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2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简答理论题.doc

11-035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机检修(技师)

-简答、理论题

A安装磁力启动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按正确选择连接热继电器的导线的截面。

2.安装面应与水平面垂直3.接线螺钉、安装螺钉,特别是接地螺钉都必须拧紧,保证接触良好。

4.接线后应将进线孔封严。

在运行中应定期检查启动器,最好是能够每月检查一次。

B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建压的条件是什么?

答:

1.主磁极有剩磁。

2.电枢绕组与励磁绕组连接正确,保证励磁绕组所建立的磁场与剩磁方向一致。

3.励磁回路电阻小于对应于一定转速的临界电阻。

C测量调整发电机转子电刷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答:

检修发电机转子电刷的内容和标准:

更换电刷,调整电刷在刷握内的间隙为0.1~0.2mm,电刷压力应一致且为0.015~0.02MPa(即为1.2~1.6kg/cm2)刷握下端距滑环表面的距离为2~3mm。

C抽发电机转子时应当注意什么?

答:

抽转子时的注意事项:

(1)在起吊和抽出转子的过程中,钢丝绳不能触及转子轴颈、风扇、集电环及引出线等处,以免损坏这些部件。

(2)起吊转子时,不能让护环、风扇和集电环受力,更不能将其作为支撑面使用。

(3)抽出转子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转子处于水平状态,以免与转子碰撞。

应设专人在一端用灯光照亮,利用透光法来监视定转子间隙,并使其保持均匀。

(4)水平起吊转子时,应采用两点吊法,吊距应在700-800mm,钢丝绳绑扎处要垫厚约20-30mm的硬木板条,以防钢丝绳滑动及损坏转子本体表面。

(5)当需要移动钢丝绳时,不得将转子直接放在转子铁心上,必须在铁心上垫以与转子内圆相吻合的厚钢板,并在钢板下衬橡皮或塑料垫,以免碰伤定子铁心。

(6)为给今后的检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应把水平起吊转子时的合适吊点位置作可靠而醒目的标记,以便下次起吊时作为参考。

(7)拆下的全部零部件和螺栓要做好位置标记,并逐一进行清点,妥善保管。

对定、转子的主要部位要严加防护,在不工作时,应用帆布盖好,贴上封条,以防脏污或发生意外。

D电磁起动器安装起动器之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

1.打开外壳(如果有外壳),检查内部接线是否正确,螺钉是否全部拧紧。

2.将接触器铁心极面上的防锈油脂擦拭干净。

3.把热继电器(如果有的话)调整到所控制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4.以500V兆欧计检查绝缘电阻,若各部位的绝缘电阻小于1MΩ,还应作干燥处理。

5.清除外壳内外的灰尘及杂物。

D当电动机转轴轴颈发生磨损时应怎样处理?

答:

转轴是电机向工作机械输出动力的部件,其轴颈却最容易被磨损,当轴颈磨损不太严重时,可在轴颈处镀上一层铬;若轴颈磨较严重时,可采用热套法修复,即在轴颈处车2~3mm,再用45号钢车一个合适的套筒,厚度不小于2mm,其内孔与轴颈外圆过盈配合,将其加上后套上轴颈,最后再精车。

D电动机出现绕组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如何查找与处理?

答:

(1)用摇表测量:

对于500V以下的电动机,若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在0.5MΩ以下,则说明绕组受潮或绝缘变坏;若为零,则为接地。

(2)用校验灯检查:

拆开各相绕组,将220V灯泡串接在被测绕组一端和电动机外壳之间,在被测绕组两端接入220V交流电压。

若灯泡发红,说明绝缘差,常称为“虚接”;若灯泡很亮,则说明有绕组接地,常称为“实接”。

一般接地点多发生于槽口处,如为“实接”,其接地处的绝缘常有破裂和焦黑痕迹,可以通过观察寻找槽口处的接地点;如果为“虚接”,为了查找到接地点,可接入高电压将“虚接”部位击穿,通过火花或冒烟痕迹来判断接地点。

只要接地点在槽口处,便可将绕组加热到130℃左右,使绕组软化后,用竹片撬开接地处的绝缘,将接地或烧焦部位的绝缘清理干净,将新绝缘纸插入铁心与绕组之间,并涂以绝缘漆。

