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654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准化实施情况.docx

惠水县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应用

示范区重点标准工作情况

项目严格按照GB/T15496-201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和《农业标准化》执行。

在公司已有品种和种植、加工等各项技术基础上,通过进行优质稻标准化栽培试验研究,建立以惠水特色优质稻品种选用、适时播种、壮秧培育、合理密植、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优质米标准化种植技术,结合特色优质米收储、加工工艺,建立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体系,并进行标准化示范应用。

一、重点实施的标准:

GB/T17891-1999《优质稻谷》

NY/T847-2004《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752-2009《稻米生产良好农业规范》

NY/T5117-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5190-2002《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733-2009《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52/T724-2011《杂交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

1、邀请县农工局技术人员、省农科院专家参与公司选种。

在此过程中,收集相关标准,制定种子选种流程及种子选种标准;结合公司现有的提存复壮技术选育种子。

2、建育种基地100亩及5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2000亩。

在此过程中,收集相关标准并结合《农业标准化》及县质监局、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意见,制定栽培种植技术标准、施肥管理技术标准、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管理标准、收储技术管理标准、加工技术管理标准等体系框架。

3、完善标准体系。

将所有标准进行整理,编制标准明细表,完成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体系。

(二)、成立功能齐全的实施小组

1、项目实施小组,明确专人、专职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负责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负责人主要由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晓燕负责,主要负责项目统筹。

项目组成员主要有贵州省农科院科技人员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县、乡镇农技站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及田间监督管理;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资料收集及标准体系建立以及负责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参与单位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提供项目支持及协助管理,并予以监督。

2、运作方式:

围绕市场需求及公司红米生产实践情况,采取农业标准化+公司技术+专家意见的形式制定成熟、配套的标准化体系。

3、管理措施:

明确责任,各司其责,密切配合。

为了使惠水县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应用项目真正的起到示范作用,项目建设一开始,县政府领导、涉及优质米种植雅水镇政府领导、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就高度种视,要求项目实施小组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建设,尤其是在农药使用、肥料使用特别注意,要产出特色优质米,带动区域水稻种植产业获得大发展,提升品质,打造惠水县特色优质米产业品牌。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协调、部署、管理等工作;实施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种植加工标准化试验示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宣传、稻谷加工等工作。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在项目点上召开优质稻旱育秧现场会,召开优质稻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项目区内以村民组为单位分别召开会议,项目区共培训10期,培训干部58余人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00余份。

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村组,以技术咨询的方式监督农户严格按水稻种植标准化规程要求生产。

统一组织调运红香稻、惠水黑糯米、丰优香粘,确保良种供应到位,同时调运壮秧剂、调酸肥、旱育保姆、育秧盘、杀虫板、杀虫灯及无公害农药,确保所需物资的供应。

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对田间管理情况进行多次检查。

水稻成熟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在各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选择不同自然条件的田块,按实际种植面积的5%实割实测,做到了产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技术措施

1、选用特色优质稻水稻品种:

红香稻、惠水黑糯米、丰优香粘。

2、采用旱育稀植技术、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规范移栽。

3、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项目区统一制定施肥卡发到农户手中,并注明各个时期各种肥料的施用量,技术人员负责按方案进行督促施肥,底肥亩施牛粪1000—2000公斤和水稻专用复合肥50公斤。

肥料施用规范化,多施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使用的化学肥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重金属和有害物含量不得超标。

4、切实搞好无公害栽培,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建立无公害稻米生产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档案,农药使用规范化,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等的有关要求,并通告基地优质稻生产中禁用的农药和常用的农药品种,并进行监督检查。

5、加强项目区的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并作好试验示范的观察和记载。

6、加大合同订单宣传力度,切实落实合同订单,按要求组织农户收获销售,兑现合同。

围绕特色优质米示范项目的相关内容,对项目基地村组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了项目实施人员的素质;同时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广告牌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积极发动群众认真落实,并综合农业农技推广部门等方面技术力量,形成合力,深入田间进行以现场培训、技术咨询的方式指导农户严格按优质稻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和要求组织生产,改革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做到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强化“订单”种植,扩大订单面积。

7、适时收获:

90%的谷粒达到黄熟时就及时收获,晒谷时严防爆晒,禁止品种混杂。

8、大米加工:

大米加工应符合NY/T1752-2009《稻米生产良好农业规范》和NY/T5190-2002《无公害食品稻米加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规定了优质稻米加工质量要求的基本条件、加工卫生控制要点、生产过程监控、人员要求、质量管理、成品包装、标识及贮运。

三、实施效果

项目执行以来,经过项目组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狠抓落实,2015年-2017年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在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结合我公司实际开展了惠水县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项目建设,完成特色优质米100亩基地建设并进行相关示范。

已完成特色优质米100亩基地建设,在已有技术基础上,通过相关专题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的代表性特色优质稻品种,明确适宜育秧方式、播种期、壮秧标准、移栽密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措施等关键种植技术参数,并进行100亩标准化示范。

完成相关标准的编写应用,并进行标准化示范。

根据已有技术基础,结合2015、2016年度示范研究结果,完善特色优质稻种植标准化的相关技术参数,并制定特色优质稻种植技术标准,成功进行标准化示范500亩,辐射带动2000亩,同时总结完成特色优质稻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

(一)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我公司完成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带动惠水县雅水优质米产业园区1.5万亩优质米种植规范及农产品加工规范,使生产出来的大米质量与品质得到提升。

示范基地严格按照优质稻精确栽培技术标准(DB52/T724-2011)种植,实现了优质稻高产高效。

经过对标准化示范区进行田间测产,500亩标准化示范区平均亩产530公斤,不按标准化种植亩产为500公斤,总产量265000公斤,按市场收购价为4.6元/公斤,不按标准化种植的市场收购价为2.8元每公斤,总收益121.9万元,涉及农户128户,户均收入9523元,较往年提高4054元;1000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产量500公斤,市场收购价为4.6元,总收入230万元,涉及农户300,户均收入7666元,较往年提高1620元,每亩产值2300元;与种植常规稻谷420公斤/亩相比,亩增产值368元以上。

整个标准化种植影响覆盖惠水县雅水镇大龙村、旧寨村、雅水村、街上村、地关村等区域,以雅水镇大龙村为核心区域,面积达5000亩,大大超出辐射带动2000亩的任务目标,种植户达1250户,种植人口达5000人。

项目实施后雅水镇优质米产业产值增加了40%,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切实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示范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二)社会效益

通过标准化示范种植加工的实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促进我省水稻种植加工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标准化经营模式,大力推进惠水县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公司优质米产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体系并应用示范,能科学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效地克服农民在种植结构中的盲目性。

对惠水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整个示范区建设中共开展各类培训10期,培训1000余人次,发放、栽培技术、管理制度等资料2000余份,为群众答疑20多条,深入田间地头、走村窜寨送技术做宣传。

通过培训,农户充分掌握了种植相关标准及管理方法,通过标准化种植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意识得到了大大加强。

2016年年底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示范区的标准化种植示范效果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人群为示范区种植户,年龄范围在25-50岁之间。

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45份,调查结果为满意:

43人,满意度达到了95%。

在做满意度调查工作期间,许多农民还向调查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希望特色优质米种植加工标准化种植能在整个雅水镇铺开,如果有可能在整个惠水县铺开,使广大种植户增产增收。

(三)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中,病虫防治上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施肥上采用科学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及秸秆还田的利用,减少了农药和氮肥的施用量,增加了有机肥及磷钾肥和微肥的投入,保护了天敌,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使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护。

贵州金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2017年8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