糊,第4周时血肿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减轻,增强扫描病灶可出现环状强化。

囊变期(发病后大于2个月),较小血肿由胶质和胶原纤维愈合,大的则残留囊腔,为类圆形、条带状、新月状或不规则,无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无强化。

此外,血液可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表现为其内高密度影,血肿压迫室间孔、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可引起脑积

  水。

  [填空题]14简述颅骨骨折

  参考答案:

  CT扫描可清晰显示颅骨有无骨折及骨折断端情况(图4.3-23)。

  [填空题]15简述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

  参考答案:

  CT表现CT平扫(图8-1)可见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灶,直径在10~15mm,无明显占位表现,可多发。

4周左右形成脑脊液样低密度软化灶,同时出现病灶附近脑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等局部萎缩性变化。

增强扫描梗死3天至1个月可发生均一或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第2~3周最明显。

  [填空题]16简述颅脑外伤-颅骨骨折

  参考答案:

  CT表现骨质不连续,可有移位、碎骨片等,周围头皮软组织肿胀(图8-6)。

  [填空题]17简述脑梗死-鉴别诊断

  参考答案:

对亚急性期脑梗死,占位效应明显时应注意与肿瘤、炎症相鉴别。

  后者之低密度形态及增强后的不均匀团块状强化或出现壁结节强化,均有助于诊断。

慢性期脑梗死与脱髓鞘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多发性硬化。

  [填空题]18简述颅脑外伤-硬膜下血肿

  参考答案:

  CT表现急性期血肿呈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图8-5),边界欠清。

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均明显。

亚急性期血肿逐渐变为等密度;有时呈分层状,表现为上部是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区,下部是高密度。

慢性期由于血肿内渗透压逐渐升高,液体不断渗入,故血肿体积增大。

此时血肿逐渐变为双凸形或梭形,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高密度为新鲜出血所

  致。

  [填空题]19简述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

  参考答案:

  CT表现多由硬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受累最常见,血液聚集于硬膜外间隙,因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

  CT:

血肿呈颅板下梭形高密度灶(图8-4),边缘清晰,密度欠均匀。

病变多位于骨折附近。

因颅缝处硬脑膜与颅板连接紧密,故血肿一般不跨越颅缝。

慢性期血肿往往呈等低密度,若密度不均匀,则有再出血的可能。

  [填空题]20简述肝癌-CT表现

  参考答案:

肝癌的CT分型与病理分型相同,也分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肝癌表现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有完整包膜者肿瘤边缘清晰光滑。

弥漫型结节分布广泛、境界不清。

肿块多数为低密度,少数表现等密度或高密度。

巨块型肝癌可发生中央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合并出血或发生钙化则肿块内表现高密度灶。

有时肿块周围出现小的结节灶,称为子灶。

  多期CT对比增强或动态对比增强扫描,通过观察、研究肿瘤的血流动态过程,对增加癌灶检出率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动脉期,主要为门静脉供血的肝脏还未出现明显对比增强,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的肝癌,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早期增强。

门静脉期,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

平衡期,由于肿瘤增强密度持续下降,肿瘤又回到原来的低密度状态(图8-7)。

  A.平扫,显示肝右叶边缘低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边界较清;B.动脉期,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周围肝实质强化不明显;C.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逐渐降低,周围肝实质逐渐强化;D.平衡期,肿瘤呈低密度,周围包膜强化,周围肝实质强化较明显

  [填空题]21简述脾脏损伤

  参考答案:

  CT表现

  1.平扫①脾挫裂伤脾内条状、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可伴有小点状、片状高密度影。

  ②脾血肿团块状高密度影(图8-8)。

  ③包膜下血肿半月形高密度影,随时间延长密度减低。

  ④脾包膜破裂脾周或上腹腔积血。

  2.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较轻的病变。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简述脑出血

  参考答案:

  CT表现

  1.CT在不同时期血肿的密度不一,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呈由高密度向低密度的演变过程。

①急性期血肿呈高密度影(图8-3),CT值60~80Hu。

②吸收期出血第2周起,高密度呈向心性收缩,边缘模糊。

至第4周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③囊腔形成期血肿完全吸收,形成边缘清晰的低密度囊腔。

  2.水肿及占位效应,出血后第2天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呈均匀一致的低密度,由血肿和水肿引起周围脑组织的占位效应,表现为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第7天水肿达到高峰,占位效应以第2周最明显,严重时形成脑疝。

吸收期:

水肿逐渐消退,1个月后消失。

囊腔形成期:

水肿消失,无占位效应。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脑池(沟)、脑室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血液量多时填满上述部位,形成铸型。