若绕组引接绝缘损坏,可换上新绝缘套管或者说用绝缘布包扎。

若槽绝缘损坏,也可将绕组加热软化,趁热抽出槽契,仔细拆出绕组重加绝缘,刷上绝缘漆,再将绕组嵌入槽内。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划线板又称埋线板,它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是在嵌线圈时将导线划进铁心槽,同时又将已嵌进铁心槽的导线划直理顺的工具。

划线板常用楠竹、胶绸板、不锈钢等磨制而成。

长约150~200mm。

宽约10~15mm,厚约3mm,前端略成尖形,一边偏薄,表面光滑。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清槽片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是用来清除电动机定子铁心槽内残存绝缘杂物或锈斑的专用工具。

一般用断钢锯条在砂轮上磨成尖头或钩状,尾部用布条或绝缘带包扎而成。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压脚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压脚是把已嵌进铁心槽的导线压紧,使其平整的专用工具。

用黄铜或钢制成,其尺寸可根据铁心槽的宽度制成不同规格、形状。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划针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划针是在一槽导线嵌完以后,用来包卷绝缘纸的工具。

有时也可用来清槽、铲除槽内残存绝缘物、漆瘤或锈斑。

用不锈钢制成,尺寸一般是直线部分长200mm,粗约3~4mm,尖端部分略薄而尖,表面光滑。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刮线刀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刮线刀用来刮掉导线上将要焊接部分的绝缘层,它的刀片可用铅笔刀的刀片或另制。

刀架用1.5mm左右厚的铁皮制成。

将刀片用螺丝钉紧固在刀架

D电动机嵌线时常用的垫打板有何作用?

通常采用何种材料制作?

答:

垫打板是在绕组嵌线完后,进行端部整形的工具,用硬木制成。

在端部整形时,把它垫在绕组端部上,再用榔头在其上敲打整形,这样不致损坏绕组绝缘。

D电动机绕组短路时,应如何检查处理?

答:

电动机绕组短路时应在将各相绕组拆开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检查绕组短路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外观检查。

观察绕组有无冒烟变色之处。

若有,常为短路处。

(2)用摇表测量每两相间的绝缘电阻,若为零,则说明该两相间短路。

(3)用短路测试器检查。

短路测试器实际上是一个开口变压器,是电动机修理常用的简便测试工具,可以自己制作。

测试时,可将测试器绕组与36V交流电源接通,将测试器跨在两个齿面上并沿铁心的圆周逐槽移动,同时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使用测试器时应注意:

多路并联的绕组要先拆开连接点;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应先把三相拆开;双层绕组应先把上层和下层的绕组的各自对应元件边所在槽位区分清楚,然后分别测试和判断,找出故障处的短路绕组。

最容易发生短路的地方是同极同相的两相邻绕组、上下层绕组间和绕组的槽外部分。

若能明显看出短路点,可拨开两绕组垫上绝缘。

若短路点在槽内,可将绕组加热软化并拆出绕组,重新处理绝缘。

再仔细将绕组嵌人。

如果整个绕组已经烧坏,则应重新绕制后换上。

D电动机转子怎样校动平衡?

答:

电动机转子一般在动平衡机上校动平衡:

(1)根据转子支承点间距离,调整两支承架相对位置。

按转子的轴颈尺寸及转子的水平自由状态调节好支架高度,并加以固紧。

2)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转子轴颈、支架和带传动处的外径等清洁工作。

(3)安装转子,这时一定避免转子与支架的撞击。

转子安装后在轴颈和支架表面上加少许清洁的机油。

(4)调整好限位支架,以防止转子轴向移动,甚至窜出。

(5)选择转速,可根据工件质量、工件外径、初始不平衡量以及拖动功率决定。

按平衡机规定的mD2n2和mn2(m表示转子质量,D表示转子直径,n表示平衡转速)的限制位,选择好动平衡转速,并按转子的传动处直径和带轮大小,调整好带传动机构。

若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太大,出现转子在支承轴承上跳动时,要先用低速校正。

有的转子虽然质量不大,但外径较大或带有风叶影响到拖动功率时,也只能用低速校正。

(6)根据转子情况,在转子端面或外径上做上黑色或白色标记,调整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头)位置。

照向转子的垂直中心线,并对准标记。

(7)按电测箱使用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操作面板上的各旋钮和开关。

(8)检查电测箱与显示箱、电控箱、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头)、电动机、电源等是否按规定连接好。

