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999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用好万用表一文档格式.docx

用R×

1Ω档,任一表笔接一端,另一表笔点触另一端,正常时会发出清脆响量的“哒”声。

如果不响,则是线圈断了,如果响声小而尖,则是有擦圈问题,也不能用。

2、测电容:

用电阻档,根据电容容量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注意测量时对于电解电容黑表笔要接电容正极。

①、估测微波法级电容容量的大小:

可凭经验或参照相同容量的标准电容,根据指针摆动的最大幅度来判定。

所参照的电容不必耐压值也一样,只要容量相同即可,例如估测一个100μF/250V的电容可用一个100μF/25V的电容来参照,只要它们指针摆动最大幅度一样,即可断定容量一样。

②、估测皮法级电容容量大小:

要用R×

10kΩ档,但只能测到1000pF以上的电容。

对1000pF或稍大一点的电容,只要表针稍有摆动,即可认为容量够了。

③、测电容是否漏电:

对一千微法以上的电容,可先用R×

10Ω档将其快速充电,并初步估测电容容量,然后改到R×

1kΩ档继续测一会儿,这时指针不应回返,而应停在或十分接近∞处,否则就是有漏电现象。

对一些几十微法以下的定时或振荡电容(比如彩电开关电源的振荡电容),对其漏电特性要求非常高,只要稍有漏电就不能用,这时可在R×

1kΩ档充完电后再改用R×

10kΩ档继续测量,同样表针应停在∞处而不应回返。

3、在路测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好坏:

因为在实际电路中,三极管的偏置电阻或二极管、稳压管的周边电阻一般都比较大,大都在几百几千欧姆以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万用表的R×

10Ω或R×

1Ω档来在路测量PN结的好坏。

在路测量时,用R×

10Ω档测PN结应有较明显的正反向特性(如果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太明显,可改用R×

1Ω档来测),一般正向电阻在R×

10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200Ω左右,在R×

1Ω档测时表针应指示在30Ω左右(根据不同表型可能略有出入)。

如果测量结果正向阻值太大或反向阻值太小,都说明这个PN结有问题,这个管子也就有问题了。

这种方法对于维修时特别有效,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出坏管,甚至可以测出尚未完全坏掉但特性变坏的管子。

比如当你用小阻值档测量某个PN结正向电阻过大,如果你把它焊下来用常用的R×

1kΩ档再测,可能还是正常的,其实这个管子的特性已经变坏了,不能正常工作或不稳定了。

3、测电阻:

重要的是要选好量程,当指针指示于1/3~2/3满量程时测量精度最高,读数最准确。

要注意的是,在用R×

10k电阻档测兆欧级的大阻值电阻时,不可将手指捏在电阻两端,这样人体电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测稳压二极管:

我们通常所用到的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都大于1.5V,而指针表的R×

1k以下的电阻档是用表内的1.5V电池供电的,这样,用R×

1k以下的电阻档测量稳压管就如同测二极管一样,具有完全的单向导电性。

但指针表的R×

10k档是用9V或15V电池供电的,在用R×

10k测稳压值小于9V或15V的稳压管时,反向阻值就不会是∞,而是有一定阻值,但这个阻值还是要大大高于稳压管的正向阻值的。

如此,我们就可以初步估测出稳压管的好坏。

但是,好的稳压管还要有个准确的稳压值,业余条件下怎么估测出这个稳压值呢?

不难,再去找一块指针表来就可以了。

方法是:

先将一块表置于R×

10k档,其黑、红表笔分别接在稳压管的阴极和阳极,这时就模拟出稳压管的实际工作状态,再取另一块表置于电压档V×

10V或V×

50V(根据稳压值)上,将红、黑表笔分别搭接到刚才那块表的的黑、红表笔上,这时测出的电压值就基本上是这个稳压管的稳压值。

说“基本上”,是因为第一块表对稳压管的偏置电流相对正常使用时的偏置电流稍小些,所以测出的稳压值会稍偏大一点,但基本相差不大。

这个方法只可估测稳压值小于指针表高压电池电压的稳压管。

如果稳压管的稳压值太高,就只能用外加电源的方法来测量了(这样看来,我们在选用指针表时,选用高压电池电压为15V的要比9V的更适用些)。

5、测三极管:

通常我们要用R×

1kΩ档,不管是NPN管还是PNP管,不管是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管,测其be结cb结都应呈现与二极管完全相同的单向导电性,反向电阻无穷大,其正向电阻大约在10K左右。

