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90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温度监控报警系统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工程系

2011年12月1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掌握方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迟滞型比较器的特性参数的计算。

3.了解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

5.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6.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7.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

8.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使之能产生正弦波、方波。

二、设计要求

1.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

2输出信号频率在1Hz~1MHz范围内可调,输出信号频率步进间隔最小为1Hz;输出信号频率值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

3.在1kW负载条件下,输出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峰-峰值Vopp在0~5V范围内可调;

4.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频率稳定度:

10-4

5.可实时显示输出信号的类型、幅度、频率和频率步进值;

6.能产生双路信号,双路信号间相位可调。

7.在50W负载条件下,输出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峰-峰值Vopp在0~5V范围内可调,调节步进间隔为0.1V,输出信号的电压值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

摘要

波形发生器在一般的电子和通信实验中使用频率很高,目前我们实验室用的较多的波形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低频正弦波发生器和通用多波形发生器,前者只能产生正弦波,调节范围不大,但是信号稳定,失真度底,主要用在对波形有很高的要求的实验中;后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也有的能产生三种以上波形。

这两种波形发生器都比较昂贵,而在我们很多的实验中有的要求产生更多的波形种类和它们的谐波,有很多对于波形的要求不是很高,有的只是演示一下,在本课题中将这两方面的缺点结合起来加以改进,最大限度地利用单片机及其外围设备的资源,开发出能产生正弦、三角、方波、梯形、锯齿等多种波形和它们的谐波及组合波形,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波形存储器中写入不同的波形,可以随时添加,能满足一般的实验及演示的需要,并且成本很低,操作简洁方便。

关键字:

单片机波形存储锁相环中断D/A转换A/D转换

目录

第一章总体方案设计 4

1.1原理框图 4

1.2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 4

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 5

2.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5

2.2矩形波发生电路 7

第三章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10

3.1.方波中电容C1变化 10

3.3总电路图 11

3.4系统所需的元器件 12

第四章测试结果分析与总结 12

第五章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总体方案设计

1.1原理框图

1.2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矩形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矩形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的方案有多种,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锯齿波和矩形波的电路设计方法

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框图如上所示: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锯齿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比例运算放大器来完成,而三角波到矩形波的变换主要是通过比较器和积分器来实现的。

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

2.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集成运放A,电阻R1,R2,R3和双向稳压管组成反向滞回比较器,起开关作用;RC电路起反馈和延迟作用,电容C连到A的反向输入端,以控制滞回比较器的工作状态。

滞回比较器输出电压Uo有两个工作状态:

高电平+Uz和低电平-Uz,两个状态的翻转是通过RC电路的充放电改变滞回比较器的输入实现的。

假设t=0时,电容C上电压Uo为0,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即Uo=+Uz,则集成运放同向输入端的电位U+=滞回比较器的第一阈值电压Uth1,即U1={R1/(R1+R2)}*Uz。

输出端的高电平通过电阻R对电容C充电,电容电压Uc上升到略大于Uth1时,集成运放方向输入端电位U-大于同向输入端电压,输出电压发生越变,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于是集成运放同向输入端电压立即变为第二阈值电压Uth2,即U+=【-R1/(R1+R2)】*Uz,输出电压变为低电平后,电容C将通过R先放电再充电,电容电压Uc随时间下降,放电过程如下图(a)虚线所示。

当Uc下降到略小于Uth2时,集成运放反向输入端电位小于同向输入端电位,滞回比较器输出状态发生另一次越变,输出电压从低电平重新跳回到高电平。

C又重新充电,周期性地重复上述过程。

在电路稳定以后,电容C的充放电时间常数相等,并且两次越变时电容电压变化的幅值也相等,所以在一个周期内Uo的高低电平时间相等,即Uo是连续的方波。

如(b)所示。

方波发生电路图

2.2方波---三角波转换原理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图

波形图

电压传输特性

在图所示电路中,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Uo作为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电压,而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Uo1又作为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由于采用反向电路取代RC电路,为满足相位关系,该电路选用同向滞回比较器。