(9)在做好前述准备工作后,可试撤点起动按钮,检查工件轴向移动情况。

调节左、右支承架高度,使工件无轴向移动。

(10)开动平衡机、进行校平衡。

(11)注意事项如下:

①电测箱是平衡机的关键部分,必须妥善保管,避免强烈振动和受潮。

箱内附有干燥剂,失效后应调换。

工作完毕后应首先关断电测箱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再切断总电源,然后用防尘罩将其罩好。

在长期不用的期间,电测箱要定期通电几小时。

②电测箱面板上所有旋钮与开关均不得任意拨动,以免损坏元件和产生测量误差。

③电测箱后盖板上有电源插座、传感器插座、基准信号插座和熔丝座等。

各插头、插座应一一对应,切勿插错。

④在平衡机周围应无强烈振动的机器工作和强电磁场于扰。

⑤带有叶片的转子,旋转时有风压负荷,有可能使拖动电动机过载,同时过大的风压产生的空气阻流将使传感器信号的噪声增大,电表晃动,影响平衡精度和效率。

这时应先用纸封住进风口,再校验转子。

D电动机外壳带电是由哪些原因引起?

答:

电动机外壳带电可能是由下列原因引起:

(1)电动机绕组引出线或电源线绝缘损坏在接线盒处碰壳,因而使外壳带电,故应处理引出线或电源线绝缘.

(2)电动机绕组绝缘严重老化或受潮,使铁心或外壳带电。

对绝缘老化的电机应更换绕组,对受潮电机应进行干燥。

(3)错将电源相线当作接地线接至外壳,使外壳直接带相电压。

应检查接线,立即更正。

(4)线路中出现接线错误。

如三相四线制低压系统中,个别设备接地而不接零,当设备发生碰壳时,不但碰壳的设备外壳对地有电压,而且所有与零线相连接的其他设备外壳均将带电,而且是危险的相电压。

D对发电机冷却水的水质有何要求?

对发电机的冷却水水质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用的是汽轮机的凝结水,其导电率不大于5μΩ/cm,通常在2μΩ/cm左右。

发电机入口的水温应不大于50℃,出口水温应不大于75℃,以防止在发电机内汽化。

水的速度不宜过高,太高会产生空穴作用,加速轴管的腐蚀。

一般水速成为0.5~2m/s左右。

D电角度与机械角度对交流电机而言,有何异同?

答:

电角度用以描述电动势、电流等电量随时间变化的角度,而机械角度则是描述转子在空间转过的角度。

两者的关系是:

电角度=极对数×机械角度。

D电气照明按其发光原理不同分为哪几类?

并举例说明。

答:

可分为两大类,即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如:

钨丝白炽灯、卤钨循环白炽灯;气体放电光源如高低压汞灯(如荧光灯)、高低压钠灯、氙灯、汞氙灯等。

D大容量的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压板采取铜屏蔽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答:

是为了减少铁心端部漏磁通引起的损失和发热,结构上采取在铁心压板表面装设铜屏蔽板,以抵消大部分的端部轴向漏磁通,屏蔽板电阻约为铁心压板的1/5,热传导率为其5倍,从而使损失减少1/2。

D低压电动机单层链式绕组怎样嵌线?

答:

(1)起把线圈(或称吊把线圈)有效边数等于q。

(2)嵌完一个槽后,空一个槽再嵌另一相线圈的下层边。

(3)同一相线圈组之间的连接线(又称为过桥线)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

各相绕组引出线的始端(相头)或末端(相尾),在空间互相间隔120°电角度。

D低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焊接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低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焊接应注意:

绕组的接头应焊接良好,不应因焊接不良而引起过热或产生脱焊、断裂等现象。

为了防止绕组损伤,在焊接时一般用湿的石棉纸或石棉绳盖住绝缘,但浸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滴滴落在绕组上,使绕组绝缘受潮。

D对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制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各相绕组的电动势对称,电阻、电抗平衡,即三相绕组结构完全相同,在空间上各相轴线互差120°电角度;缩短连接部分,节省材料,减少绕组铜耗并便于检修;绕组散热好,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可靠;线圈合成电动势、磁势较大。

D大型汽轮发电机解体抽转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简要说明接假轴法抽转子的原理与操作步骤。

答:

大型发电机常采用接假轴法和滑车法。

接假轴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假轴接长发电机的转子,用双吊车或吊车(汽轮机侧)与卷扬机(励磁机侧)相配合的方法将转子重心移出定子后,再用吊车把转子吊出,接假轴抽出转手的操作过程如下:

(1)拆除励磁机侧轴承座地脚螺丝,用吊车微微抬起轴承座,至轴承座下垫片可以取出时,即停止起吊,并抽出全部轴承座垫片。

拆去汽轮机侧轴瓦上半部分,用另一台吊车在汽轮机侧联轴器上微微起吊,抬高转子至下轴瓦松动时,推出下轴瓦并吊走,以便于转子的抽出。

仔细调整好汽励两端定转子间的气隙,使汽励两端的吊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励磁机倒移动,当钢丝绳紧靠汽轮机侧定子绕组端面时停止移动,稍微抬高汽轮机侧转子,将工字钢塞到联轮器下支撑转子,取出汽端钢丝绳,完成抽转子的第一阶段工作。

(2)在汽端联轴器装上接长假轴,将钢丝绳放在假轴的最外端用汽端吊车稍微抬起转子,取出工字钢,重新调好定转子间的气隙,汽励两端的吊车再次同步地向励磁机侧移动,直到转子重心移出走子膛外为止。

此时,励磁机侧的转子末端放到轴承座上或枕木垫块上;汽轮机侧的接长假轴放到工字钢支撑上。

这是抽转子的第二阶段工作。

(3)撤去汽励两端的钢丝绳,在转子重心处安放木板条,并用钢丝绳捆好,再将起吊专用钢丝绳绕在木板条上。

用吊车起吊转子,调整两根专用钢丝绳的距离和位置,使转子处于水平状态时,将转子从走子膛内抽出。

最后将抽出的转子吊到检修场地的专用搁架上,抽转子工作全部完成。

D低压电动机定子绕组槽内部分嵌线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绕组及槽内各部分绝缘材料的规格、质感和结构尺寸必须符合要求。

在嵌线过程中,铁心槽口、通风槽边缘对地绝缘最易受机械损伤,引起电压击穿;鼻端易受扭伤,造成匝间短路,所有这些,嵌线时应特别注意。

D低压电动机定子绕组嵌线时绕组端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绕组两端尺寸应符合规定,特别是两端伸长部分的长度应一致。

如一端尺寸过大,则会造成绕组距挡风板或端盖等零部件的绝缘距离不够,产生爬电和飞弧现象;如另一端尺寸过小,则可能影响通风效果,使绕组温度过高,缩短绕组使用寿命。

绕组端部绑扎和支撑必须牢固,端箍必须在绕组鼻端的最高处,且与铁心内圆或机座内圆同心。

两端端箍到铁心压圈或机座止口平面距离应一致。

D低压电动机绕组嵌线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嵌线前,应仔细清理检查铁心,铁心内圆表面如有突出处,应加以修整去除,尤其是对槽内应严格检查,如有突出的硅钢片必须挫平或铲平,铁心槽口如有不平或毛刺必须挫光,然后压缩空气等吹去铁心表面和槽内的铁屑和其他杂物。

此外,铁心表面或槽内如有油污,应用甲苯或酒精擦除干净,而且上述工作都应在嵌线区外进行。

D对热继电器有哪些要求?

答:

作为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应满足一下三项基本要求:

1、保证电动机不因超过极限允许过载能力而被烧毁。

2、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3、能保证电动机的正常启动。

为此,从技术方面对热继电器有下列要求:

1、应当具有即可靠又合理的保护特性,有一居于电动机允许过载特性下方的反时限保护特性,而且该特性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应当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以防止因周围介质温度变化而产生误差。

3、应当兼具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以方便操作。

4、动作电流应当可以调节。

此为,和对其他电器一样,对热继电器的寿命,触头通断能力以及热稳定性等,也有一定的要求。

F发电机常用干燥方法有哪些?

各常用于什么场合?

简述各自工作原理?

答:

定子铁损干燥法、直流电源加热干燥法、热水干燥法等。

其中较常用的是定子铁损干燥法,直流电源加热干燥法主要用于转子的干燥,而热水干燥法主要用于水内冷发电机的干燥。

定子铁损干燥法是在定子铁心上缠绕励磁绕组,接通交流380V电源,使定子产生磁通,依靠其铁损来干燥定子。

直流电源加热法是将直流电流通入定、转子绕组,利用铜损耗来产生热量加热进行干燥。

热水干燥法对于水内冷发电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干燥时起动发电机的冷却系统,用70℃的热水进行循环。

热水可以用蒸汽通入水箱加热得到,而冷却器的循环水应切断,热水压力不应保持在0.1MPa。

F发电机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的运行变化范围如何?