为进一步估测管子特性的好坏,必要时还应变换电阻档位进行多次测量,方法是:

置R×

10Ω档测PN结正向导通电阻都在大约200Ω左右;

1Ω档测PN结正向导通电阻都在大约30Ω左右,(以上为47型表测得数据,其它型号表大概略有不同,可多试测几个好管总结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读数偏大太多,可以断定管子的特性不好。

还可将表置于R×

10kΩ再测,耐压再低的管子(基本上三极管的耐压都在30V以上),其cb结反向电阻也应在∞,但其be结的反向电阻可能会有些,表针会稍有偏转(一般不会超过满量程的1/3,根据管子的耐压不同而不同)。

同样,在用R×

10kΩ档测ec间(对NPN管)或ce间(对PNP管)的电阻时,表针可能略有偏转,但这不表示管子是坏的。

但在用R×

1kΩ以下档测ce或ec间电阻时,表头指示应为无穷大,否则管子就是有问题。

应该说明一点的是,以上测量是针对硅管而言的,对锗管不适用。

不过现在锗管也很少见了。

另外,所说的“反向”是针对PN结而言,对NPN管和PNP管方向实际上是不同的。

现在常见的三极管大部分是塑封的,如何准确判断三极管的三只引脚哪个是b、c、e?

三极管的b极很容易测出来,但怎么断定哪个是c哪个是e?

站长这里推荐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对于有测三极管hFE插孔的指针表,先测出b极后,将三极管随意插到插孔中去(当然b极是可以插准确的),测一下hFE值,然后再将管子倒过来再测一遍,测得hFE值比较大的一次,各管脚插入的位置是正确的。

第二种方法:

对无hFE测量插孔的表,或管子太大不方便插入插孔的,可以用这种方法:

对NPN管,先测出b极(管子是NPN还是PNP以及其b脚都很容易测出,是吧?

),将表置于R×

1kΩ档,将红表笔接假设的e极(注意拿红表笔的手不要碰到表笔尖或管脚),黑表笔接假设的c极,同时用手指捏住表笔尖及这个管脚,将管子拿起来,用你的舌尖舔一下b极,看表头指针应有一定的偏转,如果你各表笔接得正确,指针偏转会大些,如果接得不对,指针偏转会小些,差别是很明显的。

由此就可判定管子的c、e极。

对PNP管,要将黑表笔接假设的e极(手不要碰到笔尖或管脚),红表笔接假设的c极,同时用手指捏住表笔尖及这个管脚,然后用舌尖舔一下b极,如果各表笔接得正确,表头指针会偏转得比较大。

当然测量时表笔要交换一下测两次,比较读数后才能最后判定。

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外形的三极管,方便实用。

根据表针的偏转幅度,还可以估计出管子的放大能力,当然这是凭经验的。

第三种方法:

先判定管子的NPN或PNP类型及其b极后,将表置于R×

10kΩ档,对NPN管,黑表笔接e极,红表笔接c极时,表针可能会有一定偏转,对PNP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时,表针可能会有一定的偏转,反过来都不会有偏转。

由此也可以判定三极管的c、e极。

不过对于高耐压的管子,这个方法就不适用了。

万用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2)在使用万用表过程中,不能用手去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3)在测量某一电量时,不能在测量的同时换档,尤其是在测量高电压或大电流时,更应注意。

否则,会使万用表毁坏。

如需换挡,应先断开表笔,换挡后再去测量。

  (4)万用表在使用时,必须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误差。

同时,还要注意到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

  (5)万用表使用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大挡。

如果长期不使用,还应将万用表内部的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腐蚀表内其它器件。

如何用好万用表

(二)

52:

36共有1488人次浏览)

欧姆挡的使用

  一、选择合适的倍率。

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应选适当的倍率,使指针指示在中值附近。

最好不使用刻度左边三分之一的部分,这部分刻度密集很差。

  二、使用前要调零。

  三、不能带电测量。

  四、被测电阻不能有并联支路。

  五、测量晶体管、电解电容等有极性元件的等效电阻时,必须注意两支笔的极性。

  六、用万用表不同倍率的欧姆挡测量非线性元件的等效电阻时,测出电阻值是不相同的。

这是由于各挡位的中值电阻和满度电流各不相同所造成的,机械表中,一般倍率越小,测出的阻值越小。

  万用表测直流时

  一、进行机械调零。

  二、选择合适的量程档位。

  三、使用万用表电流挡测量电流时,应将万用表串联在被子测电路中,因为只有串连接才能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与被测支路电流相同。

