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4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docx

课程标准

文件编号

ZJIC/C6/0603026

版本

05

修改状态

0

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页码

6/6

生效日期

2012-09-0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时:

32

学 分:

2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培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课程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实践要求而设计的。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打破了高等教育人文社科类课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成为以具体知识传统和整体文化精神把握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中国文化精神有所领悟。

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思想内涵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从思想观念把握历史文化的特征,从历史文化的变化去看思想观念的演进。

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充足、必要及发展性要求,融入管理从业人员在职业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基本要求,以此设计教学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的实践能力。

该门课程的建议总学时为32学时,总学分为2分。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这在影响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裨益。

1.认知目标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1

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能力目标

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实际社会生活,并将思考所得用符合现代测评规范的、感染人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

3.素质目标

学生树立起爱国情操;掌握多种认识方法,树立良好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学习情境

参考学时

1

绪论

2

2

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

6

3

中国传统教育

4

4

中国古典文学

6

5

中国古代技术

4

6

中国陶瓷文化

2

7

中国书法艺术

2

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

9

中国饮食文化

4

2.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情境1

绪论

学时

2

学习目标

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2

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

学时

6

学习目标

能理解儒、道、墨、法不同学派的价值取向及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中国传统宗教的总体特征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3

中国传统教育

学时

4

学习目标

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4

中国古典文学

学时

6

学习目标

能辨识中国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及其文化特征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国古代文学的地位、主要成就及其文化特征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3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5

中国古代技术

学时

4

学习目标

能辨识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成就和技术成就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国古代主要的科学成就和技术成就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6

中国陶瓷艺术

学时

2

学习目标

能辨识各代表性时代的陶瓷艺术特色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陶瓷艺术发展、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夏商周陶艺、战国陶艺

秦汉陶艺、汉代陶艺、魏晋南北朝陶艺、隋唐陶瓷艺术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7

中国书法艺术

学时

2

学习目标

能初步欣赏书画艺术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书法艺术的工具、国画、绘画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4

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8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学时

2

学习目标

能辨识中国传统建筑的年代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住宅与村落、宗教建筑、园林建筑的特点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情境9

中国饮食文化

学时

4

学习目标

能识别中国八大主要菜系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国的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

.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要求为中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模块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任务单元,按每一项目单元对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策划教学内容,在每一任务单元的设计中,

5

应通过典型的案例、故事、作品欣赏等引入内容,侧重于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说明,并在其中引入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强调技能训练内容,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点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有意识应用。

2.教学组织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以任务单元为基础进行能力训练,创设学习情景,以角色扮演、互评、讨论、自行设计场景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教师讲解、作品分析、分组讨论、文物鉴赏等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任务单元的理解,使学生在“教”、“学”

、“练”的过程中,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3.课程考核与评价

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以课堂提问、集中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报告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40%,实践报告成绩占60%。

平时成绩:

(1)课堂讨论30%。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准备3-5分钟发言,并提供发言提要)

(2)课堂考勤10%。

实践报告成绩:

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拓展到社会研究的能力,以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的形式。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注重课程全景案例及典型案例的开发和应用,建立案例库。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