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87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doc

浅淡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

[作者:

曾祥义,王黎光 | 转贴自:

本站原创 | 点击数:

2127 | 更新时间:

2010-3-22 | 文章录入:

imste   2009年 第 24 期]

摘要:

文章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工艺、运输、浇筑等几个方面,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24—0125—02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规划建设的高层建筑,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包头地区建设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和措施,在工程建设中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大力推行使用商品混凝土;使得商品混凝土行业在包头市得以迅速发展,实践表明,混凝土的商品化供应,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保证率,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

但是就目前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还不够严格,为确保混凝土质量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就必须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制技术、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等各环节,严格控制管理。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1水泥

应选用质量稳定,信誉度高的大型水泥厂的产品为主,同时还应考虑与市场上普遍应用的外加剂符合性较好的水泥,进货时要控制散水泥的入场温度,并按规定的批次,散水泥每500t进行随机抽样复检其安定性与强度等指标。

散水泥仓应密封,上面标明水泥的品种,同时还应及时向水泥供应商索取出厂检验报告,以便对水泥质量进行跟踪控制。

1.2骨料

1.2.1石子应连续级配,一般均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的石子。

当石子的自然级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人工调整来改变自然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指标和满足工程结构的要求,并按400m3或600t为一批次进行取样复检其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及针片状含量等指标。

因碎石多为人工加工,进场时还应控制其粒形是否均匀,石粉含量是否过大。

卵石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一般相对较高,使用时必须按当地要求在规定的混凝土标号中使用,不得用于高标号混凝土中;同时石子料场必须将碎石、卵石料分开堆放,避免混淆。

1.2.2砂子宜选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

河砂颗粒圆滑,比较洁净,优于山砂,宜优先采用,进场时按400m3或600t为一批次复检其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另外,砂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也是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砂石料场底部应做硬化处理。

1.3掺和料

为降低混凝土单方成本,改善混凝土性能,商品混凝土组分中均增加了掺和料这一项。

目前各搅拌站使用的掺和料也不同,主要以II级粉煤灰为主,也有许多搅拌站使用矿粉。

但无论是粉煤灰,还是矿粉,均应与水泥一样采用散装运输及计量。

依据国标(粉煤灰)或企业标准(矿粉)的要求分批量复检。

硅粉一般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因其价格高。

施工时粉尘不易控制,在普遍商品混凝土生产中不宜大量推广使用。

1.4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繁多,应慎重选择,通过多方面试验确定其水泥适应性及技术经济效果,在每一类中优选1~2种备用。

商品混凝土生产中最常用的是复合减水利(或复合防冻剂),其具有减水、缓凝、引气(或防冻)等复合性能,掺量一般在1%~3%之间。

为确保计量的准确,宜选择液态使用。

由于国内液体外加剂使用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等原因,外加剂成品有沉淀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液体外加剂的储存罐中应设有搅拌装置,泵送计量的同时应对外加剂进行搅拌,以防外加剂发生沉淀,确保外加剂浓度上下一致。

其他如膨胀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均视具体工程及季节的需要而定。

剂量大的粉状外加剂如膨胀剂最好设专门筒仓与水泥、粉煤灰一起,在同一计量斗内累计计量。

2配合比设计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的多样化与强度系列化,不同于单个配合比设计。

一般可根据水泥标号、粗、细骨料粒级、外加剂种类、掺和料的不同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初步设定若干个适当间隔的水灰比,进行系列配合比试验,待28天强度值出来后按灰水比的变化绘制成图,根据企业生产控制水平所确定的配制强度选定不同混凝土强度对应的水灰比,调整配合比并试拌,试拌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作为选定配合比;掺入粉煤灰或矿粉时应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按《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或企业标准进行取代调整,泵送混凝土还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出厂时不离析、不泌水、流动性能好,经过运输至混凝土现场后仍不离析、不泌水、不粘、不抓底,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有特殊要求或特种混凝土配合比需专门设计进行试验。

配合比表应定期或根据材料的变化随时验证修正。

3生产工艺及运输过程控制

由技术人员将施工配合比输入搅拌操作控制电脑中,相对每份配合比都要进行第一盘试拌,测定其坍落度,观察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后由生产操作人员、技术人员(或质检人员)共同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正式搅拌生产。

3.1计量

计量是关键环节,除设备可靠,定期检定外,操作与质检人员应加强监视,分析打印报表,发现误差超出或虽在允许范围内,但连续或稳定负(正)偏,均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3.2搅拌

不同搅拌机型的最小搅拌的时间不同。

为保证拌合物坍落度的稳定,要严格按搅拌机所需的搅拌时间及使用原材料所需搅拌时间进行搅拌,不得只求速度,降低搅拌时间,造成质量隐患。

另外采用了砂含水率自动检测补偿,实际含水状况的波动还会有一些,加工正常的计量误差及外加剂对水量的敏感等等因素,拌合物坍落度的波动在所难免,因此采用坍落度监控设备及相应软件,就成为保证拌合物坍落度稳定的最后的有效手段。

3.3运输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配备车辆、控制发车间距,做到现场既不压车,又能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将罐体内积水倒净,运输过程中保持罐体持续慢速转动,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控制好入泵时间,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任意加水。

搅拌运输车每运输一次应冲洗一次罐体,装料前须倒净罐内积水防止影响混凝土水灰比。

搅拌运输车罐筒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

4交货检验

出厂前需对混凝土进行车车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出厂。

出车时搅拌站开发货单,发货单应标明收货单位、地址、工程名称、结构部位、强度等级、发车时间等,浇筑现场应派人对货单进行验收,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除了按发货单确认其品种、等级与数量外,尚需按国标中“强度、坍落度应以交货检验为依据”的规定进行交货检验,交货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取决于外加剂效果(坍落度经时损失)、运距、运送时间、大气温度及卸料时间等诸多因素。

因此,规范规定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的允许误差为±30mm。

对现场抽测的混凝土坍落度,如果大于设计上限值应坚决退回;低于设计下限值,可在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的指挥下向搅拌车内二次掺加减水剂,加速运转罐体2min方可使用。

现场严禁向搅拌车或泵车内任意加水,同时按照规范要求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5现场浇筑质量控制

为配合用户搞好现场管理,搅拌站在现场应设置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混凝土输送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把工程进展情况、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情况与站内联系,确保混凝土的正常输送。

商品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宜保持连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运输中断、机器故障等),造成泵送中断时,混凝土浇筑现场应立即采取措施。

混凝土泵每隔4~5min开泵一次,每次正反泵各推动两个冲程、料斗内搅拌器也应搅拌3~4转,使其处于流塑状态,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离析或凝结,同时做好浇筑现场临时施工缝的合理留设。

在气温较高条件下施工时,为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泵的受料输送管宜用湿麻袋或草包覆盖,并经常浇水降温。

6结束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商品混凝土的市场运作还有些不规范,除了上述谈到的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外,另外还有一些搅拌站资质不就位,试验室检测能力不足,以及因目前市场混凝土供大于求引起的不合理的价格之争,方量之争,用户长期压款,搅拌站资金不足等因素;造成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实际情况与合同技术要求不符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因素使得混凝土产品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往往会埋下工程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施工质量,出现了许多由此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这已经引起广大业界工作者重视和思考。

因此,商品质量控制尚需大力研究,总结才能使其更加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