测量时,应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红、黑表笔串接在被断开的两点之间。

特别应注意电流表不能并联接在被子测电路中,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极易使万表烧毁。

  四、注意被测电量极性。

  五、正确使用刻度和读数。

  六、当选取用直流电流的2.5A挡时,万用表红表笔应插在2.5A测量插孔内,量程开关可以置于直流电流挡的任意量程上。

  七、如果被子测的直流电流大于2.5A,则可将2.5A挡扩展为5A挡。

方法很简单,使用者可以在“2.5A”插孔和黑表笔插孔之间接入一支0.24欧姆的电阻,这样该挡位就变成了5A电流挡了。

接入的0.24A电阻应选取用2W以上的线绕电阻,如果功率太小会使之烧毁。

万用表在家电维修中的使用

使用万用表需要注意:

1).识别万用表各档的功能.

2).测量三---四个电阻并记录.

3).测交流电压并记录.

4).测量直流电压并记录.

万用表:

主要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电流.直流电阻,及晶体管电流放大位数等.现在常见的主要有数字式万用表和机械万用表两种.

1)数字式万用表

在万用表上会见到象图中所示的转换旋钮,旋钮所指的是次量的档位.

V~:

表示的是测交流电压的档位.

V-: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档位.

MA: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的档位.

Ω(R):

表示的是测量电阻的档位.

HFE:

万用表的红笔表示接外电路正极,黑笔表示接外电路负极.

优点:

防磁.读数方便,准确(数字显示)......

2)机械式万用表

机械式万用表的外观和数字表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俩的转挡旋钮是差不多的,档位也基本相同.

在机械表上会见到有一个表盘如图,表盘上有八条刻度尺:

标有"

Ω"

标记的是测电阻时用的刻度尺.

~"

标记的是测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用的度尺刻.

HFE"

标记的是测三极管时用的刻度尺.

LI"

标记的是测量负载的电流.电压的刻度尺.

DB"

标记的是测量电平的刻度尺.

3)万用表的使用

①数字式万用表:

测量前先打到测量的档位,要注意的是档位上所标的是量程,即最大值.

②机械式万用表:

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与数学式相同,但测电阴时,读数要乘以档位上的数值才是测量值.例如:

现在打的档位是"

X100"

读数是200,测量传题是200X100=20000Ω=20K,表盘上"

尺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而其它的是从左到右,从小到大

4).注意事项:

①调"

零点"

(机械表才有),在使用表前,先要看指针是指在左端"

零位"

上,如果不是,则应小改锥慢慢旋表壳中央的"

起点零位"

校正螺丝,使指针指在零位上.

②万用表使用时应水平放置(机械才有)

③测试前要确定测量内容,将量程转换旋钮旋到所示测量的相应档位上,以免烧毁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大小,要先从大量程开始试测.

④表笔要正确的插在相应的插口中.

⑤测试过程中,不要任意旋转档位变换旋钮.

⑥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不用表档位变换旋钮调到交流电压的最大量程档位上.

⑦测直流电压电流时,要注意电压的正、负极,电流的流向,与表笔相接(时)正确

仅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虽说集成电路代换有方,但拆卸毕竟较麻烦。

因此,在拆之前应确切判断集成电路是否确实已损坏及损坏的程度,避免盲目拆卸。

本文介绍了仅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不在路和在路检测集成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文中所述在路检测的四种方法(直流电阻、电压、交流电压和总电流的测量)是业余维修中实用且常用的检测法。

这里,也希望大家提供其他实用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判别检测经验。

一、不在路检测

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比较。

二、在路检测

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电阻检测法

这是一种用万用表欧姆挡,直接在线路板上测量IC各引脚和外围元件的正反向直流电阻值,并与正常数据相比较,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方法。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测量前要先断开电源,以免测试时损坏电表和元件。

(2)万用表电阻挡的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量程最好用R×

100或R×

1k挡。

(3)测量IC引脚参数时,要注意测量条件,如被测机型、与IC相关的电位器的滑动臂位置等,还要考虑外围电路元件的好坏。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

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找出损坏的元件。

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点:

(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至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

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

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才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

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

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3.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

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

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μF隔直电容。

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

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只能供参考。

4.总电流测量法

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断IC好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

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断IC的好坏。

也可用测量电源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