分析同向滞回比较器可得其输出高低电平和阈值电压

Uoh=+Uz,Uol=-Uz;

Ulrl=+R1*Uz/R2

Uth2=-R1*Uz/R2

当滞回比较器输出电压Uo1为高电平+Uz时,+Uz将通过电阻R对积分电容C反向充电,充电电流为-Uz/R,输出电压Uo按线性规律下降,当下降到滞回比较器的第二阈值电压时,集成运放A1的同向输入端电位U+=U-=0,再略下降就使得U+

此后,积分电容正向充电,充电电流为Uz/R,Uo按线形规律上升。

当上升到滞回比较器的第一阈值时,A1的U+=U-=0,再略上升就使得U+>U-,U01从-Uz越变回到+Uz,电容又开始反向充电。

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

由于积分电路反向积分和正向积分的电流大小相等,使得UO在一个周期内的下降时间和上升时间相等,且斜率的绝对值也相等,因而U0是三角波,U01是方波,波形如上图所示。

2.3矩形波发生电路

2.4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分析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

                     

式中  

——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25oc时,UT≈26mV。

如果Uid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

       

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

  T——三角波的周期。

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由图可见:

(1)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三角波的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

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

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第三章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3.1.方波-三角波中电容C1变化

将C2从10uf(理论时可出来波形)换成0.1uf时,可得出波形。

实际上,分析一下便知当C2=10uf时,频率很低,不容易在实际电路中实现。

3.2参数的选择

频率:

0~10MHz(正弦波、矩形波),0~200kHz(其它),除干扰·DC

电源:

AC100v/120v/200v/230v+-10%(自动切换)

电压设定量程:

峰值±0.1V/±1V/±10V(分辨率0.01mV~1mV)

最小负载阻抗:

40Ω

输出阻抗:

50Ω±2%(DC)

上升与下降时间:

45ns以内(10~90%,设定为通过过滤器,矩形波)

3.3总电路图

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然后通过比较器形成锯形波,再通过比例运算放大器将三角波转换为锯齿波。

图所示电路由四运放和少量电阻电容组成。

以集成运放为核心器件可将图分为四个部分。

设集成运放输出电压最大值为+Uom,最小值为-Uom。

A1工作在开环状态,且同向输入端接地,组成过零比较器。

其输出高低平决定于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幅值。

A2,R1,C1组成积分电路,其输出电压为U02=-U01(t2-t1)/R1C1+U02(t1).A3组成电压比较器为单限比较器,其阈值电压为-Uref,输出电平为2U0,输出低电平为-Uom.A4、R2、C2组成积分电路

A1及A2的电压传输特性

3.4系统所需的元器件

1模电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1台3交流毫伏表

4数字频率计5uA741*26电阻电容若干7实验板1台

8二极管三极管若干

第四章测试结果分析与总结

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仿真与实际电路的调试都表明设计的电路原理正确,效果也很明显。

由于时间比较紧,对于电路的定量分析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我们收获颇多。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很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选择课题,布置了实验室;借来了相关实验仪器如示波器等。

其次,我们进行了理论计算,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购买实验元件。

然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三次调试:

第一次、在面包板上进行实物搭接调试,这时我们发现实验误差大,不稳定且外界干扰大;第二次,我们用Protel99SE,Multisim7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对原先的电容、电阻进行改进,使波形达到最佳效果;第三次,我们按照仿真最佳组合进行电路的焊接、调试,由于器材的有限和不足,输出波形并未达到完全的预期效果。

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和非常理想的实验设备和元器件,相信输出的波形会达到最佳的状态。

第五章参考文献

[1]王远.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M].武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谢云.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5]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试验与课程设计国防科技大学

[6]曾建唐.电工电子实践教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指导老师评语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老师签字

201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