1.发电机定子电压允许在额定值±5%范围内变动,当功率因数为额定值时,其额定容量不变,即定子电压在该范围内变动时,定子电流可按比例相反变动。

但当发电机电压低于额定值的95%时,定子电流长期允许的数值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05%(10698A)。

2.发电机定子电压最高不得大于额定电压的110%(22KV),最低电压一般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90%(18KV),并应满足厂用电压的要求。

3.发电机正常运行频率应保持在50HZ,允许变化范围为±0.5HZ,可以按额定容量连续运行。

频率变化时,定子电流、励磁电流及各部分温度不得超过限额值。

4.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为 0.85,在AVR装置投自动时,功率因数允许在迟相0.95范围内长期运行。

5.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电流三相应相同。

其三相不平衡电流的运行能力为:

在每相电流不大于额定值时负序电流分量的标么值不大于8%,可以连续运行。

瞬时负序电流不得超过I2*I2*t<=10。

F发电机定子端部加装磁屏蔽环的作用是什么?

答:

磁屏蔽是由导磁率较高的薄硅钢片制成是圆环,装在定子端部齿压弧与压圈之间。

其作用是减少垂直进入边端铁心的漏磁通量,使齿压板和边端铁心的发热下降。

因为磁能总是企图通过磁阻最小的路径,因此大部分的漏磁通都挤入磁屏蔽环内,很小的漏磁通能够进入齿压板和边端铁心,起到了磁分路的作用。

F发电机定子线棒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新线棒时如何施工?

答:

如果故障发生在上层,则需取出故障线棒更换备用线棒即可;如果下层线棒发生故障,必须取出一个节距的上层线棒后,放能将故障线棒取出。

对于沥青侵胶连续绝缘的线棒取出和嵌放时容易损坏,因此在取出和嵌放前,用直流电焊机向线棒通电流的方法,将线棒加热到80℃左右,对于环氧粉云母热弹性胶绝缘的线棒,则不必加热。

故障线棒取出后,更换备用线棒的施工方法是:

(1)对备用线棒进行试验,检查合格否。

(2)嵌线前检查槽内是否清洁。

(3)分清线棒的上层、下层、汽侧、励侧。

(4)量好两端伸出槽口的长度,做好记号。

(5)嵌线时,使线棒的两侧面与铁心槽的两个侧面平行,防止绝缘被槽口擦伤。

(6)入槽时,将线棒一端入槽,再向直线部分加压,使整个线棒入槽,注意两端伸出的长度与原始记录相同。

(7)装上压紧线棒的专用工具,对槽的直线部分进行均匀的压紧,每隔500600mm装设一个专用工具,如线棒还是热的,需待线棒冷却后再拆下专用工具。

(8)检查槽内无异物,垫好垫条,打紧槽楔,进行耐压试验,检查合格后,进行端头的焊接,测量直流电阻,包端头绝缘,即全部施工完成。

F发电机定子线棒为什么必须很好地固定在槽内?

答:

因为线棒槽内部分由于转子高速运动而受到机械力作用,并且当线棒中有交流电流通过时,将受到100Hz电磁力作用,产生振动使导线疲劳断裂,并使绝缘相互间或与槽壁间产生摩擦,造成绝缘磨损,导致绝缘击穿事故。

该电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尤其是短路时电磁力增长数十倍。

F发电机定子线棒为什么必须很好的固定在槽内?

答:

因为线棒槽内部分由于转子高速运动而受到机械力作用,并且当线棒中有交流电流通过时,将受到100Hz电磁力作用,产生振动,使导线疲劳断裂,并使绝缘相互间或与槽壁间产生摩擦,造成绝缘磨损导致绝缘击穿事故。

该电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尤其是短路时电磁力增长数十倍。

线棒在槽中固定良好,对防止电腐蚀的产生也是非常有益的。

F发电机非同期并列有何危害?

答:

当并列条件不满足并列运行时,发电机将会出现一定的冲击电流。

当电压相差大时,对大型发电机而言,除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外,还会使系统电压严重下降,导致事故发生。

当并列发电机与系统电压相位不同时,如相位相差超过±30°时,则冲击电流很大,将使定子绕组和转轴受到很大的冲击应力,使定子端部严重变形,甚至使连轴器螺栓有被剪断的可能性。

F发电机转子常用的通风系统有哪些形式?