  鉴别诊断本病CT平扫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病灶,水肿轻,较大者有占位效应。

吸收期和囊变期血肿为等密度至低密度。

鉴别诊断注意与其他出血相鉴别,尤其与肿瘤卒中鉴别。

  [填空题]23简述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

  CT表现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多见。

CT表现如下(图8-11)。

  ①胰腺体积改变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但一过性水肿性胰腺炎体积可以正常。

  ②胰腺密度改变水肿型胰腺炎密度均匀减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见胰腺内更低密度的坏死区,亦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③边缘及邻近筋膜改变胰腺边缘模糊不清,邻近肾旁筋膜增厚(正常情况下不能显示肾旁筋膜)。

  ④多浆膜腔积液可累及腹膜后间隙和腹腔多个浆膜腔,受累浆膜腔越多,预后越差。

  ⑤增强扫描水肿型可见胰腺均匀强化,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胰腺水肿区强化,坏死区无强化,坏死范围越大,预后越差。

  ⑥肺部表现下肺常有实变,胸腔常有积液。

  ⑦其他并发症假性囊肿,通常在急性胰腺炎后4~6周形成,表现为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块,囊内为水样密度,囊壁薄;蜂窝织炎或脓肿形成。

  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常有明确病史、体征,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CT诊断并不困难。

  [填空题]24简述肾脏损伤

  参考答案:

  CT表现

  1.Ⅰ类肾挫伤CT表现为肾影增大,可显示肾实质节段性梗死和(或)包膜下小血肿(图8-10),包膜完整。

  2.Ⅱ类不涉及集合系统的轻度裂伤,可有包膜破裂,肾周血肿限于肾区腹膜后,CT表现为包膜下或包膜外血肿。

  3.Ⅲ类伴有或不伴有尿外渗的肾深度裂伤及碎裂伤,累及髓质。

CT表现为肾实质中断或形态失常,肾内和(或)肾周见大片密度不等的出血影,有或无对比剂外溢。

  4.Ⅳ类涉及肾蒂的损伤,为肾蒂血管破裂或断裂。

CT表现多为位于肾、腹主动脉间的较大腹膜后血肿。

如肾动脉主干断裂、闭塞,则增强后该肾无强化。

  [填空题]25简述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

  参考答案:

  CT表现

  1.急性期指24h内脑梗死,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平扫常见的重要表现如:

①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称为动脉致密征;②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出现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的灰白质界面丧失,即岛带征;③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24h后,CT表现为边界欠清的类三角形或扇形低密度区,密度可不均匀(图82)。

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灰质和白质同时受累。

  2.亚急性期梗死区的密度进一步下降并趋向均匀,边界更加清晰。

此期由于组织坏死和水肿达到高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占位效应,表现为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

1周左右,皮质侧支循环建立,部分病例皮质变为等密度,低密度仅限于髓质,形状不规则。

2~3周,梗死灶密度相对增高而成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分辨不出来。

这是因为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大,故CT平扫显示为等密度。

  3.慢性期坏死组织清除形成囊腔,平扫可见边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达到脑脊液密度,灰质外层仍保持原来形态,其下方呈软化灶改变。

梗死区邻近可见脑沟增宽,脑室、脑池扩大,继发性改变还可见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

  以上各期增强扫描,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和血液灌注过度导致脑梗死后的强化为脑回状、条状、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偶尔为均匀强化。

  [填空题]26简述硬膜下血肿

  参考答案:

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称为硬膜下血肿。

CT平扫表现为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影,血肿范围广泛,不受颅缝限制,占位效应多比较明显(图4-3-25)。

增强扫描可帮助显示等密度血肿的轮廓,仅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

  [填空题]27简述硬膜外血肿

  参考答案: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称为硬膜外血肿,多发生于头颅直接损伤部位。

CT平扫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边界清晰锐利,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多数密度均匀(图4-3-24),较大血肿可出现占位效应,如脑室变形、移位,中线结构移位等。

  [填空题]28简述脑梗死

  参考答案:

  1.腔隙性脑梗死:

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坏死,好发于基底节区和丘脑区。

CT平扫显示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晰,直径多在10~15mm,无占位效应,可多发,4周左右形成脑脊液样低密度软化灶(图4-3-21)。

增强扫描梗死3天至1个月可发生均匀或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形成软化灶后不再强化。

  2.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是指脑的大、中等管径的血管狭窄、闭塞,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常见。

CT平扫发病24小时内可不被发现,24小时后显示为低密度区,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其大小和形态与闭塞的血管相关。

梗死后2~3周,病灶可呈等密度而不易显示,梗死后期病灶形成囊腔,密度与脑脊液相似(图4-3-22)。

此外,梗死后2~15天可因脑水肿出现占位效应,梗死1个月后梗死区周围可出现脑萎缩表现。

增强扫描梗死区可出现不均匀强化。

  [填空题]29简述胰腺癌

  参考答案:

临床表现主要是腹部胀痛不适、胃纳减退、体重减轻,胰头癌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CT扫描表现有:

①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平扫时呈等密度,发生液化坏死时则在肿瘤内出现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而正常胰腺强化明显,肿瘤呈低密度;②胰管阻塞,肿瘤远端的主胰管扩张;③胆总管阻塞;④侵犯胰周血管,表现为胰腺与血管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肿瘤包绕血管,血管变细或阻塞;⑤侵犯周围器官;⑥肿瘤转移,包括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等(图4-3-17、4-3-18、4-3-19)。

  [填空题]30简述肾癌

  参考答案:

即肾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典型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血尿和腹部肿块。

CT平扫为肾实质内圆形或分叶状等或稍低密度影,少数为略高密度影,大的肿块明显突出于肾外,肿瘤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当肿瘤内出现坏死、出血、钙化时,其内可见低或高密度区。

增强扫描肿瘤皮髓质期出现不均匀强化呈高密度影,肾实质期强化减弱而呈低密度影(图4-3-12、4.3-13、4-3-14)。

  [填空题]31简述肝囊肿

  参考答案:

通常指先天性肝囊肿,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巨大囊肿可致肝大、上腹胀痛。

CT平扫显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锐利,囊内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各期均无强化(图4-3-10、4-3-11)。

  [填空题]32什么是转移性肝癌

  参考答案:

临床上多在原恶性肿瘤基础上出现肝大、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表现。

CT平扫可见肝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灶,少数为单发。

病灶可密度均匀,当出现钙化、出血时其内可见高密度影,当出现坏死液化时其内出现更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轻度不规则边缘强化,门脉期可出现整个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延迟期增强消退。

少数肿瘤中央无强化,边缘强化明显,外周伴有稍低密度水肿带,构成"牛眼征"

  (图4-34、4-3-5、4-3-6)。

  [填空题]33简述CT检查概念

  参考答案:

在观察分析CT图像时,应先了解扫描的技术与方法,是平扫还是增强扫描。

正常时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范围内动脉显影清晰,静脉期静脉显影清晰,部分检查需要延迟期,此时动脉与静脉均显影较淡。

根据病变密度高于、等于、低于所在器官的密度分为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病变。

发现病变要分析病变密度、位置、大小、形状、数目和边缘,如行增强扫描则应分析病变有无密度上的变化,即有无强化。

此外还要观察邻近器官和组织的受压、移位、浸润和破坏等。

  [单项选择题]

  34、男,70岁,突然肢体乏力、跌倒伴语言不清1周,诊断为()

  A.急性硬膜下血肿

  B.急性硬膜外血肿

  C.颅骨骨折

  D.急性脑梗死

  E.急性脑出血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5、男,55岁,左侧肢体偏瘫4小时,有高血压史,急诊头部CT平扫结果如

  下图,应诊断为()

  A.急性硬膜下血肿

  B.急性硬膜外血肿

  C.颅骨骨折

  D.急性脑梗死

  E.急性脑出血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36、男,30岁,头部摔伤3小时,头部CT平扫结果如下图,应诊断为()

  A.左侧颞叶硬膜下血肿

  B.左侧颞叶硬膜外血肿

  C.基底节出血D.颅骨骨折

  E.脑囊肿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37、男,35岁,头部摔伤1小时,无昏迷。

头部CT平扫如下图,应诊断为

  ()

  A.右颞骨骨折

  B.右颞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

  C.右颞骨骨折伴硬膜下血肿

  D.硬膜外血肿

  E.硬膜下血肿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38、男,35岁,跌倒致左上腹疼痛半小时,CT平扫如下图,应诊断为()

  A.肋骨骨折

  B.肾结石

  C.脾脏破裂

  D.肠穿孔E.肝破裂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9、患者,男,35岁。

饮酒后上腹痛8小时。

查体上腹压痛明显,CT平扫如

  下图,应诊断为()

  A.肝癌

  B.肝破裂

  C.脾破裂

  D.急性胰腺炎

  E.肾损伤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0、患者,女,40岁。

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

  为()

  A.肝癌

  B.肝硬化

  C.肝血管瘤

  D.肝囊肿

  E.肝破裂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41、患者,男,50岁。

右上腹胀痛1月,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

  A.肝癌

  B.肝硬化

  C.肝脓肿

  D.脾破裂

  E.肝破裂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2、患者,男,30岁。

高热、咳嗽咳痰,胸部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

  A.大叶性肺炎

  B.支气管肺炎

  C.肺结核

  D.肺癌

  E.胸腔积液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3、患者,男,28岁。

3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痰,胸部CT平扫如右图。

应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