答:

常用的通风系统形式有:

转子表面冷却、气隙取气氢内冷、槽底副槽的转子径向通风、转子轴向通风

F发电机转子发生接地故障,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处理?

答:

发生转子接地故障常见原因有:

受潮、滑环下有电刷粉末或油污堆积,引线绝缘被破损,以及端部绝缘、槽口绝缘、槽部绝缘老化断裂等。

若是受潮引起,则可以通入直流电流进行干燥,但开始时不宜超过50%的额定电流。

若是由于电刷粉末或油污破坏作用的影响,使发电机的主要部件逐渐老化,甚至被破坏。

实际上由于设备制造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缺陷以及电力系统故障的影响,使发电机的某些部件有可能过早损坏,从而引起故障。

为了能够事先掌握发电机的技术特性,及早发现故障隐患,避免运行中酿成大事故,所以,必须进行电气试验。

F发电机转子护环的作用是什么?

答:

发电机在高速旋转时,转子端部受到很大的离心力的作用,护环就是用来固定绕组端部的位置,使转子运转时端部绕组不致移动的。

F发电机转子绕组接地故障怎样检查寻找?

答:

发电机转子在运行中发生一点接地,大多是由于滑环绝缘或引线损坏,转子绕组端部积灰和槽口绝缘损伤所致,也有的是因槽绝缘损坏引起。

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故障,分稳定接地(或称金属接地)和不稳定接地两种情况。

对于不稳定接地故障,可将220V交流电压加在转子绕组与转子本体之间,使不稳定的接地故障成为明显的稳定的接地故障,以方便、准确寻找。

要注意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一定要在送电回路中串联限流电阻,使接地电流不要太大,以免绕组过热,同时工作人员要注意防止触电,因为此时在转子本体上带有220V交流电。

寻找一点接地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电压降法,二是对地电位分布法:

(1)电压降法可以确定故障点发生的大致位置。

具体步骤是:

在两滑环间施以直流电压U,然后分别测量两滑环对电动机转子本体之间的电压,设正滑环对转子本体测得电压为U1,负滑环对转子本体测得电压为U2。

设发电机转子绕组的全长为L,则接地点与正滑环间的绕组的长度为:

L1=LU1/(U1+U2)。

这样可大致确定接地点在滑环、引线还是在绕组上以及绕组上的大体位置,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拆除绕组的护环。

(2)对地电位分布法是在已初步确定故障的大体位置,并确定必须拆除绕组护环时,以进一步准确接地故障点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

拆除一只护环,然后在滑环上施加直流电压,电压的大小以能准确地测出每一匝的电压降为原则,但电流不能过大。

之后便可用较灵敏的多量程电压表测量每层线匝对转子本体的电压值。

越靠近接地点的线匝对本体的电压越低,直至接地点的线匝上测得的电压值将变为零或接近于零。

接地线匝的上、下线匝对地电压的符号相反。

这样就可以很精确地测得故障点了。

F发电机转子上为什么要装阻尼绕组?

答:

因为当发电机短路或三相不平衡运行时,发电机定子中产生负序电流,它使转子表面产生涡流从而使转子发热,为此在转子上装设阻尼绕组。

G根据DL558-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包括哪些项目?

答: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包括以下项目:

1事故单位;2、事故简题;3、事故性质;4、事故起止时间;5、气象条件及自然灾害;6、主设备范围;7、设备制造厂和投运时间;8设备修复(更新)时间;9、直接经济损失;10、少发(送)电(热);11设备损坏情况;12、事故前工况;13、事故经过(发生、扩大、处理情况);14事故发生、扩大原因;15、事故暴露的问题及有关评议;16、对重要用户的影响;17、事故责任及处理情况;18、防止事故的对策、执行人及完成期限;19、事故调查组成员姓名、单位、职务(职称);20、有关资料(包括图纸、资料、原始记录、事故照片、事故录像等);21、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名;22、主持事故调查单位代章;23、报出日期。

G根据《发电厂检修规程》规定,检修机构应做好哪些检修管理的基础工作?

答:

检修机构应做好以下检修管理的基础工作:

(1)根据本规程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程制度,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作出补充规定(制度)。

(2)搞好设备和系统技术资料,技术状况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